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長庚醫院:堅持科學有效防控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健康北京】;

在7月12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董家鴻院士介紹了疫情期間清華長庚醫院的防控工作情況。

董家鴻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市衛生健康委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科學防控保障日常救治秩序

始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在保證門急診和住院等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制定並完善了產婦、新生兒、急性心梗、腦卒中、兒科、發熱門診等重點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並涵蓋所有臨床專科,在嚴格入院患者健康篩查的基礎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以及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患者的住院服務。截止7月11日,急診近3萬人次,住院8759人次,開展肝移植57例,腫瘤放化療4922人次,血液透析10431人次;累計完成手術5874臺,其中急診手術983臺,緊急手術379臺;腦卒中手術53臺、危急症孕產婦手術121臺,確保了診療安全有序。

人工智慧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發生後,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第一時間組建並啟動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醫師協會遠程醫療隊,組織開展多學科遠程會診,向疫情嚴重地區捐贈自測評估系統、社區疫情智能防控系統、智能分診系統、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移動生理體徵監測系統、遠程集成協同醫療平臺、隔離病房消毒機器人共7項智慧醫療技術產品,在個人防護、社區管控、醫院救治、遠程醫療、康復照護五個環節為疫情防控提供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為滿足一線防控技術需求,深入12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1家方艙醫院和1處隔離點進行調研,緊急研發用於出院後隨訪監測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智能護航系統。

主動作為參與社會防控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積極響應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在市衛生健康委和市醫院管理中心的領導下,4月30日新建了180平方米的核酸檢測實驗室,每日檢測能力達到5000個樣本。同時,先後派出近500人的核酸檢測採樣隊伍支援相關醫院,深入高校、社區、街鄉進行核酸檢測,截至7月11日,共完成核酸檢測7萬人次,其中高校2.1萬人次,社區4.9萬人次。

創新與學術並重

聯合清華大學自主研發並上線了「預檢+安檢」全自動系統,患者無需任何接觸,只需要一部手機,即可完成預檢分診和安檢工作全過程,既實現了患者無接觸登記入院,又保障了醫院就診秩序和醫務人員安全。在運用好現代技術的同時,通過線上方式多次召開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醫學教育研討會,醫院檢驗科和復旦檢驗隊員的技術骨幹進行學術交流,通過實踐論證和學術交流,有效提高了醫院專業能力和實驗診斷水平。

董家鴻表示,下一步,清華長庚醫院將繼續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責任,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首都疫情防控和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做出新的更大努力。

相關焦點

  •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清華長庚醫院上線「預檢+安檢」全自動系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7月12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董家鴻介紹了該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開展的有關情況。董家鴻介紹,在保證門急診和住院等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清華長庚醫院制定並完善了產婦、新生兒、急性心梗、腦卒中、兒科、發熱門診等重點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並涵蓋所有臨床專科,在嚴格入院患者健康篩查的基礎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以及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患者的住院服務。
  • 清華長庚醫院:人工智慧助力疫情防控|權威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12日下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在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
  • 堅持「安全、正常、全面」原則 科學精準防控疫情 平穩有序推進...
    一、早謀劃早準備早部署秋季開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發生以來,教育部始終把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學制定戰略策略,持續加強組織領導,著力打好「嚴防擴散、嚴防暴發,確保師生生命安全、確保校園一方淨土」指導下的「陣地戰」,「科學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復學」指導下的「運動戰」,「最大限度復學、最嚴標準防控」指導下的「持久戰
  • 北京市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個人與集體 清華長庚4獎項上榜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獲表彰人員合影  疫情期間,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精神,落實落細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快速反應、及時預判、提早部署、全面動員、分赴支援、科技戰疫、
  • 湖南各大醫院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部分只接受網上掛號
    3月25日,前往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複診的劉女士發現,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醫院裡就診的程序,比以前方便多了。連日來,湖南省在鞏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其他疾病醫療服務工作,重點保障急診救治、住院分娩、腫瘤治療、血液透析等緊急、持續性醫療服務,以及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
  • 如何協調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
    如何協調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  ——記者走進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尋找答案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如何在緊抓疫情防控不放鬆和推進正常醫療服務之間,形成和諧共生的體系?8月9日,記者走進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尋找答案。  雖然是周日,但前來就診的人絡繹不絕。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馳援武漢
    1月27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共計11人從京出發,馳援武漢!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來自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普內科等科室的3名醫師、8名護理人員,迅速集結在一起,加入北京醫療支援隊,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力量。11名隊員中,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華經驗豐富,接到指示時,她沒有任何猶豫,「我將牢記醫生的職責,努力工作,完成任務。」周華說。
  • 中山醫院「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構築抗擊疫情信息化新防線
    疫情來襲,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如何保障患者安全就診、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為重症患者提供多學科精準治療,並向公眾及時普及科學的防控知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積極探索,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優勢,有力支撐疫情防控期間醫院便民惠民舉措,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的防疫體系。
  • 北京小湯山醫院啟用 清華長庚支援31位白衣戰士
    3月16日,北京市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作為北京市屬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分三批共計支援小湯山31位白衣戰士,助力境外輸入人員疫情防控。為盡力保證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北京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小湯山醫院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籌備過程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即時響應,根據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部署,先後組織3批支援隊,醫、護、技領域全覆蓋。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搬家了!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於2020年11月30日正式搬遷至醫院急診對面建築內,請廣大患者周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組建於2015年,秉承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人本、濟世、厚德、至善的理念,以「大醫精誠」為核心價值取向,以精湛的醫術,真誠的態度服務於患者。科室主診醫師均由來自北京一流三甲醫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師擔任,目前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2人,技術人員4人,具有較強的診療能力。
  • 李克強在考察口罩等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應保障情況時強調 多措並舉...
    他強調,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大中小企業合作協同,進一步擴大醫療防控防疫物資產量,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有序復工復產的需要。有關部門負責人說,按照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較短時間內實現了全國醫用防護服、口罩等產能和產量都成倍增長,有效保障了抗擊疫情一線需要。未來短期內還會有大批新的產能投產,其中口罩日產量可達到上億隻,供應保障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李克強說,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醫療防控物資的供應保障起到了強有力支撐作用。
  •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開展嶄新的醫院管理與醫療服務模式,實現了診療節約化,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自醫療集團成立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為目標,以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提升區域服務能力、完善雙向轉診機制為重點,逐步建立不同級別、類別醫療機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 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穿越疫線見證醫者熱血 有效有...
    醫院黨委靠前指揮,始終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戰鬥在一起,領導24小時堅守在醫院,深入感染病區、疑似病區、留觀病區了解病情,及時根據疫情變化安排部署各項工作,研究並解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面對不斷發展的疫情,及時調整醫護人員配置,合理安排一二三梯隊輪崗,在確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同時,保障醫護人員身體健康和充分休息。建立抗疫醫藥物資管理制度。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醫師、郭軍醫師榮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表彰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2020年12月22日上午,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召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郭軍副主任醫師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 清華長庚醫院建180m核酸檢測實驗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精準施策,科學防控,先後啟動核酸檢測一期、二期實驗室,面積達180平方米。截至7月底,已完成核酸檢測8萬人次。清華長庚醫院新冠核酸檢測二期實驗室於6月26日啟動。此外,清華長庚醫院先後派出近500人的核酸檢測採樣隊伍深入高校、社區進行核酸檢測。截至7月11日,共完成核酸檢測7萬人次,其中高校2.1萬人次,社區4.9萬人次。目前,清華長庚醫院新冠核酸篩查門診號源充足,通過篩查門診進行新冠核酸檢測的患者量仍保持在每天600至800人。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郭軍:只想做一名平凡的好醫生
    2020年1月27日晚10點40分,載有北京市屬醫院136名醫護人員的飛機落地武漢。打開手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軍懷疑自己的手機壞了,因為它一直在震動……之後,他共收到了100多條簡訊、微信,絕大多數來自於海內外他救治過的患者,基本不做媒體宣傳的郭軍說「我只想做一名平凡的醫生。」但支援武漢的新聞一出,低調的郭軍想藏也藏不住了。
  •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被評為中國醫院科學抗疫先進保障團隊
    近日,中國醫院協會和健康界聯合,面向全國醫療機構疫情防控中的醫院、醫療隊、黨支部、醫院管理者、醫療隊負責人、醫務工作者開展「2020中國醫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徵集活動」。蘇州市立醫院北區全院全員參與到今年抗擊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積極響應,全面部署,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 中國人壽投資的醫療醫藥企業馳援疫情防控最新進展
    晶泰將階段性研究成果和計算數據與同行共享,希望能為一線科學家和醫務工作者們提供幫助,加快找到有效藥物的進程,為疫苗研發與臨床治療提供科學參考與研究基礎。太鋼醫療太鋼總醫院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及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 【五周年】清華長庚:5年 做更好的自己
    當初,清華大學在全球遴選執行院長的時候,董家鴻一開始是婉拒的,因為他堅持臨床工作為職業生涯的重心。而清華長庚以醫師團隊組成的專業幕僚與以非醫療團隊組成的行政幕僚的分工合治管理模式,讓他「有精力既做好院長,又做好醫生」 ,當初想建一個國際一流水平肝膽胰中心的夢想已經照進了現實。這也讓他更有信心給醫務人員創造更好的執業環境,從而讓他們在專業上發揮到極致。「我是院長,也是來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