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播了5季的辯論類綜藝節目《奇葩說》,究竟有什麼魅力?

2021-01-11 娛樂小巷子

從2014年至今,每一年奇葩說都能出新的一季,一連出了5季,這個速度可以我覺得能夠和國民綜藝《奔跑吧,兄弟》相媲美了。同時,聽說這個節目的贊助費也極高,不過不得不說《奇葩說》在為金主爸爸打廣告還是不遺餘力的。最近,第五季也在如火如荼的開播當中,可以說前四季積累的粉絲已經有了足夠的觀眾群體,這一集的辯論導師還邀請來了毒蛇脫口秀大師李誕,誕總,可以說又能吸引來一批觀眾。究竟《奇葩說》有什麼魅力,能夠讓這麼多金主爸爸願意為它贊助,還有蔡康永、高曉松兩人助陣,一連拍了五季,小編自己作為一個死忠粉,就來不帶情感的認真為大家解析一下。

奇葩顧名思義,這是一場關於奇葩的言論,每一期節目都會有一個辯題,正反雙方進行辯論,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辯論節目,因為所有的辯手都是「奇葩」。但此「奇葩」並非彼「奇葩」,並不是說他們行為怪異,難以讓人接受,這裡的「奇葩」,小編我私以為是個性鮮明有特點的同時,觀點論點,對辯題的切入點別有心意,這些「奇葩」當中,不乏很多高學歷、高文化的學霸們。

但是同時,這些學霸也並非大家印象當中傳統的學霸,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辯論方式,總有一款「奇葩」說的話,能走到你的心裡。比如辯論場上的「溫柔一刀」馬薇薇,比如在私底下看起來文文靜靜,好似有些自卑,但一到辯論場上就脫胎換骨,時而帶點可愛,時而把辯題帶入她最喜歡的食物的「如晶寶貝」,又比如犀利直接的「少奶奶」肖驍等等,他們本都是素人,卻能夠通過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言論圈粉無數。

用心的辯題

這是一個辯論節目,所以毫無疑問每一期都有一個辯題,每一期的辯題或貼近生活,或是當下大家最關注的熱點,備受爭議的話題,又或者有一些奇特的腦洞題,那些節目中別人不敢說的,節目中不敢討論卻又特別實際,涉及到三觀的事兒,《奇葩說》就敢討論。或關於親情,或關於友情,或關於愛情,或關於人性,或關於夢想,一切的話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奇葩說》不敢說。

比如在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當代女性,不再是家庭主婦,節目就敢討論:漂亮女人該拼事業還是拼男人,又比如:該不該看伴侶的手機;前任的婚禮,該不該去;要不要感激生活的暴擊;小朋友被人欺負要打回去or告老師等等等。越到後期,節目組能想到有爭議的話題可能越少,但是《奇葩說》仍在找那些有意義,有必要討論的話題,給觀眾看看這個世界,可以是什麼樣的,對待一個問題,能有什麼樣多元的世界觀。

每一期都會有的金玉良言

光有有趣的人,和有趣的辯題,還不夠,這些有趣的人,或許可以輕鬆地讓大家笑到抽出,難得的是,他們還能說出不經意之中,娓娓道來,說出一些戳中人心的話語,走到你的心裡去。

這是一個辯論綜藝,但不僅僅是一個辯論類綜藝,可以逗你一笑,可以讓你潸然淚下,他可以走到人心裡去,可以塑造或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是一個用心的節目。

相關焦點

  • 夯宇分享 | 網絡辯論綜藝節目《奇葩說》研究分析
    《奇葩說》是一檔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製作的融入辯論元素的節目,屬於原創型的網絡辯論綜藝節目,旨在通過辯論賽這一表現形式,旨在尋找華人圈內觀點獨特、口才出眾的「最會說話的人」。《奇葩說》是自第一季於2014年11月29日正式上線播出以來,已連續五季挑選來自全國各地的「奇葩」作為節目參賽選手,讓「奇葩」們在《奇葩說》的舞臺上齊聚一堂,針對當今社會上最熱門、最具爭議性的話題進行辯論。
  • 《奇葩說》第七季:「輕鬆辯論」背後的殘酷與求變
    相比起《奇葩說5》經歷著「綜N代魔咒」,面臨著說話類節目最沉悶的低谷,《奇葩說6》在焦慮中破殼重生,《奇葩說7》回歸到了最輕盈的狀態。1000選44,44砍半,《奇葩說7》輕鬆辯論之下的「殘酷物語」實際上,《奇葩說7》主張輕鬆辯論,可是大部分情況下輕鬆與殘酷是並不矛盾的。
  • 《奇葩說》,這還是一檔嚴肅的辯論節目嗎?
    ,連一向能言善道的馬東都接不下去了,這還是一檔嚴肅的辯論節目嗎?李林才慢悠悠地說出了他的觀點:白蛇帶著青蛇一群水族去撕小三法海,壓根沒有好結局,且連帶周圍人都遭了殃。 《奇葩說》從第一季起似乎就有不少李林這樣的非專業辯手,比如說範湉湉,原本是周星馳星輝公司旗下藝人,參演電影《功夫》,而後被集體雪藏,多年後復出,在電視綜藝節目中擔任通告藝人;或者是肖驍,播音與主持專業畢業後去參加電視綜藝節目。
  • 《奇葩說》,綜藝節目裡的辯論,要綜藝感還是辯論感
    《奇葩說》,綜藝節目裡的辯論,要綜藝感還是辯論感。《奇葩說》作為連續了五季的老牌綜藝節目,其節目的內容可以說是新穎而又「奇葩」。最新的一期中,《奇葩說》的辯手們討論的這個辯題是,當你在一段戀情中有了追求者,你會選擇告訴你的男朋友嗎?
  • 「奇葩說5」已經不是辯論節目了,分明就是吐槽大會!
    為什麼說今年的沒有往年的好看了,原因就一個,往年的【奇葩說】基本還能稱得上是一個辯論類節目,而今年,完全就是個綜藝節目了……我們不討論問題,只討論改變……先說說賽制上面的改變:往屆的【奇葩說】,在辯論之前先進行投票,摸清楚現場觀眾的基本觀點,經過選手激烈的辯論之後,再進行投票,看誰能通過辯論爭取到更多改變的票數!
  • 奇葩說是綜藝節目 然後才是一個辯論節目 看奇葩說只是為了想笑
    看奇葩說不是為了看觀點,看邏輯;看奇葩說只是為了想笑。誰逗笑我了,我就覺得誰牛逼。誰還能一邊逗笑我一邊給我上價值,那他是真牛逼。奇葩說先是一個綜藝節目,然後才是一個辯論節目。所以我很喜歡李誕,因為他每一期都在不停的給奇葩說現場暖氛圍,每一次挖的坑他都能機智的轉圜並帶來歡樂。所以我很喜歡蔡康永,因為他能溫柔的講故事,講那些他清楚會引起觀眾共鳴的故事。他恰到好處的把握節奏和鋪墊的長度,故事簡練又精彩。所以我很喜歡馬東,他太清楚怎麼掌握節奏,怎麼控制現場,什麼時候搞笑什麼時候深刻。
  • 《奇葩說》拋棄初心製造話題,辯論越來越偏向綜藝節目
    如今,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出現,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閒暇時也不用擔心。一些節目經過長時間的整合後擁有非常忠實的觀眾。其中,「奇葩說」以辯論的形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場綜藝節目也是國內綜藝界一場新型的論戰,從一開始的探索到後來的適應過程越來越融洽,「奇帕說」也有自己固定的粉絲和熱情。
  • 辯手都被淘汰了,《奇葩說》再也不是一個辯論節目
    《奇葩說》第六季最後一場淘汰賽結束了,坦白的說這一期節目很讓人寒心。《奇葩說》再也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綜藝成為《奇葩說》的主旋律。關於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這個話題,薛兆豐戰隊的表現很不錯。
  • 《奇葩說》第六季女將許吉如歪果仁星悅驚豔,肖驍辯論說哭選手
    伴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出新,在近期這段時間很多的老牌綜藝相繼歸來。在這期間經典的辯論類綜藝《奇葩說》在近期迎來了第六季的播出。而在本季的節目當中整個流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採用者新老奇葩58名選手1V1淘汰賽制,也讓整個比賽觀看性十足,並且首期播放呈現出了高水準高質量的選手表現。
  • 如何看待辯論節目《奇葩說》?蔡康永:一個談學識,一個談人性
    《奇葩說》是2014年愛奇藝打造的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因其與眾不同的節目形式—— 說話辯論,神一樣的辯題以及辯手堪稱奇葩的論點, 做到了表達內容和方式的年輕。 緊緊抓住了年輕牌,吸引了大批80後、90後擁躉。每期節目馬東都會嚴肅地澄清:《奇葩說》是嚴肅的辯論節目。
  • 辯論文化史:究竟什麼是辯論?
    ……隨著第六季《奇葩說》的開播,這些辯題最近都上了熱搜。而與辯題一起上熱搜的還有節目中個性鮮明的選手、導師以及他們說的金句。有人說,《奇葩說》在節目中很好地融入了辯論的特色,有智識的厚度,能開闊觀眾待人處事的思路;也有人說,《奇葩說》本質上還是泛娛樂化的大眾文化,不能帶給人們嚴肅的思考,並非對人真正有助益的辯論活動。那麼,究竟什麼是辯論?
  • 《奇葩說》第6季,3點問題,讓節目不精彩,奇葩不奇葩!
    奇葩說一直是廣大網友特別喜歡的網絡綜藝節目,從2014年開播以來,都成了小夥伴們每一年不論是消暑,還是過冬的最佳良品。但是,奇葩說到了第六季的時候,應該有許小夥伴和我一樣,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吧。這個本來是以辯論為基礎的網綜,徹底淪為了講段子的第二場地。
  • 第三季明日回歸:《奇葩說》的IP價值在「奇葩」還是「說」?
    作為一檔純網絡自製的原創綜藝節目,《奇葩說》第一季收官時的總播放量高達2.02億,微博粉絲達50萬,#奇葩說#閱讀量突破10億,6大品牌廣告商追投,第二季播放量更是高達6.2億。雖然跟《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挑戰者聯盟》這樣的一線衛視綜藝還有差距,但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奇葩說》絕對算得上是現象級的娛樂IP。
  • 繼《奇葩說》之後,辯論節目又出新番,選手直言要陳銘老師後悔
    辯論節目《奇葩說》自第一季播出以來就俘獲了無數觀眾的心,因為在節目中每個辯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在節目中能夠看到辯手們之間你來我往的唇槍舌戰,所以《奇葩說》一直到第五季依然有許多人喜歡。
  • 《奇葩說6》的「嚴肅辯論」是福是禍?
    在第五季宣傳片中,那個在IP老化、抱團、流量下滑等等困境下,被要求「放棄治療」的《奇葩說》,宣布新生出發。於是有了第五季顛覆性的賽制。第六季,改變仍在繼續。導師下場、加入了觀眾復活選手的玩法、辯論中即開槓、兩兩戰隊組隊「廝殺」等等。
  • 《奇葩說7》全靠楊冪,恐怕是對節目的最大偏見
    奇葩說》的事兒大家已經不陌生了,「草船借箭」的冪式金句與犀利「懟」學已經讓冪帶著奇葩說登上了熱搜首位。,只不過比較特別的是,走到第七季,今年單是進入海選的選手竟然有足足1000位。當中年、女性與未育幾個標籤疊加在一起,迎來的不是更成熟有魅力的誇讚,反而卻變成了被市場與工作機會排除在外的首要存在。
  • 《奇葩說》第七季:節目的成功在於「奇葩」,更在於「說」
    正是這些選手告訴我們,「奇葩」是那些特立獨行的人,這是一檔辯論節目,但也是一檔觀點輸出的節目,藉助辯題和紛繁的觀點,讓我們這些觀眾也可以切實地思考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以一種更加包容的姿態繼續生活。那個時候,幾乎每一期節目之後,總會有一些「金句」流行,而這也是節目最大的話題。
  • 「馬曉康」合體復出《奇葩來了》,馬東:高曉松比金星更適合辯論節目
    「老奇葩」肖驍和馬薇薇率先麻辣開場,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馬曉康」組合在「奇葩說」後再度合體選拔新人。康永笑稱「奇葩」攪黃了「康熙」,爆料節目變成高曉松相親大會,馬東否認重金請高曉松回歸。康熙走了「馬曉康」合體《奇葩來了》《奇葩來了》是一檔為《奇葩說》第三季選拔「奇葩」的說話類真人秀選秀節目。最近因為《康熙來了》停播而備受矚目的蔡康永,理所當然地成為媒體的焦點。
  • 奇葩說是辯論節目,但改變了好多辯論的基本規則
    首先,奇葩說提一點對辯論的看法,或許對理解辯手翻車有幫助。我想把辯論和格鬥比賽做個類比,都有著激烈的對抗,有著嚴格的規則約束,參與者都有著專門的技巧受過專門的訓練。在格鬥場辯論場裡是精彩的表演,但真到了日常生活就不受歡迎了,叫打架鬥毆叫強詞奪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場子裡有規則,外面沒有。
  • 如果你只從《奇葩說》裡看到辯論和綜藝,那真是太可惜了!
    一直以來我都是《奇葩說》忠實的粉絲,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每季都看,而且還來來回回看好幾遍,不就是一群人在一塊吵架嘛,看誰能吵贏。但我覺得,如果你只看到了辯論和綜藝,看到全場充滿偏見的氣味,那真是太可惜了。昨晚最新一期,又再次讓我對這個節目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其實我們真正看的並不只是一檔辯論綜藝節目,而是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