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對峙下的中東局勢」近段時間以來持續「刷屏」,因此,剛剛過去的2020年也成為了中東格局與秩序深度重構的一年,地區整體局勢雖有所緩和,但由於美國的強勢介入,霸權主義深度困擾著中東各國,目前該地區仍然在是否開戰的「命運抉擇」邊緣徘徊。一方面,美國在中東地區頻刷「存在感」,另一方面,美國又想幹預中東地區的相關決策和事務,力求利益最大化。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局勢又持續升溫,美方駐伊拉克大使館頻繁遭襲,蓬佩奧直接將槍口對準伊朗,指控這就是突襲美大使館和軍事基地的「幕後黑手」。對於美方的言論,伊朗外交部也強勢回應,警告美方不要在關鍵時刻進行挑釁,否則將會遭到嚴厲反擊。然而,穩坐「世界頭把交椅」的美國可不懼威脅,停止挑釁是不可能的,就在伊朗亮明強硬態度後,美國核潛艇就高調亮相關鍵海域,滿載154枚巡航飛彈直撲伊朗周邊。
此次美軍派出的是「喬治亞」號,這也是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按照相關專家分析,這艘潛艇的服役時間較長,因此並不適合執行飛彈打擊任務,在此背景下,「喬治亞」號就被改造成了一艘對陸攻擊潛艇。據美軍高層的說法,該型核潛艇在波斯灣地區完全可以無視伊朗的反潛能力。
就這樣,美國核潛艇在兩艘護衛艦的護送之下,大搖大擺的闖入波斯灣海域,伊朗卻無可奈何。這也是美國核潛艇8年之後再次重返波斯灣,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在國際社會上引發轟動,不少外媒大肆報導:美國這是要開戰嗎?事實上,一直以來,核潛艇都被視為「大殺器」,而美軍此次滿載154枚巡航飛彈的行為,儼然就是在向外界表示,美方具備與伊朗開戰的能力。不過,軍方卻以「不想讓美伊爆發衝突」為由,下令不打第一槍,顯然,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此前,美方已經進行了一連串危險動作,暗殺蘇萊曼尼不夠,還當街刺殺了一位核科學家,如此種種就是在逼伊朗方面開第一槍,這樣美國就有理由對伊朗進行猛烈打擊,此外,蘇萊曼尼死亡一周年之際,美國此舉似乎也是在警告伊朗:妄想試圖報復。然而,對於美國的危險舉動,伊朗似乎不為所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