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世界局勢這些「問號」待解

2021-02-18 中國新聞網

有人將2021年稱為「似曾相識之年」——英歐分手、拜登上臺這些談論已久但並未發生的一幕,即將上演;也有人稱之為「二次機會之年」,因新冠疫情而遺憾錯過的東京奧運會等大事,在尋找新機。

新的一年,世界仍面臨諸多挑戰、逆境和新事物。我們帶著這些「問號」,叩開2021年的大門。

資料圖: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創作了一幅畫,畫面中一名工人正從歐盟12星旗幟上抹掉一顆星,寓意著英國將脫離歐盟。一刀切!脫歐讓英國更解脫?

2021年的新年鐘聲敲響時,耗盡4年精力、疲憊不堪的「日不落」帝國,終於脫離歐盟的港灣,重新成為大西洋上的獨立個體。回看近半個世紀前,也是一個新年,英國慶祝入歐的盛景,仿佛一場夢。

「我們稱為開始的往往就是結束,而宣告結束也就是著手開始。」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引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名句,對一波三折的脫歐故事進行小結與前瞻。

儘管英歐關係已就此翻開新的一頁,但脫歐帶來的影響,遠未終結。擺脫「無協議脫歐」陰霾,英國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依然面對嚴峻挑戰。

「有一些遺留問題看上去臨時解決了,比如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但這些都為將來(英歐之間)出現矛盾埋下伏筆。雖然籤訂了貿易協定避免硬脫歐,但它們的矛盾還在那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周弘分析稱。

此外,英國如何在國內民粹主義勢力抬頭的情況下,兌現政府當初提出的「全球化英國」設想,仍然是待解的命題。周弘表示,脫歐對英國而言,是「局部的利益剝奪了自由主義的長遠利益」,特別是老年群體這種關切壓過了青年群體的關切——他們的夢想是回到「大英帝國」,從歐盟的英國,變成「全球的英國」。但因為區域化趨勢明顯,要實現並不容易。

不論如何,「脫歐大戲」的終結章留在了上一年。但更具傳染性的變異新冠病毒,不得不讓英國騰出時間,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專注於管理大規模的疫苗接種。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言,「英國政府已重新調整了與該國最大貿易夥伴的關係,在入歐47年後掀開了英國歷史的新篇章。現在,英國必須進行自我調整。」
2018年9月19日,在朝鮮平壤,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右)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舉行共同記者會後握手。中新社發 平壤聯合採訪團供圖兩國「掰」,朝韓還能和好嗎?

與英國和歐盟一別兩寬不同的是,位於朝鮮半島的朝鮮和韓國,雙邊關係自朝美河內談判破裂後,一直處於僵局。2020年,朝鮮炸毀朝韓聯絡辦公室等多種利空因素,讓朝韓關係跌入冰點,和平進程舉步維艱。新的一年,朝鮮半島局勢又將如何變化?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朝韓問題專家、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王生認為,對朝鮮和韓國來說,在2021年緩解兩國關係,是雙方的客觀訴求。但是目前來看,由於韓國國家的自主性,包括戰時指揮權尚未收回,韓美防衛費分擔問題仍待談判,在外交方面不能夠完全脫離韓美同盟框架等,在發展朝韓關係時,會受到羈絆或制約。短期內,很難突破瓶頸。

在此情況下,朝韓關係如何發展,還需要看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新政府上任後,究竟對朝鮮實行什麼樣的政策。對此,目前朝方也處於觀望狀態。

王生指出,2021年3月對於朝鮮半島來說,是一個關鍵節點。屆時,韓美是否會重啟大規模軍演,將對朝鮮的態度產生很大影響。

王生強調,不論如何,朝韓應從客觀實際出發,朝著積極推動雙方關係發展上尋找突破口。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5日晚7時27分,SpaceX新設計的「龍」飛船太空艙從佛羅裡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三步走,太空徵途再競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或許會受困於某種制約而無法取得進展,但人類探索的腳步,卻不會因為技術限制而停滯不前。

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首次揭示月背地下結構、繪製迄今最大宇宙三維地圖、發現中等質量黑洞……2020年,人類在對外太空鍥而不捨的探索中,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新一年開啟,人類的太空徵途將向何方?

就在中國「嫦娥五號」發射後不久,印度宣布其登月探測器「月船3號」將於2021年初發射。傳統航天強國俄羅斯也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三款新式探測器送上月球。其中,「月球25」探測器將於2021年10月發射。未來幾年,美國的載人登月與以色列、日本等國的探月計劃,也備受關注。

2021年,人類奔向火星的賽道,也愈發繁忙。除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2月抵達火星外,阿聯「希望號」和美國「毅力號」也會嘗試登陸。俄歐的火星探測合作項目,則被推遲至2022年。

另一方面,一個月前,SpaceX公司「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開啟美國商業航天時代。目前,已有美國公司宣布將藉助「龍」飛船,於2021年送遊客進入國際空間站。

從「奔月」到「探火」,再到普通人「太空漫遊」,人類太空探索跨出三大步,並越走越遠……

四連任,默克爾離去歐盟難?

2021年,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將卸任總理,告別政壇。

執政16載,紀律與忍耐是這位「超長待機總理」的最大標籤。在默克爾領導下,德國成功渡過歐債危機,經濟蒸蒸日上,成為歐盟真正的領袖;當新冠疫情來襲,默克爾也以科學態度積極應對、倡導合作,並極力促成歐盟復甦基金的達成,民調支持率常居高位。

這樣一位「政壇常青樹」的離開,將給德國和歐盟帶來一系列難題。

一方面,「德國下一任總理人選至今撲朔迷離。」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閆瑾稱,未來數年,德國政局能否像過去16年般穩定,仍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默克爾一直都被視為歐盟不可或缺的「掌舵者」。沒有她領導的歐盟,想要完成疫後經濟復甦和團結的重建,恐更加困難。閆瑾指出,「但可以確定的是,不論默克爾的繼任者是強是弱,德法合作領導歐盟的格局,暫時不會改變。」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夏天舉行。圖為日本東京中央區,一原本顯示東京奧運會倒計時的電子屏被貼上了「正在調整」的字樣,下方奧運會的原定舉辦日期也被遮擋了起來。五環夢!東京奧運能舉辦嗎

默克爾退出政壇,是德國和歐盟的遺憾。而未能按期舉辦東京奧運會,則成為日本的遺憾。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應「火熱」的2020年夏天靜悄悄地度過。下一年,11000多名運動員能否如期相聚東京,共襄盛事,仍存懸念。

《戴口罩的安靜奧運會,將依然是2021年最重要的賽事》——法新社在以此為題的文章中稱,東京奧組委和日本政府正努力應對不斷增加的成本,並在是否允許外國遊客到訪、對觀眾和參與者採取何種措施等問題上,猶豫不決。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表示,奧運會如果能成功舉行,將實現日本經濟在深度衰退基礎上的小反彈,為菅義偉政府「加分」,提升日本國際地位。但當下,疫情成為日本政府的首要考驗,民眾關心奧運會能否在安全的條件下召開。

日本首相菅義偉曾向全世界承諾,東京奧運會將安全舉行,並成為「人類戰勝疫情的標誌」。「您正在收看的是2021年東京2020夏季奧運會。」今年7月,人們期待這句解說詞的登場。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4日,美國選舉團正式確認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擊敗川普後,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皇后劇院的過渡總部發表電視講話。六挑戰,拜登上任變化多?

除了萬眾矚目的奧運會,2021年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宣誓就職,美國將正式迎來「拜登時代」。
 
78歲的拜登說,他滿懷希望步入新時代。然而,他將面臨的,是疫情、經濟、種族矛盾、政治極化、國際合作、外交這六大棘手問題。過去一年,新冠疫情拉大貧富差距、種族矛盾激化社會分歧,美國「極度分裂」。

中國海洋大學特聘教授、海洋發展研究院院長龐中英分析指出,終結新冠疫情,將是拜登政府的重中之重。拜登已宣布了上任後的三大百日抗疫計劃,誓言帶領美國走過「黑暗的冬天」。然而,對於受疫情重創的美國經濟,「拜登能否用對藥使其快速恢復,還有待觀察。」

除此之外,美國政治極化問題日益加深,如何推動兩黨合作,成為下屆政府的必答題。而從拜登個人來講,他又該如何提升支持率,備戰下一個四年呢?

國內挑戰不斷,外交難題也不少 。近年來,川普政府高喊美國優先,肆意退「群」。儘管拜登明確表示將加強國際合作,但龐中英認為,美國想要回歸部分國際組織或協議,過程恐怕沒那麼容易。另一方面,如何處理與伊朗、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也需要政治智慧。
2020年1月3日,因美國空襲,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領導人蘇萊曼尼身亡。當地時間1月7日,伊朗民眾趕到蘇萊曼尼家鄉哀悼。七方聚?中東亂局仍待解

2020年,兩場暗殺讓美國與伊朗的關係陷入冰點,也讓衝突陰霾再度籠罩中東。在伊朗將領蘇萊曼尼遭美空襲身亡將滿一周年之際,美伊仍緊張對峙。

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表示,若屆時拜登入主白宮後,能重拾歐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收縮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存在,籤訂伊核協議的七國或可重聚談判桌前。美伊間一觸即發的緊張態勢,將大大緩解。

不過,上述改變也可能遭遇不小的阻力。首先,美國力量從中東撤離後,該地區各勢力不受控制、發生亂象的機率增加。其次,伊朗核科學家的遇刺表明,川普政府及其中東協友正不斷強化當前的對伊政策,增加了拜登實施新政的難度。

此外,李偉建認為,「2021年對於中東來說,更大的系統性風險來自於內部而非外部。」

受疫情衝擊,國際對能源需求減少致油價暴跌後,中東多國經濟、社會的運行將發生巨大困難。如何在抗疫同時進行經濟復甦,成為中東國家必須應對的問題。因而,「該區域更多的國家,會把精力投放到國內的改革、發展上來。」

2020年8月以來,以色列先後與阿聯等國實現關係正常化,可能就是阿拉伯國家從國家利益出發形成的結果。

李偉建認為,近年來,阿拉伯國家內部分化,立足國家利益的「本土主義」逐漸超越「泛阿主義」。新冠疫情後,阿拉伯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遇到困難,更願對外改善關係,獲得合作、援助等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以方一直想打破阿拉伯國家抱團的狀況,自然也樂見其成。未來,阿以關係改善的趨勢性特徵顯著。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阿拉伯國家會完全倒向以方。從巴以問題等歷史包袱到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包括沙特在內的多國仍採取謹慎觀望態度。因此,2021年,中東大體上仍將處於多方勢力「僵持、拉鋸的狀態」。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6日,美國休斯敦,聯合紀念醫療中心的醫生約瑟夫·瓦龍在感恩節期間擁抱並安慰新冠肺炎重症監護室(ICU)的一名患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八千萬!新冠疫情會好嗎?

過去一年,新冠疫情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逝去的生命和留下的眼淚,成為無法抹去的記憶。如今,多國新冠疫苗陸續問世,給新的一年,帶來了新的希望。

全美首位疫苗接種者——護士林賽稱,「我感覺治癒(的曙光)即將來臨」;英國首相詹森表示,疫苗計劃「在整個英國的手臂上打了意義深遠的一針」;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接種後則說,「這是個人的一次小接種,卻是我們所有人健康的一大步」……

2021年,我們真的能像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說,「可以開始夢想新冠疫情的終結了」嗎?

 「最困難的時期在漸漸過去,但並不能完全樂觀,」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閆瑾表示,疫苗剛剛上市,其生產規模、生產數量不能一下子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疫苗本身的有效性也需不斷測試和修正。多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又給疫苗帶來新挑戰。

在全球新冠確診數超過8000萬的當下,疫苗的生產不僅要與病魔搶佔時間先機,在分配問題上,還要與「疫苗民族主義」暗中較量。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21全球趨勢」預測中,「疫苗爭奪戰」排在最值得關注事件的首位。

疫情之下,無人能獨善其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人類的未來有賴於團結合作,他呼籲通過「新社會契約」和「全球新政」,消除不平等。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早日重迎放心握手與擁抱的時光。

作者:何路曼 董寒陽 劉丹憶 陳爽

編輯:樸麗娜

責編:馬學玲

相關焦點

  • 2021年1月1日微風水
    你的2021年,才有更好的故事可說。1月1日元旦周五早安!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健康平安!💪[愛心][玫瑰][擁抱]【微新聞】上海今天:晴轉多雲-2至5°C微風<2級。年度前瞻:2021年,世界局勢這些「問號」待解。
  • 港媒對2021年的南海局勢做出預測:軍演將繼續,戰爭不可能
    據環球時報12月25日的報導稱,港媒《亞洲時報》在近日發表文章對2021年南海局勢的走向作了猜測。 圖為美軍航母 文章內容稱,在政權交接的這個特殊時期,美國外交專家紛紛為拜登政府「出謀劃策」並對未來局勢做出預測。
  • 展望2021年的世界,悲觀還是樂觀?
    此時此刻,人們有理由憧憬,但現實是嚴峻的,2021年的世界未必風調雨順,天遂人意,諸多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寧因素依然大量存在。(圖片說明:2020年7月16日,一名女子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座公園散步。美國還大力發展網軍、太空軍,試圖維持其獨霸世界的軍事防務能力。硝煙瀰漫和狂妄叫囂,再次不斷出現,世界的上空籠罩著戰爭的陰影。過去的一年裡,美國不斷在南海、臺海和「印太」地區拉幫結派,炫耀武力,多次在這些地區舉行軍事演習,進行所謂的「自由航行」,嚴重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挑戰他國核心利益和國家主權安全紅線。
  • 問號的世界有多麼神奇呢?一同欣賞歌曲《問號大魔力》吧!
    問號的世界有多麼神奇呢?一同欣賞歌曲《問號大魔力》吧! 原標題:問號的世界有多麼神奇呢?
  • 從哈米吉頓大戰之預言,看今日世界局勢
    義大利智庫國際事務研究院(Istituto Affari Internazionali, IAI)主管託西(Nathalie Tocci)說:「我們正見證美國帝國主義結束,美國不再想當世界警察。」 我們要在關於哈米吉頓大戰之豫言的光裡,來看今日世界局勢的演變。
  • 《環球時報》2021年會舉辦 聚焦「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在北京舉行。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本次年會。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與會嘉賓將共同梳理即將過去的2020年,並對2021年的國內外局勢進行預測和展望。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 2021年中東風雲多變
    2021年,中東地區局勢持續動蕩,「亂」、「變」交織,亂象叢生,變點有限,多種矛盾疊加,積重難返,治理維艱,任重道遠。地區格局,舊的已破,新的未立,正加速進入深刻調整。然而,地區發生大亂、大戰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疫情成災,牽動全局。
  • 《李屍朝鮮2》7大待解謎團!李蒼身邊奸細是誰?
    以下7個《李屍朝鮮2》待解謎團,李蒼世子身邊的奸細是誰?喪屍病毒最後如何收場?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追第2季啦!《李屍朝鮮2》待解謎團1:世子身邊的奸細是誰?上一季,安炫大監告訴李蒼,說他身邊有奸細,結果奸細身分還沒明朗,第一季就結束了。和李蒼同行的有徐菲、永信和武英,永信看起來神神密密的,但他看起來明明就很欣賞世子。
  • 2021年電影上映時間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電影行業在今年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我們馬上就要迎來2021年了,每年的新春的時候都會有大量的電影上映,今年也不會例外
  • 2021的中國廣電:三大課題待解
    「建網、放號、整合,這三項課題,將考驗2021年中國廣電邁向全程全網、規模發展的新型電信運營商進程。」文 | 通信產業報(網) 趙妍近日中國廣電工作會對於2021年工作作了相關部署,全國一網和5G建設仍作為中國廣電的兩大工作主線。
  • 獨立恐怖遊戲《輕風語》2021年1月Steam平臺發售!
    由Luis Fellipe Amaro製作並發行的一款簡短的獨立心理恐怖遊戲《輕風語(Whisperwind)》已上架Steam商城,該作將在2021年1月在Steam推出。
  • 恐怖遊戲《輕風語》上架Steam商城 2021年1月推出
    由Luis Fellipe Amaro開發發行的心理恐怖遊戲《輕風語(Whisperwind)》現已上架Steam商城,該作將在2021年1月在Steam推出。
  • 個人信息保護諸多難題待解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姍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2月21日 04 版) 「判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刪除原告郭兵相關面部信息,並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11月20日,隨著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的一審宣判,郭兵的朋友們發來
  • 兩岸專家共話臺海局勢
    圖為「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板塊節目錄製現場。主辦單位供圖「《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不是擺設。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若有人鋌而走險、觸碰底線,大陸會毅然採取必要手段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表示。
  • 看世界丨多方博弈不斷,2019年中東局勢分析
    作者:唐繼贊職務: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東地區正是這場大戲的一方重要舞臺,列強纏鬥的一個主要戰場。回顧2019年中東局勢,多方博弈不斷,亂局依舊。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劍拔弩張的美國和伊朗險些引爆一場戰爭。此外,伊核協議遭遇嚴峻考驗,敘利亞、葉門內戰持續,美國偏袒以色列施壓巴勒斯坦又出新招,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雖實體覆滅但反恐鬥爭仍任重道遠,「阿拉伯之春」在一些國家餘波未了。
  • 2021年,這些都是我想看的電影
    而下面這些,都是我想看的。確定檔期1、《獵狐行動》導演:張立嘉主演:梁朝偉 段奕宏上映日期:2021-01-08開年第一片,國內第一部將「海外追逃」搬上大銀幕的電影。梁朝偉+段奕宏的兩大男主對決。Tony自2013年《一代宗師》之後,已經出演了3部口碑不佳的電影。不知道這一次口碑如何。
  • 2021年這些好萊塢電影回來了
    原定於2020年公映的眾多超級大片《黑寡婦》《速度與激情9》《007:無暇赴死》等全部延期至2021年。也希望在2021年好萊塢傳統五大電影公司這些重大影片,能如約和我們在大銀幕相見!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主演:蒂莫西·柴勒德梅、麗貝卡·弗格森北美映期:2021年10月1日看點介紹:看完《銀翼殺手》後,感覺這個世界上除了佐杜洛夫斯基,也就維綸紐瓦能拍《沙丘》了,有生之年!
  • 2021年,兩岸關係向何方?
    2020年的臺海局勢之緊張,兩岸關係之糟糕,為40年來所罕見。考察近些年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變遷可以發現,至2020年,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 2021年元旦跨年文案!
    2021全糖去冰。 所求都如願,所行化坦途。 2021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啊。 2021年新年願望:做個墮落的富婆。 新的一年過去的就翻篇,好好愛自己,別否定自己,你特別好,特別溫柔,特別值得。 2021.會見到相見的人嗎?「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