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2020-12-24 騰訊網

【話說軍世】在一戰後期,海軍強國們開始發展主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戰列艦,其中美國率先於1915年開工了裝備406毫米艦炮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日本也不敢落後,1917年開工了主炮口徑更大的長門號,成為了「海軍假日」期間巨炮大艦中的數據最強者。

巨炮大艦的誕生:410毫米主炮的長門號戰列艦,炮彈重達1.2噸

因為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原因,戰列艦主炮口徑不可以超過14英寸(約356毫米),因此在這前後實際只有7艘裝備406毫米(16英寸)艦炮的戰列艦,也就是「海軍假日」期間的「七大戰艦」,分別為3艘科羅拉多級、2艘長門級,以及1922年才開工的兩艘納爾遜級。

其中長門級的其實是主炮口徑最大的,達到了410毫米,採用的是四座雙聯裝炮塔,就主炮數量來說少於納爾遜級的3座三聯裝,與科羅拉多級相當,不過該級艦對於舊日本海軍來說,不論是火力還是設計都是十分大膽的,提升非常大。

長門級戰列艦的三年式410毫米主炮,單座雙聯裝炮塔重量達到了1000噸,炮彈重量則達到了1.02噸,要知道在長門級之前,日本戰列艦的356毫米主炮,炮彈重量只有673.5公斤,在口徑僅提升了54毫米的情況下,炮彈重量卻是後者的1.6倍,單門炮的射擊速度則基本相差無幾:410毫米艦炮設計速度為單門炮每分鐘1.15發,356毫米艦炮為單門炮每分鐘1.2發。

同時代艦炮對比中,科羅拉多極的406毫米穿甲彈炮彈重1.016噸,口徑和重量都略小於長門級,走「高速輕彈」路線的納爾遜級,則更弱一些,不過射速更快,MkI型406毫米艦炮,射速達到了單門炮每分鐘2發,在1934年到1936年時長門級將主炮仰角提升到了43度,最大射程達到了37公裡。

數據更加均衡的長門級:「七大戰艦」的數據最強者

長門級首艦長門號建成比較早,而二號艦陸奧號則在二戰期間因不明原因爆炸,炮塔被掀飛沉沒,長門號建成直到大和號服役,一直都是舊日本海軍最強大的戰艦,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整體而言,長門級在「七大戰艦」中,火力數據強大一些,在防護方面納爾遜級做的比較「極端」,主炮全部前置的布置方式,在節省了裝甲重量的同時,其裝甲防護數據更高一點,其甲板裝甲最厚達160毫米,長門級改裝後的裝甲甲板也不過75到127毫米,科羅拉多級水線處裝甲厚343毫米,而納爾遜級艦艏附近的重要部位,主炮彈藥庫部位的裝甲帶達到了360毫米,而長門級側舷裝主裝甲帶為305毫米。

不過在機動能力方面,長門級擁有更高的優勢,長門號最高航速達到了26.5節,納爾遜級只有23節,科羅拉多級只有21節。

相對而言,長門級更加符合向「高速戰列艦」方向的發展趨勢,在火力、機動和防護做到了平衡,而另外兩級則優勢和缺點更加明顯一些。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無用的4毫米驕傲」

在航母已經主導海戰的二戰中,已經有些「落伍」的另外兩型「七大戰艦」則都有相當不錯的海戰戰績,納爾遜級的羅德尼號,在擊沉俾斯麥號戰列艦的過程中,406毫米艦炮做了重要的火力輸出,甚至一發炮彈「廢掉」俾斯麥號兩個炮塔,和科羅拉多級的馬裡蘭號和西弗尼吉亞號,則都參與了被稱作「最後的戰列艦交戰」的蘇裡高海峽夜戰,而與其交戰的則是山城號戰列艦。

雖然長門級戰列艦的主炮比其他「七大戰艦」大了4毫米,但是就實際戰績來說,卻只能用「碌碌無為」來形容,作為以海上炮戰為主要職責的戰列艦,長門級的兩艘戰艦都沒有什麼與其他戰列艦交戰戰績,也沒有與其他大型水面戰艦交戰的戰績;甚至比長門級更早的金剛級,還曾在瓜島海戰中與美軍戰列艦「互射」,打出過精彩的戰列艦之間的海戰齊射對決,雖然最後「成就」了華盛頓號的美名,不過也曾用356毫米主炮「胖揍」過南達科他號。

相關焦點

  • 日本炮這麼廢垃,長門的410炮不如俾斯麥380?長門戰列艦曾號稱最強
    導語:應粉絲朋友的邀請,在說完15寸炮後說一下日系410艦炮。無論是在哪一款海戰遊戲中,日系戰列艦都是各海戰遊戲的主線之一,這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就有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這艘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主炮,玩日系戰列艦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想衝著它去的。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長門號戰列艦的姊妹艦,10門410毫米主炮,沒能進入「七大戰艦」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日本原本有機會擁有12艘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之後,原本日本還建造了兩艘戰列艦,也就是加賀級戰列艦,整體比長門級有所放大,火力防護也有加強。
  •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了9發406毫米炮彈,直接被廢掉,那麼大口徑的戰列艦艦炮威力究竟有多大。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在建成服役的戰列艦中,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艦炮
  • 第一艘旋轉炮塔遠洋鐵甲艦,炮彈重達320公斤
    第一艘遠洋旋轉炮塔鐵甲艦,炮彈重達320公斤在南北戰爭時期,美國率先設計建造了一艘鐵甲艦「莫尼特」號,該艦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了可以360度旋轉,裝備2門280艦炮的炮塔,不過這艘鐵甲艦雖然火力強大,但是3.2米的吃水很淺,9節的航速也慢得可憐,標準排水量只有987噸,只是一艘潛水重炮艦,是的,與一戰
  • 裝甲厚457毫米:開始戰列艦的前無畏艦時代,北洋水師可惜錯過
    君權級戰列艦:裝甲厚達457毫米1889年英國還是建造一型一等戰列艦,也就是君權級戰列艦,共有8艘,該級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萬5220噸(其中最後一艘胡德號達到1萬5590噸),全艦長125米,寬22.9米,比二戰時代長度超過200米的戰列艦還是短一些的,設計最大航速超過17節,該級艦皇家橡樹號曾跑出過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擁有幾十門上百門艦炮如同刺豚的風帆戰列艦,搭載四門大口徑主炮一往無前的鐵甲艦,以無畏為名傳復興戰列線捉對廝殺的戰列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時至今日戰列艦家族早已從世界海軍艦艇名錄中消失(別拿憲法勝利什麼的舉例子)但是直到今天依舊有一群人高喊著電磁炮將帶來戰列艦時代的復興。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改裝前),57265噸(改裝後)。艦長:270.4米,艦寬:32.92米,吃水:10米,航速:31節。這31節的航速也是沒誰了,穿上極速鞋,果然追人逃跑都有奇效。裝備3座三聯裝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號稱魔法妹控7,火力彪悍,武德充沛。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戰列艦發展期:前無畏艦、無畏艦1889年,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首艦「君權」號開始建造,前無畏艦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種設計排水量為1萬4150噸,雙聯主炮塔的布局為前後各一座,擁有4門343毫米主炮,10門6英寸(152.4毫米)副炮,舷側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的戰艦,成為了前無畏艦的模板,整體設計思想成為後來各國效仿
  • 戰列艦主炮最遠命中紀錄:厭戰、馬薩、沙恩誰是最強者
    盤點:戰列艦主炮最遠命中紀錄1、艦炮最遠命中停泊艦隻記錄:約28公裡;1942年11月8日,由美國麻薩諸塞號戰列艦創造,麻薩諸塞號是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暱稱「南胖」)的第三艘,1942年服役,3座三聯裝主炮塔,主炮口徑406毫米,滿載排水量4萬6000噸。
  • 好奇心:華盛頓號7分鐘75發406毫米炮彈,在戰列艦中是什麼水平
    在這次短促的海戰中,華盛頓號406毫米主炮,7分鐘猛烈發射了75發大口徑炮彈,其中有9發命中霧島號,命中率達到12%,另外還發射了107發,有40發副炮彈擊中,命中率超過了37%,那麼,華盛頓號這個主炮射速以及命中率,在戰列艦中是什麼水平呢。
  • 二戰結束後,剩下大量戰列艦炮彈,為何不改成航彈繼續使用?
    而且戰列艦上火炮的口徑是現代軍艦完全無法企及的,例如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上就有3座406毫米(16英寸)三聯裝火炮,而當今美軍最先進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僅有2座155毫米主炮。首先,這是因為戰列艦炮彈和航空炸彈在構造上有一定的區別,因為戰列艦的炮彈是從炮管中發射出去的,而且這些大炮往往威力巨大,這就會導致炮彈在炮管中滑行加速的時候需要承受極高的壓力(膛壓),所以這些炮彈的外殼就非常堅硬厚實,也就導致了裝藥量會受到影響。
  • 條約艦中的佼佼者,「小胖子」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光輝歲月!
    戰列艦曾經是「海洋霸主」,用堅甲巨炮劍指四方,號令了江湖數百年。可惜「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再強大的英雄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戰列艦也不例外,如今它退隱江湖從茫茫大海上消失了。一眾巨艦拆的拆、沉的沉,大部分只留下一個記載和名號。少數幾艘幸運兒被改裝成博物館,向人們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 四百年海權衰落:明明是新式戰列艦,卻用祖傳381毫米「老炮」
    ,不僅如此,其4座雙聯裝主炮,總共8門主炮也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老炮」。 其中,2門來自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4門來自復仇級戰列艦拉米利斯號(2門)、決心號和君權號(各1門),1門來自淺水重炮艦黑暗界號,還有一門「三手」炮,歷經光榮號和厭戰號
  • 圖紙上的巨艦:排水量8萬噸,巨炮8門,日本超級大和戰列艦
    在這樣的思路下,就有了大和號戰列艦這樣的怪物。 大和號是日本海軍最大的戰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比如今我國的山東號航母還大。其裝備了3座3聯裝460毫米艦炮,炮彈重量高達1.5噸,其威力比今天一般的反艦飛彈還要大,能夠擊破當時各國戰列艦的裝甲。
  • 好奇心:大和號戰列艦460毫米主炮,32公裡實戰跨射,怎麼實現的
    【話說軍世】說到戰列艦,舊日本海軍的大和號在各項數據上幾乎都是最高的,因此也被稱為「最強戰列艦」,只有部分數據上,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才比較接近或者超越,比如說他們主炮的射程都達到了42公裡,不過這裡問題就來了,這麼遠的距離上,是如何實現命中的呢?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話說軍世】在戰列巡洋艦稱為了新銳戰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建造建造了無敵級和不倦級兩型,並在戰列艦進入了超無畏艦後,開始建造裝備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巡,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動物園」。
  •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
    【話說軍世】在海軍艦艇中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戰列艦、驅逐艦都是大中型水面艦艇,很有話題可說,而相對來說,幾百噸幾十噸的小艇,可說的故事要少一些,不過也有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等等歷史。
  • 女王陛下的軍艦: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風靡世界的大艦巨炮時代
    美國的堪薩斯一方面,各國艦船設計師已經提出了統一主炮的戰列艦,主張取消較小口徑的主炮,增加大口徑主炮數量,大口徑火炮可以在較小口徑火炮射程以外開火,通過集中控制火炮齊射對目標區域的火力1903年,義大利造船工程師維託裡奧·庫尼貝蒂最先提出對未來的英國戰列艦提出了設想:排水量達到17000噸,8座安裝12英寸主炮的炮塔,裝甲厚達12英寸,最高航速24節。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大和號採用了比較極端的重點防護理念,上端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達410毫米,並有135毫米的硬化層,還有20度的傾角,在所有戰列艦中,其舷側裝甲傾角都是最大的,而主炮塔的正面裝甲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50毫米,在軍事史,這也是建造過的最厚的鐵質裝甲。
  • 3000噸「刺蝟戰列艦」有多猛?渾身插100門火炮,一次齊射1噸炮彈
    這艘戰艦不僅是渾身插滿了102門火炮核2門臼炮,共104門大炮的「刺蝟戰列艦」,而且在最後一戰中處於絕對的C位,以一次齊射1噸炮彈的火力強度,打亂法國和西班牙連隊的陣腳,最後法西聯合艦隊被英國海軍一舉擊潰。也正是這一戰,奠定了英國海軍海上霸主的地位長達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