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美軍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處,突然停止,到底為何?

2020-11-18 騰訊網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因此,古代中國戰爭一般抓住主帥,或者直接打進敵國的首都,基本上就完成了戰爭。即使到近代如果首都都被佔了,基本上戰爭也就結束了,如二戰時期的法國、波蘭等,首都備戰,國家投降了。但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攻進伊拉克,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的位置就突然停止,直接撤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海灣戰爭的地面交戰開始於1991年2月24日,在此前的空襲之中,聯合國軍幾千架次的戰機,基本將伊拉克的雷達和指揮系統,重要的軍事基地打的一乾二淨,薩達姆的軍隊完全成了靶子。因此,地面戰爭開戰很是順利,聯合國軍不到4天的功夫就將在科威特的薩達姆40萬精銳大軍,分割包圍,幾道防線都直接潰敗。

伊拉克精銳的共和國衛隊損失殆盡,15萬人傷亡17多萬人成為俘虜。而且美軍快速突進伊拉克腹地,直搗首都巴格達。但是美軍在離巴格達還有200公裡的時候,就停止進攻,而且軍隊收到撤退的命令。因此,直到現在,這都是個謎團,美軍為何不直接打進巴格達,活捉薩達姆呢?其實啊,美國也是被逼無奈的。

一者,當時聯合國決議。

美國組織聯合國軍,安理會給美國等的授權是解救科威特。而此時的科威特已經光復,因此美國如果繼續攻打佔了巴格達,那麼就會逾越聯合國授權,畢竟當時是打著聯合國軍來的,所以不能再繼續打了。

二者,蘇聯的壓力。

當時的蘇聯雖然焦頭爛額,但是伊拉克是蘇聯的盟友,在戰前戈巴契夫就不斷的調停,還說只要薩達姆撤出科威特,那麼蘇聯將保證其安全。而此時,薩達姆已經接受停戰協議,撤出科威特,所以基於蘇聯的壓力,也不能再繼續打了。

第三,盟友的反對。

聯合國軍裡面有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他們之所以願意來是為了教訓伊拉克,維護阿拉伯秩序,不是為了滅掉伊拉克。因此,他們也反對這個時候滅薩達姆,因此如果美國繼續打,很可能遭受內部反對,而且此時的薩達姆還有很大的力量。再打陷入戰爭泥潭的風險很大,所以綜合考慮,美軍還是撤軍了。

相關焦點

  • [收藏]央視紀錄片《世紀戰爭》之海灣戰爭(附解說詞)
    美國第18空降軍的王牌師 101空降師配備有大量的攻擊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突破伊軍防線後,第101空中突擊師立即組織了海灣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機降作戰行動,在伊拉克縱深148公裡處,建立了一個代號為「眼鏡蛇」的前進基地。以後第101空中突擊師又採用「蛙跳」戰術,在伊拉克的納西裡耶以西地區再次實施機降。
  • 史海揭秘:海灣戰爭前夜的美軍情報戰!
    在巴格達街頭一個漂亮地姑娘走下計程車,走進路邊一個公用電話亭裡,:「喂,是上校嗎?是我,之前咱們談的那件事,我現在終於想明白了。」我不會再與你見面」。電話聽筒裡傳出一個軍官惡狠狠的聲音。「親愛的上校,別這樣兇嗎?麻煩你明天抽時間,咱們見個面好嗎?現在局勢這麼緊張,如果明天不見面的話,將來可能就沒有時間見面了。記著明天一定要來,不然你要後悔一輩子。」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法國在二戰後研發的飛魚反艦飛彈,打到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上,也會被反彈回去。密蘇裡號戰列艦的主炮為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共有9門,最大射程為42公裡,所使用的MK8型穿甲彈彈丸重達1225公斤,能夠在14.5海裡的距離上將381毫米的垂直裝甲射穿。此外,還有100多門高平兩用炮、高射炮。
  • 海灣戰爭;越戰結束後美國最成功的一次秀肌肉——四千比十萬
    相反,蘇聯的老對手美國卻過得順風順水,蘇聯崩潰在即,世界將會步入新的格局,美國成為當時直到現在最強大的國家,為了鞏固這一地位,將中東的石油資源掌控在自己手中成為美國的重中之重,海灣戰爭更是最好的切入點。而此時的中東世界混亂不止,不曾止息的阿以戰爭、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阿拉伯世界一片硝煙。
  • 海灣戰爭——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的開端
    圖(源於網絡):倆伊戰爭中被打廢的坦克科威特是中東的一個小國家,處於海灣地區的咽喉位置,誰控制住科威特,就能握住海灣地區的命門。 伊拉克已經和伊朗打了一通,這下又輕易拿下科威特,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在整個80年代,裡根、老布希政府都在大力向伊拉克直接出售武器,就是希望薩達姆在中東地區為美國代言。
  • 海灣戰爭為何讓中國清醒?百萬大軍成活靶,美軍給各國上了一課
    但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依靠空軍為主的信息化戰爭體系給抱這種想法的各國軍官上了一課,戰爭伊始,伊拉克方面雖然號稱有上百萬的大軍,而且裝甲坦克車數量繁多,而美軍為首的西方多國部隊作為進攻的一方,在人數上卻沒有優勢,由此許多國際觀察家認為美軍想贏恐怕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甚至連很多美國高官都是這樣想的,戰前就準備了上萬個裝屍袋,做出了最壞的打算,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美軍一開戰就直接讓各種戰機輪番掃蕩,從F117
  • 91年的海灣戰爭,如果換做是我軍,結局會不會「逆轉」?
    海灣戰爭的爆發背景要追溯到1980年爆發的兩伊戰爭,正是因為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中的財力消耗,才使得伊拉克從中東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成為了負債纍纍的戰敗國。為了解決經濟危機,時任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開始劍走偏鋒,竟然打起了鄰國科威特的主義。別看科威特的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地處中東石油寶地,這個小國足以用富得流油來形容。
  • 布萊德利:美軍機械化核心裝備,兩次海灣戰爭立下汗馬功勞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於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文:桌面戰爭兵棋 | GEN步兵戰車是以配合步兵機動作戰為目的的裝甲戰鬥車輛,步兵戰車在性能方面必須配合好裝甲步兵人員,不僅需要火力和機動性,更需要有良好的運輸能力和防護功能。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美國裝甲部隊的核心——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 美軍炸死伊朗高官引發巴格達民眾衝擊美國大使館!
    當時蘇萊曼尼和穆漢迪斯的車隊正在前往巴格達國際機場的途中,萬萬沒有想到遭到了美軍的空中襲擊,蘇萊曼尼的座駕直接被飛彈擊毀,蘇萊曼尼本人當場死亡。此事件事發突然,但卻迅速引發了軒然大波。在事發之後伊拉克政府迅速動用反恐部隊和軍隊進駐巴格達的使館區,以應對情緒激動的民眾衝擊大使館。
  • 「行動劇場:海灣戰爭:1991-2011」 | ARTFORUM雜誌
    他在巴格達時曾是個書販,2003年4月,美軍入侵這個城市並且向博物館發射了飛彈,幾天之後,洗劫開始了。歐卡的畫和演講反映了伊拉克戰爭造成的長期影響,也構成了由藝術組織HEKLER策劃的時長兩個小時的表演《人民特別法庭:二十八位參展者》(A People’s Tribunal: 28 Exhibits)的一部分。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海灣戰爭:伊拉克42天被打敗,美軍傷亡27人,改變現代戰爭的17年
    如果要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場局部戰爭最為殘酷,那麼要數海灣戰爭!無論是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不僅帶來沉重的災難,也敲醒了世界各國,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什麼是信息戰!
  • 海灣戰爭中美軍向防空洞投彈,致1000餘無辜平民死亡,死者被影印
    海灣戰爭結束後不久,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切尼就向外界表示:「我們無法確切知道戰爭期間有多少平民死亡,而且可能永遠都無法知道」。——1991年2月13日 兩架黝黑的飛機在夜色的掩護下向巴格達飛去,這是兩架F-117A攻擊機,是那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隱形攻擊機之一。
  • 100小時地面進攻結束戰鬥:海灣戰爭帶來全球軍事理念大變革
    在攝像機的夜視鏡頭中,一串串高射炮彈帶著綠色的曳光,飛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夜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   誰也沒有預料到,號稱中東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多國部隊的攻勢下,竟是如此地不堪一擊。在經過狂轟濫炸後,多國部隊於2月24日發起了地面進攻,攻進了伊拉克的國土,僅僅4天後,伊軍土崩瓦解,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2月28日,停戰協議達成,海灣戰爭結束。
  • 在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是如何對待美國女戰俘的?
    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場戰爭持續7年多,美英聯軍最終推翻薩達姆政府並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 戰爭期間,美國把伊拉克百萬大軍打的潰不成軍,而自身傷亡不足百人。至於被俘軍人則更少,但是偏偏有一名叫梅莉莎的女兵被伊拉克軍隊抓獲,成為了薩達姆的俘虜。
  • 海灣戰爭伊拉克實力也很強,為何只堅持了42天?
    海灣戰爭有諸多意想不到,其中之一便是聯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只堅持了42天便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比如,當時很多軍事專家就說,海灣戰爭在較長的時間內可能會形成僵局。
  •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因何而起?過程是怎樣的?
    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以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為由,結束了戰爭。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武器的發展歷程與現代戰爭的進化是分不開的,二戰時期各國戰爭形式還以機械化戰鬥為主,當年機械化程度頗高的德軍和蘇軍之間的戰鬥還被稱為是最強陸軍之間的對決。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陸軍的作用卻在無形之間被削弱了,美國用一場曠世的海灣戰爭告訴世界各國,現代信息化戰爭已經來臨。
  • 1991年的海灣戰爭,面對現代化戰爭,伊拉克軍隊到底敗的有多慘?
    伊拉克當時是中東地區比較活躍的國家,通過大量購買武器裝備,自身實力增長很快,由於不滿現狀,就入侵了科威特,這種做法很明顯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在冷戰中勝出的美國自然不能容忍伊拉克這種行為,於是就有了海灣戰爭。
  • 伊拉克的軍力遠勝越南,為何海灣戰爭完敗美國,才只堅持了42天?
    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難能同日而語。第一,這兩次戰爭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越南戰爭打了整整二十年,海灣戰爭(第一次)僅短短四十二天就宣告結束了。第三,兩場戰爭的時間跨度不小,差了二三十年,越南戰爭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兒,戰爭形式以陸戰人海戰術打法為主流,而海灣戰爭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戰役,頗具現代化戰爭雛形,美軍憑藉高科技武器把伊拉克打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