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一書中有很多排比手法,這些排比起到強調事實的真相,讓大家體會到後能更自信地運用在生活中,運用在各自工作的領域裡。在這裡我就一些排比拿來與大家分享,也給自己梳理重溫經典的機會。
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出自第十章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剔除玄覽,能無痴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六對否定反問加強肯定語氣!思想與行動不能分離!專注度要像嬰兒一樣!清除慾念沒有任何瞎想雜念!服務社會治理國家不能有個人私心!機會機遇的出現能及時抓住把握!各種利好誘多都能克制情緒不衝動!做到這些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向道靠近,做到了就是玄德,這也從側面反應出想要靠近道是不平凡的,也讓我感悟到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
其次,在說水接近於道的那一段講到:「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前面玄德是我們向道靠近,而這裡用水來論述道值得我們靠近的品質精神。道告訴我們身處至善時代趨勢的潮流,心胸開闊至善如深淵大海,與人合作共事至善同道之仁,說話至善講誠信,正念至善解決治理,做事至善擁有各種能力,行動至善把準時機。老子從不同角度總結各自至善境界,讓人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再次,同樣三字排比句出自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看似六對並列,但結合本章後面「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讓我明白「曲則全」應該是總領。委屈反而能成全我們,包括經歷坎坷挫就會步入正軌,低洼就會充盈,陳舊就會翻新,拿年薪穩定就會收入高,每天結工資不穩定就會收入低。以上老子告訴我們承擔責任越大,風險越大,其功勞,收穫就會越多。
後面老子類似這樣的排比比比皆是,今天就與大家分享到這,期待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有不同觀點的歡迎留言,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