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好好的:底層人民租房狀況

2020-11-29 騰訊網

「蝸居」是香港底層勞動人民難以逃脫的逼仄的生活狀況。但「蝸居」二字,實則隱去了難以想像的現實。倘若剖開「蝸居」這顆洋蔥,看到的是更為真實和心酸的境況。劏房、棺材房、還有籠屋。

1、劏房

劏房tang(一聲),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屋的一種,而在粵語中「劏」是「切割、殺」的意思,劏房通常是指一個住房單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給多家住戶,類似內地的群租房。在香港,有近20萬人居住在劏房裡,人均居住面積僅5.7平方米。就是這樣一間不超過八平米集合了廚房、臥室、客廳三功能的房間,每月的租金卻高達2500-4000人民幣。

2、棺材房

但是在香港,劏房已經算是「小豪宅」了,比它更壓抑的是「棺材房」。當橫向空間已經被分割到極致,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棺材房」應運而生。一間原本狹窄的劏房內,分割出六個床位,每間高度不超過半米,長度不超過2米,中間只留一條小小的過道。由於位置狹小,進入房間後只能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便得名「棺材房」。「棺材房」的租客是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負擔不起一個可以站立的房間,只好過著「彎腰屈膝」的日子,在這裡,家的概念完全被顛覆,所有的活動都只能蜷縮在這小小的床上進行。

3、籠屋

住棺材房是最糟糕的生存狀態嗎?並不是的。在影片裡,你是否留意到有些人居住在鐵絲隔起來的籠子裡?這樣的「房子」被稱為籠屋。籠屋最早出現在1950年,它是移民的臨時住宿,一張張鐵絲網包圍起來的床位,就成為了可以居住的籠屋。它們大多存在於深水埗的危樓之中。而住在鐵籠裡的人,被稱為「籠民」。一個七十平米的屋子裡,擺放著數十個三層鐵籠,裡頭住有200多人,空氣裡混雜著菸草、汗水和老舊房屋的氣味。儘管聯合國曾斥責住籠屋對人類尊嚴的極端侮辱,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這種情況依然無法得到很好的改善。

總有人在想我們為什麼要捨棄故鄉的一切只身前往大城市打拼,也想努力拼命的紮根在大城市的土壤裡。明明哪裡沒有一盞燈為自己點亮,生活又是那般的苦。

大城市的霓虹閃爍就已足夠。它吸引著那些不甘平凡的靈魂們,如飛蛾撲火般。大城市較高的工資待遇,好的福利,上乘的資源,都是自己那個小縣城所比不了的。這裡有更美更寬廣的世界,有那麼多美好的東西,人人都想擁有。但美好的事情也有陰面,壓力可不止一星半點。衣食住行,都要精打細算。不管壓力和質疑有多大,我們都願試一試,咬咬牙,總會有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

不願父母擔心,只有一句,我真的挺好的。

相關焦點

  • 我在底層的生活
    芭芭拉.艾倫瑞克是哪個鬼?以前沒聽說過,不過她寫的這本書倒是挺有意思的叫《我在底層的生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專欄作家化身服務員,去體驗美國底層人民的生活。這種作死的性格我喜歡。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是一家,在發達的USA也不能解決底層人民的根本性問題。那些靠政府救濟的人只能每天排隊去領麵包,至於住的地方只有收容所或露宿街頭。原本我以為在美帝國主義國家至少賺錢會相對容易一點。
  • 「銷金窟」香港的背後:4平米住4人,是底層人的「人間地獄」
    蝸居是香港普通人民生活最準確的註解香港的歷史背景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的發展上升空間巨大,經濟教育等方面的發展遙遙領先。無論是求學者還是追夢人,都將香港視為天堂,但只有真正融入到香港社會的人才知道,這個"天堂"不是所有人的天堂,"蝸居"才是普通香港人民的真實現狀。
  • 古天樂給香港底層演員發9000港元,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人民之福
    最近古仔又有大動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古仔看到了香港底層演員的窘境作為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會長,他豈會坐視不管。6月3日,多名香港演員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自己收到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支票,金額為每人9000港元。
  • 聚焦底層人民,豆瓣8.2分的《淪落人》是今年最好的香港電影
    可同樣是講述相互寄生,這部成本僅有325萬港幣的香港小成本電影卻帶給人十足的溫暖和希望。它就是《淪落人》。「淪落人」一詞來源於白居易《琵琶行》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當時仕途失意的他遇上了漂泊異鄉的歌女,相互之間產生了同病相伶之情。《淪落人》同樣講述了一個弱弱相遇的故事,而鏡頭的主角是香港的殘障人士和外籍的菲傭。
  • 中國香港的「小偷家族」?《麥路人》的底層眾生相
    ,所以有濾鏡加成=================以下評論包括劇透內容=================香港底層人民的眾生相有多少人在麥當勞睡過?,故事設定在物慾橫流香港社會下的底層困境。畢竟導演只是個局外人,就算站在底層人民的視角,也無法給予改變命運的方法。大部分電影都只能空喊口號,用努力和機會來代替一切,在有限的電影篇幅中,感同身受後無法進一步升華。《麥路人》則是擺在了一個中立的敘事位置,沒有對這些人的生活給予明顯的偏頗,但電影後半段的劇情處理就不太好,只能繼續賣慘煽情,沒有對角色塑造進行深入挖掘,或者對於造成這個現象的問題進行解讀。
  • 香港一家三口僅住8平米,4平米房屋比比皆是,看後令人沉默
    導語:香港一家三口僅住8平米,4平米房屋比比皆是,看後令人沉默說到我國的一線城市,很多人都會想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確實,這幾個城市都是經濟發達的國際化大都市,今天我們把目光轉另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香港,看看繁榮的大都市背後,底層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
  • 張歆藝:我租房住;袁詠儀:我也租房;何炅:我有房,但我不住。
    1歆藝在節目中說,自己和袁弘婚後一直租房住她解釋說比起買房,租房要划算許多。一套房子首付1000萬,租房只要首付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她與袁弘結婚5年,大概房租100萬,那平均每年也才20萬。這樣說來租房是不錯,不過這也太豪了吧,都夠普通三線城市買一套不錯的戶型了。不過對於明星來說,買套豪宅動輒上億,也是家常便飯。看看作為演藝圈大哥的成龍,他的豪宅簡直是太奢華了。
  • 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底層人民的命難道就這麼低賤嗎?
    今天網曝出拼多多的員工在加班回家的路上猝死,本來就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而拼多多官方認證帳號回復讓這件事情徹底點燃了「底層人民」的怒火。大家看看拼多多官方認證帳號的回覆:「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認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
  • 這片就像 X光,刺透了底層人民的生活
    四年前,英國導演肯·洛奇憑藉《我是布萊克》捧回生涯第二枚金棕櫚。當這位84歲高齡的導演再度回歸,並且順利入圍72屆坎城影節主競賽單元時,恐怕任誰都會想誇上一句「影壇老炮兒名不虛傳」。既為他堅守創作一線的精神,也為他數十年如一日替底層發聲的人文關懷。
  • 她是中國電影「第一才女」,出道即是巔峰,今73歲未婚仍租房住
    她的成長史‍與普通女孩相比,許鞍華的家庭背景較為複雜,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國民黨支書,而他們又生活在香港實際上,這部作品能如此成功,真的不是靠運氣,而是許鞍華花費了很多心思,她先找準了自己的電影定位,就是要拍底層人民的苦與樂。其次,這部作品在她心裡已經醞釀了好幾年,並不是心血來潮,說拍就拍。
  • 一部用懸疑風揭露底層人民悲哀的《大佛普拉斯》
    而透過他的旁白,也闡述了底層人民社會失語,有錢人日子斑斕的兩極分化,雖然影片中隨處可見黑色幽默,可是觀影過程中還是會產生從心底油然而生的蒼白無力感。底層人民的潦草生活反襯權欲的斑斕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底層小人物
  • 剛開播就飆上熱度榜第一,國產劇黑馬《我在香港遇見他》太驚豔
    說的就是這部——《我在香港遇見他》。,將《我,喜歡你》、《平凡的榮耀》等一眾熱播劇都甩在了身後,說它是大黑馬完全不誇張。《我在香港遇見你》正是瞄準了觀眾的這個心理,投其所好,把一個簡簡單單的租房過程加之以懸疑情節和香港本土民俗等佐料玩出了花樣,第一印象自然是驚豔。
  • 《暴裂無聲》:底層人民只能靠拳頭去對抗不公的世界
    人類社會的階級固化就像是一個穩定的金字塔,中層和上層人民,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越界盈利,導致整個平衡失穩。這也就表現出了電影中最大的悲哀:屹立不倒的金字塔轟然倒塌,中層和上層人民相互包庇,底層人民有苦難言。今天,我也將從隱喻,人物塑造以及導演風格淺析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
  • 明星也不容易,應採兒一家從香港搬到長沙,淪落租房編織袋堆滿地
    其實,他們也有難處,同樣需要租房住。不過呢,人家租的是別墅,可不是我們普通人租的普通住宅。這一點,我們就比不上明星了。眾所周知,香港的房價很高,買不起房的比比皆是。陳浩民一家,就住在十分擁擠的房間裡。看來,普通人有的煩惱,明星同樣有。
  • 《我在香港遇見他》剛開播就飆上熱度榜第一,這部國產劇黑馬太驚豔
    說的就是這部——《我在香港遇見他》。這部黑馬劇主要講述了赴港求學的李嘉(曾舜晞飾)在前往高街、淺水灣、灣仔幾處地點尋找租房過程中,與張叉叉(顏卓靈飾)、時誠(周澄奧飾)所共同經歷的各種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在香港遇見你》正是瞄準了觀眾的這個心理,投其所好,把一個簡簡單單的租房過程加之以懸疑情節和香港本土民俗等佐料玩出了花樣,第一印象自然是驚豔。
  • 澳洲租房攻略|租房糾紛怎麼破?
    當同學們在澳洲留學租房時,由於人生地不熟,難免會和房東或中介出現一些租房糾紛。比如,房屋出了問題不知道找誰解決、退房時候又被找理由扣錢,租期沒到卻被房東要求提前搬出等等。當出現糾紛時,同學們往往處於劣勢地位,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 香港紀錄片折射社會底層命運,貧窮與宿命能否被逾越?
    一群小學三年級的香港底層孩子出現在片中,描繪著他們的故事與生活,透過孩子的眼睛,能看到遠非個人所能控制的社會圖景。可所有人都秉持的那份希望——「教育改變命運」,又真如口號中那般輕易嗎?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子非魚》可就算是租這樣一間劏房,佘偉豪媽媽都已經是竭盡全力,她文化程度不高,基本上只能靠體力為生,在物價高得嚇人的香港,她從來不敢買超過100元的東西。與貧窮相伴相生的,還有事物的陰暗面。佘偉豪媽媽帶著兒子搬了好幾次,可他們再怎麼搬,也逃不出相似的底層環境。
  • 香港普通家庭的資產狀況是怎樣的?
    香港作為一個寸土寸金的國際化都市,可以說富豪遍地。據香港銀行「2020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全港千萬富翁總數達50.4萬人,以政府統計處公布的全港人口總數750.92萬計算,即差不多每15人中便有一人資產淨值千萬(港元)。
  • 澳洲租房攻略|學生公寓、中介租房、私人租房
    編者按澳洲租房究竟有哪些步驟呢?澳洲有哪些好用租房網站呢?澳洲租房應該準備些什麼東西呢?澳洲租房應該避免哪些坑呢?小編來給大家刷一波澳洲租房攻略!有用的話,別忘了收藏哦~租房前的準備明確租房地點在租房前,要確定租房的地點和區域,在開始租房前,要清楚學校在哪個區,這樣能大大縮小找房的範圍。
  • 股市金錢遊戲:底層人民的困獸之鬥
    與此同時,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健全也使得對市場的證券監管越來越嚴格。現在的股票投資者已然不是幾年前甚至十幾年的懵懵懂懂的投資者了。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不顧一切把手伸到這個一眼看不到底的渾水池裡?回首過去的15年,樓市成為了全國財富分配最大的荷官,創造了無數令人乍舌的財富神話。但是房子不像股票,它不是純粹的交易籌碼,它是普通百姓的必需品,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居所。所以這十五年來房價的高歌猛漲讓越來越多的底層人民不再相信靠勤勞就能致富,不再相信靠自己默默無聞的努力付出就能讓全家過上夢寐以求的好日子時,這個社會就開始變得越來越浮躁和具有投機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