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對美相繼「出招」 中東局勢再度升級

2020-12-24 網易軍事

(原標題:兩伊對美相繼「出招」 中東緊張再度升級 )

伊拉克國民議會5日舉行特別會議,通過有關結束美國等外國軍隊在伊拉克駐紮的決議。同一天,伊朗政府宣布完全中止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和伊朗上述決定是對美國空襲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定點清除」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等一系列行為的反制。美國對此很可能強硬應對,中東緊張局勢恐將進一步升級。

駐伊拉克美軍尷尬了

伊拉克議會5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拉克政府結束任何外國軍隊在其領土上駐紮。決議還呼籲伊拉克政府以外交部長為代表向聯合國控訴美國嚴重侵犯伊拉克主權與安全的行為,並對美國空襲情況進行最高級別調查。

分析人士指出,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社會陷入動蕩,當地反美情緒一直存在。蘇萊曼尼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高官穆漢迪斯遭美軍火箭彈襲擊身亡後,伊拉克國內反美情緒高漲。與伊朗關係密切的伊拉克什葉派政治勢力長期在議會謀求廢除允許美國駐軍的雙邊協議,蘇萊曼尼之死正好提供契機。

巴格達大學政治學教授薩巴赫·謝赫表示,伊拉克國內親伊朗的政黨利用蘇萊曼尼死後伊拉克國內高漲的反美情緒,推動議會通過驅逐駐伊美軍的決議,標誌著伊朗勢力在伊拉克漸佔上風。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也認為,伊拉克議會通過要求美軍撤離的決議,實際上明確宣示站在伊朗一邊反對美國,意味著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對伊拉克政策的徹底失敗。美軍在伊拉克將處於尷尬境地,伊拉克境內各反美勢力也獲得了驅逐和打擊美軍的合法性。

伊核協議危險了

同樣在5日,伊朗政府宣布進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五階段即最後階段,放棄協議中的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離心機數量的限制」。伊朗政府聲明稱,伊朗的核計劃將不再受到任何實際限制。

分析人士認為,伊朗此舉是針對美國打死蘇萊曼尼的反制,是以伊核協議為籌碼對美施壓。唐志超說,伊朗方面清楚,美國最為忌憚的就是伊朗擁核,以前歐巴馬政府願意與伊朗達成核協議,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方認為必須儘快凍結伊朗核計劃,因此核問題是伊朗用來震懾美國最有力的牌。

但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並未給伊核協議「判死刑」,而是留了一定餘地。在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同時,伊朗也表示將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保持合作,並稱如果制裁解除並且伊朗經濟利益得到保障,伊朗將準備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承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理察·奈菲尤說,伊朗願意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表明伊朗仍然希望向國際社會展現善意。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東問題專家李國富認為,伊朗此舉一方面是向美國發出警告,一方面是在拉攏歐洲繼續維護伊核協議。

國際危機研究組織伊朗項目主任阿里·瓦埃茲則注意到,此前外界擔心伊朗可能將鈾濃縮豐度提升至20%,但伊朗此次並沒有提到這一點。他認為,這說明伊朗仍然希望獲得歐洲國家支持,並不想完全破壞伊核協議。

美國恐將「硬碰硬」

針對伊拉克議會的撤軍要求,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說,伊拉克政府需要為美軍的長期駐紮付費,否則美軍不會撤出。他還稱,就算美軍以後撤出伊拉克,美國也將大規模製裁伊拉克。

對於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目前美國官方還未做出表態,但此前美方已經對伊朗做足強硬姿態。川普警告伊朗說,若伊朗襲擊美方人員或設施,美方將對伊朗52個目標實施迅猛打擊。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與伊朗的對抗正日益尖銳,逐漸從「代理人」模式轉為直接衝突。兩國矛盾不僅將影響伊拉克的安全穩定,還可能外溢到中東地區其他國家。

對於當前美國和伊朗矛盾升級,歐洲國家紛紛開展斡旋活動。英法兩國領導人與川普通了電話,德國提議提前召開歐盟外長會以迅速拿出應對辦法,歐盟也向伊朗外長扎裡夫發出訪問邀請。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室主任趙晨認為,歐洲能做的十分有限,只能是緩和緊張局勢。由於歐盟不敢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因此即使成功邀請扎裡夫訪問,也很難取得實際成果。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再興_NBJS9026

相關焦點

  • 中東局勢升級日元走高 美元走勢或技術性反轉
    中東局勢緊張關係突然升級,避險貨幣日元大幅走高;未來幾個交易日市場流動性可能會繼續不足,美元似乎準備反轉走高。 周四美元兌多數貨幣謹慎走高,在年底假期流動性枯竭之後,市場正慢慢恢復運轉,預計短期內仍將出現一些波動。總的來說,昨日美元的上漲是伴隨股市一同上漲的。
  • 蘇萊曼尼遇害一周年,美伊「互放狠話」,局勢再度升級
    2021年1月3日,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逝世的一周年紀念日,隨之而來的是美國與伊朗之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據半島電視臺報導,蘇萊曼尼遇害後,伊朗政府高級官員曾多次誓言要為其復仇。截至目前,伊朗已將涉嫌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美國人名單增至48人。
  • 兩伊戰爭
    長久以來,美國在中東地區採取著一種三位一體的戰略布局,首先是大力扶持三大盟友——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這三個國家都是典型的親美國家,被美國視為最可靠的盟友,這個可靠既指主觀態度,也指客觀能力,因為不論是以色列政府、土耳其政府,還是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它們至少不會像南越的吳庭豔那樣爛泥扶不上牆。
  • 菲律賓準備從兩伊撤僑,杜特爾特下命令,中東事務特使即刻出發!
    杜特爾特命令其中東事務特使西馬圖即刻趕赴中東,菲律賓武裝部隊隨時待命,一旦美國與伊朗爆發武裝衝突,軍隊將協助僑民撤離。杜特爾特 新華社圖延伸閱讀:五問中東局勢:美伊鬥,歐洲慌,川普將陷「消耗戰」?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分析稱,伊朗在中東地區經營時間很長,盟友較多,靈活性大。也就是說,伊朗完全可以不出面,以代理人的方式掀起對美國在中東地區利益的攻擊。目前,伊朗舉國上下民怨沸騰,但董漫遠預測,當局口中的「報復」行為將「有序」進行。
  • 馬拉松的「消耗戰」兩伊戰爭到底誰是勝者?
    兩伊戰爭沒有勝者——「中東雄獅」薩達姆的敗亡,伊朗至今的泥潭難出都是兩伊戰爭遺禍!現在看,兩伊戰爭改變了中東地緣政治,塑造了當今的碎片化格局首先,兩伊戰爭加速了伊拉克和伊朗政治變局,造成了後薩達姆時代的「兩伊畸戀」。兩伊戰爭結束後,聲望達到頂峰的伊拉克強人前總統薩達姆一時風頭無兩。然而風光背後的則是債臺高築,其中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
  • 美俄中東博弈或進一步升級
    雙方在中東的軍事對抗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未來可能對中東局勢產生較大影響。美國咄咄逼人為對俄羅斯形成有效遏制,美國近期在中東地區主要採取以下軍事動作。部署先進戰機。據美國《空軍時報》網站6月1日報導,來自美空軍第388和第419戰鬥機聯隊的1個F-35戰鬥機中隊於5月20日部署至阿聯迪哈夫拉空軍基地。
  • 美軍核潛艇進入波斯灣「秀肌肉」,海灣局勢是否會再度緊張升級?
    本期嘉賓:宋曉軍、滕建群 話題一:美軍高調宣布核潛艇進入波斯灣公開「秀肌肉」,海灣局勢是否會再度緊張升級? 新聞背景: 美國海軍12月21日宣布,目前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有一艘核動力潛艇和兩艘飛彈巡洋艦,分別是「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喬治亞」號和「皇家港」號、「菲律賓海」號巡洋艦,艦艇已於21日抵達波斯灣。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軍方歷來很少公開潛艇的活動情況,這次對外公布實屬罕見。
  • 看世界丨多方博弈不斷,2019年中東局勢分析
    回顧2019年中東局勢,多方博弈不斷,亂局依舊。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劍拔弩張的美國和伊朗險些引爆一場戰爭。此外,伊核協議遭遇嚴峻考驗,敘利亞、葉門內戰持續,美國偏袒以色列施壓巴勒斯坦又出新招,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雖實體覆滅但反恐鬥爭仍任重道遠,「阿拉伯之春」在一些國家餘波未了。
  • 2020年中東地區局勢的六大看點
    沙特和伊朗分別代表的伊斯蘭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矛盾加劇,爭鬥升級,互不相讓。土耳其插手敘利亞和利比亞內政,並向利派遣部隊。埃及支持利國民軍。阿聯國小,但不甘寂寞,搞起地區大外交,染指葉門和利比亞事務,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拉緊同美國關係,以提高自身地位。卡達敢於對沙特說「不」,並與土耳其和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結成聯盟,以應對地區不測。
  • 科威特:中東和平穩定器
    在這裡,政治學者帶你解讀世界局勢,剖析政壇動蕩;歷史學家為你講述悠長歷史,回溯往日時光;背包客娓娓道來詩與遠方,帶你領略文化碰撞;電影愛好者向你推薦高分影片,滿足你所需的精神食糧……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觀察世界、奇遇人生。關注看世界,用思想丈量世界,找回一顆自由而有趣的靈魂。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碼頭。
  • 兩伊戰爭到底是打個什麼?究竟是誰打的誰?最後又是誰打贏了?
    美蘇爭霸下的兩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這兩個強權因為冷戰的關係,開始在各國之間拉幫結派。中東地區盛產石油,更成為了美蘇爭霸的角力場,也深深影響了位於西亞的伊拉克和伊朗的發展。這就讓美國很害怕伊朗會倒向蘇聯,那麼蘇聯就可以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海岸駐兵,以此來控制中東地區和印度洋。所以,美國就打算在伊朗扶持一個親美的政權,來封鎖住蘇聯及其盟友向南邊擴張,於是就開始利用中央情報局來幹預伊朗的事務。終於在1953年的時候,美國中央情報局成功發動政變,將摩薩臺逮捕,並將原伊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巴列維扶植上臺。
  • 關鍵節點以色列高官被暗殺,諜影重重的中東局勢,何時才是盡頭
    最近中東地區的局勢再度生變,據一家俄羅斯媒體援引伊朗Press TV的消息稱,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發生了一起槍擊案,嫌疑人向正在等紅綠燈的車輛連開15槍之後,快速逃離現場。該報導還指出這次槍擊案的受害人名叫法米·希納維,他的身份是一名以色列高級指揮官。
  • 兩伊戰爭40周年,伊朗和伊拉克達成共識——驅逐美軍!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由於邊境糾紛、宗教矛盾、民族仇恨等問題,爆發了兩伊戰爭。整個兩伊戰爭打了8年,事實上無論是伊拉克還是伊朗都是拼盡了全力,傷亡數據均為數十萬,消耗了積攢多年的財富和國家資源,漫長的兩伊戰爭可能也與伊拉克在1990年海灣戰爭中不敵以美國為首的各國聯軍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 日本驅逐艦啟程前往中東,寓意何為?中東局勢便是答案
    中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很亂的一個地區,它的亂不僅是當地亂,還摻和其他國家,很多國家都跑去中東地區了,美國,俄羅斯,歐洲一些等等,可是最近有個國家也想去湊熱鬧了,這個國家就是日本,日本自從二戰戰敗過,就成了美國的小弟,所以對美國也是說一不二,美國說什麼就是什麼,日本以美國馬首是瞻,最近日本驅逐艦啟程前往中東會不會是美國的意思呢
  • 局勢驟然升級,戰爭一觸即發,拜登要接管伊朗?
    以下是最新發展情況:危險升級?數周來,人們對伊朗引發緊張局勢的擔憂一直很高,尤其是在1月3日美國殺害伊拉克一名高級伊朗將軍一周年紀念日前後。美國官員一直在高度警惕伊朗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其中包括此前曾在該國美國設施發射火箭彈的伊拉克同盟民兵。周一,伊朗表示已將其鈾濃縮提高到20%純度-不足以製造核武器,但距離該水平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 按下葫蘆浮起瓢——兩伊戰爭進行時,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為何爆發?
    就在伊朗和伊拉克打得血肉橫飛之時,在另一個方向上,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了。 和之前幾次中東戰爭的主題不同,這一次,中東戰爭的主題是分裂。 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的時機,正是各方角逐到最激烈的巔峰時刻,到底是戰火在兩伊戰爭就點到為止,還是美國和蘇聯,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徹底攤牌,直接下場來一次你死我活的對決,這是一個問題
  • 韓國軍艦連夜出擊,美航母緊跟其後,局勢再次升級
    隨著韓國軍艦抵達中東,美國航母也緊跟其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呼籲伊朗即刻釋放韓國油輪。同時擔心川普和美國政府其他官員遭到伊朗報復,美國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命令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改變航線,停止常規的重新部署,依舊留在中東震懾伊朗,並聲稱「任何人都不能阻撓美國的決心。」除了撤銷「尼米茲」號航母返回美國本土的命令,此前美國還朝中東派遣了能裝配核彈頭的B-52轟炸機,並將"喬治亞"號核潛艇部署在波斯灣周圍,提升威懾力量。
  • 中東局勢驟然拉緊!以色列邊境傳出一連串巨響,伊朗終於動手了?
    近來,由伊朗頂級核武專家遇刺身亡掀起的一系列風波仍未平息,中東地區風雲再起,伊朗直指美以是幕後兇手,並發誓會對其進行猛烈報復,波斯灣上空再度籠罩戰爭陰雲。據外媒報導,近日以色列與敘利亞邊界地區一夜之間發生一連串爆炸事件,報導稱該事件是由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內部爆炸」引起的。
  • 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遭暗殺身亡 中東局勢再升溫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 穆加達姆:暗殺行動似乎是以色列政府在川普與拜登的權力交接期尋求冒險行動,將地區局勢拖入動蕩之中,並利用此舉阻礙拜登與伊朗改善關係。伊朗科學家遭暗殺身亡 中東局勢再升溫 美國重返伊核協議計劃的前景還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地區局勢已經因為暗殺事件而變得緊張起來。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遭襲擊身亡後,伊朗方面誓言報復。與此同時,美國和以色列也都有了新的動作,中東局勢再次驟然升級。
  • 2021年中東風雲多變
    2021年,中東地區局勢持續動蕩,「亂」、「變」交織,亂象叢生,變點有限,多種矛盾疊加,積重難返,治理維艱,任重道遠。地區格局,舊的已破,新的未立,正加速進入深刻調整。然而,地區發生大亂、大戰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疫情成災,牽動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