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冷得像失戀了一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不過幸好,在2020結束前,大熊終於在被窩裡等來我的續命節目——《奇葩說7》。
昨晚,《奇葩說7前傳》上線!
這次海選玩法又有了新花樣,直接來了一場「千人奇葩撈」,現場氛圍熱鬧得仿佛「菜市場」。
究竟1000個有趣的靈魂聚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
Ⅰ
男團女團選秀節目是從101個人裡面選愛豆,這季奇葩說是從1000個人裡面pick選手。
看到現場這片黑壓壓的人群了嗎?裡面只有40多個選手能登上奇葩說的正式舞臺。
這個就業率....能選上的,必須都得是尼古拉斯 · 真 · 奇葩啊!
說起來,大熊也算是奇葩說的骨灰級粉絲了。
節目名字裡自帶的「奇葩」二字,其實一下子就點明了奇葩說和正統辯論節目的區別。
首先,選手身份「奇葩」。
這一季新奇葩的社會身份異常豐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奇葩說找不到的:
相聲型rapper、服裝設計師、18線女團成員、立誓要懟產品經理的程式設計師、歷史老師、中醫科的中醫大夫....
有選手自我介紹說是「現場額頭最大的女孩」,有人放話「我剛才十分鐘的表演就能賣1000萬」,還有男生一言不合就跳起女團舞。
這景象,難怪在現場的選手都要調侃一句:「放眼望去,沒有幾個正常人。」
其次,選手的表現「奇葩」。
在奇葩說的海選現場,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位選手會展示什麼超乎你想像的「表演」。
康菁菁當著幾位導師的面,稱「奇葩說是一個最好的撕綠茶的節目」;
東北英語姐穿著去菜市場的衣服就來到海選現場,實力證明東北人說的不是「塑料英語」,反擊地域歧視;
觀點的輸出和節目效果雙雙達到了,看得大熊也是拍手叫好。
聽慣了傳統的辯論節目嚴肅正經,現在大熊期待的是有觀點、有態度、識別性強、如果還能有趣就更好的人們,分享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故事。
奇葩說裡這群不那麼「正經」的選手們,似乎就有這樣的特質。
大熊已經開始期待他們和「辯論」結合在一起,能產生什麼有趣的化學反應。
Ⅱ
當然,這個節目的看點,除了「奇葩」,更在「說」。
說到底,奇葩說不是一個才藝表演節目,是一個辯論節目,「說」才是它的精髓所在。
最近「房子塌了」的話題頻上熱搜,大熊感嘆2020過後,世界已經沒有穩固的「房子」了。
而自稱是「三千六百七十八線」偶像的李佳潔,上來就跟大家談了一個「上升期偶像談戀愛」話題。
身為十八線偶像,她直接對「偶像」的定義下了判斷——「偶像就是個商品」。
櫥窗裡展出的甜味糖,總不能付錢之後才發現嘗起來是苦的吧?
大熊直接倒吸一口涼氣,這是說出了多少人想說不敢說的話啊。
面對偶像人性是否要服從商品屬性的話題,李佳潔是這麼回答的:
聽完了這一段,大熊在內心默默地和蔡康永老師一樣,立起了「通過」的牌子。
由於認知通透、勇於直面現實,馬東評價她是「真實的閃光」。
鬼馬女孩康菁菁上來就對《茶藝學》進行了一波生猛的輸出:
綠茶必備少女笑的要點是聳肩和皺鼻子、比痛哭流涕更讓人心疼的是忍住不哭還把綠茶語句逐字逐句拆解開來,拆穿綠茶怎麼在無形間挑撥離間。
最後,康菁菁直接在現場神還原cos綠茶,和楊冪來了一場「茶藝」過招。
兩人你來我往,全程無尿點,笑點密集,女人之間的battle只能說太!精!彩!了!
看得現場幾位導師個個捧腹又目瞪口呆,蔡康永直呼「你們真的好可怕啊」。
大熊最有好感的選手,是認為「哲學是一種反叛」的學霸——陳小雨。
為了釋放高考生的學業壓力,陳小雨在學校辦了一個扔鞋比賽。聽上去還挺難以實現的,不過小女孩自有她的辦法。
學校不允許?就跟公益機構聯合。
公益沒有數據支持?就做報告證明山區孩子對鞋子的消耗量大。
似乎對她而言,輕輕鬆鬆就能做成一件「好玩又有意義」的事情。一個18歲的女生,不僅有讓人羨慕的年紀,還擁有了讓人羨慕的腦迴路!
而且在和導師整個對話的過程,她一直呈現出鬆弛又自然的狀態,不會弔兒郎當也不會用力過猛,真的刷新了大熊對00後的印象。
同樣是00後,服裝設計師袁奇奇開場的一句介紹,讓大熊印象特別深刻:
「你可以說我好,可以說我壞,可以說我奇怪,但就是不能說我普通。」這似乎就代表了00後群體的一種聲音。
大熊也發現了,這一季奇葩說,00後的選手特別多。
90後曾經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現在00後身上也還貼著很多不被看好的標籤——「叛逆」「早熟」「沒有責任感」等等。
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在奇葩說舞臺上的表達十分難能可貴。它向我們展示了00後的真實「聲音」,這些或稚嫩,或深刻的思考,註定會帶來新的改變。
當然,選手們觀點的瘋狂輸出,在面試場外也沒閒著。
過去三個月上了兩次熱搜「天王嫂培訓班」的Amy姐,在海選現場被選手劉純懿懟得啞口無言。
把女性當作商品打包售賣,本質跟「人販子」有什麼區別?
劉純懿憤怒地表達,一定要讓Amy知道並不是所有女生都喜歡她。相反,有很多女生厭惡她,包括她這種物化女性的行為。
在《奇葩說》裡,語言是有力量的,思考是有力量的。
Ⅲ
其實,「千人奇葩撈」可以說是另一層意義上的人類大賞。
1000個有趣的靈魂聚在一起,幾乎把人類的多樣性都帶來了。
選手裡有人插縫表演魔術雜技,有人拉著音響就開始在現場派名片,稱「今天來這裡,比錄節目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工作」...
在這裡,中年叛逆、辭去公務員職務的東北英語姐不再被稱為「異類」,濃妝豔抹的男孩不再被稱為「異類」。
打破刻板、打破定式,看奇葩說的海選現場,才知道人類真的可以有很多種「形狀」。
而作為一個觀眾,除了進行對不同人類語言和行為的觀察,也讓大熊了解到有很多人在同一個世界上,但是在做完全不同的事情。
而這群看上去「奇形怪狀」的選手,或許沒有出眾的學歷,或許看上去不太「正經」,但是很可能有我們無法想像的人生和故事。
網絡上,大家似乎總是用「奇葩」來形容一些正常人思維以外的人或者行為。
不能忽略的是,人類本身就有多元化。男生塗口紅不該被罵「娘炮」,相反李佳琦就憑一己之力帶動了直播賣貨行業的發展;大家都往城市走,卻偏要回山裡的李子柒,也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因為愛美整形的人不是「整容怪」,情緒化不是「網抑雲」....即使有不被理解的部分,也不應該被批判或者嘲笑。
反而,他們的視角也值得被聆聽,這是對「另類」的接納、尊重和包容。
選手豆子說:「我們不是妖魔鬼怪」。
跟別人不一樣,並不是一種貶義的形容。就像「奇葩」這個詞語,雖然現在常被用來指代人群中的異類,可是它的原意是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
而《奇葩說》似乎就是在向世界展示:
就算是不同形狀的人類,也可以在這裡野蠻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