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貨:售糧進度加快 國產大豆短空長多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摘要:

短期售糧壓力下,預計大豆價格下跌調整;長期看,國產大豆品質差,國際大豆天氣炒作,預計大豆價格震蕩偏強。風險:國際大豆豐產;國內需求低於預期。

2020年新作大豆上市以來,期貨與現貨形成共振,市場整體呈現利多氛圍,不過隨著第一波售糧高峰到來,市場短期面臨調整壓力。象嶼、北大荒、益海及蛋白企業積極入市收購,推動產區豆價慣性上移,截至目前黑龍江地區市場上毛糧主流收購價在4800-5000元/噸,較上周漲100-200元/噸;39-40%蛋白塔豆外發裝車5100-5240元/噸,分離優質大顆粒裝車5300-5460元/噸。在部分地區毛糧達到4900-5000元/噸的水平後,農民售糧積極性有所提升,目前各地農戶售糧比例多數在10-20%,個別地區像嫩江、寶清可能已經達到30-50%,部分貨源滯留在貿易商等中間環節。目前中儲糧仍無收購的動靜,拍賣的傳言也總是傳了又傳後沒有下文,而進口的非轉大豆價格已經達到2.5元/斤以上。

由於今年大豆生長關鍵期東北地區降雨天氣較多、光照少、溫度低,使得大豆乾物質的積累受到影響,多數產區貿易商表示今年高蛋白、優質大顆粒的豆子要偏少於去年。據博朗諮詢了解,部分阿榮旗地區貿易商表示,今年該地區蛋白含量40%左右的大豆佔當地大豆比例約在25%,去年則是30%;部分寶清地區貿易商表示今年該地區蛋白含量40%左右的大豆佔當地大豆比例約在33%,去年則在40%。這為後市上漲奠定了基礎。

目前中儲糧繼續保持「冷靜」態度,沒有採取新動作,市場呈調整態勢;一旦中儲糧提價收購,或引爆後市上漲行情。

國際方面,儘管巴西大豆種植區部分地區本周迎來降雨,但是其他關鍵產區的天氣依然乾燥,拉尼娜現象對南美作物的威脅仍未解除。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最新推測,2020年冬季發生拉尼娜的概率已上升至80%,2021年春季發生拉尼娜的概率為60%。從歷史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拉尼娜現象通常對巴西大豆產量影響不大,但過去30年中的5次拉尼娜現象均造成了阿根廷大豆的明顯減產。因此,各方對拉尼娜事件的關注度依然較高,並隨時可能成為推動美豆重新走強的炒作熱點。

綜上所述,預計國產大豆價格短期調整壓力較大,長期仍震蕩偏強。策略上,短空長多。風險:國際大豆豐產;國內需求低於預期。

中信期貨2隊 王聰穎

相關焦點

  • 國產大豆價格持續走高有何「玄機」?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喬林生目前,國產大豆期現價格持續走高引發國內市場的廣泛關注。針對當前國產大豆市場形勢、俄羅斯大豆進口、市場需求增長狀態,特別是今年新季國產大豆生產前景、未來市場供需變動、大豆價格漲跌趨勢等市場十分關心的問題,期貨日報記者與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進行了交流。
  • 玉米 短空長多為宜
    來源:期貨日報2020年,玉米市場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光,在臨儲庫存拍賣售罄、生豬產能不斷恢復、颱風致東北主產區減產、全球糧食供應偏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開啟了一波牛市行情,價格指數由年初的最低點一路上行。
  • 銀河期貨:玉米澱粉:東北建庫 期價高位震蕩
    第二部分 基本面情況一、售糧快於往年,東北企業建庫現貨仍將走強截止11月20日,東北產區售糧進度19.35%,同比去年加快0.4%,華北黃淮產區售糧進度22.76%,同比去年加快2%。今年售糧進度之所以明顯快於往年,主要由於當前玉米現貨價格較高,農戶對當前價格認可,售糧積極性較高。對比歷年東北現貨價格來看,目前價格已經超過2015年價格的高點,價格已運行至歷史高位。
  • 瑞達期貨:玉米:售糧周期牽制價格 供強需弱不利澱粉
    此外,價格連續下跌後,賣糧主體惜售情緒復燃,因此11月中下旬售糧進度放緩,支持玉米價格止跌回升。整體而言,11月份玉米期價呈現先抑後揚走勢,整體價格保持高位。2、新糧上市情況今年新糧收穫活動基本結束,在高價帶來的利潤空間、保管難度增加、還貸需求等多因素驅動下,基層售糧持續增加。根據天下糧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0日,東北和華北黃淮產區地區售糧進度分別為19.35%、22.76%,均高於去年同期19%、21%,全國主產區售糧進度21.1%,去年同期20%。
  • 玉米短空長多為宜
    據統計,截至12月4日,全國主產區玉米銷售進度為28%,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其中東北地區售糧進度為26.1%,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華北黃淮產區銷售進度為29.9%,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雖然部分主產區受雨雪天氣影響,玉米購銷受阻,但當前整體玉米銷售進度仍快於去年同期,隨著新糧的不斷上量,玉米價格上行動能不足,存在回調壓力。
  • 大豆、玉米、蔥姜價格今年為何漲?農業農村部一次解讀明白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今年大豆、玉米、蔥姜價格上漲的原因和未來的價格趨勢做出解答。 玉米價格方面,唐珂介紹,近期糧食價格上漲主要由玉米價格上漲帶動。
  • 玉米 短空長多|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據統計,截至12月4日,全國主產區玉米銷售進度為28%,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其中東北地區售糧進度為26.1%,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華北黃淮產區銷售進度為29.9%,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雖然部分主產區受雨雪天氣影響,玉米購銷受阻,但當前整體玉米銷售進度仍快於去年同期,隨著新糧的不斷上量,玉米價格上行動能不足,存在回調壓力。
  • 大豆期貨怎麼了?快看機構觀點
    12月16日,大豆期貨出現異常現象,豆一主力合約周一跌逾4%後持續走弱,但豆二期貨則緩慢上漲,呈現明顯分化格局。大豆期貨怎麼了?快看機構觀點,經小編整理如下:大越期貨指出,美豆震蕩回升,美豆壓榨數據良好加上南美大豆產區天氣仍有變數支撐盤面回升。國產大豆收購價維持高位支撐盤面,但國產大豆價格遠超進口大豆價格,進口大豆替代國產大豆增多,國產大豆將進入有價無市格局或者不進入壓榨市場。豆一A2101短期5200上方震蕩,觀望為主或者短線操作。
  • 「植培肉」能否成為國產大豆新需求?
    作者:邵遠慧/Z0000894/、孫超一德期貨農產品分析師19/20年度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明星無疑是豆一。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黑龍江現貨價格由不足3600元/噸漲至5100元/噸以上,漲幅達到42%。期貨2005合約的漲幅也相當。產量低於預期,儲備豆水平偏低可能不足以彌補產銷差,再加上貿易商對貨源的控制,是造成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 口糧量足價穩豬價持續下滑玉米漲幅較大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水產養殖產品上市加快,預計水產品價格穩中偏弱。今年蔬菜種植戶生產積極性高,冬春蔬菜整體供給能力穩中有升,菜價將按常年規律運行。水果總體豐產,市場供給充足,價格受需求拉動將繼續季節性小幅上漲。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採取針對性措施,做好節日期間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工作,防止因突發疫情或災難性天氣導致的產銷銜接不暢問題,切實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需求。
  • 口糧量足價穩 豬價持續下滑 玉米漲幅較大 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喬林生 12月24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的主題是「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發布會邀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和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 國產大豆漲價風波 誰在退誰在進
    其中,代表國產大豆價格的黃大豆1號(豆一)期貨主力連續合約最高已漲至5574元/噸,較年初上漲44%或1718元/噸;省內部分區域的豆價已突破2.6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0%左右。今年7月初,在豆一期貨漲至階段新高4933元/噸時,冬梅公司經營利潤就已經出現明顯收縮。
  • 多方博弈國產大豆 豆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原標題:多方博弈國產大豆 豆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國產大豆市場實際供需情況如何?年前突出的供需矛盾能夠緩解嗎?   長安期貨魏佩:今年國產大豆需求變化不大,供給上產量雖然略有增加,但因囤豆導致的市場大豆供給偏緊,疊加港口商檢偏嚴,國產大豆
  • 國產大豆高於進口大豆每噸2000多元,原因何在?權威回應:這是市場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每年大豆消費量1億噸以上,2019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進口大豆8851萬噸。看我國大豆市場供應是否短缺,一定要把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分開來看。國產大豆蛋白含量、價格均高於進口大豆,目前,國產大豆價格比進口大豆價格每噸高2000多元,國產大豆的優質特性得到充分體現。進口豆粕沒有價格和品質優勢,大量進口不可能!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進口大豆依然是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的主要來源。為保障國內大豆市場需求,近年來我國採取了大豆、蛋白粕進口多元化的措施。
  • 短空長多的板塊,明天能否捲土重來
    而對於昨天提到的版塊,北鬥、廣電享受溢價沒錯,但是沒有相當強勁的爆發力,這也是為什麼說開盤不接力的原因;而國產替代、自主可控開盤則是兩個極端,自主可控的信創則是高開低走,昨天也說了讓大家小心,而國產替代的半導體則是低開高走,情緒開始有些回暖,依舊是保持」短空長多「的觀點。
  • 略有修復,短空長多
    超短線炒股重點:天時:同於大盤的判斷,股市有大盤權重股,這容易讓大盤漲跌失真,而判斷大勢的方法之就是看漲跌的家數,漲多跌少則強
  • 中信期貨:產能恢復進入兌現期 預生豬價格重心下移
    從季節性消費看,一季度和四季度因冬季和節日因素,豬肉消費多為旺季,而二、三季度多為年內價格低點。從替代品看,受2020年養殖利潤不佳的影響,雞肉、蛋雞補欄情緒弱,2021年雞肉、蛋雞存欄下降導致價格重心上移,一定程度利多生豬價格。
  • 三季度四家期貨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超百億元 中信期貨模位居首位
    從數據來看,第三季度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期貨公司有四家,分別是中信期貨、弘業期貨、海通期貨和上海東證期貨,中信期貨以518.43億元的規模位居首位。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7.23萬億元,較上月底減少3506億元。其中,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為2115億元。
  • 【機構觀點】6大期貨公司生豬最新觀點匯總
    > 6大期貨公司對生豬最新觀點匯總華龍期貨回調大越期貨>回調招商期貨回調中信建投期貨看空五礦經易期貨看空國聯期貨看空機構最新觀點詳情:大越期貨:回調本周豬價先揚後抑,豬價超過33元/公斤後出現明顯回落。消費端對高價豬肉牴觸情緒增強,批發市場白條豬肉剩貨現象不斷,屠企嘗試壓價;豬價高位回調後,養殖端出欄積極性提高,規模場為衝年底銷量降價出欄現象增加,市場恐慌情緒有所顯現,出現170-200斤小體重生豬拋售現象,周后期豬價跌速加快。
  • ICE油菜籽上漲,受CBOT大豆期貨帶動
    周二,洲際交易所(ICE)的加拿大油菜籽期貨市場收盤上漲,交投集中在遠期期約,因為1月期約即將到期。  截至收盤,1月期約收高6.70加元,報收637.60加元/噸;3月期約收高7.60加元,報收636加元/噸;5月期約收高7.60加元,報收623.70加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