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追「美國夢」18年,受苦受難不得志,回到中國卻名利雙收

2020-12-23 指尖先鋒

最近,"知名畫家"陳丹青再次亮相武漢,這位曾經嚮往自由而去追尋"美國夢"的大畫家,在美國混不下去回到國內後,如今卻是名利雙收。

01一舉成名

上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陳丹青憑藉《西藏組畫》一舉成名,在當時的國內,陳丹青繪畫水平遠超同行,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陳丹青的作品也被放在了和歐洲油畫大師同一高度。成名之後的陳丹青開始在中央美元教學,而已他的才華,當一名任教老師綽綽有餘。

但是對於陳丹青來說,他的心卻不在這裡,而是在地球的另一邊美國。在1982年,陳丹青依然選擇了前往美國,但是與他嚮往的民主和自由不一樣,到達美國他就遇到了一個很現實的的問題—生計。後來在丁紹光的幫助下,陳丹青在美國辦了自己第一次畫展,可是卻無人問津。從丁紹光口中得知,陳丹青的畫已沒有了之前的藝術感染。

0218年夢碎

在美國生活18年,陳丹青吃了不少的苦,可事業方面卻一直不盡如意,大多時候是靠吃老婆的"軟飯"生活。這個時候的陳丹青,已經被生活磨去了不少稜角,他的畫也遠不如當年的《西藏組畫》,後來鬱郁不得志之下,陳丹青選擇了回國。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美國混不下去的人,在回到國內之後,卻是立馬被清華大學聘請教授,然後重新開始了教學生活。隨後陳丹青的事業做得越好越好,在2004年至2013年之間,更是先後在國內或將,這個時候的陳丹青儼然成了一名油畫大師。可是不畫畫,每天到外邊高談闊論,宣揚美國普世價值觀的人,還能叫做一名油畫大師嗎?

03總結

也許外來的總是香的,雖然陳丹青在美18年,在藝術方面並未有新的建樹。但回到國內,仍然是藝術節的寵兒,不僅不用再為生計苦惱,而且也得到了名聲。可即便在國內名利雙收,從陳丹青口中,還是時不時可以看出對美國的嚮往。

陳丹青有才華嗎?這點事毋庸置疑的,他的作品《西藏組畫》,確實是國內油畫界的巔峰。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嚮往著美國的只有,然後在中國大肆撈金。可即便如此,國內藝術節對其是倍加推崇。我中國民族五千年歷史,有著多少文人騷客,難道沒有人值得學習嗎?

相關焦點

  • 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不能受苦受難,就不能救苦救難
    前面我們學過,這十種忍裡頭的「內忍」,「外忍」,第三,「菩薩法忍」。  【解】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諮問讀誦。是名法忍。  這個意思說得很明白。那就是,佛法確實有它高深的一面,不容易懂,要不要學?要學。為什麼?不學不能成無上菩提,所以一定要學。
  • 美國女孩自我放飛,韓國首爾受苦受難,我只想說活該!
    1982年出生的安妮她明眸皓齒、膚白勝雪、笑容甜美的「公主」,有著奧黛麗·赫本式的優雅及朱迪·加蘭式的明媚,她出演了2017年怪獸片《克羅索巨獸》!特別是在目前「薩德」事件的關鍵時期,上映了一個美國女孩自我放飛,韓國首爾受苦受難的故事,讓小編只想對韓國說:活該!
  • 周龍章*陳丹青:紐約*北京——戲夢雙城記 單談
    ——陳丹青 戲夢雙城記:紐約×北京——《戲夢紐約》新書發布會 | 單談 805嘉賓:周龍章、陳丹青時間:2016這是他四十年生涯的真實告白,書中出現的每個名字都如雷貫耳,鄧麗君、羅大佑、李安、龍應臺、章子怡、王菲、湯唯……通過他的敘述,我們終於能切近而體貼地一窺這群星光閃爍的人。
  • "看理想"6月15日上線 和梁文道陳丹青一起玩彈幕
    喧囂中品讀經典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回到人間作為[看理想]的核心策劃人,知名文化人梁文道是節目幕後團隊中最重要的角色,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深夜戶外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的主講人。在首期節目中,梁文道推薦的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成名作《大亨小傳》(又名《了不起的蓋茨比》),並通過對這本書的解讀,來傳遞一個國家整個時代,一起在做著夢的感覺。
  • 陳丹青作品全集
    西藏風景1 9 8 36月,陳丹青的畫展成為中國當代畫家在美國舉辦的第一個個展之後,他在美國取得了屬於一個藝術家應有的成就也曾在國外美術館臨摹世界「原典」他時刻呵斥自己:放老實一點,回到寫生,堅持寫生這是一個圖像時代而一直堅持寫生、寫實的陳丹青稱自己是活在一個「前現代」社會他排斥依賴照片一如他當年僅靠速寫便畫出了《西藏組畫》
  • 【舊文】焦雄屏對話陳丹青
    陳丹青:對,臺灣電影我最早看的就是侯孝賢嘛。電影院第一次看的就是《悲情城市》,然後看帶子是阿城給我的,《童年往事》,印象最深的是《風櫃來的人》。2000年回國時又看了一次,比我想得還要好,比我記得的還要好。我很晚才看到《戲夢人生》,真好,沒想到他這麼拍法。現在印象最深的還是《海上花》,一上來把我嚇壞了。電影拍舊上海,沒有一個看了我覺得對的,只有一個《海上花》。
  • 宣布參選2020年!郭臺銘:媽祖託夢,為受苦受難老百姓做好事
    他在致詞時表示,媽祖這幾天前有跟他託夢,要他用媽祖精神,為受苦受難老百姓要做好事為兩岸和平努力,也要給少年人希望,「我一定會照媽祖指示」。郭臺銘說,媽祖說和平繁榮,經濟自然會好,經濟好,大家廟可以蓋更大間,他要用他的力量,幫助臺灣,他今天來請示媽祖,媽祖對他說要他出來做一些事,不是為了賺錢,不是自己享受。
  • 志方水彩作品《復工》入選2020年美國全國水彩協會國際大獎賽 (含創作分解)
    ——陳丹青《陌生的經驗》一路坎坷的2020行將過半。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影響下,世界各地通過停產停工去對抗人類共同的勁敵。大到政府、組織,小到家庭、個人,身處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人們,都在力所能及的為攻克病毒做著各自的貢獻。作為一名水彩藝術家,志方老師在疫情期間創作了水彩作品《復工》。
  • ▷我才不想回到18歲
    於是,在特定的年紀卻保持特立獨行、死活不肯就範的那群人,順理成章地被社會某些約定俗成的法則拋棄。「18歲,別人都選理科,就你選文科,肯定沒出路。」「30歲,別人都結婚了,你以後肯定沒人要了。」「80歲,你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沒用,不如在家頤養天年吧。」
  • 陳丹青 一切影像作品都是娛樂
    暮色四垂,陳丹青還在調色板上勉力調弄,但他看不清楚到底是什麼色彩。「我現在真的是靠經驗在工作。」經驗常常是有效的,不論是繪畫,還是觀看——陳丹青在1999年寫就、2007年修訂再版的《紐約瑣記》,是他諸多藝術隨筆中分量頗重的一本,似乎也可視為他在2017年進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拍攝《局部》第二季的母本。觀點、細節、感受、態度,早已線索宛然。
  • 陳丹青對《號外》的幾點說明
    今年七月,夢茜喜獲女嬰,她說,孩子受胎於去秋烏鎮拍攝期間,她感謝這段歲月。陳丹青與謝夢茜,北京,2015年《局部》殺青三:在這七部短片中,木心間或現身片中(部分取自紐約電影人的影像資料,部分取自22年前我為他拍的零碎,第三集有幾秒鐘鏡頭是木心的學生曹立偉於1990年左右拍攝的
  • 陳丹青|你為什麼這麼「狂」?
    當年,陳丹青一口氣出了《邊防線上》《飛雪迎春》等三四本連環畫。初露崢嶸,他接著被調到省裡參加油畫創作班,開始畫革命油畫,儘管才情卓然,但不久又被「打道回府」。1975年,陳丹青插隊已整整6年,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個南京商業局招收的裝卸工名額。表填完,體檢通過,最後一分鐘被否決。
  • 下個月,前程坦蕩,堪稱人生贏家的3星座,名利雙收
    白羊還是很念舊的一個人,不過,他們不難為自己,既然做得不開心,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離開這個讓自己受苦受難的地方。白羊座的人比較好。常言道:人往高處走。白羊的適應性非常強,即使在一個新的環境中,它也能很好地適應。無論別人怎樣刁難白羊,白羊都能從容應付。下月,遠行坦蕩,堪稱人生三大贏家,名利雙收。
  • 陳丹青從藝術走向忠孝,郭文景只談造詣。名利和尊嚴哪個重要?
    先說說各位大咖的年齡吧:木心 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已故;作家、畫家)陳丹青 1953年(畫家、評論家)郭文景 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姜文橫路殺出貶損了陳丹青,牟群最終順手「捍衛」了中國文化界。
  • 陳丹青人體作品欣賞(少兒不宜)
    陳丹青的人體畫。陳丹青的色粉畫介於兩者之間,色不傷筆,筆不傷色,他私淑法國名手,因而兼有夏爾丹的樸素、華託的貴氣,馬奈的開朗,德加的筆色渾然。中國古來講究中鋒用筆,反觀歐洲文藝復興至19世紀的素描傳統,也大致如此。
  • 姜文手撕陳丹青?我只能說懟得漂亮,早就看這老公知不順眼了
    好了,郭文景懟完了木心,木心他是不可能掀開棺材板出來對罵,但是他還有個好徒弟,那就是陳丹青。話說陳丹青的經歷和木心頗為類似。兩個人都是畫家出身,但是在繪畫方面的才幹不如文學成就;兩個人都是在上海讀了美術專業,然後80年代去美國長期居住。陳丹青說他在美國期間,聽了大量木心的課,陳丹青曾說:「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我不會結識木心先生。」
  • 陳丹青 我的二零二零這半年
    陳丹青:有了,已經有歌單了,不知哪位熱心人編的,節目半中間發布一回,全部結束後又上網發布一回。   順便說一下,致謝名單有一位「音樂支持」名叫「陳丹心」,是我弟弟,他住在紐約,《局部》拍攝後,我跟他說:你幫我找找巴洛克音樂。他熱愛音樂,我不會上網,他就譁譁給我弄來五六十首,發到郵箱,我譁譁地轉發給夢茜。夢茜說很好用,幾乎都用上了。
  • 一貼看全陳丹青作品
    直播通知時間:2016.11.10日  16:00--18:00直播人:郝中豹(暱稱:觀扈居士)直播內容:山東高考素描靜物時間:2016.11.10日  14:30直播人:毛雙直播內容: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介紹德國包浩斯設計作品
  • 以色列的故事:2020年,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2020年12月11日,新智元微信公眾號用戶過50萬,12月21日,新智元知乎帳號用戶過20萬。2019年,新智元全平臺瀏覽過億。這一切,都是從7年前的一個夢開始。7年前夢開始的地方但後來又回到拿撒勒。耶穌自己30歲前子承父業,一直是個木匠。30歲後,他的表哥約翰在約旦河邊傳道。他也去受了洗禮,並且開始在家鄉附近的加利利海傳道。
  • 美國一對網紅夫婦收養中國自閉症男孩 「圈粉」無數併名利雙收後棄養
    【僑報網綜合訊】活躍在視頻網站YouTube、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的一對美國網紅夫婦近日引發眾怒——他們於2017年從中國收養了一個中國小男孩,因此「圈粉」無數併名利雙收,但今年,他們告知網民,這個孩子因患有眼中的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