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博弈國產大豆 豆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多方博弈國產大豆 豆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在九連陽之後,豆一期貨這波因流通量偏緊而起的瘋狂漲勢似有暫歇之意,期價連續兩日的跌幅超2%,不在繼續刷新歷史高位。

  當前國產大豆市場的實際供需情況是怎樣的?突出的供需矛盾有望在近期緩和嗎?在這場農戶、貿易商和加工企業之間的博弈中,誰最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者?期價還會創造新的歷史高位嗎?

  大商所一紙風險提示函,豆一應聲大跌,是否意味著漲勢終結?如果不是,下跌空間有多大?

  宏源期貨大連分公司財富管理事業部研究員劉勝男:豆一應聲大跌其實並不是因為大商所一紙風險提示函所造成,主要是因為價格漲勢過猛,資金獲利了結,任何商品都不會一直上漲,至於上漲是否終結?後市還得看資金是否繼續進入。

  長安期貨魏佩:豆一前期持續走高的根本原因是農戶、第三方資金和貿易商囤豆持續不賣,存豆看漲,導致市場流動大豆減少。交易所的風險提示函目前只能起到警示作用,對市場情緒有所打壓,但仍未緩解市場大豆偏緊的局面,因為預計影響有限,豆一的趨勢仍然是多頭,下跌空間料不大,短期主力支撐位看5250-5300。

  浙商期貨研究中心農產品高級研究員向博:在大商所風險提示函的影響下,市場炒作情緒有所降溫,豆一應聲大跌,但目前整體熱度不減,倉單壓力較輕,豆一預計下方空間有限,整體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國產大豆市場實際供需情況如何?年前突出的供需矛盾能夠緩解嗎?

  宏源期貨大連分公司財富管理事業部研究員劉勝男:短期來看,儘管大豆玉米產量都高於往年,但是玉米大豆整體上還是供需有缺口的品種,面積恢復不是短期能夠平衡的,至於短期矛盾是否能夠緩解主要看兩個變數,分別是政策和進口替代。

  長安期貨魏佩:今年國產大豆需求變化不大,供給上產量雖然略有增加,但因囤豆導致的市場大豆供給偏緊,疊加港口商檢偏嚴,國產大豆市場份額增加,支撐豆一價格堅挺。未來國產大豆價格走勢主要還是要看農戶、貿易商和加工企業幾個主體之間的心理變動,如果繼續囤豆不賣,豆一的上漲趨勢短期難以改變。如果隨著天氣轉冷和年底回籠資金需求增強,其出貨意願增強,豆一將會明顯降溫,預計年前緩解的可能性比較大。

  浙商期貨研究中心農產品高級研究員向博:矛盾仍然存在,一方面是供應端持續不上量,一方面需求採購較為謹慎,預計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這場農戶、貿易商及下遊加工企業的博弈最終獲勝者可能是誰?豆一是否有再創新高的可能性?

  宏源期貨大連分公司財富管理事業部研究員劉勝男:今年農戶大部分大豆已經賣出,存貨不足兩成,基本上是穩操勝券,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相對來說今年貿易商,下遊加工企業風險不斷在增加,貿易商怕跌價,下遊怕高價買貨,所以今年是貿易商和下遊深加工真正應該把期貨套保作為日常工具最好的年份,來規避市場不斷升高的風險,至於豆一是否再創新高,後期就看資金方的情況以及國家政策。

  長安期貨魏佩:目前東北農戶餘糧總體在4成左右,貿易商有3成,剩下3成主要在投機者手中,對於後期走勢,不僅要看對於農戶、貿易商和下遊加工企業的博弈,還要看在目前高價局勢下國家是否會出手調控,如果國家調控,市場看漲心理有可能會被弱化,國產大豆漲勢可能會受限,在這之前,如果各主體不出貨,豆一仍有創新高的可能。而農戶和貿易商在年前出貨的可能性較大,豆一亦面臨大幅回落風險。

  浙商期貨研究中心農產品高級研究員向博:目前來看,農戶、貿易商在本輪大豆上漲中得到不少實惠,而下遊加工企業採購成本提高,向下遊轉移成本不是很順暢,存在一定的壓力,未來豆一預計將保持高位運行為主,下遊企業仍將持續承壓。

  (文章來源:文華財經)

(文章來源:文華財經)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暴跌突如其來 豆一牛市終結了?
    短期豆一期價可能跌至什麼位置?未來有什麼因素可能左右價格?  >>>>>>  豆一急速暴跌,導火索是什麼?  一德期貨產業投資部資深分析師 孫超:盤面價格大幅拉升之後,已經給出了一定的交割利潤。現貨上近期農戶售糧有所加快,現貨價格也有所鬆動。盤面的下跌可以理解為期現之間的迅速收斂。
  • 投資風向標:豆一重挫豆二卻平穩上漲!大豆期貨怎麼了?快看機構觀點
    12月16日,大豆期貨出現異常現象,豆一主力合約周一跌逾4%後持續走弱,但豆二期貨則緩慢上漲,呈現明顯分化格局。大豆期貨怎麼了?快看機構觀點,經小編整理如下:大越期貨指出,美豆震蕩回升,美豆壓榨數據良好加上南美大豆產區天氣仍有變數支撐盤面回升。國產大豆收購價維持高位支撐盤面,但國產大豆價格遠超進口大豆價格,進口大豆替代國產大豆增多,國產大豆將進入有價無市格局或者不進入壓榨市場。豆一A2101短期5200上方震蕩,觀望為主或者短線操作。
  • 牛市暫告一段落 豆一期貨遭遇瘋狂減倉下跌
    當上下遊傳導機制由於原材料成本過高不暢,市場糾錯機制開啟,下遊加工廠需求疲弱重挫上遊大豆價格。豆一牛市暫告一段落,漲勢是否將就此終結?今年大豆上漲更多是由於資金情緒炒作和對疫情影響糧價的恐慌,但從基本面上看,今年大豆並沒有受補貼政策或颱風影響減產,國產大豆供給充足。
  • 國產大豆漲價風波 誰在退誰在進
    其中,代表國產大豆價格的黃大豆1號(豆一)期貨主力連續合約最高已漲至5574元/噸,較年初上漲44%或1718元/噸;省內部分區域的豆價已突破2.6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0%左右。今年7月初,在豆一期貨漲至階段新高4933元/噸時,冬梅公司經營利潤就已經出現明顯收縮。
  • 「植培肉」能否成為國產大豆新需求?
    作者:邵遠慧/Z0000894/、孫超一德期貨農產品分析師19/20年度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明星無疑是豆一。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黑龍江現貨價格由不足3600元/噸漲至5100元/噸以上,漲幅達到42%。期貨2005合約的漲幅也相當。產量低於預期,儲備豆水平偏低可能不足以彌補產銷差,再加上貿易商對貨源的控制,是造成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 國產大豆價格持續走高有何「玄機」?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喬林生目前,國產大豆期現價格持續走高引發國內市場的廣泛關注。針對當前國產大豆市場形勢、俄羅斯大豆進口、市場需求增長狀態,特別是今年新季國產大豆生產前景、未來市場供需變動、大豆價格漲跌趨勢等市場十分關心的問題,期貨日報記者與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進行了交流。
  • 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天氣預報顯示,巴西中部和北部地區將迎來急需的降雨,而美豆持續高位運行令大豆種植收益攀升,巴西農民將抓住有利時機擴大大豆種植。農業諮詢機構Safras&Mercado預估,巴西2020/2021年度大豆產量將創下1.335億噸紀錄高位,據機構調查顯示,已經銷售了7,540萬噸大豆。
  • 國產大豆高於進口大豆每噸2000多元,原因何在?權威回應:這是市場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每年大豆消費量1億噸以上,2019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進口大豆8851萬噸。看我國大豆市場供應是否短缺,一定要把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分開來看。國產大豆蛋白含量、價格均高於進口大豆,目前,國產大豆價格比進口大豆價格每噸高2000多元,國產大豆的優質特性得到充分體現。進口豆粕沒有價格和品質優勢,大量進口不可能!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進口大豆依然是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的主要來源。為保障國內大豆市場需求,近年來我國採取了大豆、蛋白粕進口多元化的措施。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
  • 豆一來勢洶洶為哪般
    進入2020年以來,農產品中,以往一向沉默寡言的豆一,突然變得躁動起來。自05合約開始,短短半年時間不到,從3000多的價格漲到5000多,半年漲幅近50%。眼見著豆一起高樓、宴賓客,並且一直延續到現今的09合約,強勢不減。如此來勢洶洶,究竟是為哪般呢?
  • 中信期貨:售糧進度加快 國產大豆短空長多
    來源:新浪財經摘要:短期售糧壓力下,預計大豆價格下跌調整;長期看,國產大豆品質差,國際大豆天氣炒作,預計大豆價格震蕩偏強。風險:國際大豆豐產;國內需求低於預期。在部分地區毛糧達到4900-5000元/噸的水平後,農民售糧積極性有所提升,目前各地農戶售糧比例多數在10-20%,個別地區像嫩江、寶清可能已經達到30-50%,部分貨源滯留在貿易商等中間環節。目前中儲糧仍無收購的動靜,拍賣的傳言也總是傳了又傳後沒有下文,而進口的非轉大豆價格已經達到2.5元/斤以上。
  • 大豆纖維紗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大豆纖維紗有哪些特點
    大豆纖維紗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大豆纖維紗有哪些特點 2020-03-26 11:18:16 來源:全球紡織網 大豆纖維紗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 供需形勢呈逐年趨緊大豆龍頭漲價行情已至
    事件:近日大豆價格走出了歷史級別行情。11月9日,代表國產大豆行情的豆一期貨價格最高觸及5299元/噸,創該品種2002年上市以來新高。11月10日,豆一期貨主力合約繼續上漲0.96%,報5250元/噸。
  • 看世界丨多方博弈不斷,2019年中東局勢分析
    回顧2019年中東局勢,多方博弈不斷,亂局依舊。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劍拔弩張的美國和伊朗險些引爆一場戰爭。此外,伊核協議遭遇嚴峻考驗,敘利亞、葉門內戰持續,美國偏袒以色列施壓巴勒斯坦又出新招,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雖實體覆滅但反恐鬥爭仍任重道遠,「阿拉伯之春」在一些國家餘波未了。
  • 大豆的夢想
    孫寰 孫寰執著於尋找大豆細胞質雄性不育系,是因為它是培育雜交大豆的必要條件。一旦成功,大豆產量將會大幅增加。 大豆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所處的地位很高,特別是在飼料工業和人們日常飲食上,每年需求量高達上億噸。但由於國內種植大豆耕地有限,有80%以上的大豆要靠進口。因此,想要國產大豆保持競爭力,就必須努力提高單產水平。
  • 預計未來10年替代肉類市場佔比將達10%,植物肉大眾化消費還有多遠?
    替代肉類未來將通過什麼技術實現?如何突破市場瓶頸走向普及?對於植物肉存在豆腥味以及大豆食品風味失衡的問題,「這是植物肉製品研發過程中的一項技術難點,目前仍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多年從事大豆蛋白結構與功能研究的江南大學教授陳潔說,作為植物肉主要原料的植物蛋白或多或少有各自的風味,大豆蛋白做的產品就會有豆腥味,無論是加香精還是加香辛料,長時間咀嚼會有豆製品的味道。
  • 乘風破浪的植物蛋白,誰將是替代大豆、豌豆蛋白的新生代原料?
    「 未來會有更多的食品原料走向可持續性,植物蛋白作為植物基的主角,也會持續在市場中發光發熱。此外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蠶豆是大豆最有前途的可持續性蛋白替代品,它能提供比大豆更好的蛋白替代作用。鷹嘴豆蛋白:營養全面型的優質擔當鷹嘴豆蛋白是近年來新興的且關注度極高的替代蛋白,它有很多天然優勢。
  • 豆一期價跳水背後有何「玄機」?玻璃和純鹼走勢分化
    周二,豆一主力2101合約大幅下挫,截至下午收盤,期價報5249元/噸,跌幅3.07%,盤中觸及1個月低位5175元/噸。期貨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當前因黑龍江大豆產區降雨等原因導致大豆水分較大,國產大豆上市延後半個月,農戶對優質大豆挺價心理明顯,大豆價格上漲幅度較大。
  • 一度熱炒卻難見落地 5G消息正式商用前夕遭遇多方博弈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一度熱炒卻難見落地 5G消息正式商用前夕遭遇多方博弈□本報記者 楊潔10月14日召開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5G消息生態發展論壇透露了有關5G消息的最新進展。不過,在5G消息大規模商用前夕,圍繞這塊蛋糕,應用開發者、終端廠商與運營商之間的利益博弈也逐步凸顯。專家認為,實現5G消息真正商用並發揮其最大優勢,考驗產業各方智慧,需要各方創新機制、儘快達成共識,共建5G消息生態。
  • 大豆,玉米的前車之鑑
    在下半年,埃塞比亞、哈薩克斯坦、貝寧幾個等幾個國家的大豆也成為我國的大豆補充國。國際大豆賣家紛紛湧入中國市場,生豬需求旺盛是大豆需求增多的主要原因。關於未來我國大豆進口是否將繼續增加?近些年來,我國大豆生產出現了較快增長,但大豆單產較世界平均水平尚有一定距離,而且非洲豬瘟疫情過後,中國生豬生產強勁恢復,未來五年規模化養殖將佔到中國生豬生產的60%以上。從長遠看,我國大豆進口數量仍將會維持在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