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伊拉克42天被打敗,美軍傷亡27人,改變現代戰爭的17年

2020-12-23 文史大司馬

如果要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場局部戰爭最為殘酷,那麼要數海灣戰爭!無論是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不僅帶來沉重的災難,也敲醒了世界各國,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什麼是信息戰!

伊拉克——世界陸軍第四強國

在中東地區,可以說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然而中東地區除了有世界各大勢力的滲透外,也有自身的一些不穩定因素,諸如領土爭議、宗教衝突等,某種程度來說中東地區就是一個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藥桶。

在崇尚強權的中東地區,無論如何都繞不開一個國家,那便是伊拉克。當年憑藉販賣石油起家的伊拉克,在薩達姆的帶領下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而且薩達姆將大量的錢投入到軍費當中,成為了中東地區強國,海灣戰爭起家,伊拉克的軍事實力號稱世界第四,這是他們的自信,也是他們的實力,所以即便碰到美國也敢硬剛!

42天被打敗,伊拉克像無頭蒼蠅

但是現實就是這樣殘酷,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了,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為恢復科威特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這可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

當時伊拉克正面剛,但是沒想到輸的如此徹底,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美國動用了12類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為多國部隊提供了70%的戰略情報,而號稱「世界第四陸軍強國」的伊拉克從軍隊人數和裝備上看確實在世界上能排上隊的,而且又是本土作戰,對地形、地貌熟悉,卻在42天後便被打敗!並且傷亡無數!

因為在信息戰面前,傳統的軍事作戰能力根本一無是處,而後在2003年美軍再次攻打伊拉克,伊拉克更是潰不成軍!這場戰爭讓世界看到了美國軍事的先進性,也讓大家看到信息戰的重要性,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槍的年代,如果沒有先進技術,就會像伊拉克那樣在戰場上像無頭蒼蠅一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要堅持研發北鬥衛星定位系統、研發高精尖武器的原因!因為哪怕當年強悍如伊拉克,如果故步自封也會被打得節節敗退,慘不忍睹!

改變現代戰爭

海灣戰爭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模式,對二戰以來形成的傳統戰爭觀念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其最大特點為,這是一次高科技戰爭,伊拉克雖然擁有龐大的陸軍,但是在美國海陸空全方位打擊下,伊拉克軍隊的指揮系統也遭到嚴重破壞,很多部隊失去了有效指揮,連2個月都堅持不到!

儘管戰爭過了很多年了,但是當年美軍在戰爭中展現的強大的兵力快速輸送能力、強有力的電子幹擾、有效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以及先進的作戰思想給我國狠狠地「上了一課」,同時也給其他國家上了一課,所以自此以後,多國都在研發核心武器,加強現代化國防建設。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伊拉克的軍力遠勝越南,為何海灣戰爭完敗美國,才只堅持了42天?
    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難能同日而語。第一,這兩次戰爭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越南戰爭打了整整二十年,海灣戰爭(第一次)僅短短四十二天就宣告結束了。第三,兩場戰爭的時間跨度不小,差了二三十年,越南戰爭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兒,戰爭形式以陸戰人海戰術打法為主流,而海灣戰爭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戰役,頗具現代化戰爭雛形,美軍憑藉高科技武器把伊拉克打懵了。
  • 談論海灣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海灣戰爭發生在1991年,由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行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這次戰爭是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及越南戰爭後的第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
  • 海灣戰爭伊拉克實力也很強,為何只堅持了42天?
    海灣戰爭有諸多意想不到,其中之一便是聯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只堅持了42天便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比如,當時很多軍事專家就說,海灣戰爭在較長的時間內可能會形成僵局。
  • 海灣戰爭;越戰結束後美國最成功的一次秀肌肉——四千比十萬
    圖為美國與沙特的國防部長親切會晤海灣戰爭的前奏是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阿拉伯國家、中東世界強者彼此之間打得不可開交,對兩國國民經濟造成巨大負擔,伊拉克雖然是戰爭的第一贏家,但伊朗笑到了最後,伊拉克因為戰爭背負了大量的債務,拖欠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近800億美元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
  • 海灣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海灣戰爭是美蘇爭霸結束以後第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在戰爭中美國以極小的損失取得戰爭的勝利,美軍在戰爭中充分發揮了空軍的力量以及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武器,這一戰讓世界感到震驚,也讓中國感到震驚。這一戰對世界對中國而言都是非常具有借鑑意義的。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武器的發展歷程與現代戰爭的進化是分不開的,二戰時期各國戰爭形式還以機械化戰鬥為主,當年機械化程度頗高的德軍和蘇軍之間的戰鬥還被稱為是最強陸軍之間的對決。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陸軍的作用卻在無形之間被削弱了,美國用一場曠世的海灣戰爭告訴世界各國,現代信息化戰爭已經來臨。
  • 1991年的海灣戰爭,面對現代化戰爭,伊拉克軍隊到底敗的有多慘?
    伊拉克當時是中東地區比較活躍的國家,通過大量購買武器裝備,自身實力增長很快,由於不滿現狀,就入侵了科威特,這種做法很明顯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在冷戰中勝出的美國自然不能容忍伊拉克這種行為,於是就有了海灣戰爭。
  • 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把伊拉克換成我國,結局會怎樣?
    1991年的海灣戰爭可謂是教科書級的戰爭,這場戰爭讓全世界各國徹底醒悟,如今的作戰方式和作戰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二戰中的老一套作戰方式已經被淘汰了,同時也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現代化作戰。雖說這場仗和我國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卻徹底打醒了我國,從此我國調整了軍隊的發展趨勢和作戰模式,那麼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把伊拉克換成我國,結局會怎樣?要知道當時的伊拉克是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使用的大多數武器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而且軍隊陣容也要比美軍龐大,可最終還是被美軍打得潰不成軍。
  • [收藏]央視紀錄片《世紀戰爭》之海灣戰爭(附解說詞)
    解說詞:1991年1月17凌晨2時30分,從海灣的美國戰艦上發射出的第一枚「戰斧」巡航飛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爆炸,海灣戰爭爆發了。  為了在伊軍嚴密的防空網上撕開—個口子,保證空襲編隊順利突防,美軍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首先摧毀了伊拉克南部的兩個雷達站。
  • 海灣戰爭,美軍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處,突然停止,到底為何?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因此,古代中國戰爭一般抓住主帥,或者直接打進敵國的首都,基本上就完成了戰爭。即使到近代如果首都都被佔了,基本上戰爭也就結束了,如二戰時期的法國、波蘭等,首都備戰,國家投降了。但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攻進伊拉克,打到離巴格達200公裡的位置就突然停止,直接撤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海灣戰爭中,如果換成中國軍隊,戰局又會怎麼發展?
    我們都知道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對手伊拉克,當時也不是美軍的對手,被美軍打得落花流水,而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和九十年代的中國差不多就是同一水平線。海灣戰爭告一段落之後,中國才明白科技上的巨大差距是人力所不能彌補的,並且意識到了中美之間的巨大差距,於是中國開始致力於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和軍事實力,一步一步趕上美軍的步伐。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海灣戰爭中美國的對手不是伊拉克,而換成了中國軍隊,戰局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 薩達姆擁兵百萬,號稱戰無不克,為何美軍傷亡百餘人就拿下?
    上個世紀末美國就對伊拉克發動了海灣戰爭,擁兵百萬、武器精良並且號稱戰無不克的薩達姆,被美軍僅用傷亡百餘人的代價就給拿下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裡為您細細講解。 之後美國就拉上了多個小弟,向伊拉克發動了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初,美國就依靠現代化軍隊取得了制空優勢,伊拉克地面部隊沒有了空軍的保護就只能在地上挨打。
  •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因何而起?過程是怎樣的?
    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以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為由,結束了戰爭。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
  • 海灣戰爭之後,薩達姆被抓,伊拉克民眾為何憤罵他是叛徒?
    伊拉克民眾一直不太喜歡薩達姆,認為他是伊拉克的罪人。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被西方國家封鎖制裁長達十年之久,人民從天堂掉進地獄,水深火熱,希望改變生活,希望犧牲薩達姆來換取好一點的生活。薩達姆時期,年輕人失業都找不到工作,後期推行極端伊斯蘭化,導致眾叛親離,最後美軍攻進首都的時候,部隊四下潰逃。
  • 海灣戰爭——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的開端
    1991年8月,美國制定了「沙漠風暴「」方案,聯合西方國家對伊拉克進行了全方位的打擊。 這一次美國出兵伊拉克,是被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激怒了。 1991年1月17日,老布希下令轟炸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海灣戰爭拉開序幕。
  • 橡樹 | 紀念布希,閒侃巴拿馬戰爭和海灣戰爭
    我國電視娛樂節目裡著名的戰忽局張將軍,就拍胸口跺腳料定了美軍不敢動手。其他各國軍事專家們也分析認為,美軍至少需要付出至少3、4萬人傷亡的代價,才能消滅薩達姆的軍隊。蘇聯對飛毛腿飛彈、T72坦克等援助武器裝備的薩達姆大軍更是充滿自信。他們認為美軍悍然動手,將會傷亡10萬人以上,並且,伊拉克將變成第二個越南。美軍評估作戰傷亡,公開宣布可能會戰死1000人。
  • 伊拉克戰爭的意外插曲
    伊拉克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17年,這場幾乎美軍一邊倒的戰爭,讓我們認識到了現代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的可怕。伊拉克戰爭的主要戰鬥僅僅持續了25天,一直到2011年,美軍才將主力作戰單位從伊拉克撤出,並宣布戰爭結束。在美軍駐守的9年裡,美軍付出了比戰鬥更殘酷的人員傷亡。
  • 100小時地面進攻結束戰鬥:海灣戰爭帶來全球軍事理念大變革
    戰爭可以改變世界。把這樣的結論與一次發生在局部地區並且僅僅持續了42 天的戰爭聯繫在一起,似乎有些誇大其詞。不過, 事實的確如此。 42天打垮「軍事強國」   1991年,長達40多年的冷戰終於結束了,兩極體系瓦解,然而世界並沒有就此和平,戰爭從來都沒有停止。
  • 精確計算,面對剛贏得伊拉克戰爭的美軍,當時的解放軍能打贏嗎?
    美軍用了兩場戰爭徹底拔除了薩達姆政權,第一次海灣戰爭讓伊拉克受挫嚴重,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則是直接讓薩達姆成為了逃犯,成功將其剷除。海灣戰爭爆發於1991年,這場戰爭讓我國受到了極大的震動,讓我國意識到了軍隊發展應該用先進技術來推動,軍隊應該向機械化和信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