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2020-12-23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並宣布退出裁軍會議。1936年6月,日本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即日本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軍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秘密建造出來,打算在以後與美國和英國海上決戰中,想就開頭就取得決定性勝利,日本針對美國和英國為假想敵的戰略方針早在1936年就已經確定。

而當時日本海軍除在秘密建造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之外,已經有兩艘超級戰列艦在1920年就已經建造成功服役於日本海軍,這就是當時引起美國和英國為之震撼的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步入工業化強國之後一個標誌性產物,當時各國海軍普遍戰列艦主炮都是在360毫米左右,而日本長門級戰列艦卻第一次將410毫米主炮安裝在戰艦艦體之上,成為當時主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而更大主炮就意味著戰列艦的整體噸位也將會超出當時世界上各級戰列艦的整體噸位,成為名副其實世界第一噸位戰列艦,其戰鬥滿排水量達到四萬噸級別。

日本並不是一個戰略資源豐富的國家,所以日本人的最戰列艦制定建造方針,就是不走數量級別,要走就走,世界上別人沒有走過超大質量級別,用通過以質量掩蓋住當時日本海軍無法建造太多常規型戰列艦的能力,使得美國和英國不敢輕易輕視日本這個亞洲後興起國家,而當時日本民眾當看到長門級戰列艦停靠在港口公開展出之際。日本國國民自信心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膨脹,這就將當時日本典型的軍國主義思想,用這樣方式灌輸到日本國民骨髓中,讓日本青年狂熱起來,從而走上一招核軍武的道路,所以長門級戰列艦才是當時日本民眾中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的戰列艦。

但隨著日本對戰爭不斷擴大,壓在日本民眾身上經濟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加,1941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日本長門號戰列艦全程參加該偷襲行動整個過程,日本山本五十六就是長門號戰列艦上,下達了「登新高山1208"的暗號電文,向出航的機動部隊下達了偷襲珍珠港的命令。世界上第一次以航母作為主要海戰模式的戰役,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正式實施時,而正式開啟的。

日本人開啟了航母時代的到來,卻將多餘的鋼材全部用在打造戰列艦方面,日本人還在寄託著與鋼鐵巨艦進行海上爭霸的夢想,而美國人卻在日本海軍偷襲打擊下徹底得到覺醒,美國認為日本建造世界上最強大的軍艦,那我們就建造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航空母艦,的艦隊,通過飛機去沉日本這些毫無防空能力的鋼鐵巨獸,中途島海戰期間日本所謂的列艦編隊,在中途島戰役居然充當起救援船,一靠近除被挨炸外,對航空母艦之間對決,起不到任何形勢輔助作用,眼睜睜看著日本四艘航空母艦被美軍戰機擊沉。

從中途海戰結束後,日本的戰列艦編隊,正式變成日本海軍的一種負擔,美國人也從不用戰列艦的方式與日軍展開正面對決,日本戰列艦成為了太平洋海戰中一件烘託氣氛的工藝品,長門號戰列艦每次出動參與作戰,除多次遭到美軍轟炸,打下幾架飛機外,對整個戰局起不到任何形式下幫助,根據日本海軍統計長門號戰列艦在1941年到1945年太平洋海戰中累計被美軍重型航彈擊中超過十次,但每一次都要能化險為夷全身而退,戰艦堅固程度堪比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菲律賓海戰結束後長門級戰列艦,也成為日本少數戰艦的倖存者平安返回日本的本土,1945年即使衝繩島海戰的自殺任務,日本最終也沒有捨得派長門級戰列艦去,而是派了大和戰列艦去,就是日本民眾當時對長門級戰列艦已經有精神寄託,如果日本的精神寄託都被美國戰機擊沉了,那麼日本軍國主義的謊言還能繼續維持下去嗎?

但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就擊沉日軍長門級戰列艦了,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長門級戰列艦也作為賠款,交付給美國海軍,這艘曾經象徵日本軍武招核精神的戰艦,美國人最終作出的方案就是留不得,必須得擊沉不能讓日本人曾經野心產物還存於世界之上,從根本上心理上去除日本人曾經深入骨髓擴張思想,要讓日本右翼餘孽再無精神產物可睹,於是美國就拿長門級戰列艦去做原子彈爆炸試驗了,這一做法也極大震懾當時日本社會上下,等於殺人誅心。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日本「長門」級戰列艦的前世今生和悲苦的命運
    不久,滿載排水量39000噸,裝備8門410毫米主炮、18門140毫米副炮和8門127毫米高射炮,航速高達27節的長門級戰列艦在圖紙上誕生了。長門級戰列艦首艦長門號於1917年8月2在海軍的吳工廠動工,三年後,即1920年11月25日完工交艦 。二、日本人深信:長門號是世界最強的戰艦日本人深信:長門號是世界最強的戰艦。
  • 長門級戰列艦,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未立寸功最後被兩顆原子彈擊沉
    當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戰列艦時,你首先能想到的是那一艘軍艦,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和號戰列艦。這艘無論是在哪個平臺的海戰遊戲都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是海軍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軍艦,因為它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兩個世界紀錄。
  • 巨艦末日:二戰第一艘沉沒的戰列艦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日德蘭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還能與英國皇家海軍一戰,因為一戰後的削弱,德國海軍並沒有留下什麼大型軍艦,二戰前德國海軍雖然有不少新銳戰艦下水,但是在總體數量上,距離海峽對岸的英國還是有很大差距,德國戰列艦也大都早早沉沒了。
  •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列艦長門號遭受了兩枚原子彈的轟炸
    太平洋假想戰"一號艦"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脫離英國影響而自行設計的戰列艦。20世紀20年代前後,日本逐漸將美國視為未來最大的敵人,出於爭奪太平洋的考慮,日本從1915年開始模仿英國的"無畏"級和"無敵"級,先後引進和模仿了"金剛"、"扶桑"、"伊勢"等戰列艦。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二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今天為大家盤點二戰中最為強勁的十艘戰列艦。
  • 1946年,被美軍繳獲的長門號戰列艦,開到太平洋當原子彈測試靶
    照片中為長門號戰列艦,八八計劃中打造出來的第一艘戰列艦,二戰期間進行了一次現代化改裝,滿載排水量3.9萬噸,八門四聯裝410mm主炮,46門副炮,3架艦載機,而且裝甲防護方面也進行了增強,整體提升非常明顯。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就像清華北大穩坐大陸高校TOP2,美國依阿華級和日本大和級也當仁不讓地佔據戰列艦排名的TOP2。兩級戰艦作為大艦巨炮謝幕時代裡壓軸出場的核心CP,代表了戰列艦的最高水平。考慮到戰績原因,就先說美制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
  • 長門級戰列艦: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擁有16英寸的主炮威力不容小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都認為建造防護能力超強、火力超大的巨型戰列艦能有效打擊敵軍艦艇,日本也不例外,因此建造了新型的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與其姐妹艦陸奧號。兩艦均採用了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410mm火炮。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按照「八八艦隊」計劃正式建造的第一級戰列艦。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二戰中,英法美日等國都擁有艦齡非常老的戰列艦,其中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日本金剛級戰列艦都是一戰前就開始建造的,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堪稱「爺爺」級戰艦。1942年全部4艘金剛級戰列艦參加了瓜島海戰,10月11日金剛號與榛名號一統炮擊瓜島上美軍機場,用435發炮彈,擊毀了美軍50架飛機,摧毀了美軍機場上一半以上數量的飛機。
  • 唯一被擊沉的「Big7」戰列艦:0.14英寸的「傲嬌」
    被擊沉的Big7:炸飛炮塔,遭「剖腹」斬斷在1943年6月的一天,這時的美軍已經佔領了瓜島,而在兩個月前,舊日本海軍的核心人物:聯合軍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則剛剛被美國海軍擊斃,一個月前北非戰場上的德國和義大利軍隊投降了,而此時,舊日本海軍為主不多的戰列艦中,作為曾經「Big7」之一的陸奧號卻詭異的沉沒了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話說軍世】在二戰開始之前,舊日本海軍在規模上是第三大海軍,前兩位分別是英國和美國,而當時的義大利、法國海軍在規模上要小於日本,而德國海軍的規模就更小了,而在重要的主力艦戰列艦方面,舊日本海軍同樣實力強大,擁有戰列艦10艘、輕重巡洋艦37艘。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話說軍世】在舊日本海軍挑起太平洋戰爭以前,舊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是當時世界海軍前列,偷襲珍珠港以後,又服役了戰列艦歷史上的超級戰艦:大和號,可謂一時風光無兩,而在此之前,舊日本海軍還擁有四艘金剛級戰列艦,不過這些戰艦都在二戰時被美軍「刷戰績」了。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戰列艦主炮口徑不可以超過14英寸(約356毫米),因此在這前後實際只有7艘裝備406毫米(16英寸)艦炮的戰列艦,也就是「海軍假日」期間的「七大戰艦」,分別為3艘科羅拉多級、2艘長門級,以及1922年才開工的兩艘納爾遜級。
  • 史上最後一次戰列艦交火,老艦對老艦,山城號如何以一對六?
    西維吉尼亞"號是美國海軍1916年度三年建艦計劃下建造的戰列艦,雖然遇到了華盛頓軍縮條約,但勉強被保留下來,成為科羅拉多級戰列艦4號艦。 自該艦完成後,直至1941年新式戰列艦"北卡羅萊納"號誕生的18年間,美國海軍沒有建造戰列艦。  起初,科羅拉多級戰列艦預定建造4艘,但根據中途籤訂的華盛頓軍縮條約的規定,只允許保有一艘。
  • 日本炮這麼廢垃,長門的410炮不如俾斯麥380?長門戰列艦曾號稱最強
    無論是在哪一款海戰遊戲中,日系戰列艦都是各海戰遊戲的主線之一,這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就有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這艘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主炮,玩日系戰列艦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想衝著它去的。而歷史上日本除了大和級戰列艦外還有長門級戰列艦也是非常出名的,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規定搭載口徑16英寸艦炮的7艘戰列艦中就有2艘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而長門級使用的艦炮口徑不是16英寸(406),而是16.1英寸(410毫米),與後來的大和級一樣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戰列艦。
  • 揭秘二戰日軍為何害怕「華盛頓」號戰列艦
    它們的排水量為3.5萬噸,航速可以達到27節,艦上還配備了20門火力強大的5英寸口徑兩用副炮。最初計劃讓北卡羅來納級擁有23節航速。這是為了能夠趕上條約籤署前的戰列艦航速,因為美國海軍預計「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將和這些戰列艦一同行動。但是,通過對外國戰列艦的設計進行調查以及參考戰列艦與航空母艦協同行動的演習,設計者認識到必須大大提高航速。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於是,英國海軍集合出動了以2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為主力的42艘水面艦艇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參與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行動。 在大西洋上孤單的俾斯麥號,被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式艦載機發射的2條魚雷命中,擊毀了右舷的方向舵,喪失了控制能力的俾斯麥號,被英國海軍龐大的艦隊追上。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1860年建造的英國9137噸的勇士號也是類似,這兩艘軍艦一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兩艘「蒸汽裝甲艦」,直到1873年英國「蹂躪」號戰列艦的出現,才正式第一次實現了純蒸汽動力推進,風帆也就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