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毛還是二毛的時候,她是一個逆子,她追求每一個年輕人自己也說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的那份情懷,因此,她從小不在孝順的原則下做父母請求她去做的事情。」
一部《撒哈拉的故事》,成了三毛「流浪文學」的代表作,讀三毛的時候,實在是羨慕她自由自在、任由心性追求詩和遠方的率性。
從家庭層面來說,一般人家的孩子想要這麼任性,是不太可能的。
三毛老早休學,自閉在家中幾年時間;後來少小離家,在國外漂泊;去撒哈拉,和荷西倉促結婚……她做的很多選擇其實都是家人難以理解的。
三毛的父母是很傳統的人,在那個年代,這些事情,常人一定是很難接受的,但是他們接受了這個現實,她父母的偉大在於,我雖然不理解你,但是我尊重你的選擇和看法,雖然有些抱怨,但是大的選擇題上都是給予三毛足夠的空間和尊重。這也使得那個怪小孩有足夠的私人空間慢慢修復自己的問題,慢慢從泥潭中走出來,自己打開心門面對世界。也因為沒有家庭的太多阻礙和羈絆,三毛才可以放浪不羈的去看世界。
父親在寫給她的信中說,「平兒,對於你的未來,我沒辦法給你什麼建議,為父的我,無非望你健康快樂。」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已經足夠溫情。相比大多數家長給孩子指好路,按照他們的安排去做事,父母能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選擇的空間而不橫加幹涉,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同時也是一份莫大的愛。
三毛用文字向世人展示的美好也是真切的,她對於中國文壇的貢獻更是是毋庸置疑的,相比於這些,馬中欣書中的三毛是真是假,也就沒那麼重要了吧。
讀三毛,是因為借著三毛完成我們不曾有過的流浪。
梁羽生說: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有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
我想,正是因此,她的一首《橄欖樹》才唱遍了大江南北吧。
不如讀讀《三毛傳》,你會看見紅塵阡陌,多少人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的來去匆匆;人生如夢,多少人又在這百年的轉息之間流連悵惘。
閒暇時刻,品一杯好茶,讀一讀才女之韻,生活仿佛也慢下了腳步,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模樣。
除此之外,這套書內還有兩本《張愛玲傳》和《林徽因傳》,每一本都是能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這一套三本書,一共只要79元,也就是兩頓飯錢。能在瑰麗的文字中,感受三毛、陸小曼、張愛玲、林徽因的繁華世界,何樂而不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