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記本電腦究竟使用雙固態硬碟還是機械加固態?
筆記本究竟使用雙固態硬碟還是機械加固態?對於筆記本來講,個人建議最好是用固態加機械,畢竟日常使用的文件或者是重要資料可以保存在機械硬碟當中,機械硬碟即便是邏輯扇區錯誤,或者是扇區損壞,都可以通過軟體修復提取重要文件,或者是其他而固態硬碟則不同,如果固態硬碟一旦損壞,無法識別,那麼是無法修復的
-
M.2和SATA傻傻分不清 固態硬碟應該怎麼選
傳統意義上面來講,大部分3.5英寸機械硬碟、2.5英寸固態硬碟都使用SATA接口,它的傳輸方式相對比較複雜,要經過內存的讀取,即硬碟→內存→CPU→內存→硬碟的操作,目前我們購買的筆記本主要SATA接口BIJ通道為3.0,SATA3.0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提升了最大傳輸提升到6Gbps,由於理論帶寬的限制
-
老爺機性能提升的方法之一,換固態,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體驗
不久前去給領導一個同學做售後的時候,碰到了一臺10年左右購入的古董筆記本 ,據說是用了沒1年就閒置收起來了,看外觀確實成色很不錯,這段時間不是還沒開學,準備搞一搞拿來給孩子上網課用。我檢測的時候發現其他硬體都還完好,就是硬碟有些壞道,對方是不想換,讓我重裝了系統,過程中是沒碰到任何問題,就是花費的時間比較長,2個多小時 ,那個慢呀,我最後面裝的那個藍牙驅動耗時超過20分鐘。
-
Linux大神筆記分享:RAID磁碟陣列的原理與搭建
>需磁碟數量:2塊以上(大小最好相同),是組建磁碟陣列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只需要2塊以上的硬碟即可.1 mirroring(鏡像卷),至少需要兩塊硬碟,raid大小等於兩個raid分區中最小的容量(最好將分區大小分為一樣),數據有冗餘,在存儲時同時寫入兩塊硬碟,實現了數據備份;磁碟利用率為50%,即2塊100G的磁碟構成RAID1隻能提供100G的可用空間。
-
Mushkin發布廉價Alpha固態硬碟:最大8TB容量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M.2固態硬碟容量為500GB左右,大容量的8TB固態硬碟並不多。作為大容量固態硬碟的成本大頭,消費級的M.2協議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價格在每TB約100美元左右。硬體製造商Mushkin近日為用戶提供Alpha系列固態硬碟,同時帶來更容易被眾多用戶接受的定價,只是Alpha系列8TB大容量固態硬碟1300美元的價格依然不便宜,每TB價格為162.50美元。
-
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是否通用?固態硬碟之間有什麼區別?
隨著DIY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開始配備上固態硬碟,不少網友就開始對臺式機和筆記本上面的固態硬碟存在著一些疑問,比如: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是否通用?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對此,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好好了解一下吧。
-
筆記本固態硬碟什麼意思
筆記本固態硬碟是固態硬碟(SSD)中可以適配筆記本硬碟接口的固態硬碟。目前主流的筆記本固態硬碟接口包括SATA和M.2(PCI-E或者SATA協議)兩種,其中PCI-E協議的M.2固態硬碟在體積大小和傳輸性能上相較其他類型更強。以下是詳細說明:
-
2000MB/s寫入 閃迪至尊高速M.2固態硬碟評測
旗下閃迪(Sandisk)品牌近期上市了一款全新的高性能NVMe SSD:閃迪至尊高速M.2 NVMe 3D固態硬碟,採用了新一代NVMe固態硬碟技術,大幅提升系統性能,最高提供1TB容量。下面為大家帶來閃迪至尊高速NVMe 3D固態硬碟(1TB版本)的評測內容。閃迪至尊高速NVMe 3D固態硬碟採用了簡單的紙盒包裝,醒目的紅色視覺也是閃迪的品牌色。
-
讓老電腦煥發第二春:ORICO M.2固態硬碟簡評
要知道最低成本讓老電腦煥發生機,就是換一塊固態硬碟了,恰好奶爸還從來沒用過M.2的固態,恰逢其會正好就借這個機會換一塊試試,這次就給大家開箱小測一下ORICO的 M.2 迅龍固態硬碟。開箱評測奶爸因為資金有限,且電腦使用率較低,並沒有購買太大的硬碟,這次買的只是奧睿科迅龍128G的版本,雙十二購買的,到手僅需179,貌似平時也不。
-
固態硬碟預留多少空間合適?固態硬碟的OP預留空間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固態硬碟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了,幾乎成為DIY裝機用戶的首選。而這一次小編要跟大家聊的是固態硬碟的預留空間,固態硬碟的OP預留空間是什麼?固態硬碟預留多少空間合適?趕緊來詳細了解一下吧。固態硬碟的OP預留空間是什麼?固態硬碟裡面存在一個OP預留空間,顧名思義,它是出廠的時候對固態硬碟預留的空間,一般佔固態硬碟總容量的7%以上,而且一般來說這部分容量是無法更改的,我們也不能看到,op預留空間,相當於SSD的緩存,大一些速度肯定快一些,所以想要op空間大就得買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
小囧的煩惱 安裝固態硬碟為何速度慢?
1小失誤大後果 SSD為何掉速明顯 馬年新春到,硬體迷小囧拿著壓歲錢購買一塊心儀已久的SSD固態硬碟。經過幾番海選之後,小囧選購了一款性能強勁的SSD固態硬碟,但是他的煩惱很快就來了,SSD固態硬碟咋沒有想像中那麼快,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
進擊的中國製造:酷獸M.2 480G固態硬碟小測
背面有廠址品名信息,不過個人感覺最上方說明中寫的有點不對,寫的主控40nm支持NVMe1.2協議,不過實際是28nm主控支持NVMe1.3協議。。。這種感覺就像是買蘋果11但是賣家發來了個11 Pro,雖然貨不對板但是我決定原諒你。。。產品全家福。
-
東芝RC100固態硬碟評測 傳輸速度遠超普通SATA接口固態硬碟
在民用級消費市場,固態硬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蠶食機械硬碟的市場份額,根據IDC 數據報告顯示,企業將重要數據保存在機械硬碟上,並將備份數據存儲在磁帶上,而將交換頻繁的數據存儲在固態硬碟上;在個人存儲業務中,固態硬碟因其速度快、低延遲和體積小巧等特點被消費者普遍接受。
-
江波龍發布 P800 M.2 NVMe 固態硬碟,MIUI代碼曝光Redmi K40
國內存儲廠商江波龍(FORESEE)近日發布了 P800 M.2 NVMe 固態硬碟。這是其產品線中速度最快的 NVMe 固態,提供 256GB 至 2TB 容量可供選擇。保修方面,官方提供 3 年質保。至於售價暫未可知。
-
英特爾公布D7-Pxxx系列PCIe 4.0企業級固態硬碟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據悉,英特爾公布首批PCIe 4.0固態硬碟信息,基於其96層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在英特爾產品線中的地位僅低於Optane產品,並作為英特爾基於快閃記憶體的頂級固態硬碟。據英特爾在2018年採用的新命名方案,這兩個新的固態硬碟產品線是第一批落入D7層的產品,P5500和P5600是密切相關的產品,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超額配比,以及由此帶來的可用容量、寫入速度和寫入耐久性。P5500是每天1個硬碟寫入DWPD系列,容量從1.92TB到7.68TB不等,而P5600是3個DWPD型號,容量從1.6TB到6.4TB。
-
東芝新款RC100固態硬碟發布:採用無緩存設計
CES2018展會上,東芝展示最新的RC100 NVMe固態硬碟,該硬碟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採用無DRAM(緩存)設計。東芝RC100固態硬碟走的是PCI-E3.0 x2通道,連續讀寫速度達到了1620MB/S和1130M/s。據東芝官方介紹,RC100固態硬碟採用的是主控內集成緩存(HBM)設計,隨機讀寫IOPS分別高達160/120k。
-
固態硬碟SATA、M.2都是啥意思,買哪種好?
固態硬碟前兩天我們普及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其中提到了當下兩者常見的形態。估計看過的朋友可能被固態硬碟繁多的接口搞得暈頭轉向,前文只是介紹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區別,詳細部分沒有展開,本文重點向大家介紹固態硬碟的接口和協議。1固態硬碟的接口目前常見的固態硬碟接口有四種,分別為SATA、M.2、mSATA和PCI-E。
-
固態硬碟推薦2018.11
英特爾750:已經放在這裡好幾期了,U.2接口的英特爾750 1.2T容量和800G容量價格都不錯,而且都是全新的,完整的掉電保護加MLC顆粒,1.2T容量的顆粒是可以塞滿主控通道的,滿血的性能,價格相小降十幾塊錢吧。
-
五個方法,教你怎麼看自己電腦的硬碟是不是固態硬碟?
觀察硬碟上有沒有馬達,如果有馬達,它就是機械硬碟,如果沒有馬達就是固態硬碟;觀察硬碟外殼材質,一般情況下塑料外殼是固態硬碟,金屬外殼是機械硬碟;機械硬碟通電後會因為馬達轉動而有聲音,固態硬碟沒有,內部不會發出轉動的聲音。
-
博帝推出PXD M.2 PCIe Type-C移動固態硬碟 最高容量2TB
早在年初的消費電子展(CES 2020)上,博帝(Patriot)就已經展示過採用 USB-C 接口的 PXD 移動固態硬碟產品。現在,博帝 PXD M.2 PCIe 3.0 x4 Type-C SSD 新品終於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