本文整理自孤閱船員王嘉慧的分享會《私人定製一份 Personal Statement 真的很難麼?》,可在 CCtalk 平臺 911911 群內觀看分享會完整內容。在此次分享中,嘉慧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終極三問解析 PS ,如何將製作 PBL 獲得的能力遷移到 PS 的籌備過程以及如何利用網際網路資源為自己的 PS 增添籌碼。
王嘉慧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2020 屆)
2017 年燎原學院成員
2018 年萬國成員(法語)
2018 年格致學院成員
不止日結小組負責人
申請方向:電影策展(英國)
每個申請出國的同學,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究竟怎麼寫 Personal Statement ?我今天想結合之前在燎原學院的學習過程,以及在燎原之外做的事情,來講一講如何寫一份比較出眾的 Personal Statement(以下簡稱:PS ) 吸引到招生官。
假設你是一位留學預備生且心裡比較明確自己想讀的專業方向,這時你需要:
1.搜索有哪些學校開設了該專業,逐一閱讀學校官網的課程設置及招生要求,並製成表格,方便後續參照;
2.根據不同院校的課程設置、導師研究方向、申請的難易程度等參考值對目標院校進行排序;
3.通過完成 PS(即講述自己真實的故事且展現自己的實力)打動校方。
Personal Statement 是留學生的必備通行證,需要我們在短小的篇幅(一般不超過 900 字)較為激情地寫出自己的真實經歷或者夢想。我認為有兩點最為關鍵:第一是打動老師,第二是自我探索。後者更為內核。打動老師,意味著你需要對夢想的學校及專業要求有一定的認知;自我探索,意味著你需要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歷、目前的實力以及未來的夢想講述一段匹配度十足且讓人信服的故事。簡單而言,開頭先寫願景,然後以一個小故事起頭,談談你與這個專業之間的聯繫有哪些,轉到你為什麼想要申請該專業,以及你未來可能會給學校帶來什麼。可能到這個部分為止,大家還是覺得沒法開頭。到底要怎麼完成 PS 呢?我想下圖中的幾個關鍵問題可以作為 tips 幫助大家思考。單純的思考顯然是不夠的,核心是主動寫,不必等完全有想法之後再去寫,這樣只會浪費過多時間。我的建議是邊想邊寫邊改,慢慢地就會有感覺。上圖列舉的關鍵問題,都可以成為我們在寫 PS 時的小拐杖。如果大家有申請意向,可以關注一下。對我而言,製作 PS 主要考察申請者對複雜信息的拆解、整合等處理能力。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被賦予了多種社會身份,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而燎原學院旨在培養學生分析且嘗試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核心練兵場是 PBL ( project-based learning ),要求學生通過大量信息的輸入,最終完成一份可視化的項目產出。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收者。那麼,完成一項 PBL 可以鍛鍊我們的哪些能力呢?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老師是課堂的主角,一直狂講題;學生則是課後的主角,負責狂刷題。考試的結束意味著學生學習路徑的終止。而 PBL 的成果是一份結構化輸出,即通過可視化的項目產出倒逼學生自主開展學習計劃,為了完成該項目產出,學生需要主動與老師交流並查漏補缺,最終搭建自己對於該項目的理解框架。燎原學院的課程分布為六大學科,分別是社科、美學、史學、政學、心理學和經濟學,這給我們提供了多學科的思考路徑,學生可借用不同學科視角分析問題。『洞察力』這個詞看似玄乎,但當你開始學會理性分析與判斷後,洞察力將為你賦值。這裡我想借用去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兩個 PBL ,簡單地跟大家分享究竟 PBL 跟 PS 之間可以產生哪些關聯。第一個是白老師主講的『理解藝術與文學』。該 PBL 要求學生完成一份以偉大的女性為主題的策展報告,我當時的策展主題是『 From her perspectives 』,展品選用了中東女性藝術家的裝置藝術、繪畫、攝影以及詩歌作品,旨在討論『女性』這一詞彙的隱含假設以及這一群體的社會壓力。該 PBL 大大鍛鍊了我搜集與整合信息的能力。初步確定選題後,我隨即搜索 middle eastern female artists ,結果跳出來無數個條目,多半是我沒有了解過的藝術家,讓我感到茫然。後來,我嘗試先定好展覽主題與結構,再逐一理解作品,往展覽框架裡填充,找到它們與當代社會現象之間的聯繫,慢慢地,展覽成形了。從最初收集到無數個看似有用但又不知道該怎麼用的信息,到最後有邏輯地把它們編排成一份可視化的項目報告,這其中運用到的信息的檢索能力其實也可以遷移到 PS 製作的初級階段,如確認目標專業、找準對標學校等。第二個是先生主講的『用經濟學思維工具解釋人的行為』。這個 PBL 引導大家完成一份營銷方案或項目推廣,來培養學生的『分析並嘗試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先生在其中分享了很多有趣的社會學觀察,並用經濟學原理向大家一一闡釋。其中,我最想分享的是『 SWOT 分析方法』,即優勢( strengths )、劣勢( weaknesses )、機會( opportunities )以及威脅( threats ),它最常被用來分析商業案例,但實際上也可以被用來分析自己。讓我們暫且將自己想像成一個產品,梳理自己在這四象限的坐標。經過這樣的思考後,我們會覺得前路稍微清晰了些,因為我們大致清楚了目前自己所處的位置,自己離目標的差距還有多少等等。如此一來,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背景與申請方向的相關性還不夠強,那就去多找些實習,去做一些項目,總之要主動與它產生關聯,儘可能地完善自己。總的來說,燎原學院是一個隱形的練兵場,這些都是寶貴的可遷移的思考路徑,是在我真槍實戰時的重要武器。完成 PBL 的過程像在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中我也收穫了不少可遷移的技能,但我仍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正如開篇提到的『自我探索』。相信絕大部分新人,在面對較為關鍵的人生節點時,都會有點摸不著頭腦,很多時候需要我們不斷的嘗試,才會有『這條路適合我,且我有能力去爭取』的篤定。我大概是在大二下半學期確定自己想出國讀書,這個大方向一直推動著我去思考我的專業選擇以及職業方向。我本科讀的是廣播電視編導,因而當我剛開始做學校搜集工作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申請 MFA ( master of fine art )。但在多次視頻創作之後,我發現劇情片的難度過高,往往需要資本與技術的雙重支持,是我目前不太能企及的高度,最終放棄了這條路。後來我參與了燎原藝術策展的項目,儘管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偶有崩潰,但最終找到有跡可循的線索時的篤定感令我享受。於是在剛開始申請先生的留學 DIY 小組時,我寫的是藝術策展方向的 PS ,儘管心裡多少存有猶豫,不確定自己是否具備策展人的實力,但因為一心想申上先生的小組,時間緊,任務重,就由著自己在藝術策展項目延續的滿腔熱血,寫了一份 PS (後來自己改成了電影策展方向)。這份不確定一直延續到暑假,同時期還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七月末先生推薦我參與『第一屆雲起藝術生涯模擬項目』。我當時特別驚喜,決定去北京試試看。這裡我想分享的關鍵點是:如果我們在專業選擇上猶豫不決,那就多去嘗試,嘗試過後、有所了解之後再反問自己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雲起大賽要求參與者選定某一角色並進行角色扮演,如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媒體,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每一展年的對應任務。我當時的身份是策展人,那幾天雖然很累,需要不停地動腦子,但總的來說很享受。當時給我最大的衝擊不是給策展人帶來的時間限制,而是一方面策展人需要實打實地與人打交道,與藝術家溝通並達成共識,向收藏家及藝術媒體宣傳作品的優勢;另一方面,策展人也需要有極強的空間感與創造力,讓布展環境最大化地為作品服務。從北京回來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既然我對『策展』這一表達形式非常感興趣,又深愛『電影』這一影像媒介,那有沒有可能考慮未來做電影策展呢?因此,在研究生的專業選擇上,我從最開始優選專業匹配度最高的導演專業,到興趣先行的藝術策展專業,再到如今縮小到電影策展專業,實際上是經過了一段不停推翻預設的艱難過程。當我確定申請電影策展方向後,我發現自己身邊沒有可以直接效仿的前輩,於是我就嘗試在網際網路上搜集『大佬』的信息。這裡我強烈推薦『領英』,它的搜索功能非常強大,比如輸入學校及專業等關鍵詞進行檢索,就可以看到直接相關的校友。他們的教育背景與職業履歷,這些信息基本是公開的。我當時主動向對方發出請求,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意願與疑惑,對方也非常認真地給予有效的回答,這給了我不少信心。如果你覺得線上交流很難解決實際問題,那麼遇到相關的線下活動,務必主動參與,因為機會不等人呀!線上、線下交流都是好方法,其核心在於,通過與前輩的交流,讓自己產生更多對該專業以及未來職業的思考,而這些思考是可以整合進 PS 裡的。一般來說,申請研究生是我們自主選擇的事情,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那如果你能把這部分對專業的理解、對職業的規劃整合進 PS 裡,招生官在很大概率上會認為你是一位值得信服且有想法的學生。總而言之,一定要善用工具。儘管通過燎原學院 PBL 的學習,我們已經學到了不少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仍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探索。如果你覺得身邊沒有可直接借鑑的前輩經驗,大可藉助網際網路找到關鍵人物,並與之產生交流。交流之後得到的反饋以及對應思考,可以放進 PS 裡,這將成為非常閃亮的一點。A:我覺得如果你對自己想要申請的方向以及校方的申請要求已經非常明確,並且你認為自己可以完成這件事,則不需要。如果你覺得中間某一環節你有些沒有把握,那我的建議是,找與你申請的專業匹配度高的中介,不必過分追求大中介。但最關鍵的還是:不要太依賴中介,很多事還是要親力親為,要對自己在乎的事情上心,相信自己比相信任何人都來得可靠。A:學習燎原的路徑是,學著學著就會更清晰,不要怕摔坑。我建議剛開始學燎原的同學,不必給自己特別大的壓力,每天堅持跑比短時間打雞血更為關鍵。大家可以先根據自身情況,如可支配時間,制定切實的大目標(比如完成 2-3 個 PBL ),再把它拆分到每月、每周、每日的小計劃,清晰可見的計劃往往會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
想要私人定製 PS 的你,或許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