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608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作者:唐繼贊
職務: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東地區正是這場大戲的一方重要舞臺,列強纏鬥的一個主要戰場。
回顧2019年中東局勢,多方博弈不斷,亂局依舊。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劍拔弩張的美國和伊朗險些引爆一場戰爭。此外,伊核協議遭遇嚴峻考驗,敘利亞、葉門內戰持續,美國偏袒以色列施壓巴勒斯坦又出新招,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雖實體覆滅但反恐鬥爭仍任重道遠,「阿拉伯之春」在一些國家餘波未了。諸多亂象之中,美俄博弈以及地區強國爭鋒,頗為突出。
01
美伊博弈險釀中東戰爭
美國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和新增對伊朗制裁,開啟了美伊全面對抗。一年後,美國制裁逐漸發展到極限施壓:
經濟領域全面制裁,嚴格限制和阻遏伊朗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出口,並通過「長臂管轄」對伊經濟支柱石油出口加以封堵;軍事領域,美向海灣增兵1.4萬人,並派出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特遣隊,以壓倒優勢威脅伊朗的安全和主權;網羅地區盟友試圖組建「中東版北約」,全面孤立伊朗。
▲美軍「拳師」號兩棲攻擊艦。(圖片來源:人民網)
美國極限施壓不斷升級,與美纏鬥了40年的伊朗也不甘示弱,美伊對峙一度劍拔弩張。就在國際社會擔心美伊對峙擦槍走火之際,6月20日,伊朗防空部隊在荷姆茲海峽上空擊落美國一架武裝無人機,引發美伊關係緊張。按照川普事後的說法,他曾考慮攻擊伊境內目標進行報復,但在最後一刻叫停了任務。一場可能引爆地區甚至更大範圍的戰爭,與中東擦肩而過。
不過,海灣緊張局勢並未緩解。在年內海灣地區發生多起油輪或商船遇襲、遭攔截或被扣押事件以及沙特油田遭襲後,美國極力渲染伊朗威脅,並著手在海灣水域組建、擴大護航聯盟,以加大對伊朗極限施壓力度,實現其遏制伊朗的戰略意圖。
從伊朗一方看,作為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和恢復對伊制裁的回應,2019年5月,伊朗宣布開始分批放棄履行伊核協議的承諾,將每隔60天宣布中止履行一批協議條款。11月7日,伊朗原子能組織發布消息稱,伊朗已開始在福爾多核設施生產濃縮鈾。而根據伊核協議,伊朗只能在納坦茲核設施生產濃縮鈾。此前,伊朗已突破伊核協議規定的濃縮鈾存量300公斤和豐度3.67%的上限。事態發展下去,國際社會耗費十年艱苦談判達成的伊核協議可能要名存實亡。
02
敘、也戰亂加劇人道主義危機
2011年3月爆發的敘利亞內戰2019年仍未平息,2014年底全面激化的葉門內戰也未停下腳步。兩場局部戰爭停不下來,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多強纏鬥。敘利亞危機背後有美俄博弈,以及土耳其、伊朗等各方與沙特、以色列等國的較量;葉門內戰中則有伊朗與沙特及部分阿拉伯國家的爭鋒。
長期戰亂除了讓敘、也兩國山河破碎外,最大問題是人道主義危機空前加劇。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報告稱,戰亂導致葉門經濟崩潰、衛生基礎設施全面惡化,人道主義危機越來越嚴重。數據顯示,不足2900萬人口(2018年數據)的葉門有1970萬人需要得到醫療服務,近2000萬人糧食得不到保障,超過25萬人嚴重營養不良,1780萬人缺乏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11月12日說,受暴力衝突影響,敘西北部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敘利亞人多達270萬,其中76%是婦女和兒童。
03
老問題新動向
美國偏以壓巴屢出新招。2019年11月18日,美國宣布不再認為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違反國際法。這是美國政府又一次違背國際共識,並完全背離了美自1978年以來一直認定以色列在佔領區設置定居點的行為與國際法相悖的一貫立場。美方此舉遭到巴勒斯坦和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和譴責。此外,美國還在醞釀推出推動巴以和平進程的新版計劃,即「世紀協議」。
巴勒斯坦問題一直被國際社會視為中東和平進程的核心問題,美國偏以壓巴的做法勢必會使巴以局勢走向離和平越來越遠。
2019年10月26日,多次「被死亡」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在敘利亞西北部美軍發起的一次突襲中自爆身亡。巴格達迪之死會鼓舞國際反恐鬥爭的士氣,也會激起恐怖分子的復仇之心。據推測,目前仍有約1.8萬武裝分子藏身於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他們成建制的恐怖活動已基本無望,但分散的恐怖襲擊和自殺式爆炸活動仍層出不窮。新的一年,中東反恐鬥爭依然任重道遠。
「阿拉伯之春」2010年12月始於突尼西亞,被其波及的阿拉伯國家至今未走出動亂陰影,有些國家2019年大有第二波重燃之勢:蘇丹和阿爾及利亞出現政權更迭和動亂;利比亞大規模軍閥混戰和兩個政府、兩個議會的混亂局面仍在持續和加劇。
04
大國、諸強博弈場
美國和俄羅斯是中東地區域外國家中的兩個最大玩家。自俄羅斯2015年10月出兵敘利亞挽救巴沙爾政權以來,美俄在敘的博弈總體呈現美退俄進態勢。2019年延續這一特點。
隨著巴沙爾執政地位日益穩固,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話語權不斷擴大,主導了阿斯塔納進程和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敘利亞全國對話大會。而美不僅基本缺席了國際社會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政治努力,還多次揚言要從敘撤出,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影響力明顯降低。
▲敘利亞全國對話大會現場圖。(圖片來源:新華網)
不過,美國在敘欲走還留,並未放棄。美國揚言要以反恐為名在敘保留近千名官兵的部隊,保護敘油田。日前有俄媒披露,美軍正在敘東北部富產石油的代爾祖爾省修建兩處新基地。似可預見,不論是敘利亞危機持續,還是參與敘政治和解進程,美國人都不會作壁上觀。甚至可以預測,總統換屆之後,不論川普連任,還是新總統上臺,美國都會逐漸微調其中東政策,扭轉美俄博弈中俄進美退的態勢,維護美中東霸權。
除了美俄爭霸,還有地區強國爭鋒。多強纏鬥皆與利益有關。海灣國家財大氣粗要顯示自己的地區強國存在,伊朗要展示自己在核技術和飛彈製造方面的地區優勢,背後有美國撐腰的以色列多次襲擊伊朗在敘利亞軍事目標,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更是以出兵敘利亞顯示超一流軍事實力,還有一些國家也有爭當地區小霸主的野心。
列強纏鬥難止,中東何以圖治?這需要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共同和長期努力。外部,聯合國必須發揮有效作用,繼續幫助制止外來幹預、結束衝突、走出亂局、化解人道主義危機、維護地區安全;世界大國也應承擔起應盡義務,幫助中東國家平亂、擺脫落後面貌。內部,中東國家要學習國際先進治國理念,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發展才能擺脫貧困,從而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不讓列強纏鬥有可乘之機。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