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已經推薦過2010年代的十部災難片了,今天我們就再來推薦一下2000年代最震撼的十部災難片。
【雪夜電影】的電影推薦系列均不含劇透,請您放心閱讀。
《科洛弗檔案》是一部採用偽記錄片風格拍攝的怪獸災難片。
《科洛弗檔案》的故事發生在紐約:男主角Rob及其好友正在舉行派對,而不知從何而來的巨大怪獸卻突然出現在紐約,整座城市頓時陷入到了空前的災難之中……
影片呈現的是Rob一行人通過手持DV拍攝的畫面,劇烈晃動的鏡頭雖然可能給觀眾造成不適,卻也給觀眾營造出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科洛弗檔案》是一部小成本高票房的電影,憑藉2500萬美元的製片成本,收穫了全球1.7億美元的票房。
根據本片的故事背景,之後又誕生過兩部衍生片《科洛弗道10號》和《科洛弗悖論》,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不過這兩部衍生片的導演和演員都與本片不同,口碑也不如這部。)
只要有一線希望,讓其他人先活下來。
這句讓很多人難以相信的話,卻是一個職業的座右銘:海上救生員。
《驚濤大冒險》就是一部主要展現海上救援的災難片,以兩位美國海岸警衛隊的隊員蘭德爾(凱文•科斯特納飾)和費殊(艾什頓•庫徹飾)為主角。
蘭德爾既是費殊在培訓基地的教官,也是他在救援隊中的隊友;蘭德爾既是費殊崇拜的對象,也是他要超越的目標;蘭德爾對費殊訓練苛刻,但也是對他寄予厚望。
影片除了向我們展現了巨浪的恐怖和海上救生員的偉大外,通過師徒新老兩代人間的碰撞,也帶給我們更多關於人生的啟發。
同樣是海難題材的災難片,《驚濤大冒險》以講海上救援為主,而《完美風暴》則主要展現的是一艘漁船遭遇海難,與狂風巨浪搏鬥的過程。
影片講述的是船長比利(喬治·克魯尼飾)和另外四名急需用錢的船員,因為生活所迫,決定冒險前往遙遠但漁業資源豐富的海域捕魚,卻遭遇了特大風暴的故事,該片改編自同名紀實小說。
相信大多數觀眾看完本片之後,會對大海心生敬畏,也可能對主角等人的冒險行為不解。
比利等人之所以會遭遇風暴,確實與他們一系列的冒險行為密不可分;但問題是,靠大海吃飯的男人天生就有著冒險的基因,不願冒險的人也不會吃這碗飯……
願所有出海遠航的人都能平安歸來!
《漢江怪物》表面上看是一部怪獸災難片,但它本質上其實是一部政治諷喻片。
本片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主演,這個配置大家應該看著很熟悉,因為今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大贏家《寄生蟲》也是這樣的組合。
奉俊昊和宋康昊還合作過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殺人回憶》,以後有機會我也會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康鬥(宋康昊飾)遭遇了從漢江中爬出的怪物,怪物抓走了他的女兒,而後一家人奮力營救女兒、對抗怪物的故事。
影片通過小人物面對災難的遭遇和抗爭,諷刺了政府的無能及掩蓋真相的醜惡。
《人類之子》是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克裡夫·歐文、朱麗安·摩爾、麥可·凱恩主演的科幻災難片,本片改編自「推理小說第一夫人」P·D·詹姆斯的同名小說。
《人類之子》描繪了一個全人類無法生育的末日世界,已經19年來沒有一個嬰兒出生,此時一位身在英國難民營的非洲女孩肯的腹中竟然懷有孩子,這對整個人類來說都是一個奇蹟。
為了保住人類唯一的血脈,警察蒂奧(克裡夫•歐文飾)和前妻朱麗(朱麗安•摩爾飾)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將肯安全送出境,但槍林彈雨卻使他們舉步維艱。
影片中有兩個長鏡頭非常經典,一處是在電影三分之一處的車內,另一處是在電影末尾的巷戰。
長鏡頭的運用使得觀眾更有沉浸感,突出了巷戰的激烈及主人公處境的危險,並與後面戰鬥雙方聽到嬰兒啼哭後短暫停火時的安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嬰兒啼哭那段令人動容,仿佛是上帝的福音。
《末日危途》是由約翰·希爾寇特執導,維果·莫騰森主演的災難驚悚片,本片改編自美國著名小說家科馬克·麥卡錫的同名小說《路》。
影片呈現了一個核大戰之後的末日世界,地球被破壞、動植物絕跡,整個世界如同一個巨大的廢墟,食物極度匱乏,出現了人類相食的慘烈情況。
在這地獄般的世界中,有一對父子,為了尋找更為溫暖的避難場所,他們不斷向南走,歷經重重考驗……
本片讓人感覺非常壓抑,尤其是男主曾經與妻子在一起的幸福記憶穿插在殘酷的現實中,產生出了強烈的對比,令人心痛!
在真正的末日世界裡,活下去可能比自殺更需要勇氣。
只是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心中人性的火焰不熄,否則就將會墮入永遠的黑暗之中。
《93航班》是一部表現「9·11事件」的犯罪災難片。
「9·11事件」中,恐怖分子一共劫持了4架飛機,其中兩架飛機撞上了紐約世貿中心、一架飛機撞上了五角大樓。
《93航班》再現了「9·11事件」恐怖分子劫機的始末,而美國聯合航空公司93號航班就是被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飛機之一。
被恐怖分子劫持後,機上乘客都遭遇了什麼,我們現在不得而知。我們只能根據飛機上乘客與地面的通話記錄及93號航班失事後的黑匣子進行推測。
《93航班》再現了航班遭到劫持時的危急狀況,以及乘客反抗恐怖分子、進行英勇搏鬥的壯烈一幕。
《2012》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約翰·庫薩克、阿曼達·皮特主演的末日災難片,故事靈感取材於瑪雅預言。
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面臨崩潰,瑪雅人關於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的預言即將成為現實。為了使人類文明能夠延續,世界各國開始聯手秘密製造方舟應對災難,只是,應該由誰來決定誰能夠登上方舟存活下去呢?
《2012》是歷史上投資最高的災難片之一,製片成本2億美元(另外,《鐵達尼號》的成本也是2億美元),影片全長158分鐘,共採用了1400個CG特效鏡頭。
《2012》累計獲得全球票房7.91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甚至一度讓很多人覺得2012年12月21日真的會是世界末日,當時引得CCTV都出面闢謠了。
《2012》如果從一部科幻片的角度來講,存在許多不嚴謹的地方;不過從災難片的角度來說,《2012》絕對足夠震撼,是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
《我是傳奇》是一部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末世科幻電影,該片改編自美國暢銷書作家理察·馬特森的同名小說,這是該書第三度被改編為電影作品。
影片向觀眾呈現了這樣一個末世:2012年,人類被自己研發的用於治療癌症的病毒所毀滅,大多數人感染病毒後死亡,少數人發生了變異,只有極少數體內自帶抗體的人倖存了下來……
羅伯特上校(威爾·史密斯飾)就是極少數倖存者中的一員,他是一名病毒學家。為了研發出能夠戰勝病毒的疫苗,他一個人生活在災變後的紐約市,他的狗Sam是他多年來唯一的陪伴。
除了病毒和孤獨,羅伯特遭受的更大威脅來自於變異後的人類——夜魔……
《我是傳奇》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有兩版不同的結局,能夠引發觀眾更多地思考:
劇場版的結局更為常見,非常悲壯,更像好萊塢式的英雄電影;
而導演在之後發行的DVD版本中,給觀眾呈現了另一個結局,這個結局更加包容。
蝴蝶是在本片中曾經多次出現的形象,喻示著人類經歷災變之後破繭迎來新生。
《後天》是歷史上最經典的硬核災難片,該片由羅蘭·艾默裡奇,講述了由於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候災難。
《後天》在豆瓣上獲得了超過36萬人評價,取得了8.2分的高分,超過了93%的災難片,評分位列災難片第10名。
《後天》講述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兩極冰川大量融化,阻斷了溫鹽環流,使得高緯度地區氣溫下降,引發全球氣候異常,磚頭大的冰雹、巨型龍捲、數十米的海嘯等災害頻發……最終,地球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冰期。
影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其描述的災難並非虛構,溫鹽環流中斷導致全球氣溫驟降在地球歷史上曾經真實發生過,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一萬多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
《後天》將地球氣候可能要數百年時間發生的變化,集中在了幾天的時間內發生,使得電影異常的震撼,讓人們重視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影響。
以上就是本期推薦的10部2000年代的災難片了,希望您能喜歡,我們下期再見。
點擊了解更多,獲取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