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今天到板橋慈惠宮參拜。他在致詞時表示,媽祖這幾天前有跟他託夢,要他用媽祖精神,為受苦受難老百姓要做好事為兩岸和平努力,也要給少年人希望,「我一定會照媽祖指示」。
郭臺銘說,媽祖說和平繁榮,經濟自然會好,經濟好,大家廟可以蓋更大間,他要用他的力量,幫助臺灣,他今天來請示媽祖,媽祖對他說要他出來做一些事,不是為了賺錢,不是自己享受。
郭臺銘說,媽祖說她看他長大,要為臺灣與臺灣人民做更多事,「我一定會照媽祖指示!」
島內媒體分析,這表明郭臺銘已經下決心參加2020年地區領導人選舉。
昨天郭臺銘首度鬆口表示,是否參選地區領導人,這幾天將作出決定。他還在臉書上以「聰者、智者、明者——人生從沒想過的一種可能」為題發文。文中寫道,「這一個月以來,許多好朋友、長輩來找我,都是有備而來。他們都不是求名求利的年紀與地位了,所以當我笑笑想要帶過一些敏感話題時,我看到他們眼中的無奈與失落。」
郭臺銘在臉書上強調,「我真的不是擔心會失去什麼,而是真的很認真的想,若我真的要做,我可以改變什麼,做什麼,達成什麼?尤其是對現在20歲的年輕人,2020年之後的領導方式,關係他們未來的20年。」
雖然有些含蓄,但他參選2020年的意思幾乎躍然紙上。之後,中國國民黨又鬧了一出烏龍。郭臺銘表示考慮通過初選程序來贏得提名。國民黨第一時間表示「郭臺銘先生目前並非黨員」,之後又發新聞稿改口稱「經過查證後,郭臺銘確為國民黨資深黨員」,隨後又將這份新聞稿收回,之後再無回應。
郭臺銘此舉似乎也印證了高雄市長韓國瑜那句話,「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面」。其實,從2016年12月也就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勸進」郭臺銘的聲音就從沒有停過。有消息稱,在當年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後,郭臺銘就連夜召集集團高層精英開會,並且詢問在場人士對他參選2020年的看法,「似乎動念參選」。只不過,當時他極力否認,稱這是「胡說八道」。
不過現在想想,郭老闆出來選也不算太出新出奇。川普是事業有成的地產商人,郭臺銘也是著名企業家,川普是華盛頓的圈外人,郭臺銘對政治也是若即若離。況且郭臺銘之前臺灣已有過先例,政治素人、外科醫生柯文哲不也當上並且還連任臺北市長了嗎?想來富士康的老闆、臺灣首富郭臺銘,總比滿嘴跑火車的柯文哲強不少吧?
這些年來,郭臺銘對島內環境是不滿的。不管在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時期,他都提出很多對策建議,但一直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用他的話說,「真是又焦急又生氣,對臺灣競爭力、前景焦急,對『政府』的緩慢生氣。」從這個角度說,行動力強的郭老闆索性出來選,也是可以理解。
更重要的,是島內民眾對郭臺銘出來競選普遍持歡迎態度。有媒體就提出了兩點反思——第一,為何臺灣經過三次政黨輪替,民眾反而期待一位帶有權威性格的企業家來領導臺灣?第二,面對此消彼長的兩岸困局,民眾是不是已經察覺到「小確幸」終將走向「溫水煮青蛙」的結局,需要一位能夠大破大立的領導人來突破困境?
先看第一條,在很多人看來,郭臺銘是因為有了對照組(馬英九、蔡英文),才被認為更適合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面這二人小心謹慎,缺乏大開大闔的魄力與決斷力,因此被視為「不粘鍋」與「空心菜」。相比之下,郭臺銘的魄力勝過馬英九,精準判斷又勝過蔡英文。因此,臺灣很多人都期盼有股梟雄範兒的郭臺銘出來參選,將其經營企業的豐富歷練,以及商人的務實個性,轉化為提高臺灣地區的治理能力與效能。這總比那些天天打嘴皮官司、跟著民意隨風倒、不願意承擔責任的藍綠政客們都強一點吧?
此外,郭臺銘的意識形態與藍營接近,具有強烈的中國文化基底與歷史觀。在國民黨遭民進黨打壓陷入困境之時,不少企業家唯恐避之不及,郭臺銘的母親還願意向國民黨借款4500萬新臺幣救急。同時,郭臺銘又讓人無可指責,因為他通過自己的企業扎紮實實地在「愛臺灣」。
可以說,假如郭臺銘未來真能成為候選人,國民黨就有了嶄新的論述空間。國民黨內老牌政治人物,雖然都比較有經驗,但也會被經驗所牽絆,缺乏給外界的希望空間。這就是為何各方都希望明星市長韓國瑜來選,希望他代表著希望。對於選舉來說,希望空間就是選票空間,沒有希望空間,選舉未戰即敗。
再看第二條,很多年前,郭臺銘就批評過臺灣年輕人的「小確幸」,「都不想創業,只想開咖啡店」。開咖啡店算不算創業暫不去說,但臺灣社會沉浸在自我為中心的「小確幸」難以自拔,應該是事實。
然而,現狀在不斷變化。兩岸實力的天平日益傾斜,臺灣的選擇空間日益有限,這就需要一位能夠大破大立的領導人。他要能夠勇於正視這一現實,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即便受到相當一部分人的質疑,也能根據現實來作出理性判斷,並且有戰略定力一路走下去。
郭臺銘的產業跨越臺灣海峽,他清楚臺灣與大陸之間難以割裂的關係,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甚至是在政治層面,這都是他作出判斷的重要依據。而在幾年前,他的企業更是在美國設廠,這讓他有了立足於美國、大陸、臺灣三方的視角,更能處理好高度複雜、極度敏感的兩岸問題與臺美關係。這也是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邁過的那道坎。
早在韓國瑜熱方興未艾之時,就有媒體設計出心目中國民黨2020年最強組合:韓國瑜與郭臺銘。如今,雖然二人都沒有明確是否參選,但已經有了不少明顯的鋪墊動作。無論是韓郭配或者是郭韓配,其吸引力都是壓倒性的,也會給臺灣民眾無盡的憧憬空間。如此一來,對希望守住政權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而言,這場選戰將異常難打,甚至是一場「災難」。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修文、宗和
部分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微信編輯:納米
覺得好看? 就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