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上的真實故事 — 人性的6個抉擇

2021-12-12 英倫是你的情人

106年前的今天,即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在英國的南安普頓碼頭鳴笛起航,開始了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航程。

數千人來與鐵達尼號告別,競相目睹這艘「世界上最大的」、「永不沉沒的」巨輪鳴笛揚帆,開始她的處女航。

5天後的深夜,孤獨行駛在大西洋海面的鐵達尼號撞上了漂浮在海面的冰山。三小時後,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搭載了2200多名乘客的鐵達尼號沉入海底。由於船體太大、船上的救生艇嚴重不足,這次災難中僅有700多人逃生或獲救,另外1500多人與這艘當時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一起,沉向海底,長眠在大西洋深處。

這是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災難。鐵達尼號僅航行了5天,關於船隻上的故事和傳說卻持續了上百年。例如在災難面前人們自始至終遵循的「婦女和兒童優先逃生」、樂隊成員在生命最後一刻仍然堅持演奏等的故事,通過倖存者的講述,留給世人無盡的思索和感慨。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郵輪,鐵達尼號的頭等艙票價超過25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6萬美元。鐵達尼號的處女航自然吸引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和地位最高的人們,來親身參與這一創造歷史的航程。在那部宛如壯闊史詩的電影《鐵達尼號》中,導演借女主角Rose的視角對他們進行了介紹。

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瑞吉酒店的創始人、億萬富翁約翰·阿斯特和懷孕五個月的妻子也在船上。當船隻裝上冰山即將沉沒時,阿斯特護送著懷孕的妻子登上救生艇。然後他轉過身問船員道:「我的妻子懷孕了,我能不能陪她一起上船。」

他得到的答覆是「婦幼先行」。於是他點點頭,摘下手套給妻子戴上和她告別。然後站在甲板上,目送載著妻子和其他乘客的救生艇緩緩離開,直到輪船沉沒。

災難之後的一個星期,人們在沉船附近的海面找到了阿斯特的屍體。他全身布滿了煤灰,早已面目全非,人們通過他衣服繡著的名字才確認了他的身份。他的口袋裡還有被海水浸透的2500美元,而當時一個船員的一年的薪水也僅有240美元。根據推測,他是被船體沉沒時倒下的巨大煙囪砸死的。

登船前的阿斯特與妻子

一個二等艙倖存的理髮師回憶說,他看到阿斯特目送妻子的船離開後一直站在甲板上,望著海面平靜地抽菸。這名理髮師碰巧和他相遇,他們聊起了天,內容無非是一些「稀鬆平常的家務事」。

最後船要沉了。分別之前,理髮師問阿斯特道:「先生,我能和你握個手嗎?」

「我的榮幸。」阿斯特回答說。這是這位億萬富翁留給世人最後的話語。

船上的另一名富翁班傑明·古根海姆,面對船員遞上來的救生衣果斷拒絕了。他穿上了晚禮服,在領口處別了一支玫瑰,向服務員要了一杯白蘭地然後「像個紳士一樣體面地死去」。

在留給妻子最後的信件中,他說,「這艘船上不會有一個婦女或兒童因為我佔用了救生艇而失去逃生的機會。」

當時船上的財富僅次於阿斯特的是艾達·施特勞斯,梅西百貨的創始人之一。沉船時,他和夫人拒絕登船,相擁而立等待死亡。

電影《鐵達尼號》描繪了他們相擁離去的畫面。真實歷史中,施特勞斯先生一直配合著船員的指揮,給先行登船的婦女和兒童讓位,並且不斷安慰著妻子說,「等所有婦女和兒童都登船後我就可以上船了。」

電影劇照&施特勞斯夫婦照片

當施特勞斯夫人聽從船員安排上了一艘救生艇之後,回頭招呼丈夫上船,卻被告知他的丈夫還得繼續等待。本已經登上救生艇的她又返了回來。她對丈夫說,「我們在一起的40多年間,從未有過分離。既然你不走,那我也不走。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這段話成為了電影中那句著名的「You jump, I jump」的靈感來源,而施特勞斯夫人從救生艇返回船上的情節被寫成了女主角從緩緩下降的救生艇上跳回了船隻。)

施特勞斯夫人脫下身上的皮大衣披在一名隨身侍女身上,「穿著吧,我以後再也不需要它了。」

一位船員見此對施特勞斯先生說,「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像您這樣的老先生登船的。」

施特勞斯平靜的回答,「我是不會在其他男人登船之前離開的。」

人們最後看到他們,是夫婦二人手挽著手站在船頭向救生艇揮手作別,直到一個巨浪吞沒了他們。

數年後,施特勞斯的家人在紐約建立了紀念施特勞斯夫婦和其他遇難者的紀念碑。旁邊的長椅上刻著:

 LOVELY AND PLEASANT WERE THEY IN THEIR LIVES AND IN / THEIR DEATH THEY WERE NOT DIVIDED. /

他們彼此相愛的一生充滿了快樂,直到死亡也未能將他們分開。

如同電影中描述的一樣,小提琴手哈特雷帶領著他的樂隊一共8人,在災難發生時始終堅持演奏,最後和船一同沉沒。

他們原本有機會逃生,但甚至連嘗試都不曾有過。在被恐懼的海水和驚慌的人群包圍下,他們按照當晚的曲目表平靜地演奏著。曲終人散的時刻,哈特雷和樂隊成員道別。

然而似乎他也無處可去,本該是可以休息的時間,現在要面臨的卻是即將到來的永恆的睡眠。反正馬上就要長眠,乾脆再演奏一會。

夥伴們聽到他的演奏聲,轉過身,平靜的加入了他。

在災難和死亡的最後關頭,人出於本能會做出最原始和最真實的反應。而這8個人,選擇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音樂撫慰被災難籠罩的人們。

沉船一刻,哈特雷收起小提琴,和他的夥伴作別:「先生們,今晚永別了。」

一個月後,小提琴手哈特雷的屍體被到並運回他位於英國蘭開郡的家鄉,上千人自發參加了他的葬禮。將他送上船的未婚妻Maria Robinson終身未嫁。她一生都保留著哈特雷送給她的一把小提琴。

災難過後,哈特雷的小提琴被打撈上來

2006年,這把見證了那場災難和人性光輝的小提琴被拍出了170萬美金的高價

同樣選擇在崗位上堅守至最後一刻的,還有船上唯一的神父託馬斯·拜爾。除了電影所表現的,他在最後一刻一手抓著桅杆,一手伸向絕望的人群給予他們最後的慰藉,他還在沉船之初幫助船員一起指揮人們排隊上救生艇。

倖存者回憶,拜爾神父有數次機會登上救生艇,但在面前最後一艘救生艇即將離去時,他脫下外套裹在身邊一個小女孩身上,將她抱進救生艇,然後毅然決然返回甲板,去安撫那些沒有希望逃生的人們。

拜耳神父原本是去往紐約為弟弟主持婚禮。這場曠世災難發生後,弟弟將婚禮改在了4月20號,和拜耳神父的葬禮在同一天舉行。超過兩千人參與了這場前所未有的婚禮加葬禮。

有人在災難面前選擇了人性的光輝,就必然會有人選擇了貪生怕死。一同登船的人,還有鐵達尼號的承運公司——英國白星航運公司的董事長伊斯梅。撞擊冰山後,在一片混亂之中,伊斯梅混上了一艘救生艇選擇了逃生。

作為輪船建造方案的最後敲定者,伊斯梅將最初設計的就救生艇的數量從48條減少為16條,只為了讓甲板空出更多的空間來製造「寬闊」的視覺和感官體驗。

沉船之後長達數年的事故調查和聽證中,伊斯梅被目擊者指責,曾經在甲板上將來自附近船隻的冰山警告電報扔進了海裡。甚至有人稱,聽到他慫恿船長繼續提速,以便提前到達紐約,「製造一個大新聞」。

而關於他的倖存,甚至有人揭露,他是在混亂之中逃上了一艘即將被放下的救生艇才死裡逃生。

人們對於他「始作俑者」的身份和僥倖生存的行徑憤慨至極,在此後長達數年的時間「伊斯梅」都成為「骯髒」、「醜陋」和「懦夫」的代名詞。人們將他的形象作為老鼠拿在街上遊行,甚至一個名叫「伊斯梅」的小鎮居民都要求給小鎮改名字,認為被叫做「伊斯梅鎮上的人」是一種奇恥大辱。

一年之後伊斯梅辭去了白星航運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從此他逐漸淡出了公眾視野。此後的20多年他先後經歷了病痛和截肢的痛苦,於1937年由於腦血栓在愛爾蘭去世。

儘管有無數人性閃光的故事流傳後世,在鐵達尼號沉沒的三個小時間,同樣無情揭示了人類社會殘忍的生存法則。據倖存者回憶,頭等艙的乘客被率先安排上救生艇,而儘管是由於信息傳達混亂,三等艙的確像電影所描述那樣,被鎖在船艙內從而導致很多人失去了逃生的最佳時機。

根據統計,頭等艙乘客生還的比例是65%,二等艙為48%,三等艙僅為25%。

雖然自始至終保持「婦幼先行」的原則,頭等艙男性生還的比例,仍然比三等艙兒童的比例還要高。

無論是頭等艙更高的生還比例,還是「婦幼先行」的原則,在那悲劇發生的三個小時,鐵達尼號集中上演了人類社會最強悍的文明精神和最殘忍的生存準則。

1912年4月16日夜晚,3萬人在雨中默默迎接搭載了700名倖存者的卡佩西亞號。人們相擁哭泣,更多的人無聲佇立。

鐵達尼號的沉沒,不僅僅是1500個家庭的悲劇,它是在人類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的巨大變革、生產技術達到空前繁盛之時,面對自然法則的沾沾自喜和妄自尊大。它放佛一個巨大有力的巴掌,毫無徵兆地拍在了在歌舞昇平的西方社會的臉上。沉浸於各類工業成就的人類突然之間被打醒,開始審慎反思人類的能力和謙遜冷靜的必要。

由於當時船上的眾多船員都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市,鐵達尼號的沉沒令這個小城市超過500個家庭面臨了破碎。直至今日,在泰塔尼克號起航的地方南安普頓仍然設立有泰坦尼克的紀念館和博物館。而南安普頓碼頭,今天仍然是英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我們曾經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遊蕩在這個城市去探尋。快要走到碼頭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我們快速跑起來尋找避雨的地方。跑過一家酒吧的時候,我試著幽默一把,問小哥說,這是當年Jack打撲克贏得船票的那家酒吧嗎?

小哥笑著說,很有可能哦。

  

相關焦點

  • 我們所不知道真實的鐵達尼號的故事
    4月14日深夜,鐵達尼號撞上冰山,船裂成兩半後沉入大西洋,1500多名乘客葬身海底。在電影《鐵達尼號》裡,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充滿人性,感人至深的溫暖畫面:白髮蒼蒼的老船長莊嚴宣布讓婦女兒童首先離船,並平靜地與鐵達尼號一同沉沒;一位仁慈而勇敢的牧師冒著生命危險返回正在沉沒的鐵達尼號動情呼籲:「讓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
  • 108年前,鐵達尼號上面的6個中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但實際上,作為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真實的鐵達尼號上面,並沒有電影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大愛、唯美、動人。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這艘船上,還有八個中國人。災難發生後,有其中6個歷盡千辛萬苦才活了下來。1912年4月14日,一個寂靜的深夜,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客輪「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在兩個小時候後,沉入海底。與鐵達尼號一起沉入海底的,還有1500多名乘客,而存活下來的乘客,僅有700人,其中6人,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中國人。
  • 鐵達尼號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真實故事..
    人們或許已經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忘卻這場悲劇,但這段歷史背後的種種真實細節依舊令人動容,值得拼味…目前世界上僅存有6件泰坦尼克沉船救身衣。十二、紀錄片《鐵達尼號》:新的證據推測一場火災可能導致了鐵達尼號的沉沒。雖然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但是專家們依舊醉心於探求鐵達尼號上的秘密。最近的證據顯示,當年甲板下面的大火加速了這艘世紀巨輪的下沉。
  • 《鐵達尼號》,5個基於真實人物的角色
    災難巨片《鐵達尼號》是基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但並不是每個角色都是來自真實故事。1912年4月14日鐵達尼號的沉沒仍然是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災難之一,儘管其絕望的信號光可能在一個多世紀前就已經熄滅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災難史詩片《鐵達尼號》(1997)重新點燃了公眾對歷史事件所帶來的戲劇性、浪漫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刺激的熱情。《鐵達尼號》通過乘客引人入勝的故事完美地捕捉了這艘世界上最著名的遠洋客輪的悲慘處女航。其所設定的故事人物既有虛構的,也有真實的歷史人物,其中一些人倖存了下來,還有一些人加入了1517個沉入海底的可憐人的行列中。
  • 除了愛情,鐵達尼號上還有6個被遺忘、被抹黑的中國人
    中國人方朗(音譯)手握編號1601、價值56英鎊的一張三等艙船票,和他的7個同伴一起走上了鐵達尼號的舷梯。在那裡,幾乎所有人都下船了,只剩下最後倖存的6個中國人。1912年的美國,仍處在1882年《排華法案》所營造的反華情緒中。他們在船上過了一夜,第二天被帶到阿那特號上。船調頭返回大西洋,向南駛往古巴。從此,這6人的身影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 鐵達尼號上的中國倖存者
    歷史上,這艘大船上的倖存者之後也得到廣泛的關注,幾乎每一位的人生都得到紀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事件中還有六名中國倖存者。1912年4月14日鐵達尼號沉沒後,倖存者被送至紐約港口,所有人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而六個中國人在24小時之內就被美國驅逐出境。不僅如此,他們的逃生經歷還遭到當時媒體「汙名化」的詆毀報導。
  • 鐵達尼號:揭秘火遍全球的電影背後悲慘而真實的故事
    鐵達尼號是全球聞名,高成本大製作的一部災難愛情片,講述兩個主角傑克和露絲跨越階層的偉大的愛情。整部影片拍攝前後歷時大約五年,在全球不同國家不同階層觀眾中間都取得了很高的聲譽,其魅力至今都從未衰減,生命力很強。大家都看過影片,但知道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的人可能不多。小編自己沒看過電影,但知道背後真實故事的諸多細節,今天在這裡分享一下,有利於大家更立體地了解鐵達尼號。
  • 鐵達尼號上的6名中國倖存者:106年了,背後的醜陋故事至今鮮為人知
    鐵達尼號事件106年了,有這樣兩件事火了——「泰坦尼克」號當年沉沒時,上面原來有8個中國人,6人生還。當時,「泰坦尼克」號是一流的超級豪華巨輪,上面怎麼會有中國人?但這種吹噓要使人相信,必須要有個「反面教材」或者參照物。而在當時,種族主義盛行。在英國和美國「鄙視鏈」上的外人不少:黑人、愛爾蘭人、義大利人、中國人等。這就變味成了國家實力的PK。用黑人當替罪羊,英美早有傳統。「泰坦尼克」號上,確實有個黑人,但不幸的是,他死於海難。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5《鐵達尼號》
    要說父母輩能記住的外國電影,《鐵達尼號》絕對在榜單上名列前茅。 6.如果船長早30秒做出正確決定,一切都不會發生。 再來說說電影《鐵達尼號》 1.電影拍攝所花費的資金比鐵達尼號沉沒的損失還要多。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5《鐵達尼號》
    要說父母輩能記住的外國電影,《鐵達尼號》絕對在榜單上名列前茅。6.如果船長早30秒做出正確決定,一切都不會發生。再來說說電影《鐵達尼號》1.電影拍攝所花費的資金比鐵達尼號沉沒的損失還要多。2.電影開頭的鐵達尼號殘骸是真實拍攝的,當初卡梅隆從福克斯拿到了7500w美元投資,潛入深海12次,拍到了許多鐵達尼號殘骸深海照片。
  • 鐵達尼號上的6名中國人,被污衊了100多年
    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對於中國電影觀眾來說,基本上是家喻戶曉,故事中的主人公傑克和露絲的愛情也被廣為傳頌。2018年,為紀念《鐵達尼號》在中國內地上映20周年,有細心的觀眾還給大家深扒了《鐵達尼號》裡的刪減片段和另一個結局,但也僅僅是針對傑克和露絲的愛情線。
  • 拿好船票 來一次真實的鐵達尼號之旅
    它就是鐵達尼號郵輪。說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船也不為過。鐵達尼號的傳奇故事在1997年被同名電影演繹後,更是火遍全球。但是對這一事件的很多疑問在虛構的電影故事中並不能找到答案。廣東省博物館展聯合美國普利爾展覽公司以年度大展「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再現有關這艘傳奇巨輪的那段感人、真實、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這是「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在中國大陸博物館的首展,共展出302件/套從沉船遺址打撈出來的文物,力圖以真實的文物講述真實的故事。
  • 鐵達尼號的真實故事
    一副曾命令他上船,被他憤怒的拒絕:我喜歡最初的說法(保護弱者)!然後,把唯一的位置讓給三等艙的一個愛爾蘭婦女。  幾天後,在北大西洋黎明的晨光中,打撈船員發現了他,頭顱被煙囪打碎。。。  他的資產可以建造十幾艘鐵達尼號,然而亞斯特拒絕了可以逃命的所有正當理由。  為保衛自己人格而戰,這是偉大男人的唯一選擇。
  • 音樂劇《鐵達尼號》還原最真實的夢之隕落,看哭南京觀眾
    現場,觀眾沉浸其中,像親臨故事現場一樣體驗那些驚心動魄的時刻。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1997年,「鐵達尼號」的故事被搬上大銀幕,成為世界影史上一部現象級佳作。其實,音樂劇版《鐵達尼號》更早於電影問世,捕捉了電影未曾描繪的歷史剪影,真實還原了這場史詩級海難。別樣視角真實還原歷史,每支命運悲歌震撼人心音樂劇版《鐵達尼號》比電影版還要早6個月誕生。
  • 豆瓣9.4《鐵達尼號》:一段曠世之戀,藏著多少隱性的人性?
    20世紀初,英國白星輪船公司耗資7500萬英鎊打造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郵輪「泰坦尼克」號,曾被稱作為「永不沉沒的船」和「夢幻之船。」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從英國出發,4月15日凌晨撞上冰山而沉沒,2208名乘客,僅705人生還,1523條鮮活的生命無情的海水吞沒。鐵達尼號至今還沉睡在大西洋海底!
  • 鐵達尼號上的6名中國人,被污衊了100多年!
    都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真實的鐵達尼號上,有一段隱藏了100多年的大秘密,而這個秘密,與六名倖存的中國人有關。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有一位英國小夥子拍攝了一部名為《The Six》的紀錄片,揭露了這段罪惡的往事——
  • ...英國_社會|美國_社會|方朗|排華法案|鐵達尼號|鐵達尼號上...
    20世紀人類十大災難之首,鐵達尼號只有700人存活談及鐵達尼號,想來很多人應該都是通過1997年時,好萊塢大導演卡梅隆的拍攝的著名電影《鐵達尼號》而得知的。其實,關於鐵達尼號的沉沒故事,在歷史上卻是真是存在的。
  • 鐵達尼號:You jump,I jump
    但在《鐵達尼號》中,翻譯為:生死相隨更為恰當。《鐵達尼號》的內容背景是1912鐵達尼號郵輪在其處女首航時觸礁冰山沉沒的事件,及凱特溫斯蕾與李奧納多卡皮歐所虛構飾演的不同社會階層成員的戀愛故事。我與大部分的「鐵達尼號迷」一樣,對於電影中男女主角"You jump , I jump"的深情告白印象深刻。
  • 原版音樂劇《鐵達尼號》11月來京,故事與電影版不同
    新京報訊(記者 曹雁南)7月12日,英文原版音樂劇《鐵達尼號》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這部曾收穫大獎的音樂劇將於11月12日至11月24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音樂劇《鐵達尼號》劇照。主辦方供圖音樂劇《鐵達尼號》1999年問世,比同年推出的同名電影還要早6個月。在當年開啟國際巡演後,該音樂劇先後登陸荷蘭、德國、挪威等多個國家,並曾在第51屆託尼獎上榮獲了包括最佳音樂劇獎、最佳音樂劇劇本、最佳配樂、最佳編曲及最佳舞美設計在內的五項大獎。在電影《鐵達尼號》中,傑克和露絲的曠世之戀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但音樂劇版將講述與電影截然不同的故事。
  • 14張照片,鐵達尼號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真實故事... ​​​​
    人們或許已經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忘卻這場悲劇,但這段歷史背後的種種真實細節依舊令人動容,值得拼味…目前世界上僅存有6件泰坦尼克沉船救身衣。影片《鐵達尼號》中曾有這樣一段令人淚目的情境,一位老紳士在船沉沒之際,服務員要他穿上救生衣,他卻回答:讓我們盛裝以待吧…七當泰坦尼克即將沉入大海時,一位勇敢跳入海水的倖存者形容那一刻的心情:「我在冰冷的海中裡,身體像被尖刀滑過,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感覺就像上千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