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勢緊張,多國發出旅行安全警告,部分已考慮撤僑

2020-12-28 環球時報

綜合外媒報導,1月8日伊朗襲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後,當地緊張局勢驟然升級。世界各國也陸續作出反應:印度、巴基斯坦對本國公民發出旅行警報;日本宣布將派遣軍艦保護本國船隻;菲律賓更是將警告級別提升至最高,建議國民撤離伊拉克。

印度

印度外交部提醒印度公民,鑑於伊朗用飛彈襲擊了駐伊拉克的美軍基地,印度公民「在收到進一步通知之前,避免所有非必要的伊拉克旅行」。並補充提醒居住在伊拉克的印度公民應保持警惕,避免在伊拉克境內旅行。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法魯克在推特上表示:「鑑於最近的事態發展和該地區普遍的安全局勢,巴基斯坦公民如果在此時計劃訪問伊拉克,建議大家保持最高謹慎。」發言人還建議在伊拉克的巴基斯坦公民與巴基斯坦駐巴格達大使館保持密切聯繫。

菲律賓

菲律賓針對伊拉克發布了最高級別旅行警告,敦促在伊拉克的菲律賓公民儘快離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正在考慮召開國會特別會議,討論如何在衝突爆發時幫助在伊拉克的菲律賓公民。他說,雖然不可能強迫所有公民離開伊拉克,但會為撤僑做好準備。菲軍方正在考慮派出C-130運輸機,而菲海岸警衛隊正派遣一艘巡邏艦前往阿曼或杜拜。

日本

日本將派遣一艘軍艦前往海灣地區,保護途經該地區的日本船隻和油輪。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對中東地區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深感擔憂,必須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敦促「有關各方盡一切外交努力緩解緊張局勢」。

阿聯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事務國務大臣安瓦爾·加爾加什表示,該地區必須擺脫目前「令人不安」的緊張局勢。「緩和局勢既明智又必要。各方必須遵循通向穩定的政治道路。」

紐西蘭

紐西蘭代理總理溫斯頓·彼得斯也對此表示關注,呼籲各方「克制並緩和緊張局勢,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他確認沒有紐西蘭人被當日的衝突波及,並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安全局勢,包括對我們有關人員的影響。」

英國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表示:「我們譴責這次對包括英國軍隊在內的聯軍駐紮的伊拉克軍事基地的襲擊。敦促伊朗不要再進行這種不計後果和危險的襲擊,而是應該緊急緩解緊張局勢。」

此外,伊拉克軍方表示,伊拉克部隊中沒有人員傷亡。丹麥波蘭確認駐伊拉克的軍隊中無人員傷亡。

(編輯:YZM)

相關焦點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因而美國此時宣布從伊拉克撤出顯然有現實考量,既可以服務於美國國內的政治需求,兌現川普從海外儘可能撤回美軍的承諾,又可以給繼任者挖個坑,讓他收拾伊拉克這個「爛攤子」。同時,還可以利用撤軍對伊拉克發出警告,讓伊拉克意識到美國撤出之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 蘇萊曼尼遇害一周年,美伊「互放狠話」,局勢再度升級
    2021年1月3日,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逝世的一周年紀念日,隨之而來的是美國與伊朗之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據半島電視臺報導,蘇萊曼尼遇害後,伊朗政府高級官員曾多次誓言要為其復仇。截至目前,伊朗已將涉嫌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美國人名單增至48人。
  • 伊朗向美軍伊拉克基地發射飛彈,稱是自衛行動
    白宮則表示,美方已經獲知關於美軍在伊拉克基地被襲的報導。總統川普已就此事聽取簡報,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媒體援引伊拉克安全部門消息稱,美軍駐伊拉克的阿薩德空軍基地8日遭到「火箭彈」襲擊。本月3日,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美軍空襲身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隨後發表聲明說,伊朗方面將對這起事件進行「強硬復仇」。
  • 伊拉克:基督徒持續離開,餘者感覺「不安全」
    ,因為擔心伊斯蘭國的捲土重來,基督徒繼續以驚人的速度離開伊拉克。這家天主教慈善機構在名為《伊斯蘭國過後的生活:伊拉克基督教面臨的新挑戰》(Life after ISIS: New challenges to Christianity in Iraq)的新報告中警告說,對於基督徒的威脅僅僅是從伊斯蘭國轉移到了由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人員手中。
  • 泰國連環爆炸案 多國發出赴泰旅遊警告
    已知造成四人死亡,超過30人受傷,傷者好些是外國人,當中沒有新加坡人。兩嫌疑人落網情況最嚴重的是高端旅遊區巴蜀府的華欣(Hua Hin),11日下午,當地酒吧街先發生兩次爆炸,造成一名泰國女子死亡、20多人受傷,有九人是外國遊客。12日上午,華欣再發生炸彈爆炸,造成一死三傷。警方說,已抓獲兩名嫌疑人。
  • 兩伊對美相繼「出招」 中東局勢再度升級
    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和伊朗上述決定是對美國空襲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定點清除」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等一系列行為的反制。美國對此很可能強硬應對,中東緊張局勢恐將進一步升級。駐伊拉克美軍尷尬了伊拉克議會5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拉克政府結束任何外國軍隊在其領土上駐紮。
  • 北方四島局勢突變!美國力挺日本奪回領土,俄大批飛彈發出警告
    按道理這是屬於美國內政行為,但有俄羅斯媒體隨後指出在這些綠卡申請文件中竟然將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出生地規劃為"日本",此舉引來俄方強烈不滿,北方四島局勢突變。美"烏龍"令日俄關係再度緊張當前白宮即將迎來新舊黨派交接,而川普本人卻表現出抗拒姿態,似乎並不願意交出權力。與此同時,美國外交政策也更加往危險邊緣靠攏。
  • 美國欲對歐洲核武部署做調整,矛頭直指俄羅斯,俄外交部發出警告
    美軍在北約多國部署核武器眾所周知,歐洲地區的北約多國一直以來也是美國的親密合作盟友,為此,美軍也是付出巨大心血在北約多國包括德國、義大利、荷蘭等國境內建立美軍基地,還在此部署到了重磅的戰略核武器。波蘭猶疑不決,俄羅斯外交部發出警告當地時間5月15日,美駐波蘭大使莫斯巴赫在個人社交上明確表示,美國將考慮將部分在德部署核武器轉移至波蘭,並強調波蘭非常具有風險意識,明確自身義務。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式撤僑全球驚豔,警示牌一句話讓武裝分子定住
    據新華網報導,中國在葉門的一次中國式撤僑曾全球驚豔。我國為撤僑準備充分,派出了多艘海軍艦艇,荷槍實彈協助我國公民離開。而在撤僑現場,警示牌上的一句話,無關人員請勿靠近,也是立刻就讓武裝分子定住了,因為為這句話作擔保的是中國海軍的強大實力。
  • 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伊美關係持續緊張,伊朗稱已準備好「迎戰」美國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遭美軍無人機襲擊身亡。在蘇萊曼尼遭暗殺一周年之際,伊美關係愈發緊張。在伊朗為蘇萊曼尼舉辦紀念活動的同時,也向美方強硬喊話表明立場;而在兩國關係緊張的當下,美國仍在中東地區頻頻進行軍事活動。
  • 菲律賓準備從兩伊撤僑,杜特爾特下命令,中東事務特使即刻出發!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表示,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因照顧歐洲反應,仍舊遵守協議,但隨著美國恢復制裁,協議本身已不存在。如今蘇萊曼尼被殺,伊朗認為沒必要再遵守協議。同時,他還認為,伊朗的做法勢必將使歐洲重新評估當下形勢。川普已致電英法等國領導人,希望他們支持美國。如今,歐洲國家的「站隊」,或存在變數。
  • 「日爆攻擊」後全球政府發出安全警告
    近日,APT黑客組織利用隱藏在美國軟體提供商SolarWinds的產品中的木馬後門發動供應鏈攻擊,全球網絡安全部門紛紛發出警告。 APT29是一個黑客組織,已分別與一個或多個俄羅斯情報機構(特別是外國情報局(SVR)和聯邦安全局(FSB))存在聯繫。 除了包括商務部、財政部、五角大樓、NSA、白宮總統辦公室在內的美國政府及軍隊客戶外,財富500強中的425個企業都使用了SolarWinds的服務,SolarWinds的客戶中還包括全球數百所大學。
  • 蘇萊曼尼死後100小時:危險遊戲,多國演義
    差不多同時,美國國務院發布緊急安全提醒,建議美國公民立即撤離伊拉克。多家媒體放出消息稱,五角大樓決定向中東增派3000士兵。在美國本土,華盛頓、紐約等大城市也進入警戒狀態。身為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的指揮官,62歲的蘇萊曼尼軍銜雖只是少將,卻被外界視為「在伊朗僅次於哈梅內伊的二號人物」。
  • 中美緊張局勢升溫!解放軍1個月內9場軍演,國防部早已有言在先
    美軍頻繁挑釁致使中美緊張局勢升溫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美國「裡根」號航母打擊群以及美軍偵察機多次逼近南海地區進行演習和偵察活動,致使中美緊張局勢升溫。
  • 英媒:中國緊張關注蘇格蘭局勢 中俄態度相同
    出於自身利益和地緣政治考慮,中國、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等世界大國都靜靜地祈禱英國保持統一,不會在局勢不穩的時候創造出國家分裂的先例,波及其他國家。   歐盟國家中,德國公開表示希望英國保持統一,西班牙、比利時和義大利等國家希望蘇格蘭獨立公投不會給他們國內的團結製造或激發出問題。
  • 反對撤軍,麥康奈爾「警告」川普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雖然已「被宣布敗選」,但川普政府依舊倔強不認輸,還持續發出重要指令。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國會山報》等當地時間11月16日報導,一些美軍指揮官預計,川普最快將於本周向美軍發出正式命令,在明年1月15日以前進一步撤軍。報導強調,這一期限在川普「可能的離任」(明年1月20日)之前。
  • 美伊博弈大升級:8個派別發出戰鬥宣言後,伊拉克政壇一夜變天
    半島電視臺報導說,伊拉克8個伊斯蘭武裝派別周六突然發布聯合聲明,聲稱準備襲擊駐伊美軍基地,因為美國繼續無視伊拉克議會此前要求美軍撤出該國的決議,事實證明他們只會尊重武力語言,而對伊拉克人民的呼籲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