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籠屋居住40年,他說:不是我住籠子裡,是看我的你們住籠子裡

2020-12-23 萬子嫿

提起香港,人們大多想到的是TVB電視劇裡那些人,在富麗繁華的大都市裡住著別墅豪宅、吃著魚翅燕窩、披金戴銀出入熙熙攘攘的股票場…

但是,在這些璀璨奪目的繁華背後,其實是讓人絕望的現實。

由於香港地少人多,加上貧富差距較大,居住在香港的富人,生活的奢侈猶如活在人間天堂。而那些生存於社會底層的窮苦人、老弱病殘,只能像小貓小狗一樣蝸居在鐵籠子裡。

香港人住在籠屋裡的悲慘景象在香港電影裡隨手可見。90年代初張之亮導演的《籠民》,呈現的就是繁華都市背後真實狀況的一部電影。

在電影中,一群生活在底層的平民,因為收入低微住不起公租房,為避免露宿街頭,不得不住進了被改成密密麻麻雙層床位的老式樓房裡。

為了確保個人財產的安全,他們將鐵絲網一層一層的纏繞在違章床上,如同「籠子」一般。

僅僅一個「籠子」,就包含了一個家所必需的所有設備,包括廚房和衛生間等。

這個幾十平米的危房裡,大約擺滿數十張雙層籠屋,住著上百號老弱病殘,一眼望去,像是一個初具規模的牲禽養殖場。

儘管這個地方空間狹小擁擠,隨處可見的老鼠蟑螂,還有因為沒有好的淋浴環境導致的汗臭味和腳臭味。但是,幾乎居住在這裡的所有人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天打牌聊天、無所事事,也樂在其中…

電影中,99歲的老人陳十一,因為無人贍養,已經在這個鐵籠裡生活了40多年。他在籠屋裡開了一個小賣鋪,就靠著賣點小副食勉強為生,平日裡都是靠著下床的籠友幫忙解決吃喝拉撒問題。

後來,老人百歲生日,引來了不少媒體的關注。但是,看到環境如此惡劣的百歲老人後,媒體想了解的不是老人養老等諸如生存環境問題,而是爭相著採訪他是如何保持長壽的。

最後,贊助商給老人送來了一颱風扇和電視。而他說的,對失散多年的哥哥的不舍,才是自己一生的心願,這樣的長壽秘方,媒體並不削。

其實生活在最底層的籠屋,也會有弱肉強食,有時,他們難免會有爭吵的面紅耳赤。但很多時候,還是處處透露著溫情。

某個清晨,籠友道友詳突然去世,其他生者不是搶奪死者手上的雜誌,就是翻翻籠子裡還有沒有其他值錢的寶貝。

但是儘管如此,道友詳死後不久,籠友們還湊錢給他過了頭七。

因為偷盜被關進牢房5年的毛仔,因為與當警察的父親性格不合,刑滿釋放後,在朋友的幫助下也來到了籠屋居住。

因為初住籠屋,毛仔很不習慣,居住在裡面許久的籠友(道長)安慰他說:「住久了你就看不到籠子了,不是你住在籠子裡,而是看你的那些人才住在籠子裡」。

聽罷,毛仔便安心住了下來。

對於外面的人來說,居住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絕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對於居住在籠屋的他們來說,卻覺得這裡特別溫馨。

後來,當地議員為了響應發展號召要求收回房子並拆除,籠民們因為擔心養老問題,都不配合。

為了哄騙籠民們籤下協議,議員們甚至在籠屋做了三天的演員,表面上是親身體驗籠民們的疾苦生活,實際上是為了博取名聲口碑。

其中一個議員還官商勾,結,買通毛仔讓不識字的籠民籤下了搬遷協議。當毛仔知道被騙後,卻為時已晚,最終還是迎來了強拆。

而事實上,這個強拆也合情合理,畢竟籠民們只是租戶,業主收回房屋,服從規劃改造也無可厚非。

籠民們生活在窮苦,也不能作為非法霸佔別人房屋的理由。但是儘管如此,籠民們也沒有捨棄往年的狂歡。

中秋之夜,他們照樣像往年一年,聚在一起吃著、喝著、唱著,瀟灑快活的生活著…

強拆那天,籠民們都蹲在籠屋裡做「釘子戶」,但拆遷隊伍並不領情,在幾次勸說無效之後,他們用電鋸割斷了鐵網,將籠民連同籠屋強行拉走……

該影片共有140分鐘,有歡笑,也有心酸,但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籠民說的那句:不是你住在籠子裡,而是看你的那些人才住在籠子裡

我們有些人,註定生來卑微、無從選擇,但是如果因為我們過去的某些遭遇就認定了此生;或是從骨子裡,就給自己種下了一世卑微的種子,那麼,不是我們的出生影響了我們的命運,而是那個我們認定的結果,致使我們永不得翻身。

在《籠民》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多數籠民是有空閒的,但是在這麼多的空閒裡,他們甚至沒有人把時間花在成長、提高自己上。

電影中,那個死後被人到處翻找財產的道友詳,是僅有的愛看書之人。但是他看的書,卻是一些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只會殘害心靈的*書。

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是最痛苦的,但是,生活在最底層也不意味著人生就沒有希望,哪怕希望渺茫,是否也可以嘗試讓自己與命運相搏呢?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在籠子裡住一年就能賺880萬,卻沒有人成功
    不過有個前提是我要有去英國的機票錢。相信你們一定很好奇實現夢想跟英國有什麼關係?看在我們多年情分上,大頭我也就不賣關子了。我之所以要去英國是因為最近英國的一家動物園正在需要這樣的人。他們正在招募一些男女參加他們的一項實驗。這項實驗的內容很簡單,完全是零風險。
  • 黃家駒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直擊香港高房價,逼人住進籠子裡
    東方好萊塢」稱號的香港,等著黃家駒的劇本,至少應該是《與狼共舞》、《天子門生》等等的偶像電影,不管電影好不好看,起碼看炫酷啊!,可以說黃家駒很有想法,他自己成就了自己。《籠民》劇照正如上圖劇照顯示的一樣,在香港超高的房價下,這些年過半百的人住進了籠子裡
  • 香港窮人的窒息生活:睡籠子,住垃圾堆,被富人瘋狂吸血
    他展示給記者看他工作了兩天的收入:30港幣。另一位租住7平米房間的老伯Chan Chi Kin告訴記者:情況以前並不是這樣的。以前房租和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差不多的。但現在,只有富人的收入在成倍增加,窮人則是艱難生存。香港大約有25萬人住在這樣比停車場還小的空間裡面。小小的房間五臟俱全,抽水馬桶連著廚房,對過就是自己的床。
  • 沒見過香港的「籠屋」,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之一:在香港,租金最貴的不是山頂豪宅,不是國際金融中心···而是全港十八區裡最貧窮的——深水埗曾志偉對媒體說住在劏房裡「怎樣豁達的人慢慢都會受不了(戲裡)我已經很幸運,房間有窗很多房連窗都沒有。」
  • 為什麼有的香港人寧願住籠屋,也不願意來內地發展?
    在香港有很多人寧願住「籠屋」也不願意到內地去發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第三點則是對於不少住籠屋的人,他們是可以領取到香港政府的救助補貼的,如果他們現在選擇離開香港到大陸的話,這一項補貼也是會被取消了,所以對於很多居住籠屋的人也就不願意去離開香港了。
  • 【震撼】香港的「籠屋」,奢華背後的痛!!
    被稱為「籠屋」。籠屋,最早出現於1950年代,繼籠屋、板間屋之後,香港出現「棺材房」,居住人士以低收入人群為主。棺材房內,一個板間房再「井」字形改成六間小房,每間房只有棺材大小高度不過五呎的空間,六名住客在此過著穴居般的生活。住客不能在房間站立甚至坐著,必須躺著,出入也要像動物般爬來爬去。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你都不知自己住的多幸福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之一:在香港,租金最貴的不是山頂豪宅,不是國際金融中心···而是全港最窮的深水埗。主要住戶是老年人,與內地不同,香港沒有退休金、養老金一說。低收入的年輕人若是老來沒攢夠足夠的存款,領著杯水車薪的補助金,能住的便只有每月2800港幣的籠屋。
  • 香港20萬人住棺材房、睡籠屋、垃圾堆,撕開了窮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而如果不能工作,他就連自己11平米的「公寓」也住不起了。影片中另一位租住7平米房間的老伯Chan Chi Kin說:情況以前並不是這樣的。以前房租和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差不多的。但現在,只有富人的收入在成倍增加,窮人則是艱難生存。
  • 龍貓在籠子裡飼養的好處是什麼?把它飼養在籠子裡比較安全
    我們都知道龍貓長得和倉鼠很像,只是比倉鼠要大一點,所以它在寵物界還是有一定地位的,很多朋友都會被可愛的龍貓所吸引,喜歡帶回家飼養,也會有想過要將龍貓進行放養,其實朋友們要注意,為了不讓龍貓發生意外,我們還是需要把它飼養在籠子了比較安全。現在小編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龍貓關在籠子裡的一些好處。
  • 香港寸土寸金,只住得起4平米的棺材房,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後卻被英國佔領了,到1997年才回歸祖國的懷抱。在大家的印象中,香港雖然不是很大,但是經濟卻十分發達,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也是一個購物的天堂。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還有著許多心酸。
  • 可以把貓咪關在籠子裡養嗎?
    可以把貓咪關在籠子裡養嗎?貓咪的性格本身較為獨立,自由,大多不喜歡被關在籠子裡,再加上貓咪不比狗狗的破壞力強,養貓的家庭幾乎都是放養貓咪(這裡說的放養是指貓咪可以在家自由活動而不是散養),不過特殊時期籠養也是必要的,可根據貓咪的具體情況做調節。1.
  • 我在香港好好的:底層人民租房狀況
    「蝸居」是香港底層勞動人民難以逃脫的逼仄的生活狀況。但「蝸居」二字,實則隱去了難以想像的現實。倘若剖開「蝸居」這顆洋蔥,看到的是更為真實和心酸的境況。劏房、棺材房、還有籠屋。
  • 把狗狗關在籠子裡養居然更好?為什麼!
    很多人都覺得,養狗應該放養才是正確的,因為狗狗需要自由,看著狗狗關在籠子裡面也特別的可憐,就應該放養才是最好的,但是放養有放養的好處,關籠子裡有關籠子的好處,那麼我們就看一下關在籠子養的話,具體有什麼好處吧。
  • 非洲男子有13個孩子,家裡住不開竟把殘疾兒子關進籠子當狗養
    最疼愛孩子的莫過於父母,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據非洲媒體9月4日報導,奈及利亞一名男子一共有13個孩子,他把其中一名身患殘疾的兒子關進籠子當狗養,被捕後竟稱這樣做是因為家裡人太多住不開。目前,這名男孩已經被解救了出來。
  • 香港影史十佳!黃家駒遺作——《籠民》
    擁擠的房子居住在改造過的擁擠的房子裡像是麻雀又像是任人宰割的動物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獎2006年,動作片《墨攻》提名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更是讓他一步步變得家喻戶曉
  • 豆瓣8.9,香港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有人說,這是香港最經典的電影,沒有之一。這一點,看過電影之後的我,表示沒毛病。如同道長祥叔對毛仔說的話一般,「是你住在這籠裡,還是看你的那些人,住在籠裡」。是啊,在外人看來,住籠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是對於籠屋中的人來說,並不是這樣,他們喜歡這裡的溫馨。不過,很快這裡的和諧氛圍就被打破,為了響應政府的發展號召,當地的議員要求回收這裡的舊房子並且拆掉它。
  • 貓適合在籠子裡養嗎?
    把籠子裡的你別養!!籠內養貓性格有缺陷不信人,我買了一隻長期籠內養的貓咪,回家後自由活動養了一年都對我防備。愛乾淨的貓根本不用放籠子,定期洗澡、驅蟲、不吃生肉都是必要的。只要習慣在幼年就能養成。而貓會把籠子當作自己真正的家,遇到危險或者第一時間感到害怕回到籠子。我家裡的貓就是這樣,我上班的時候她在籠子裡曬太陽睡覺,我下班的時候她伸個懶腰起床玩,晚上十點鐘又回來睡覺,很正常。我周末在家休息時如果不關她的事,她在外面玩累了就會主動回去睡覺。籠養有什麼壞處,也不是沒有,但也不見的那麼可怕。只要試著把它放出來,讓它去遛一遛。
  • 存在 羅洛梅:被關在籠子裡的人
    國王在想像中追隨者這個男人——描畫著,他回到了家,敷衍地吻了吻妻子,吃過晚飯,詢問孩子們是否一切都好,讀讀報紙,上床,或許與妻子做愛,或許不做,然後睡覺,第二天早上又起來去上班。 突然,一種好奇心佔據了國王的思想,這使他有一會兒忘記了自己的疲乏,「我想知道,如果將一個人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關在一個籠子裡,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 |香港|衛生間|設計師
    △ 攝影師Michael Wolf 的攝影作品《密度建築》,拍攝了密密麻麻如蜂巢般的香港住宅樓。目錄Contents香港特有房型,看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幾十年住小於 10㎡ 的房子裡,是怎樣的體驗?香港的極度老破小,原來才是潛力股?!
  • 看過香港「棺材房」,才知道自己住的多幸福!
    在香港,租金最高的不是中環不是山頂豪宅而是全港十八區裡最貧窮的——深水埗>(戲裡)我已經很幸運,房間有窗很多房連窗都沒有。」「籠屋」分布在深水步等舊樓居民一般是新移民或年長者聯合國也曾斥責住籠屋是對人類尊嚴的極端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