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新冠疫情影響下,醫院的運營面臨哪些衝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醫院還面臨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去應對?數位化時代,智慧醫院的建設又該如何走?
這些問題,在9月11日的2020中國醫院大會期間,成為了多位醫院院長探討的話題。當天,針對上訴問題,經濟觀察網專訪了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他也在當天的2020中國醫院大會上獲評優秀醫院院長。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始建於1928年,是甘肅省最早建立的公立醫院。2020年7月1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通報的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與排名顯示,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位於全國第52位,西北第2位,甘肅省首位。
據王琛介紹,目前,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是甘肅省最大的公立醫院,擁有3500張床位,5000多名職工。
經濟觀察網: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醫院的運營面臨哪些壓力?
王琛:對於公立醫院而言,疫情肯定對我們醫院的運營形成了一定的衝擊。特別是在疫情早期階段,醫療資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醫療的正常運行、患者的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也是當時多數醫院都會面臨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還需準備大量的抗疫物資以及做人員的調動。
疫情期間,我們很多的病房都關閉了,醫院整體的收益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二三月份,70%的科室都處於關停狀態。在3月底4月初的時候,隨著疫情的好轉,醫療秩序開始逐步的恢復,40%—50%的科室恢復正常,現在已恢復了80%以上,相對來說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醫院運營恢復的過程,給我們公立醫院的運營管理者帶來了很多思考。比如公立醫院在新醫改模式下以及疫情之後,如何保證公立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成為管理者需要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要做到既保持它的公益性,又要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讓患者以及職工滿意。
經濟觀察網:當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
王琛:因為我們醫院地處西北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吸引人才並讓他們安心的紮根在我們醫院,是我們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
這幾年,在醫院的運營方面,我們提出6個一流,包括管理、學科、技術等方面的一流建設。
首先,在醫院的管理方面,醫院跟其他單位一樣,如果管理不好,就不可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其次,在好的管理基礎上,還需要好的學科,而好的學科建設需要好的人才。這兩年,在醫院人才梯隊的建設方面,我們也是出了很多相關新舉措。
在人才的引進政策方面,我們除了提供好的物資和生活待遇,還提供比較高的科研啟動費用。家庭的安置、小孩的教育等方面我們也都會考慮到。這兩年,我們也確實收穫了一些國內外的人才。
除了人才的引入,我們也在培養自己的人才上發力。在醫院的人才培訓方面,我們以培並進,對於引進人才和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只要達到了同樣的標準,待遇條件也會是一樣的,做到一視同仁。做到既留住人,也留住心。
經濟觀察網:疫情期間,醫院數位化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咱們醫院的數位化建設進展如何?
王琛:2010年,我們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就開始投入。當時我在醫院當副院長分管信息中心時,對信息化的建設就特別關注。雖然有時候大家說,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很大,收益卻看不到。但是我一直認為,信息系統在一個醫院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醫院的管理環境。
我們醫院這幾年在信息化的投入方面也是非常之大。
4月2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作為甘肅省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之一正式上線運行。在省內,我們醫院的信息化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我們的智慧病房、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辦公的自動化等都已全部上線。現在,如果想了解我們醫院的運行狀態,不需要回到醫院,打開手機我就能夠了解到相應的情況(包括收治病人數、手術臺數等)。
與此同時,現在新醫改下一步主要強調的醫聯體,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和5G技術,手術的交流、遠程會診查房都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來做,從而提升我們醫院的就診水平。
現在在醫院的績效考核中,患者的預約、就診等服務效率也納入其中,以前患者要現場排隊掛號,但現在我們網上預約掛號接近60%,大大方便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