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為什麼要向波斯灣倒入500萬桶石油?

2020-11-17 騰訊網

上個世紀一場海灣戰爭讓世界各國都見識到了高科技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戰爭的形式從這一刻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對於美國來說這只是一場展示自己國力的「表演秀」,而對於伊拉克來說,這無異於滅頂之災。海灣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薩達姆突然舉兵入侵了科威特,並且還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面對這一情況美國坐不住了,它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伊拉克的勢力一步一步壯大,於是美國打著援助科威特的旗號強行進入了波斯灣地區。

當時世界各國都覺得,海灣戰爭將會是越南戰爭的翻版,畢竟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令人難忘。薩達姆也不例外,面對美國的出兵,薩達姆一開始信心滿滿,他認為自己的百萬大軍肯定能夠打敗美軍。

美軍進入海灣地區以後便立刻對伊拉克展開了不間斷的空中轟炸,伊拉克的重要地面目標以及指揮系統在美國的轟炸下遭受了嚴重的損失,面對美國的絕對制空權,伊拉克地面部隊幾乎沒有任何還手的機會。眼看著伊拉克就要輸掉這場戰爭。

薩達姆作為伊拉克的獨裁者,一向有著和常人不同的腦迴路。在即將輸掉戰爭的時候,薩達姆既沒有慌張求饒也沒有立馬跑路,他選擇將500萬桶石油全部傾瀉進波斯灣,不止如此,科威特境內的大部分油井也被薩達姆給點燃了。石油燃燒所產生的黑煙讓科威特的白天變成了黑夜,波斯灣海洋中大片大片的黑色液體更是對這裡造成了嚴重的汙染。

石油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資,它被稱為「黑色黃金」和「工業血液」,可以說是石油讓戰爭機器運轉了起來。中東地區之所以戰亂頻發也是因為這片土地下蘊藏的豐富石油資源,薩達姆此舉無疑是在往水裡扔錢,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事實上薩達姆此舉至少達到了兩個目的。第一,石油被傾瀉之後造成的嚴重汙染不僅讓美軍必須分出精力去處理事故,還讓波斯灣周圍的國家開始抗議整場戰爭。薩達姆將石油洩露的鍋全部甩在了美軍身上,這樣一來美軍就會受到多個國家的譴責。

第二,布滿了石油的波斯灣將大大阻礙美軍進行遠洋投送和兵力補充,當時美國在伊拉克境內屬於遠洋作戰,他們依靠的是伊拉克周圍國家為其提供的港口,假如波斯灣被汙染,那麼美軍的進攻速度就不得不暫時停下來。

不過海灣戰爭的結局從美軍掌握絕對制空權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薩達姆此舉只是緩兵之計,根本無法從根本上挽回伊拉克軍隊的頹勢。

薩達姆進攻科威特本就是一場不正義的戰爭,海灣戰爭的爆發和戰敗也是薩達姆咎由自取。薩達姆這樣一個獨裁的君主對於伊拉克來說到底是好是壞,直到今天還難有定論,不過當年由他主導的這次石油洩露事故,卻真真實實地給波斯灣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其造成的影響到現在都還未完全消除。

相關焦點

  • 波斯灣上的白色孤煙——海灣戰爭
    縱觀上下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歷史,你不難發現——古往今來無數次的王朝更迭、新舊勢力的替換以及為求稱霸世界而進行的對外擴張,大多數都以戰爭告終。當然,今天我所要講述的便是發生在中東地區的一次戰役——海灣戰爭。
  • 海灣戰爭之後,薩達姆被抓,伊拉克民眾為何憤罵他是叛徒?
    伊拉克民眾一直不太喜歡薩達姆,認為他是伊拉克的罪人。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被西方國家封鎖制裁長達十年之久,人民從天堂掉進地獄,水深火熱,希望改變生活,希望犧牲薩達姆來換取好一點的生活。薩達姆時期,年輕人失業都找不到工作,後期推行極端伊斯蘭化,導致眾叛親離,最後美軍攻進首都的時候,部隊四下潰逃。
  • 海灣戰爭——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的開端
    科威特是中東的一個小國家,處於海灣地區的咽喉位置,誰控制住科威特,就能握住海灣地區的命門。 伊拉克已經和伊朗打了一通,這下又輕易拿下科威特,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在整個80年代,裡根、老布希政府都在大力向伊拉克直接出售武器,就是希望薩達姆在中東地區為美國代言。
  • 美軍為什麼要發動伊拉克戰爭?就只是為了抓捕薩達姆嗎?
    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以美英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戰爭歷時7年多,最終以美軍全部撤出結束。
  • [收藏]央視紀錄片《世紀戰爭》之海灣戰爭(附解說詞)
    但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科威特的獨立,這也是伊拉克要把科威特變成自己第19個省的原因。在科威特回絕了伊拉克的領土要求後,薩達姆命令向科伊邊境調集軍隊,並向科威特發出最後通牒。1990年8月2日凌晨,隨著薩達姆的一聲令下,伊拉克一舉吞併了自己的鄰居。
  • 美軍發動海灣戰爭,就是為了抓捕薩達姆嗎?背後的陰謀真的很美國
    美國他們還沒有找到確鑿可信的證據,卻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經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銷毀的一些文件和人證。2011年2月15日,當年向美國及德國透露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直接引發伊拉克戰爭的情報人員,首次承認一切其實均為謊言。所以,這個原因只是美國能拿出來公開說的原因。
  • 石油命運:一張照片揭開海灣戰爭的秘密
    今天將播出第二集《石油命運》,歡迎您鎖定第一財經電視頻道,了解石油,體驗黑金時代。今天,在節目播出前,該紀錄片導演、80後女生韓瀟,先為您講述一件節目製作過程中發生的趣事。當百度、google、bing……一系列搜尋引擎相繼陣亡後,我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浩瀚的網絡中,僅僅發現一張極其模糊的2寸大小照片,紀錄片要採用,顯然不符合規格。到底該怎麼辦呢 ?我硬著頭皮,轉而求助這位女大使曾經的任職處——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網頁上,設有歷任大使的介紹。當我找到格拉斯皮的介紹連結時,我心中充滿了期待。但是點開後我幾乎崩潰。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武器的發展歷程與現代戰爭的進化是分不開的,二戰時期各國戰爭形式還以機械化戰鬥為主,當年機械化程度頗高的德軍和蘇軍之間的戰鬥還被稱為是最強陸軍之間的對決。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陸軍的作用卻在無形之間被削弱了,美國用一場曠世的海灣戰爭告訴世界各國,現代信息化戰爭已經來臨。
  • 海灣戰爭:伊拉克42天被打敗,美軍傷亡27人,改變現代戰爭的17年
    如果要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場局部戰爭最為殘酷,那麼要數海灣戰爭!無論是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不僅帶來沉重的災難,也敲醒了世界各國,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什麼是信息戰!
  • 囚禁3年,羅列14條罪名,一代梟雄薩達姆如何被大國玩弄至死
    011980年-1988年,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已經掏空了伊拉克的國庫,並欠下了英法美、蘇聯以及中東多個國家700多億的外債,其中最大的一筆140億美元外債是欠鄰國科威特的。科威特國土面積雖小,卻比鄰波斯灣,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和便利的海域交通成為中東五大石油出口國之一,賺得盆滿缽滿。
  • 在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是如何對待美國女戰俘的?
    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場戰爭持續7年多,美英聯軍最終推翻薩達姆政府並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 戰爭期間,美國把伊拉克百萬大軍打的潰不成軍,而自身傷亡不足百人。至於被俘軍人則更少,但是偏偏有一名叫梅莉莎的女兵被伊拉克軍隊抓獲,成為了薩達姆的俘虜。
  • 薩達姆擁兵百萬,號稱戰無不克,為何美軍傷亡百餘人就拿下?
    上個世紀末美國就對伊拉克發動了海灣戰爭,擁兵百萬、武器精良並且號稱戰無不克的薩達姆,被美軍僅用傷亡百餘人的代價就給拿下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裡為您細細講解。 薩達姆時期,伊拉克通過販賣石油賺了不少錢,就連美國都十分眼紅伊拉克。
  • 美軍真的打敗薩達姆了?戰爭結束後地下傳來動靜,挖開後收穫滿滿
    ,戰爭結束後去哪了?在戰爭結束後地下傳來動靜,美國挖開後收穫滿滿,原來多年後美軍發現藏寶地點,這些「寶貝」都是薩達姆戰敗時下令掩埋在沙漠中的戰鬥機,本來是想用來東山再起,不過在薩達姆已死的情況下,這些武器永遠都沒有用到的那一天了,看來美軍真的打敗薩達姆了。
  • 海灣戰爭;越戰結束後美國最成功的一次秀肌肉——四千比十萬
    相反,蘇聯的老對手美國卻過得順風順水,蘇聯崩潰在即,世界將會步入新的格局,美國成為當時直到現在最強大的國家,為了鞏固這一地位,將中東的石油資源掌控在自己手中成為美國的重中之重,海灣戰爭更是最好的切入點。而此時的中東世界混亂不止,不曾止息的阿以戰爭、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阿拉伯世界一片硝煙。
  • 伊拉克戰爭時,薩達姆為何會將戰機全部埋葬,他究竟有什麼陰謀?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靠戰爭發家的,尤其是在二戰裡美國可以說是嘗到了不少甜頭,所以他們就將這樣的發展模式延續了下去,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那就想辦法找藉口創造戰爭,例如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伊拉克戰爭也被稱作是第二次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才過了12年的時候伊拉克戰爭就爆發了,大家普遍認為它是海灣戰爭的一種延續。
  • 海灣戰爭為何讓中國清醒?百萬大軍成活靶,美軍給各國上了一課
    我們今天談到海灣戰爭爆發的起因,都繞不開一個波斯灣小國——科威特,上世紀末的伊拉克為了實現自己的地區大國夢,對周邊自己的鄰居國家頻繁挑事,當時中東地區的熱點事件十有八九都跟伊拉克有關,而當時任總統薩達姆徹底掌權之後,他把目標就鎖定在了自己的東部強鄰——伊朗身上,兩伊戰爭對伊拉克消耗巨大,戰爭期間伊拉克在四處採購軍備,向蘇聯、中國購買了許多武器裝備,由於大量的軍購訂單,導致伊拉克缺錢了,甚至於被迫向科威特借錢應急
  • 91年的海灣戰爭,如果換做是我軍,結局會不會「逆轉」?
    冷戰結束之前,對世界格局造成影響最深刻的戰爭之一當屬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在這場持續41天的戰爭中,美國人用「信息戰」的新型作戰方式,給全世界各國上了一課,讓大家意識到了在現代化戰爭中,傳統步兵為主導的模式已經完全不夠用,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掌握才是現代化戰爭獲勝的砝碼。
  • 橡樹 | 紀念布希,閒侃巴拿馬戰爭和海灣戰爭
    高崗,由韓戰到五馬進京戰將陳光的句號抗戰時期的朱德總司令北洋艦隊徹底覆滅123年散記1979中越戰爭紀念日系列:橡樹中越戰爭系列海灣戰爭,不過是巴拿馬戰爭擴大化的翻版。美軍綜合作戰信息管理系統已經成熟用於實戰。其他諸如新式夜視儀、預警機、電子幹擾等等武器,更是漫山遍野的猴子和公雞們聞所未聞。大家都還在對二戰的鋼鐵洪流,蘇俄的裝甲軍團佩服得五體投地而大力發展機械化軍備的時候,咔嚓,布希手起刀落,割了薩達姆的脖子。
  • 為什麼說兩伊戰爭是用現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戰爭?兩伊空戰史話
    薩達姆宣稱:「伊拉克將在波斯灣保持五十年的軍事優勢。」他們的第一號戰報吹噓「空襲取得了巨大戰果,摧毀伊朗飛機189架,武裝直升機4架,己方僅損失飛機10架。」按照這份戰報,三分之一的伊朗空軍已經報銷,但伊拉克人還念念不忘指責蘇制武器的性能不佳,宣稱很多炸彈沒有爆炸,否則戰果會很大。伊朗人也不示弱,他們宣稱在反擊中「摧毀了伊拉克90%的石油設施和裝運設備。」
  • 美國女兵在海灣戰爭中被俘,那薩達姆的軍隊是怎麼處置她的?
    在海灣戰爭中,就有美國女兵被伊拉克士兵俘虜過,那薩達姆軍隊是怎麼對她的呢?真相讓人意外。 這裡說的被俘虜的美國女兵叫做美瑞沙,她並不是要上前線殺敵的士兵,她是後勤兵,工作是專門為在前線拼殺的士兵運送戰備物資,當時她正開著卡車進行運輸任務,結果卡車陷入到了泥沙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