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醫院如何發展?海峽兩岸醫院院長齊聚一堂共商未來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20-09-18 20:5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文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西子湖畔感知變革。9月18日,線下與線上共計近17萬醫健管理者將目光投向「第九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從此刻向未來,共同思考與探討未來醫療向強、向好、向健康新主張。

新局面,新機遇

「如今,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態下,在社會發展的新變局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深刻體會到醫療要向著更強、更好、更有能力發展的需求,也比任何時候都更深刻地體會到,唯有開放,唯有共享,唯有與時代同頻共振,才是最優的解決之道。」開幕式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安慷慨激昂地訴說著他心中對未來醫健發展的願景。

「在醫改取得成效之時,我們也看到當前整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內部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俞新樂在致辭中,不僅肯定浙江醫療機構在推進醫改中的努力,還將目標設立得更遠,「要實現全省兩個高水平的目標,仍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謀生謀事。」

在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會長王立基看來,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將使得醫院管理由傳統臨床醫療擴展到公共衛生和臨床醫療並重,醫療服務將從量的增加向質的提高轉變,醫療服務管理將切實轉向以病人為中心,這是醫院管理者需要面對的歷史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 

浙江大學書記任少波也為未來醫健發展注入強心劑:「浙江大學正在發揮學科綜合優勢,打造完整的大生命學科體系,助力諸多醫療機構、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學科發展、臨床研究進一步騰飛。」

審時度勢,與時俱進

「一件好事、一件壞事」可用來概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領導帶來的《讀懂公立醫院國考之績效考核》主題分享。

「好事」是眾多數據不僅是績效考核的成績單,更是多年醫改的成績單。

其中,在「醫療服務效率持續提升」方面,2018 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9.1天,較2016年下降0.4天「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效果逐步顯現」體現在2018 年向醫聯體內二級醫院或基層醫療機構下轉患者人次數累計達到 1301.73 萬人,較 2016 年增長 45.45%;手術患者併發症發生率0.48%,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0.71%,均較 2016年有所下降說明「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提升」……

「壞事」則隱藏在數據之下。例如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明顯。他坦言,監測分析結果較好的三級公立醫院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等地,同時部分三級公立醫院還存在超規劃、超規模發展的問題,造成一定虹吸效應,也加重財政負擔。再例如,住院患者跨省異地就醫問題仍然存在,2018 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異地就醫患者數量高於 2016 年、2017年。同樣的,醫務人員積極性還需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最不滿意的是薪酬福利、工作內容和環境,反映出三級醫院醫務人員工作負荷重,工作環境和薪酬待遇有待改善……

「最多跑一次」「雙下沉、兩提升」等極具浙江當地醫改特色的理念,之所以深入人心,離不開「三醫聯動」中「醫保」的持續發力。

浙江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徐偉偉在《醫保改革與醫院發展》的主題分享中介紹,浙江醫保改革歷經四代,從分項預算,演變到總額預算、按項目付費,再到住院DRGs+總額預算,門診按人頭、按項目付費,最終目標是走向「按績效付費」。

2019年11月21日,浙江省醫療保障局、財政廳、衛健委聯合印發《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DRGs點數付費暫行辦法》的通知。這也意味著,浙江省已成為第一個全省統一實行DRG付費的省份。

歷經近一年的摸索,即將「毋庸置疑,DRG是實現價值醫療的重要載體」,徐偉偉頗為感慨,「DRG更是實現改善就醫體驗、改進健康質量、減少醫療費用這三重目標的主要手段」。他始終認為,醫療機構、衛健部門和醫保部門三者的目標一致,都需要在如何節約成本並應用新技術來推動醫院發展、服務更多病患上盡最大努力。

秉承「提質增效降耗」,尋求管理最優解法

作為東道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安以《效率醫療、勢在必行》為主題分享醫院多年的管理經驗。8個字簡短有力且深入人心,背後囊括了8個具體工作:院前-院中-院後整合聯動、推動日間服務、開展高效的單病種路徑管理、推行加速康復、理順生產關係、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形成效率文化。

在王建安看來,「院前-院中-院後」聯動機制以「患者全程管理中心」為依託,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患者待住日、待床日、留床日,從而大幅提升醫療效率和患者滿意度,同時極大地改善了醫院床位利用率、床位周轉率等指標,使得「效率醫療」的優勢逐步突顯;醫院應該進一步推動日間服務,將日間手術、日間化療、日間放療、48小時手術推向常態化;最終在「效率文化」的浸潤下,小到床位資源優化、績效獎懲考核,大到青年醫生培養、學科建設發展,醫院院各個層面都在發生深層次的改變。

臨床+科研雙提升,專科發展串起一條線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以《新時期大型醫院科創建設工作實踐》為主題帶來學科建設的新思路。他將學科分為三個層次:保優勢學科領先地位、促中間學科快速提升、推一般學科向強發展。

一方面,醫院在現有優勢學科的基礎上,將著力投入腫瘤、腦科學、心腦血管與代謝病、腸道微生態與免疫、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等學科方向,強化基礎研究、轉化醫學、臨床研究、醫學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研究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醫院還致力於打醫教研於一體的診療中心,如內鏡中心、胸痛中心、食管癌中心、生物治療中心,肺癌中心、胃癌中心,膽道疾病中心、癌症防治中心、消化道疾病診治中心和心腦血管疑難病危重整治中心等等。

據了解,「第九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臺灣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海醫會醫院管理專委會、浙江省醫院協會、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健康界聯合主辦。

1600433681000

相關焦點

  • 第九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論道醫界新知,暢談健康未來
    40餘萬兩岸醫院管理者將目光投向「第九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共同思考與探討未來醫療向強、向好、向健康新主張。回溯過往,「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已走過八個春秋,始終秉承「同根同源、攜手共進,引領世界醫院管理新潮流」的宗旨,每年薈聚千餘名醫院管理者,在兩岸同道長期以來的鼎力支持下
  • 張家界市精神病醫院周密部署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張家界市精神病醫院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紅網時刻1月14日訊(通訊員 薛書鵬 趙敏)為應對當前疫情「複雜嚴峻」形勢,增強醫院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近日,張家界市精神病醫院召開專題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調、再落實。
  • 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即將開幕 大咖們將討論哪些話題
    【名院動態】第九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醫療向強新主張「「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自2011年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牽頭髮起,以「同根同源、攜手共進,引領世界醫院管理新潮流」為宗旨,在兩岸同道長期以來的鼎力支持下,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
  • 專訪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疫情給醫院帶來的挑戰與思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新冠疫情影響下,醫院的運營面臨哪些衝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醫院還面臨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去應對?數位化時代,智慧醫院的建設又該如何走?這些問題,在9月11日的2020中國醫院大會期間,成為了多位醫院院長探討的話題。
  • 形成管理閉環 紮緊新冠疫情防控籬笆牆
    2020年,突然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醫療機構都在不斷的摸索、強化防控措施,鞏固抗疫成果。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之分論壇一上,「院感防控」這一關鍵詞讓不少醫院管理者打開了話匣子。遭遇突擊戰 院感防控問題凸顯「對於院感防控的重視程度不夠。」是上海市肺科醫院院長艾開興在抗疫初期的最深刻體驗。
  • 蚌埠多家醫院發布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門診管理規定
    蚌埠新聞網訊 為了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更大程度保障來院患者及家屬就診安全,有效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近期蚌埠市多家醫院發布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門診管理規定。市三院發布通告稱,疫情防控期間患者採取提前預約方式就診,患者可通過網絡、電話、自助機、窗口等多種方式進行實名制免費預約。
  • 清華長庚醫院:人工智慧助力疫情防控|權威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12日下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在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
  • 持續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 進一步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
    為不斷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持續提升護理質量,進一步加強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嘉定區中心醫院護理部於8月6日-8日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本期學習班採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據統計有2萬餘人共享了這場學術盛宴。
  • 福建縣域醫院院長論壇走進建陽第一醫院
    東南網訊 10月17日,福建省縣域醫院院長論壇走進建陽第一醫院,來自南平地區各縣市的醫院院長及管理層齊聚一堂,為縣域醫院發展把脈,共商診療能力建設合作,共謀縣域醫療事業發展。福建省醫保局羅仁夏處長、南平市醫保局劉海濤科長及建陽區總醫院黨委書記、第一醫院黨總支書記胡昌毅,建陽區總醫院副院長、婦幼保健院院長劉文英,第一醫院院班子成員、部分二層人員、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者等領導出席論壇,會議由建陽區總醫院院長、第一醫院院長陳勇主持。
  • 戰疫院長訪談錄|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邱晨:「留醫部」永遠是深圳人...
    院長邱晨應對大考,彰顯底色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深圳市人民醫院將奉獻書寫在深圳的大地上,書寫在荊楚大地上。生於武漢並求學於武漢的劉培是深圳市人民醫院重症呼吸科醫生,自疫情開始就一直關注著武漢抗疫的進展。今年農曆正月初三,該院黨委發出支援武漢的抗疫號召時,劉培向所在科室第一個報名。
  • 凌雲:慎終如始抓好秋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11月3日下午,全國疫情防控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市長凌雲出席合肥分會場會議並講話。市政府秘書長羅平出席合肥分會場會議。  凌雲指出  當前正值秋冬季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各級各部門要時刻保持警醒,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健全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工作制度,慎終如始抓好相關措施落實,以「萬無一失」防止「一失萬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 2013第三屆海峽兩岸泌尿男科高峰論壇在南昌召開
    此次高峰論壇由中國健康管理促進會主辦,南昌博愛泌尿專科醫院攜手「藍水晶」男性關愛聯盟、江西銘志司法鑑定中心共同承辦。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中國臺北中山醫院以及南昌博愛泌尿專科醫院「博愛·名醫館」等兩岸數百名頂級泌尿男科專家齊聚,共同就泌尿男科的發展、性功能障礙診療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榮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監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各區分會分支機構負責人、受表彰人員、部分企業領導和媒體記者等齊聚一堂,共享抗疫防疫先進事跡,進一步凝聚醫務工作者砥礪奮進的力量。協會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配合政府,為每一位會員規範化管理及促進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指出,在抗疫的緊急時刻,協會在市衛健委的領導下,主動融入防控大局,持續關心疫情進展,及時指導各會員單位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各項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 「解碼」:後疫情時代的兒科醫院如何探路分級診療新格局
    作者:高雅靜前所未有的疫情對承載著兒童健康發展的兒科醫院帶來了巨大的考驗和挑戰。如何在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新形勢以及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探索出特殊時期的兒童醫院管理和兒科醫療工作的新模式、新經驗,是所有兒科管理同道面臨的共同命題。
  • 思變·院長說|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院長秦環龍:加快復工復產後,醫院...
    原創 健康報 健康報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以及復產保障措施在原有基礎上的升級,醫院的收治節奏不斷加快,運營著力點也在發生改變。截至目前,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門診、住院已經100%開診,住院量及手術量基本達到同比水平的90%左右。
  • 楊正林任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定:楊正林同志任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免去鄧紹平同志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職務。他表示,根據領導幹部任職的年齡界限的有關規定,省委決定,鄧紹平同志不再擔任省醫學科學院·省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常委職務。省委對鄧紹平同志的工作是肯定的,對省醫學科學院·省人民醫院的工作是肯定的。在此向鄧紹平同志、向全院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甘霖同志對醫院發展和領導班子建設提出四點要求:一要增強使命意識。
  • 桓臺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立新榮獲「縣域醫院發展突破獎」
    12月19日,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山東省衛生健康管理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0年縣域醫院管理論壇暨致敬齊魯「縣」行者峰會在濟南召開。桓臺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立新榮獲「縣域醫院發展突破獎」。桓臺縣人民醫院在院長李立新的帶領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按照「四個有利於」的原則,倡導用心「請進來」,大膽「走出去」,讓技術「紮下根」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技術、設備優勢,嫁接優質醫療資源,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通過共享優質醫療資源,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升服務能力,建設重點特色專科,取得一系列優異成績。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始終處於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前列。
  • 清華長庚醫院:堅持科學有效防控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本文轉自【健康北京】;在7月12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董家鴻院士介紹了疫情期間清華長庚醫院的防控工作情況。董家鴻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市衛生健康委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 第三屆「亞洲醫學創新與發展論壇」聚焦疫情防控、智慧醫療
    張欣迪攝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各醫院及醫學專科如何保持學科高速發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12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亞洲醫學周——亞洲醫學創新與發展論壇」,聚集全球多地醫療界「大咖」,以新時代、新形勢、新常態下醫院管理和學科發展為主要內容,聚焦疫情防控、智慧醫療、腫瘤防治、檢驗醫學、心血管疾病等多個領域,探討學科發展策略和科室管理創新,為各國醫療機構與創新型醫療企業提供有效交流平臺。
  • 抓機遇、布新局、謀發展 | 新華醫院第十一屆八次職工代表大會順利...
    >抓機遇、布新局、謀發展院長孫錕向大會做《新華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草案)》解讀 :「十三五」期間,醫院員工勠力同心,他指出:本次職代會是醫院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醫院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中心工作,全面開啟新裡程、立足新起點、創造新成績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表決通過了《新華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會議期間,各位代表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共商醫院十四五發展大計。對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建議,醫院會認真研判,及時吸納到相關工作和決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