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清華長庚醫院上線「預檢+安檢」全自動系統

2020-12-27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7月12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董家鴻介紹了該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開展的有關情況。

董家鴻介紹,在保證門急診和住院等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清華長庚醫院制定並完善了產婦、新生兒、急性心梗、腦卒中、兒科、發熱門診等重點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並涵蓋所有臨床專科,在嚴格入院患者健康篩查的基礎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以及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患者的住院服務。截止7月11日,急診近3萬人次,住院8759人次,開展肝移植57例,腫瘤放化療4922人次,血液透析10431人次;累計完成手術5874臺,其中急診手術983臺,緊急手術379臺;腦卒中手術53臺、危急症孕產婦手術121臺,確保了診療安全有序。

此外,疫情發生後,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第一時間組建並啟動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醫師協會遠程醫療隊,組織開展多學科遠程會診,向疫情嚴重地區捐贈自測評估系統等7項智慧醫療技術產品。為滿足一線防控技術需求,深入12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1家方艙醫院和1處隔離點進行調研,緊急研發用於出院後隨訪監測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智能護航系統。

同時,也聯合清華大學自主研發並上線了「預檢+安檢」全自動系統,患者無需任何接觸,只需要一部手機,即可完成預檢分診和安檢工作全過程,既實現了患者無接觸登記入院,又保障了醫院就診秩序和醫務人員安全。

相關焦點

  • 清華長庚醫院:堅持科學有效防控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董家鴻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市衛生健康委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 清華長庚醫院:人工智慧助力疫情防控|權威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12日下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在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
  • 湖南各大醫院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部分只接受網上掛號
    3月25日,前往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複診的劉女士發現,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醫院裡就診的程序,比以前方便多了。連日來,湖南省在鞏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其他疾病醫療服務工作,重點保障急診救治、住院分娩、腫瘤治療、血液透析等緊急、持續性醫療服務,以及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
  • 如何協調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
    如何協調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  ——記者走進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尋找答案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如何在緊抓疫情防控不放鬆和推進正常醫療服務之間,形成和諧共生的體系?8月9日,記者走進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尋找答案。  雖然是周日,但前來就診的人絡繹不絕。
  • 中衛市9家公立醫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
    中衛市中醫醫院門診科主任白曉娟介紹。3月20日上午,該院門診大樓裡,掛號、自助機、取藥房、診療室等處,不少患者按照提示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正在有序排隊就診。記者從中衛市衛健委了解到,中衛市9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已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也已全部正常開診,預防接種服務全面開展;民營醫院20家,已開診11家。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搬家了!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於2020年11月30日正式搬遷至醫院急診對面建築內,請廣大患者周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組建於2015年,秉承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人本、濟世、厚德、至善的理念,以「大醫精誠」為核心價值取向,以精湛的醫術,真誠的態度服務於患者。科室主診醫師均由來自北京一流三甲醫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師擔任,目前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2人,技術人員4人,具有較強的診療能力。
  • 貴港市醫療保障局關於印發《貴港市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險基金稽核...
    >貴港市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險基金稽核監管系統建設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為切實做好我市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監管工作,確保醫療服務行為的真實性,保障醫保基金安全,特制訂>貴港市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險基金稽核監管系統建設方案。
  • 蘇州科技城醫院醫囑前置審核系統在產科上線,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蘇州科技城醫院醫囑前置審核系統在產科上線,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2020-06-22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市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個人與集體 清華長庚4獎項上榜
    在院內抗疫方面,陳旭巖作為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急重症部部長,疫情初便迅速參與釐定院內火線最前端——急診與發熱門診的工作流程,嚴防院內傳播,同時保障大量非疫情相關危重症患者的緊急就醫,實現了院內零感染、零傳播,同時積極參與科技抗疫,作為研發團隊主要醫療專家完成新冠病毒自測評估系統等的開發工作;李潤青作為醫技第一黨支部書記、檢驗醫學科副主任,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檢驗科積極參與籌建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馳援武漢
    1月27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共計11人從京出發,馳援武漢!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來自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普內科等科室的3名醫師、8名護理人員,迅速集結在一起,加入北京醫療支援隊,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力量。11名隊員中,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華經驗豐富,接到指示時,她沒有任何猶豫,「我將牢記醫生的職責,努力工作,完成任務。」周華說。
  • 北京醫院安檢條例實施首日:朝陽醫院安檢嚴,民航總醫院未見安檢設備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自7月1日起,《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新規提出醫院要建立安檢制度。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探訪了北京市內多家醫院,發現部分醫院尚無安檢環節,也沒有增設安檢設備。
  • 北京小湯山醫院啟用 清華長庚支援31位白衣戰士
    3月16日,北京市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作為北京市屬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分三批共計支援小湯山31位白衣戰士,助力境外輸入人員疫情防控。為盡力保證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北京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小湯山醫院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籌備過程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即時響應,根據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部署,先後組織3批支援隊,醫、護、技領域全覆蓋。
  • 中山醫院「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構築抗擊疫情信息化新防線
    疫情來襲,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如何保障患者安全就診、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為重症患者提供多學科精準治療,並向公眾及時普及科學的防控知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積極探索,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優勢,有力支撐疫情防控期間醫院便民惠民舉措,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的防疫體系。
  • 醫療企業抗疫擔當:衝向抗疫一線,打好醫療物資保障戰!
    天天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太想恢復正常了!」目前,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已全部封艙,多地新增確診病例實現「0」新增。很多人開始期待,疫情結束摘下口罩的那一刻。在全民「抗疫」的過程中,各行各業為實現這個「0」都在竭盡所能地付出。那麼哪些行業戰鬥力最強呢?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4位同仁開啟哈佛研學之旅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8月6日電(通訊員 韓冬野)2020年盛夏,北京清華長庚醫院4位同仁經過層層選拔,正式加入到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國際交流項目——「青年教師海外學位研修項目」,開啟哈佛研學之旅。圖為董家鴻院長帶隊參訪哈佛大學醫學院2019年4月,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率隊訪問哈佛大學醫學院,雙方初步達成了開展醫學教育合作的意向,最終達成了多項人才培養計劃,力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水準的卓越人才。
  • 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廢水咋處理?洪江區7家發熱門診醫院醫療廢物廢水...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防控期間次生災害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2月4日上午,區管委副主任滕緒國和衛健局局長佘宏凱、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周如齊一行對轄區2家二級綜合醫院、5家鄉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熱門診開設情況和醫療廢物廢水處置進行監督檢查。要求強化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制度,做好登記;其醫務人員穿好隔離衣,做好個人防護。
  • 南寧市第二婦幼保健院迎接醫療保障局醫保系統測試巡檢
    為確保醫保系統切換上線工作順暢實施,保證系統測試工作的穩步推進,1月4日下午,南寧市邕寧區醫療保障局黃瀚親主任帶領東軟集團軟體工程師對南寧市第二婦幼保健院的醫保系統測試進行巡檢,該院黃光仁副院長、醫保科副科長梁淨和信息科工程師黃偉良陪檢。
  • 【五周年】清華長庚:5年 做更好的自己
    而清華長庚以醫師團隊組成的專業幕僚與以非醫療團隊組成的行政幕僚的分工合治管理模式,讓他「有精力既做好院長,又做好醫生」 ,當初想建一個國際一流水平肝膽胰中心的夢想已經照進了現實。這也讓他更有信心給醫務人員創造更好的執業環境,從而讓他們在專業上發揮到極致。「我是院長,也是來服務的。」董家鴻謙虛地說。在這裡,一切運營都是圍繞醫師進行的,為醫師提供了一個舒心而不被瑣事煩心的環境。
  • 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新門急診樓今啟用 未來該院醫療主體將南移
    APP上線 可掛號、繳費和查詢據了解,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擴建項目是促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市重點工程,也是本市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提升東南部地區醫療服務能力的重大民生項目。11月18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前來到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的新門急診樓探訪,5層樓高的門診大樓窗明几淨,患者正通過安檢通道,有序進入門診大廳。記者在現場感受到,新院區的服務更加細緻和人性化。
  • 擴散|天津15家基層醫院開通特需服務!寧河1家醫院上線!
    到今年年底,全市每萬名常住人口將擁有3名以上全科醫生,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總量和人員結構明顯優化,到2021年底,區級醫院「龍頭」作用會明顯強化,10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優質服務能力基本標準,並建立標準化門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