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軍力遠勝越南,為何海灣戰爭完敗美國,才只堅持了42天?

2020-11-19 納蘭談史

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難能同日而語。

第一,這兩次戰爭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越南戰爭打了整整二十年,海灣戰爭(第一次)僅短短四十二天就宣告結束了。

第二,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越南戰爭的背後,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國家的冷戰較量,而在海灣戰爭時,薩達姆政權侵犯主權國家科威特惹人唾棄孤立無援,是伊拉克憑一己之力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聯軍硬剛。

第三,兩場戰爭的時間跨度不小,差了二三十年,越南戰爭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兒,戰爭形式以陸戰人海戰術打法為主流,而海灣戰爭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戰役,頗具現代化戰爭雛形,美軍憑藉高科技武器把伊拉克打懵了。

這兩場戰爭之間最大的聯繫,就是越南戰場的戰敗,並且死傷三十多萬人,令美國人痛定思痛,轉而大力發展高科技武器,避免再次陷入人海戰術的汪洋大海的陽謀之中,海灣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所以海灣戰爭也是美國檢驗新戰爭形態的試金石,而且效果十分良好,信息化戰爭不僅把伊拉克打懵了,也震驚了全世界。

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壓倒性勝利,既有戰略戰術的應用得當,更是高科技武器裝備的功勞,值得一提的是美軍的制電磁優勢。

把伊拉克百萬大軍覆蓋的數十個防空指揮、網絡、電力系統全部幹擾中斷,令伊拉克防空指揮系統形同虛設,飛毛腿飛彈盡數放空,而美軍在完全癱瘓和消滅伊拉克的作戰和通訊系統之後,則採取海上和空中飛彈集中火力精確打擊,美軍基本上是百發百中,而伊軍火炮在網絡癱瘓後如盲人一樣,悉數落空,最終投降,信息化戰爭僅僅持續42天就擊潰了薩達姆政權,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退軍。

海灣戰爭後,對世界各國而言,普遍促進了技術的變革,尤其是在軍事方面,機械化時代宣告結束,各國都強調科技的力量,中國、越南等國都致力於國內先進武器的研製與開發。

綜上,精銳的伊軍在聯合國軍多方壓制的形勢中,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能在現代化戰爭中堅持一個多月,也算是個奇蹟了。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海灣戰爭伊拉克實力也很強,為何只堅持了42天?
    海灣戰爭有諸多意想不到,其中之一便是聯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只堅持了42天便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比如,當時很多軍事專家就說,海灣戰爭在較長的時間內可能會形成僵局。
  • 海灣戰爭:伊拉克42天被打敗,美軍傷亡27人,改變現代戰爭的17年
    如果要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場局部戰爭最為殘酷,那麼要數海灣戰爭!無論是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不僅帶來沉重的災難,也敲醒了世界各國,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什麼是信息戰!
  • 海灣戰爭——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的開端
    當伊朗和伊拉克因為宗教矛盾開戰,美國選擇了伊拉克,除了向薩達姆提供軍事情報,還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而薩達姆羽翼漸豐,野心也膨脹起來,他想要控制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線路。 所以,美國總統布希心裡很不舒服,當初是美國把薩達姆推到了領袖的寶座,如今薩達姆而想自己掌控海灣地區。於是,美國聯合北約幾個國家,組成聯軍,出兵伊拉克。
  • 42天超千億美元,海灣戰爭再來一次,中國才是種子選手
    海灣戰爭是一場現代化高科技戰爭,其維持時間短,前後歷時只有42天,但是在整場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耗資超過千億美元。這是直觀的戰爭資金數字,而且還是當時的匯率。而在戰爭結束後,美國再次被伊拉克所困,又於2003年連同其他國家,又對伊拉克發起了一場新的戰爭,而且到目前為止,聯軍在伊拉克境內仍舊駐紮了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所以,海灣戰爭是一場分為「戰爭中」和「戰爭後」兩個階段的大戰。既然是大戰,那麼耗資自然是水漲船高。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在伊拉克,前前後後已經投入了10萬億美元以上的資金。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武器的發展歷程與現代戰爭的進化是分不開的,二戰時期各國戰爭形式還以機械化戰鬥為主,當年機械化程度頗高的德軍和蘇軍之間的戰鬥還被稱為是最強陸軍之間的對決。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陸軍的作用卻在無形之間被削弱了,美國用一場曠世的海灣戰爭告訴世界各國,現代信息化戰爭已經來臨。
  • 談論海灣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海灣戰爭發生在1991年,由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行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這次戰爭是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及越南戰爭後的第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
  • 海灣戰爭之後,薩達姆被抓,伊拉克民眾為何憤罵他是叛徒?
    伊拉克民眾一直不太喜歡薩達姆,認為他是伊拉克的罪人。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被西方國家封鎖制裁長達十年之久,人民從天堂掉進地獄,水深火熱,希望改變生活,希望犧牲薩達姆來換取好一點的生活。薩達姆時期,年輕人失業都找不到工作,後期推行極端伊斯蘭化,導致眾叛親離,最後美軍攻進首都的時候,部隊四下潰逃。
  • 海灣戰爭;越戰結束後美國最成功的一次秀肌肉——四千比十萬
    圖為美國與沙特的國防部長親切會晤海灣戰爭的前奏是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阿拉伯國家、中東世界強者彼此之間打得不可開交,對兩國國民經濟造成巨大負擔,伊拉克雖然是戰爭的第一贏家,但伊朗笑到了最後,伊拉克因為戰爭背負了大量的債務,拖欠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近800億美元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
  • 1991年的海灣戰爭,面對現代化戰爭,伊拉克軍隊到底敗的有多慘?
    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的壓力相對變小,這時候美國開始計劃更好的控制中東地區。伊拉克當時是中東地區比較活躍的國家,通過大量購買武器裝備,自身實力增長很快,由於不滿現狀,就入侵了科威特,這種做法很明顯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在冷戰中勝出的美國自然不能容忍伊拉克這種行為,於是就有了海灣戰爭。
  •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不僅僅只是為石油,確實為美元的霸主地位
    在二戰之後,幾乎每一屆美國總統政府都在全世界發動戰爭。如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等。通過發動戰爭,美國扶持親美政府,也可以獲得該地方的利益與資源,更可以轉移國內矛盾。
  • [收藏]央視紀錄片《世紀戰爭》之海灣戰爭(附解說詞)
    國防大學副教授葛立德(中校):「我們都知道海灣戰爭開始的時候,伊拉克宣稱,打下多少多少美國的飛機,最後一看,美國飛機只損失了40多架,其實沒有幾架飛機被打下來。那麼這個原因在哪?  歷時42天的海灣戰爭終於偃旗息鼓。在這場高技術戰爭中,伊軍共死傷近10萬人,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與此相比,多國部隊的損失則顯得微不足道,僅傷亡600餘人。海灣戰爭以伊拉克的失敗而告結束。海灣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其幹預國際事務的能力和信心。海灣戰爭僅以傷亡600多人的代價換來了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在軍事上重新恢復了自信。
  • 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把伊拉克換成我國,結局會怎樣?
    1991年的海灣戰爭可謂是教科書級的戰爭,這場戰爭讓全世界各國徹底醒悟,如今的作戰方式和作戰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二戰中的老一套作戰方式已經被淘汰了,同時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現代化作戰。雖說這場仗和我國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卻徹底打醒了我國,從此我國調整了軍隊的發展趨勢和作戰模式,那麼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把伊拉克換成我國,結局會怎樣?要知道當時的伊拉克是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使用的大多數武器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而且軍隊陣容也要比美軍龐大,可最終還是被美軍打得潰不成軍。
  • 海灣戰爭打醒了中國?雖未參與,但的確獲益匪淺
    上世紀的海灣戰爭帶給世人的震撼程度是難以言喻的,同時也對各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用壓倒性勝利一雪前恥,徹底擺脫了韓戰以及越南戰爭帶了的消極影響,使本國在地區的影響力更加深遠。而伊拉克則因為戰敗損失慘重,至今都難以恢復當時的興盛。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密蘇裡號戰列艦的主炮為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共有9門,最大射程為42公裡,所使用的MK8型穿甲彈彈丸重達1225公斤,能夠在14.5海裡的距離上將381毫米的垂直裝甲射穿。此外,還有100多門高平兩用炮、高射炮。1944年6月11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大家庭,開始了長達近半世紀的服役經歷。
  • 二戰以來,美國以各種名義發動過的戰爭!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 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為什麼要向波斯灣倒入500萬桶石油?
    上個世紀一場海灣戰爭讓世界各國都見識到了高科技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戰爭的形式從這一刻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對於美國來說這只是一場展示自己國力的「表演秀」,而對於伊拉克來說,這無異於滅頂之災。海灣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薩達姆突然舉兵入侵了科威特,並且還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
  • 海灣戰爭,美軍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處,突然停止,到底為何?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因此,古代中國戰爭一般抓住主帥,或者直接打進敵國的首都,基本上就完成了戰爭。即使到近代如果首都都被佔了,基本上戰爭也就結束了,如二戰時期的法國、波蘭等,首都備戰,國家投降了。但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攻進伊拉克,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的位置就突然停止,直接撤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100小時地面進攻結束戰鬥:海灣戰爭帶來全球軍事理念大變革
    在攝像機的夜視鏡頭中,一串串高射炮彈帶著綠色的曳光,飛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夜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   誰也沒有預料到,號稱中東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多國部隊的攻勢下,竟是如此地不堪一擊。在經過狂轟濫炸後,多國部隊於2月24日發起了地面進攻,攻進了伊拉克的國土,僅僅4天後,伊軍土崩瓦解,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2月28日,停戰協議達成,海灣戰爭結束。
  • 美國當初為什麼要打越南戰爭?
    上世紀60年代打的越南戰爭是很多美國人心中的痛,所以當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的時候,包括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美軍將陷入第二個越南,伊拉克將成為繼越南之後,又一個讓美國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