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之後,薩達姆被抓,伊拉克民眾為何憤罵他是叛徒?

2020-11-17 騰訊網

伊拉克民眾一直不太喜歡薩達姆,認為他是伊拉克的罪人。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被西方國家封鎖制裁長達十年之久,人民從天堂掉進地獄,水深火熱,希望改變生活,希望犧牲薩達姆來換取好一點的生活。薩達姆時期,年輕人失業都找不到工作,後期推行極端伊斯蘭化,導致眾叛親離,最後美軍攻進首都的時候,部隊四下潰逃。目前的伊拉克人,基本沒有懷念薩達姆的。

伊拉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薩達姆上臺一年就挑起兩伊戰爭,拼光了家底。彈丸之地,養一百二十萬軍隊,入侵科威特,遭受國際制裁。薩達姆錯就錯在入侵了科威特,得罪了曾經的阿拉伯兄弟,因為那些兄弟都是親美的,不然美國還會需要他對抗伊朗,中東那麼多君主,美國都不說別人是獨裁者,就偏偏說他是,凡是和美國過不去的都是暴政,獨裁,不民主的,甚至虛構說他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薩達姆最錯誤的事,就是隨美國以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理由來讓美國隨意檢查,如果像班利班那樣公開與美國為敵,美國也不會把伊拉克實力都摸個遍為以後打擊鋪路。還有美軍攻打伊拉克爾時伊軍都採取避戰。

如果一旦反抗戰爭一拖下去,就像現在的伊朗和敘利亞那樣以石油為回報那也有得打,甚至當需要時伊拉克或敘利亞或伊朗都會研發出核武器這王牌,就像巴基斯坦和朝鮮那樣,這樣的三流小國哪有金錢,技術來研發出核武器,但當局勢需要其有核武器時,就自然會出現核武器是爆,並宣布已經成功研製成核武器,箇中的原因明白人都知道。

小布希時期的美國政府一意孤行,發動伊拉克戰爭。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中東亂局,可以說非常愚蠢和惡毒。對中東的現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一點沒法洗也沒有必要洗。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反過來就要去洗薩達姆,你不能說,1936年的德國比1946年的德國更穩定更富強,所以1936年的德國就更好。美國2003年是侵略,薩達姆1991年也是侵略。

伊拉克變成現在這樣,薩達姆要負50%的責任,1979年他奪權後帶給伊拉克人的,就是三場戰爭。如果他奪權之後好好發展改善民生,以伊拉克的富裕程度,當個中等發達國家是沒問題的。伊拉克如果不發動兩伊戰爭,和伊朗死磕,就不會有之後的海灣戰爭,如果沒有海灣戰爭,那麼2003年3月20日的伊拉克戰爭可能就不會發生。

1979年薩達姆奪權,1980年就開始和伊朗開戰,一打就打到1988年,結果伊拉克財政被打垮了,薩達姆自己也欠了一屁股債,結果為了賴帳,就打了科威特順便打了下沙特,導致多國部隊幹涉軍入侵阿拉伯半島,把伊拉克軍隊打成了傻子,然後就是各國對伊拉克長達十餘年的經濟制裁,美國和伊拉克關係惡化,薩達姆本人還策劃了1994年刺殺老布希的案子,海灣戰爭後,薩達姆本人從世俗化轉向伊斯蘭教蘇菲派,以上種種結果也就導致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發生。

伊拉克早期屬於底子好(和周邊國家比),國家收入也有保障,所以伊拉克國民普遍生活比較富裕。然而,兩伊戰爭很大程度上拖垮了伊拉克國家財政,海灣戰爭更是,最致命的是隨之而來的經濟制裁。

所以即便法律上規定了公民福利,但以91年之後的伊拉克實力,也實現不了。這一點和阿富汗很像,戰爭和制裁摧毀了國內經濟。伊朗體量大些,承受力強點,比伊拉克要好些。薩達姆其實不過是個時代的小丑,因為種種原因上臺並成為了一個蹩腳的獨裁者,將一個尚有希望的國家推向了深淵,現在的伊拉克也很糟糕,但根源很大程度在薩達姆。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伊拉克戰爭時,薩達姆為何會將戰機全部埋葬,他究竟有什麼陰謀?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靠戰爭發家的,尤其是在二戰裡美國可以說是嘗到了不少甜頭,所以他們就將這樣的發展模式延續了下去,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那就想辦法找藉口創造戰爭,例如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伊拉克戰爭也被稱作是第二次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才過了12年的時候伊拉克戰爭就爆發了,大家普遍認為它是海灣戰爭的一種延續。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海灣戰爭實際上是美國進行的諸多戰爭中,少數的以正義目的為導向的戰爭。雖然美國每次進行戰爭之前都會為自己找藉口,而且海灣戰爭對於美國來說肯定也是有利可圖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海灣戰爭的最初目的確實是在反侵略。這場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伊拉克想要賴掉欠科威特的巨額欠款,科威特不同意,於是薩達姆直接集結軍隊,想要佔領科威特。
  • 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為什麼要向波斯灣倒入500萬桶石油?
    上個世紀一場海灣戰爭讓世界各國都見識到了高科技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戰爭的形式從這一刻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對於美國來說這只是一場展示自己國力的「表演秀」,而對於伊拉克來說,這無異於滅頂之災。海灣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薩達姆突然舉兵入侵了科威特,並且還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
  • 薩達姆被捕後,3年的牢獄生活是怎樣的?一張照片激怒伊拉克人民
    所以拋開他「獨裁者」的身份不說,其確實是位出色的總統,受到人民的擁戴是很正常的事情,奈何薩達姆野心太大,人民無法接受,矛盾才會演化成衝突,給予美軍可乘之機。海灣戰爭過後,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軍隊落敗,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其帶著一眾親信和遺孀開始逃亡。
  • 伊拉克的軍力遠勝越南,為何海灣戰爭完敗美國,才只堅持了42天?
    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難能同日而語。第一,這兩次戰爭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越南戰爭打了整整二十年,海灣戰爭(第一次)僅短短四十二天就宣告結束了。第二,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越南戰爭的背後,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國家的冷戰較量,而在海灣戰爭時,薩達姆政權侵犯主權國家科威特惹人唾棄孤立無援,是伊拉克憑一己之力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聯軍硬剛。
  • 美軍為什麼要發動伊拉克戰爭?就只是為了抓捕薩達姆嗎?
    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以美英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戰爭歷時7年多,最終以美軍全部撤出結束。
  • 為何說薩達姆眼光獨到?臨死前三大預言全部應驗,一個與我國有關
    說起薩達姆,相信我們都不陌生,在他的帶領下,伊拉克走上了繁榮,並在當時的中東地區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我們痛斥他獨裁的同時,也必須承認其卓越的領導力。他的一生牽扯了許多戰爭,曾先後與伊朗科威特等國,發生過衝突。
  • 海灣戰爭——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的開端
    科威特是中東的一個小國家,處於海灣地區的咽喉位置,誰控制住科威特,就能握住海灣地區的命門。 伊拉克已經和伊朗打了一通,這下又輕易拿下科威特,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在整個80年代,裡根、老布希政府都在大力向伊拉克直接出售武器,就是希望薩達姆在中東地區為美國代言。
  • 美軍發動海灣戰爭,就是為了抓捕薩達姆嗎?背後的陰謀真的很美國
    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以美英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戰爭歷時7年多,最終以美軍全部撤出結束。
  • 薩達姆手握百萬大軍,為何在戰爭中會如此不堪一擊?說了沒人會信
    當大部分地區都能維持和平穩定的時候,伊拉克卻經常不那麼和平穩定,他們似乎經常處於戰亂之中,伊拉克的百姓也生活得非常艱難,經常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不少其他處於和平地區的民眾,在看到伊拉克民眾的生活狀況時總會感到心驚和不忍,也再次體會到了和平的重要性。
  • 在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是如何對待美國女戰俘的?
    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場戰爭持續7年多,美英聯軍最終推翻薩達姆政府並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 戰爭期間,美國把伊拉克百萬大軍打的潰不成軍,而自身傷亡不足百人。至於被俘軍人則更少,但是偏偏有一名叫梅莉莎的女兵被伊拉克軍隊抓獲,成為了薩達姆的俘虜。
  • 海灣戰爭:伊拉克42天被打敗,美軍傷亡27人,改變現代戰爭的17年
    如果要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場局部戰爭最為殘酷,那麼要數海灣戰爭!無論是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不僅帶來沉重的災難,也敲醒了世界各國,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什麼是信息戰!
  • 美國女兵在海灣戰爭中被俘,那薩達姆的軍隊是怎麼處置她的?
    在海灣戰爭中,就有美國女兵被伊拉克士兵俘虜過,那薩達姆軍隊是怎麼對她的呢?真相讓人意外。 車輛在原地逗留了太久,引起了伊拉克民兵的注意,當時車上還有美瑞沙與一位負責押運的士兵,美瑞沙與自己的戰友寡不敵眾,等到收到求救訊號的美國士兵趕來的時候,美瑞沙與她的戰友已經直接被俘虜帶走了。
  • 海灣戰爭,美軍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處,突然停止,到底為何?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因此,古代中國戰爭一般抓住主帥,或者直接打進敵國的首都,基本上就完成了戰爭。即使到近代如果首都都被佔了,基本上戰爭也就結束了,如二戰時期的法國、波蘭等,首都備戰,國家投降了。但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攻進伊拉克,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的位置就突然停止,直接撤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海灣戰爭伊拉克實力也很強,為何只堅持了42天?
    海灣戰爭有諸多意想不到,其中之一便是聯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只堅持了42天便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比如,當時很多軍事專家就說,海灣戰爭在較長的時間內可能會形成僵局。
  • 伊拉克戰爭,薩達姆為何把800架戰機藏在沙漠裡,而不是對付美軍
    如果說起戰爭,其實說白了就是大國之間的博弈,而終歸到底,就是政治集團的利益分配而已,即使後來的局部地區衝突,有很多都是大國在幕後操縱的結果,而一些小國家,由於軍事較弱,最終免不得被人操控捲入到戰爭中去。當然了,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就是美國。
  • [收藏]央視紀錄片《世紀戰爭》之海灣戰爭(附解說詞)
    第一次伊拉克緊張做準備,第二次做準備緊張,玩兒幾次之後,狼來了,喊多了之後,它就認為是一種正常的思路了。」 解說詞:1月17號這一天,美國再一次以大規模的空中力量真正打響這場戰爭的時候,伊拉克仍然以為這是麼美軍的一個慣例。
  • 薩達姆擁兵百萬,號稱戰無不克,為何美軍傷亡百餘人就拿下?
    上個世紀末美國就對伊拉克發動了海灣戰爭,擁兵百萬、武器精良並且號稱戰無不克的薩達姆,被美軍僅用傷亡百餘人的代價就給拿下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裡為您細細講解。 不過兩伊戰爭時期,美國和伊朗不對付,所以伊拉克和美國有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可是隨著兩伊戰爭結束,科威特戰爭爆發,薩達姆和美國逐漸走上對立面。
  •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因何而起?過程是怎樣的?
    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以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為由,結束了戰爭。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