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戲骨放開那三國播出已經半月有餘了,播放量也已經突破2000萬了。粉絲們也是對三國大為讚嘆,很多粉絲也都留下了精彩的長篇劇評。讓身為為吧主的我很慚愧啊!我姑且獻上我的微薄劇評聊表謙意,你們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那我就從另一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三國吧!
很多人在看完正片之後又看了花絮,卻認為正片刪減太多了,遠遠沒有花絮精彩,特別是最後的結局部分。我則認為正片不僅不是刪的太多,而是沒有刪乾淨,給了你們很多腦補的機會,比如開頭完全可以刪除暮年貂蟬拿玉佩講故事的劇情,這樣劇情就沒問題了吧。
現在我們先來說一說花絮和正片不同的一些地方,我只是簡單羅列一下,不必介懷。花絮裡面是貂蟬告訴呂母用死計的,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按照花絮來拍,相信貂蟬能被黑個半死吧!呂母則會顯得更加偉大,以大局為重,犧牲自己!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唱段被刪除了,簡直大快人心啊,否則又要雷到眾生了吧!還有一個部分就是花絮裡介紹了貂蟬成為王允義女的劇情,這個被刪了也是情有可原吧,畢竟貂蟬是王允義女都是已經被默認的了,沒必要非要強行和曹操扯上關係吧。
接下來就來說說花絮第五集那個所謂的另一個結局,很多粉絲認為不應該刪減,太精彩了。我認為如果是這個結局未必太貪得無厭了,正片就是圍繞刺董卓來寫,主題很明確,董卓去世之後,宮殿裡歌舞昇平,一片祥和,外面則是一片廢墟,荒無人煙,有吧友們說這是暗示了大漢已經腐朽不堪了,遲早會亡,貂蟬這時候毫無猶豫之心歸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吧,不知道你們認為如何。最後的結局也應該是不言而喻了吧,無需再言。
再來說說花絮裡的結局,這裡曹操簡直是個大BUG了吧,前面曹操成了十八裡諸侯盟主,一個人把袁紹的戲份也佔了,那也沒什麼的。現在曹操還能追著天子,是不是把李傕郭汜的戲份也佔了呢,這樣就又變成了董卓的餘孽了,不可思議啊!如果曹操有這等力量還要啥呂布刺董卓啊,曹操就能殺回來了吧!這裡不僅大大加強了曹操還加強了一把劉備,當然可以忽略不計了。然後劉備等人帶著天子逃往武安城,這裡臺詞錯了,曹操手下竟然直接喊出了漢獻帝被劉備帶走了,獻帝可是諡號啊!那是曹植給劉協的。我百度了一下武安是現在的邯鄲,感覺和三國的鄴城比較接近吧!這是冀州的治所,也是袁紹的首府。好吧,既然曹操已經把袁紹戲份佔了,那就算了吧!另外劉備三人是從長安帶走天子的,那麼曹操是從那裡殺出來的,難道是陳留嗎,反正肯定是從東邊殺到長安,那樣的話劉備逃往邯鄲的路上難免會碰上曹操,除非先北渡黃河然後再跨過太行山,這會慢太多吧,有不知道曹操是怎麼樣猜到他們會去武安的啊,他們去武安又是幹嘛啊,難道投靠某些人嗎?既然後面到了武安也沒啥用還不如直接據守長安,守住潼關,曹操大軍又能奈何。
大軍來到武安城下,趙雲朝著曹操射了一箭,嗯,這裡不錯,趙雲在三國演義裡曾經保護諸葛亮在船上射了一箭,之後又在南郡朝著周瑜射了一箭,這裡借用這個凸顯趙雲還是不錯的。然後貂蟬獻計水淹曹軍,貂蟬真是厲害啊!這裡要說一句三國水計我記得有三場,最出名的當然是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曹操在下邳水淹呂布,曹操在鄴城水淹袁尚。當時第一次看片段的時候還以為是水淹下邳呢,畢竟呂布命喪於此,話說在彩排調用的電視劇片段裡面就有很明顯的下邳二字,沒想到竟然是武安,其實水計還是要看地形的,鄴城就符合,所以選擇水淹武安也是可行的。然後貂蟬為了拖延時間在城樓上彈琴,頗有孔明空城計的風採,這裡到底是城樓上和曹操對話啊還是在哪啊!然後和曹操一番對話後,水計發動,曹操撤離了,不知道貂蟬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經過這麼多的分析是不是發現這樣下來的話就是漏洞多多啊,無相矛盾,沒有主次之分了,還不如除了董卓之後直接結束,留給觀眾無限遐想,畢竟三國是婦孺皆知的,太大的改動還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是不合邏輯的改動,講好一次除董卓的故事就夠了,切勿重蹈花木蘭覆轍。所以正片的劇情我認為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敢於砍掉這些沒用的劇情,敢於砍掉沒用的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