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2020-12-19 勇哥讀史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一艘美國軍艦上,舉行了一場莊嚴的投降籤字儀式。

日本外相重光葵、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分別在一份投降書上簽字。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

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

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強大的動力裝置。它的動力裝置由8座重油水管鍋爐和4組通用電氣電力式齒輪傳動型蒸汽輪機組成,總功率達到了15.6萬千瓦。在如此強大的動力下,密蘇裡號戰列艦擁有了世界戰列艦中最高的航速——33節。

因二戰而生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在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上也是頂尖水平。

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厚的裝甲,位於司令塔正面,達到了445毫米。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也有184毫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夠讓它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攻擊。法國在二戰後研發的飛魚反艦飛彈,打到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上,也會被反彈回去。

密蘇裡號戰列艦的主炮為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共有9門,最大射程為42公裡,所使用的MK8型穿甲彈彈丸重達1225公斤,能夠在14.5海裡的距離上將381毫米的垂直裝甲射穿。此外,還有100多門高平兩用炮、高射炮。

1944年6月11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大家庭,開始了長達近半世紀的服役經歷。

雖然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尾聲。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卻處於最激烈的階段。密蘇裡號戰列艦參戰後,參加了硫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並在1945年2月16作為美國航空母艦特混編隊的成員,參加對日本東京地區機場、飛機製造廠的轟炸。

1945年5月18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成為了美軍名將哈爾西上將的旗艦後,於當年9月2日,見證了日本籤署投降書的投降儀式。

二戰結束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並沒有立即結束服役。直到1955年2月26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才宣告退役。

冷戰時期,美國進行了軍備競賽。毫無疑問,將密蘇裡號戰列艦這樣的「巨無霸」進行現代化改造後重新服役,是比較快捷,又很省錢的辦法。於是,1984年,美國對密蘇裡號戰列艦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給它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戰斧巡航飛彈,並裝上了雷達系統和電子戰系統。

在經過改造後,密蘇裡號戰列艦於1987年再次加入美國海軍服役。

不過,密蘇裡號戰列艦在冷戰中並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倒是在海灣戰爭中大顯身手。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灣戰爭打響。當時,密蘇裡號戰列艦停泊在波斯灣裡,與另外6艘美國軍艦一起,向伊拉克巴格達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啟動了第一波轟炸。

在海灣戰爭中,密蘇裡號戰列艦表現得非常搶眼,也受到伊拉克軍隊的「重點照顧」。2月25日凌晨,伊拉克軍隊用兩枚「蠶」式岸艦飛彈對密蘇裡號戰列艦進行攻擊。一枚被密蘇裡號戰列艦自身的電子戰系統打掉,掉在了大海裡;另一枚被英國格洛斯特號驅逐艦發射的兩枚海標槍防空飛彈擊落。

密蘇裡號戰列艦躲過一劫,毫髮無損。

1992年3月31日,密蘇裡號戰列艦第二次宣告退役。如今,密蘇裡號戰列艦停泊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成為一個紀念館,向公眾開放。遊客在參觀的同時,能夠學到不少歷史和軍事知識呢。

相關焦點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在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本來就小有名氣的密蘇裡號,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留名青史。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怒海爭鋒 《戰艦聯盟》手遊密蘇裡號戰列艦曝光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也是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參與二戰、韓戰和1991年的... 祖龍娛樂旗下首款真實公平海戰手遊《戰艦聯盟》在本次為玩家們帶來的是依阿華級戰列艦中聞名於世的密蘇裡號。
  • 從太平洋到海灣戰爭,星條旗下的最後一型戰列艦依阿華級
    而與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一同被人們記住的還有投降書的籤署地點,「依阿華「級戰列艦3號艦——「密蘇裡」號,而「依阿華」級戰列艦也因此聲名大噪。該級戰艦作為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也是最新的一款戰列艦,自服役以來就在太平洋戰場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類海軍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二戰結束後,剩下大量戰列艦炮彈,為何不改成航彈繼續使用?
    愛荷華號戰艦眾所周知,在二戰中,戰列艦是強國海軍的絕對主力,其優先度甚至一度超過航空母艦。戰列艦主要依賴其龐大的身軀,搭載大量的火炮以對敵海上目標實施打擊,也可以進行對岸支援任務,併兼具強大的防空能力。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揭秘二戰日軍為何害怕「華盛頓」號戰列艦
    它們的排水量為3.5萬噸,航速可以達到27節,艦上還配備了20門火力強大的5英寸口徑兩用副炮。最初計劃讓北卡羅來納級擁有23節航速。這是為了能夠趕上條約籤署前的戰列艦航速,因為美國海軍預計「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將和這些戰列艦一同行動。但是,通過對外國戰列艦的設計進行調查以及參考戰列艦與航空母艦協同行動的演習,設計者認識到必須大大提高航速。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憑藉威力巨大的艦炮、堅固厚重的鋼甲和強勁的動力,戰列艦一度橫行世界海洋,是海洋強國維持海上霸權的武力象徵。然而,當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戰也可以說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那麼,二戰歷史上誕生了哪些著名戰列艦呢?簡單介紹其中的五艘。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二戰中火力硬拼吃大虧的金剛級戰列艦雖然金剛級戰列艦最終結局都很悲催,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早期,金剛級戰列艦利用當時戰爭局勢的優勢,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
  • 最後的戰列艦:加裝巡航飛彈的武器庫,為何不實用
    【話說軍世】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王者」,當時的驅逐艦、護衛艦還處在「青銅段位」,在二戰後戰列艦這一強大艦種逐漸消失,隨著1998年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成為浮動博物館,戰列艦徹底告別了海軍序列,曾經美軍將戰列艦改裝,加裝了數量眾多的飛彈,還包括巡航飛彈,但是為何僅僅用了幾年就棄之不用呢。
  • 巨艦大炮時代王者,一次齊射能打沉一艘驅逐艦,戰列艦到底有多強
    作為許多海軍軍迷口中的「恐龍」,戰列艦確實名副其實擔得起這個名頭。如果說航母是恐龍中的腕龍或者梁龍,那戰列艦就是武裝到牙齒的霸王龍。畢竟就單艦戰鬥力來說,戰列艦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就拿戰列艦之王大和號來說,它460mm主炮一發穿甲彈就能擊沉一艘5000噸排水量的軍艦!戰力非常恐怖就好比重量級拳王一拳就能KO對手一般。
  • 最後的戰列艦:加裝巡航飛彈的武器庫,為何被棄之不用
    【話說軍世】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王者」,當時的驅逐艦、護衛艦還處在「青銅段位」,在二戰後戰列艦這一強大艦種逐漸消失,隨著1998年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成為浮動博物館,戰列艦徹底告別了海軍序列,曾經美軍將戰列艦改裝,加裝了數量眾多的飛彈,還包括巡航飛彈,但是為何僅僅用了幾年就棄之不用呢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話說軍世】在戰列艦作為主力艦的發展時代,其艦炮的口徑是雙方艦隊對戰時,最為直接的戰鬥力評定,比如說在1942年瓜島戰役中,裝備有356毫米艦炮的日軍霧島號戰列艦,原以為自己可以輕鬆「吊打」美軍巡洋艦和驅逐艦,不想美國海軍裝備了406毫米的戰列艦其實就在暗處,結果直到巨大的炮彈在自己艦身旁激起巨大水花,才發現為時已晚,硬「接」
  • 美國戰艦最後一次開火是在30年前
    在二戰之前的幾十年裡,擁有重型火炮和堅固裝甲的戰列艦一直是主要海軍的核心裝備。 從19世紀90年代到海灣戰爭,美國海軍一直派軍艦參戰。下面是它們在那個世紀的戰爭中是如何使用的。 請訪問Business Insider的主頁以獲取更多報導。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鏖戰地中海,實戰中的維內託級戰列艦1940年5月,在義大利即將參戰前一個月,維內託級首批兩艘戰艦「維內託」號和「利託裡奧」建造完成,進入到義大利海軍現役,而另外兩艘「羅馬」號和「帝國」號仍在建造之中,不過這比他們的對手法國好得多,因為直到法國在二戰中戰敗投降德國,他們的黎塞留級戰列艦一艘也沒有徹底建造完成。
  • 戰列艦主炮威力有多大?與陸軍炮兵對轟,11發炮彈就將對面打趴
    二戰期間,美國、英國以及日本等國的海軍紛紛大顯神通,裝備有大口徑艦炮和防護性極強的厚鋼板的戰列艦就是海軍的主力戰艦之一,因其強大的火力輸出特點,海戰時經常呈一列來進行炮轟,場面十分壯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戰列艦都是各國海軍隊伍中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