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伊拉克實力也很強,為何只堅持了42天?

2020-11-18 騰訊網

海灣戰爭有諸多意想不到,其中之一便是聯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只堅持了42天便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比如,當時很多軍事專家就說,海灣戰爭在較長的時間內可能會形成僵局。

然而,戰局打臉了很多人。僅僅從兵力來看,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有數據表明,當時投入戰爭的聯軍兵力超過50萬人,而伊拉克也有80多萬。

以上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大致反映了戰爭的組織形態。按理說,伊拉克不至於如此快落敗的。畢竟,你聯軍武器先進,我伊拉克也不差。伊拉克投入戰爭的坦克4280輛、火炮2800門、裝甲輸送車2800輛之多。按理說,伊拉克是可以打得起一場現代戰爭的。

但此時已經是20世紀後期,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早已不是傳統的兵力對比和武器裝備。

從當時的情形看,伊拉克是一定要落敗的。原因很好理解。這是戰爭的性質決定的。海灣戰爭是冷戰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戰爭,是有合法性基礎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踐踏別國主權,違反國際社會基本理念價值,因此國際道義是站在伊拉克對立面的。最終,聯合國以12次會議的表決,為聯軍對伊動武提供了法律依據。可以說,聯軍採取的戰爭行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這就非常關鍵。有了這個基礎,聯軍就可以獲取大量的現金支持和物資支援。

從戰爭模式上看,海灣戰爭是一場高科技戰爭。什麼概念呢?電子戰飛機既可以幹擾,也可以防禦,實施空中和海上雙重打擊;精確制導武器可以遠程瞬間將目標鎖死,讓敵人逃無可逃。有了這兩個前提,地面部隊可以機動出戰,可以直接攻擊敵主力部隊。

在現代戰爭的邏輯裡,海灣戰爭註定是一場立體化的戰爭。而伊拉克缺少應對這種戰爭的能力。當時伊拉克的武器有飛彈、坦克、火炮、裝甲車,比較齊全,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戰爭會形成僵局的原因。不過,伊拉克武器大部分還停留在機械化戰爭時代,與聯軍比明顯差了一個等級。你拿現代戰爭的能力去打一場傳統戰爭,你說快不快,肯定快。

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僅損失了200多人,而伊拉克多達20000多人。就是這種力量對比的直接體現。

至於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原因不難理解。越南戰爭雙方力量對比也很大,但越南戰爭是發生在冷戰時期的一場局部戰爭。言外之意,戰爭的背後是兩大陣營支持的南越和北越進行的一場對抗。這裡面就涉及到美國在亞洲的戰略以及中蘇介入。說白了,這就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和對抗。這樣的戰爭想快速結束都有難度。

對比來看,海灣戰爭打的是戰爭形態,而越南戰爭打的是地緣政治。如此,比較對抗的長短就沒有特別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伊拉克的軍力遠勝越南,為何海灣戰爭完敗美國,才只堅持了42天?
    第二,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越南戰爭的背後,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國家的冷戰較量,而在海灣戰爭時,薩達姆政權侵犯主權國家科威特惹人唾棄孤立無援,是伊拉克憑一己之力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聯軍硬剛。
  • 海灣戰爭:伊拉克42天被打敗,美軍傷亡27人,改變現代戰爭的17年
    如果要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場局部戰爭最為殘酷,那麼要數海灣戰爭!無論是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不僅帶來沉重的災難,也敲醒了世界各國,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什麼是信息戰!
  • 42天超千億美元,海灣戰爭再來一次,中國才是種子選手
    海灣戰爭是一場現代化高科技戰爭,其維持時間短,前後歷時只有42天,但是在整場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耗資超過千億美元。這是直觀的戰爭資金數字,而且還是當時的匯率。而在戰爭結束後,美國再次被伊拉克所困,又於2003年連同其他國家,又對伊拉克發起了一場新的戰爭,而且到目前為止,聯軍在伊拉克境內仍舊駐紮了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所以,海灣戰爭是一場分為「戰爭中」和「戰爭後」兩個階段的大戰。既然是大戰,那麼耗資自然是水漲船高。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在伊拉克,前前後後已經投入了10萬億美元以上的資金。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武器的發展歷程與現代戰爭的進化是分不開的,二戰時期各國戰爭形式還以機械化戰鬥為主,當年機械化程度頗高的德軍和蘇軍之間的戰鬥還被稱為是最強陸軍之間的對決。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陸軍的作用卻在無形之間被削弱了,美國用一場曠世的海灣戰爭告訴世界各國,現代信息化戰爭已經來臨。
  • 海灣戰爭之後,薩達姆被抓,伊拉克民眾為何憤罵他是叛徒?
    伊拉克民眾一直不太喜歡薩達姆,認為他是伊拉克的罪人。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被西方國家封鎖制裁長達十年之久,人民從天堂掉進地獄,水深火熱,希望改變生活,希望犧牲薩達姆來換取好一點的生活。薩達姆時期,年輕人失業都找不到工作,後期推行極端伊斯蘭化,導致眾叛親離,最後美軍攻進首都的時候,部隊四下潰逃。
  • 談論海灣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海灣戰爭發生在1991年,由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行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這次戰爭是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及越南戰爭後的第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
  • 1991年的海灣戰爭,面對現代化戰爭,伊拉克軍隊到底敗的有多慘?
    伊拉克當時是中東地區比較活躍的國家,通過大量購買武器裝備,自身實力增長很快,由於不滿現狀,就入侵了科威特,這種做法很明顯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在冷戰中勝出的美國自然不能容忍伊拉克這種行為,於是就有了海灣戰爭。
  • 為何說海灣戰爭打醒了全世界?看伊軍的實力和防禦計劃就明白了
    在說到海灣戰爭以前,我們先看看這場戰爭到底是如何引起的,那時候的伊拉克兵力規模非常大,難有敵手,只算他們公布出來的數量,基本上就等於伊拉克的一半人口了。軍事實力強大起來以後,伊拉克就抑制不住自己壓榨別國的欲望了,而伊拉克的鄰國科威特,首當其衝成為了伊拉克侵擾的對象,一邊說科威特偷偷盜取了他們的石油,讓他們損失了很多錢,另外還想賴帳,因為伊拉克從科威特借來的錢已經達到了150億,還是美金。
  • 海灣戰爭——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的開端
    當伊朗和伊拉克因為宗教矛盾開戰,美國選擇了伊拉克,除了向薩達姆提供軍事情報,還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而薩達姆羽翼漸豐,野心也膨脹起來,他想要控制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線路。 所以,美國總統布希心裡很不舒服,當初是美國把薩達姆推到了領袖的寶座,如今薩達姆而想自己掌控海灣地區。於是,美國聯合北約幾個國家,組成聯軍,出兵伊拉克。
  • 91年的海灣戰爭,如果參戰的是我軍,結局會是怎樣?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海灣戰爭,海灣戰爭是美國與伊拉克之間發生的較大規模戰爭,此次戰爭讓伊拉克受到重創,也導致薩達姆政權被美國一鍋端。至此伊拉克就成為一個動蕩的地區,百姓們流離失所。美國的實力有目共睹,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無論是在經濟實力還是在軍事實力方面都有巨大優勢,所以說面對伊拉克他是有絕對優勝把握的。當然這也並不是代表伊拉克就絕對沒有一點必勝的希望,當時的伊拉克擁有百萬雄師,然後也擁有眾多武器。
  • 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把伊拉克換成我國,結局會怎樣?
    1991年的海灣戰爭可謂是教科書級的戰爭,這場戰爭讓全世界各國徹底醒悟,如今的作戰方式和作戰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二戰中的老一套作戰方式已經被淘汰了,同時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現代化作戰。雖說這場仗和我國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卻徹底打醒了我國,從此我國調整了軍隊的發展趨勢和作戰模式,那麼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把伊拉克換成我國,結局會怎樣?要知道當時的伊拉克是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使用的大多數武器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而且軍隊陣容也要比美軍龐大,可最終還是被美軍打得潰不成軍。
  • 時隔28年再看海灣戰爭,如今哪幾國軍事實力能達當時美軍水平?
    二戰之後,雖然全球整體趨於和平,但也爆發過幾場規模不小的戰爭, 其中就包括海灣戰爭。 提到海灣戰爭, 不得不說的是這場戰爭是人類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 高科技的軍事裝備被投入使用, 其在作戰模式上也與以往具有較大差異。
  • 海灣戰爭,美軍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處,突然停止,到底為何?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因此,古代中國戰爭一般抓住主帥,或者直接打進敵國的首都,基本上就完成了戰爭。即使到近代如果首都都被佔了,基本上戰爭也就結束了,如二戰時期的法國、波蘭等,首都備戰,國家投降了。但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攻進伊拉克,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的位置就突然停止,直接撤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海灣戰爭;越戰結束後美國最成功的一次秀肌肉——四千比十萬
    圖為美國與沙特的國防部長親切會晤海灣戰爭的前奏是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阿拉伯國家、中東世界強者彼此之間打得不可開交,對兩國國民經濟造成巨大負擔,伊拉克雖然是戰爭的第一贏家,但伊朗笑到了最後,伊拉克因為戰爭背負了大量的債務,拖欠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近800億美元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
  • 100小時地面進攻結束戰鬥:海灣戰爭帶來全球軍事理念大變革
    在攝像機的夜視鏡頭中,一串串高射炮彈帶著綠色的曳光,飛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夜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   誰也沒有預料到,號稱中東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多國部隊的攻勢下,竟是如此地不堪一擊。在經過狂轟濫炸後,多國部隊於2月24日發起了地面進攻,攻進了伊拉克的國土,僅僅4天後,伊軍土崩瓦解,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2月28日,停戰協議達成,海灣戰爭結束。
  • [收藏]央視紀錄片《世紀戰爭》之海灣戰爭(附解說詞)
    國防大學副教授葛立德(中校):「我們都知道海灣戰爭開始的時候,伊拉克宣稱,打下多少多少美國的飛機,最後一看,美國飛機只損失了40多架,其實沒有幾架飛機被打下來。那麼這個原因在哪? 國防大學副教授房  兵(中校):「整個戰爭期間,尤其是空襲作戰這38天,伊拉克一共向對方發射了88枚『飛毛腿』系列的,包括『候賽因』、包括『阿巴斯』這種改進型的飛彈,一共打了88枚,其中46枚打向以色列,目的很清楚,就是把以色列拉進這場戰爭,把水攪混,迫使這些參戰的阿拉伯國家處於尷尬的境地
  • 打仗用旅遊地圖指揮,上百枚飛彈定位失敗,難怪伊拉克當年會輸
    在二戰結束後,美國就成為了世界上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摘取二戰勝利果實的美國,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其他高新科技領域都得到了飛速發展。特別是在1991年,美國更是通過一場海灣戰爭,向全世界詮釋了美軍在現代化戰爭中的實力。
  • 海灣戰爭中,如果換成中國軍隊,戰局又會怎麼發展?
    美國在二戰之中積累了雄厚的資本,戰勝了蘇聯之後更是一躍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如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是要和美軍相比的話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海灣戰爭打響的時候,中國尚且還沒有大力發展自己的自主研發能力,中美之間的軍事實力更是隔著一條跨越不過去的鴻溝。
  • 伊拉克戰爭時,薩達姆為何會將戰機全部埋葬,他究竟有什麼陰謀?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靠戰爭發家的,尤其是在二戰裡美國可以說是嘗到了不少甜頭,所以他們就將這樣的發展模式延續了下去,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那就想辦法找藉口創造戰爭,例如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伊拉克戰爭也被稱作是第二次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才過了12年的時候伊拉克戰爭就爆發了,大家普遍認為它是海灣戰爭的一種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