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宋曉軍、滕建群
話題一:美軍高調宣布核潛艇進入波斯灣公開「秀肌肉」,海灣局勢是否會再度緊張升級?
新聞背景:
美國海軍12月21日宣布,目前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有一艘核動力潛艇和兩艘飛彈巡洋艦,分別是「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喬治亞」號和「皇家港」號、「菲律賓海」號巡洋艦,艦艇已於21日抵達波斯灣。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軍方歷來很少公開潛艇的活動情況,這次對外公布實屬罕見。
此外,報導還將美軍核潛艇的部署,與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今年1月3日遭美國暗殺一事相關聯,指出目前美國官員正在密切關注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在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遇襲身亡近一周年之際,美國官員擔憂伊朗或伊朗的代理人可能會進行報復。因此,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伊朗為了紀念蘇萊曼尼之死再次發動襲擊,美國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資料圖:美國海軍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喬治亞」號
★問題1:美軍這次向波斯灣派遣核潛艇,矛頭是不是直指伊朗?
★問題2:此次美國罕見地向外界宣布在這一地區部署核潛艇,有什麼戰略意圖?和航母編隊相比,在波斯灣部署核潛艇有哪些不同的意味?
★問題3:根據美國媒體12月21日公布的消息,目前,美海軍「尼米茲」號航母與「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已經在阿拉伯海會合,目前位於東非索馬利亞附近海域。本月17日至18日,美軍還與沙特海軍、空軍在波斯灣舉行了大規模軍演。
美國拉開這樣的架勢,有沒有可能率先對伊朗實施打擊??
★問題4:154枚「戰斧」飛彈是一個什麼概念,在兩艘巡洋艦的護衛下,「喬治亞」號核潛艇一旦對伊朗實施打擊,可能造成怎樣的後果?
★問題5:美國海軍「喬治亞」號核潛艇編隊在波斯灣部署只是一次戰略威懾的試探,還是將長期部署?
★問題6:在美軍不斷強化波斯灣軍事部署的當下,伊朗是否會在蘇萊曼尼遇襲身亡一周年之際採取報復行動呢?
★問題7:另據以色列媒體12月21日報導,日前一艘以色列潛艇也已經秘密啟程,正通過蘇伊士運河與紅海,前往波斯灣水域,目的就是要配合美國向伊朗發出明確的震懾信號。不過,以色列國防軍迄今拒絕對該報導發表評論。
如果消息屬實,海灣地區動蕩不安的局勢將走向何方??
資料圖: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話題二:印度航母有可能選擇美國的艦載機,印度購買武器裝備會不會從此遭遇美國「綁架」?
新聞背景:
美國波音公司12月22日發布的視頻顯示,「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成功從陸地機場的滑躍跑道起飛,證明該戰機具備從航母滑躍式甲板上起飛的能力。美國波音公司人員表示,此舉如同開啟「超級大黃蜂」對印度出口的驗證程序,表明該戰機能適配印度海軍航母作戰。
印度海軍現役「維克拉瑪蒂亞號」號(又稱「超日王」號)航母採用滑躍式甲板,配備俄制米格-29K戰鬥機,與印度正在建造的國產航母計劃搭載的是同款戰機。但近年來印度海軍頻繁抱怨米格-29K故障率高、航程有限和電子裝備老舊,並有意選擇替代產品,美國對此大為心動。據印度媒體分析,如果印度選擇美國「超級大黃蜂」替代俄制艦載機,勢必嚴重衝擊俄羅斯對印軍售乃至印俄關係。
據報導,美國近年不斷加大對印度的軍售,僅美國波音公司出口到印度的就有11架C-17運輸機、8架P-8I海上巡邏機、22架AH-64E「阿帕奇」直升機以及15架CH-47F直升機。這些成功案例也讓波音公司對向印度出口「超級大黃蜂」充滿信心。
★問題8:印度僅僅是因為米格-29K的性能缺陷就想尋找替代方案,還是有其他考量?
★問題9:報導稱,印度唯一一艘現役航空母艦「維克拉馬蒂亞」號脫胎於蘇聯的「基輔」級航母,它的兩個飛機升降機位於甲板中間,而不是甲板邊緣,因此它們的尺寸嚴格限制了飛機的尺寸。由此可以想見,「維克拉馬蒂亞」號的升降機是無法運送「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的。
美制「超級大黃蜂」艦載機,能夠適配印度的俄制航母嗎?目前還面臨什麼困難?除了米格-29K,印度還有哪些備選的艦載機選項嗎?
★問題10:美國要想讓「超級大黃蜂」適配印度航母,必須進行大量的技術改進工作,難度係數很高。
美國堅持這麼做打的是什麼算盤?
★問題11:美國在推行「印太戰略」過程中,一直把印度視為一顆重要的棋子,近年來不斷密切和印度的軍事聯繫。而俄羅斯是印度傳統的軍火供應商,有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在印度軍隊服役的裝備、武器和平臺有86%來自俄羅斯。
印度在武器裝備採購上,是否會拋棄俄羅斯,全面倒向美國?這是否符合印度的利益?
★問題12:印度最終大概率會選擇哪款艦載機?
★問題13:如果印度最終選擇美國的「超級大黃蜂」,而且面對當前美國不斷擴大對印軍售的趨勢,作為印度傳統軍火供應商的俄羅斯會作何反應?
★問題14:印度的武器裝備向來被稱為「萬國牌」,印度未來武器裝備採購的主要方向到底會放在哪裡?
中國之聲全國收聽頻率:
中波/AM:639、756、945、981、1008、1134、1377、 1422、1539、1593千赫 (全國範圍覆蓋)
欄目介紹
從2020年7月4日起,總臺軍事節目中心廣播節目部在中國之聲推出一檔全新的軍事評論類直播節目《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央廣軍事」全媒體矩陣聯合呈現,「雲聽」音頻客戶端同步播出。今後每周六19點至20點,《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欄目將為您邀約權威軍事專家,縱論全球軍事熱點,解讀武器裝備動態,致力打造「觀點權威、分析深刻、表達自然、影響廣泛」的軍事廣播節目。敬請關注!
本集主創
主 編:穆亮龍 徐佳慧
主持人:朱 江
編 輯:李 悅 宋鵬超
監 制:呂錫成 孫 利
來源:央廣軍事
編輯:李嘯宇
編審:劉鵬
主編:朱西迪
監製:呂錫成 孫利 譚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