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北京的「點亮夜京城」,還是上海夜晚的外灘時尚,在消費復甦的充沛活力下,「夜經濟」這一刷新城市面貌的新指標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伴隨著北京、上海、濟南、天津等地陸續出臺消費促進政策,「夜經濟」成了城市發展的熱詞。這一代表著城市夜間產生的服務業類經濟活動的詞條,被頻繁寫入中國城市發展重點消費增長措施的白皮書。
毫無疑問,夜間消費需求是一種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它直觀地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 在國內「內循環」不斷增量的形勢下,我們可以看到,「夜經濟」成為了拉動消費的新的增長點,無論是夜宴、夜飲,還是夜唱、夜購,夜間消費大多是服務性消費,幾乎涵蓋了商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旅遊業、娛樂業等所有第三產業。
發展「夜經濟」不僅是提升城市消費需求,更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力舉措。
在角逐國內城市經濟新的增長極的路上,每個城市都在走出自己的「夜特色」,面對夜間經濟這一萬億級的潛在市場,青島又該如何加速奔跑?
點亮城市,快步發展的「夜以日繼」美國布朗大學教授戴維·威爾曾研究提出「一個地區夜晚的燈光亮度與它的GDP成正比」。這意味著,夜經濟已經逐漸成為了城市的經濟活力的代名詞。商務部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王府井出現超過100萬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間商業銷售額佔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於夜間經濟。
作為一種經濟形態,夜經濟是夜間居民消費和企業供給的匯合,是由一個個供求之間的交易構成的,是城市經濟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消費模式,夜經濟正在成為城市新主張。
某種意義上,它是城市活力與吸引力的晴雨表。
上海2019年4月,九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建設具有「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的夜生活集聚區定規矩。同年9月,上海市商務委發布了首批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上海夜經濟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2019年,北京市出臺《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13措施」,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
重慶更是在「十四五」城市規劃中提出發展消費新場景,提升假日消費、旅遊消費、夜間經濟,積極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美麗經濟,培育消費新模式新業態。
全國的夜經濟發展矩陣已成大勢,夜晚成為了每個城市競相綻放的舞臺。
然而,我們不難發現,夜間經濟發展的南北差異較為明顯,研究表明,北京與東南沿海地區最為活躍,這同時也揭示了國內夜經濟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
作為北方文旅名城,青島與「夜經濟」相逢恨晚,一見如故。
開放起勢,島城的華燈初上對青島來說,它得天獨厚的資質為夜經濟發展鋪墊了厚重的發展底色:優勢的旅遊資源,活力的文化氛圍,完備的服務經濟,這些元素都讓青島這座城市能夠從白晝熱鬧到深夜。
上合「雙節點」的開放氛圍讓青島具備了與其他北方城市不同的國際要素,落於經濟出海口,青島輻射南北,東向日韓、西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開放驅動、文化交流方面具備巨大的潛力。不僅如此,山海相宜的自然環境也使青島能夠克服「夜經濟」的季節局限,在一年四季都打出響亮的特色名片。
實際上,早在2004年青島便開始打造「夜間經濟」,近年來,圍繞打造「國際範、琴島味、時尚潮」,青島更是高質量發展夜間經濟,營造了濃厚的夜間經濟氛圍,形成夜間消費新亮點,全市消費總量、結構、品質躍上新臺階。
因地制宜,深挖特色,2019年7月,青島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購物休閒、特色餐飲、文體娛樂、演藝體驗、觀光旅遊」五位一體的夜間經濟模式,全方位推進夜經濟發展。
在持續深化的夜經濟頂格指導下,青島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2020年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中提及,青島金家嶺商圈位列夜市消費券商家生意增長top3,青島也躋身了2020中國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的「2020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青島入選了「2020中國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青島「銀河市集」入選「2020遊客喜愛的十大夜市」。
面對,「夜經濟」蓄勢待發的萬億級市場,青島已然邁出了亮眼的步伐。
文武兼濟,城市核心的涅槃新貌新發展格局的穹頂之下,青島高質量發展的動能不斷聚集,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面貌不斷刷新,島城的「夜經濟」也不忘推陳出新,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熱潮。
從夜間新業態到夜間文旅活動,這座海濱城市的時尚氣息正在不斷集蘊。在青島文化與經濟的核心城區——市南區,夜經濟的活力讓人驚喜。
夜經濟,讓老城區再次「活」了起來。
在每個青島人的記憶裡,浙江路的聖彌厄爾天主教堂都是難以割捨的情懷底色,今年11月,一場「點亮青島」的燈光秀讓這個古老又迷人的建築裝點了科技炫目的外衣,成了市民和遊人紛紛打卡的「網紅地點」。作為此次青島創新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天主教堂燈光秀運用科技手段賦予大教堂時尚元素,「科技+文化」點燃了大教堂的新的活力。
承載著青島歷史底蘊與美景資源的太平角,一輪「新月」的升起吸引了城市的目光。「月亮市集」作為青島「國際範兒」的集中體現,在今年12月開啟了全新的文化板塊:7大打卡地,三大文化主會場——東方市集、歐式市集、日式市集,將復古與時尚融合在一起,展示了青島開放碰撞的文化氛圍。
在青島,「星星市集」已經成為了青島人的冬日標配。星星市集源於中世紀晚期的德國。在每個青島的冬天,都能體味這樣一場浪漫的聚會,迄今為止,「QIBA德國聖誕星星市集」已經在青舉辦了十三屆,這裡不僅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更有多姿多彩的個人攤位,點亮了青島的「小店經濟」。
除了獨具島城特色的夜間文旅資源,市南的夜間經濟業態也是可圈可點。在市南區,從省內唯一的24小時書店,到青島第一家脫口秀俱樂部,再到不同主題的酒吧、咖啡館、時尚市集,青島夜間經濟的新興業態的不斷湧現,充分證明了這座時尚之都的巨大活力。
位於市南區香港中路書城內的明閱島,是山東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24小時運營的書店。從2014年7月18日營業至今,明閱島成為國內碩果僅存的幾家24小時書店之一,明閱島抓住了青年群體的消費脈搏,用「文青」的清新文藝風,豐富的文創資源吸引了一大批用戶的青睞。
叄拾捌脫口求俱樂部作為青島首家脫口秀俱樂部,俱樂部成員已由最初的10人左右發展到如今的60餘人,忠實觀眾達到3000人。作為新興的演出形式,脫口秀娛樂與文化交流的內涵為青島的文化生活帶來了一抹鮮活的色彩。
從多彩的島城景色到融合的青島文化;從創新時尚的經濟活力到包羅萬象的全新業態,這些活力要素都讓悠久又持重的核心城區涅槃新生,市南的魅力再次閃耀。
「夜」路啟航,新地標的華燈初上城市建設的流量時代,每座城市都亟需擦亮自己的「名片」。在「內循環」格局加速消費升級和消費經濟數位化轉型的發展訴求下,「夜經濟」的打造成為了城市聚集消費新元素新動力的優選方案。
面對發掘「夜經濟」萬億級市場潛力的巨大課題,青島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何從供給側發力,打開城市消費巨大空間?這對每個城市來說,都是驅動「夜經濟」不斷增長的根基力量。
從供給側打開消費需求空間,關鍵在提高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創新商品供給,擴大消費性服務業開放。如果說,數量增幅是高速增長階段發展的主要動力,那麼,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質量增幅才是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集中打造新產業,新技術,新消費。產業層面,企業要重點做好創新發展,把握住數據驅動的消費者洞察和觸達能力,面對消費者更豐富多元的個性需求,以需求驅動創新,抓住體驗經濟的要素。
挖掘城市特色,實現城市夜間經濟差異化、多元化、高品質發展是夜經濟的重大課題。國內夜經濟百家爭鳴的局面,更需要城市明確思路,點明特色,在城市發展中獨當一面。
創新思維同時也是城市發展的核心思路。「夜經濟「本身就是一種對消費場景的創新,在向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新模式、新場景和新體驗等更豐富的夜經濟業態加快發展,開放的思維才能更加適應「夜經濟」複合多元的底色。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夜經濟」的發展和升級,不僅是消費催化動能轉換的新力量,更是描繪城市面貌的新名片。在點亮城市的路上,無論是城市底色還是頂層設計,青島這顆明珠正在不斷磨礪,綻放出屬於自己的星夜之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