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迎著風,就飛;如果還有夢,就追。歷時三個多月,2020年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籌集社會資金192萬元,幫助384位陽光學子圓夢大學。9月12日下午,由中國杯壺領軍企業——希諾冠名的「青春由磨礪而出彩,2020年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追夢分享會」在南京玄武湖公園櫻洲順利舉行,2020屆陽光學子和往屆陽光學子現場分享自己的追夢故事,用行動詮釋「青春與夢想,從不是貧窮可以擊倒的。」
江蘇省慈善總會秘書長謝玉和、希諾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王晗希、南京大學出版社 第四編輯部主任 / 江蘇長林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項國興、揚子晚報編委楊曉梅等嘉賓來到現場,為追夢學子加油打氣。今年的每人5000元助學金也將於9月15日前,由江蘇省慈善總會打到384位陽光學子提供的銀行卡上。此次2020年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追夢分享會通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一直播平臺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共吸引了50萬+網友實時觀看,點讚學子勵志故事。
陽光學子放飛氣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麗媛 姜婧儀 實習生 劉凌雲 視頻 馮可 拍攝 趙雨晨 直播 楊澤華
勵志追夢篇
祖康寧:我想要披上白袍,去過有價值的人生
2020屆陽光學子,被南京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專業錄取
祖康寧
2012年的一場變故讓祖康寧普通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父親因為一場車禍而落下殘疾,這位來自江蘇鹽城阜寧的姑娘開始感受周圍異樣的眼光。「為什麼這樣的事情偏偏發生在我身上?」祖康寧不止一次問自己,而心結也只有自己能解開,「對於我來說,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只有努力。」
比一般人更迫切改變家庭現狀,只能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精力。一個個苦讀的夜晚讓祖康寧考進了阜寧中學,三年的拼命付出又將自己送入了南京醫科大學的大門,學習醫學影像學專業。為什麼選擇南京醫科大學?「我總在想,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每次這樣想的時候,電視劇裏白衣天使的形象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祖康寧告訴記者,今年疫情期間,白衣戰士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或許我真的可以成為這樣的人,我也想要披上白袍,去過我認為有價值的人生。」
對於未來,她直言「或許還會遇到很多挫折,但我始終會樂觀地面對,堅強地克服。」
嵇倩:有夢就追,未來可期
2020屆陽光學子,被鹽城工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錄取
嵇倩
在嵇倩記憶中,無憂無慮的時光很短,2009年、2010年,父母、弟弟先後因為意外去世。家庭的溫馨和歡聲笑語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回憶,在她八歲那年,伯伯把她領回了家。「上學後,經常需要填寫家庭情況資料,填到父母信息一欄,我的眼淚總會不由自主流下來。」由於受到同學、老師特殊的照顧,嵇倩開始變得不愛講話,「有什麼想法,我就自己放心裡。」
今年她考上了鹽城工學院,即將離開原來熟悉的生活圈。「我想過往一切歸零,從零開始,以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形象面對新同學、新環境。」在她決心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時,入選揚子晚報陽光學子的好消息傳來了,「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我要去南京參加追夢分享會,我要大膽上臺演講。」
臺上的嵇倩落落大方地分享著自己的故事,追夢分享會實現了她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站上舞臺、第一次坦然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是我追逐夢想的第一步,在這裡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我也會有夢就追,未來可期。」
梁曉芹:拼命,就是最好的命
2007屆陽光學子,如今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
梁曉芹
從小下田種地、初中拉著四五百斤的西瓜去縣城賣來賺學費、大學裡下課後第一個衝向食堂擦桌子就為一頓免費的午飯、事業剛有起色卻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每一個經歷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而梁曉芹卻能笑著說出這些艱難、辛酸的過去。如今的她是閒貓公寓創始人,上海尚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灌南縣政協常委、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江蘇省最圖自強好青年、上海市松江區青聯委員、上海灌南商會副會長。
「而我最喜歡的身份是2007屆陽光學子,這個身份讓我逆風翻盤,有機會上大學。」梁曉芹現場回憶起與揚子晚報助學行動的點點滴滴,並激勵現場的陽光學子,「窮人的孩子缺機會,家庭的負擔是動力,身在這樣的家庭是沒有辦法選擇的,但是寒門學子能選擇未來。」
記者了解到,梁曉芹不僅是陽光學子,而且也是助學行動的資助者,「當年的我正是因為陽光助學資助才有了今天,所以我想做一個有能力的人,幫助更多的寒門學子圓夢大學,這也是我努力做好、做大企業的動力,回報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陳曉生:發起公益活動,把「陽光」傳遞下去
2015屆陽光學子,如今在上海交通大學讀研
陳曉生
2015年陽光學子陳曉生如今已經是上海交通大學研二學生,他說,五年前,他成為陽光學子的一員,揚子晚報陽光助學行動和愛心人士的幫助貫穿了他大學本科四年,也時刻提醒著他要飲水思源、勇往直前。2016年夏天,陳曉生到雲南省洱源縣參加暑期支教,在那裡,他看到了西部基礎教育資源的稀缺,學生家庭問題的突出,和下一代成長的艱苦與不易,默默在心裡埋下了支援西部教育的種子。
大三結束的時候,陳曉生放棄了其他更加舒坦的保研途徑,選擇了支教保研。去年8月,陳曉生以交大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雲南隊隊長的身份,帶領6人的全黨員支教隊伍,再次奔赴洱源縣開展扶貧支教工作,這次一去就是一年。這一年裡,他除了在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教授數學,還受陽光助學的啟發,聯合雲南省希望工程在當地發起了社會助學、支教團扶志的公益項目。
目前陳曉生已經幫28個貧困學生完成了結對資助,將在未來兩年內為學生提供16.8萬元的愛心助學。「支援西部教育這顆種子,我花了大學三年時間去澆灌它,在過去的這一年裡,它終於在祖國西部的土地上生了根、發了芽。」陳曉生說,從陽光學子到支教志願者、公益項目發起人,他希望把「陽光」不斷傳遞下去。
王若晨:把收穫的愛和勇氣播撒到更多地方
2013年陽光學子,如今是W Bespoke西服定製的創始人
王若晨
「我還記得我幾年前站在這裡瑟瑟發抖的樣子。」陽光學子王若晨這樣形容幾年前的自己,而現在,她是服裝設計師、W Bespoke西服定製的創始人。王若晨說,參加活動的,有在她成長之路上教會她怎樣「勇敢」的人,也有像曾經的她一樣,對未來又期待又無助的陽光學子。面對今年的陽光學子,她分享了自己為什麼要追夢的故事。
王若晨說,她從小喜歡看漂亮衣服,作為寒門學子,她離藝術生、服裝設計這個夢想遠之又遠,可是她還是鎖定了服裝設計名校——東華大學。沒有錢,她0元創業開了一個畫室賺錢,還隻身到上海找到東華大學的校考班,遇到了恩師陶文明老師,最終成功考取東華大學。一天天接近入學時間,為學費發愁的她遇到了陽光助學,無數愛心人士給她的夢想插上了一對翅膀。
「一路上,我遇到過很多幾乎過不去的坎,寒門學子憑什麼上大學、寒門學子憑什麼學藝術、初出茅廬的學生憑什麼創立服務品牌……」王若晨說,是陽光助學行動和愛心人士給她的愛與勇氣鼓勵她不斷前行。而今,團隊不斷壯大,服裝品牌得到越來越多認可,第二家店開業在即,王若晨說,她追夢的理由只有一個:銘記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像他們一樣把愛的精神傳承下去,帶到社會的角角落落。
助力追夢篇
王晗希:希諾會幫助更多陽光學子收穫希望、成就夢想
王晗希
「在長江之畔,有我溫暖的家,那是你我成就夢想的地方……」活動現場,希諾行政主管王晗希向陽光學子們分享了飽含愛與夢想的希諾之歌。
作為一家以「真實、有愛、有夢想」為核心價值觀的民族企業,希諾已經陪伴揚子晚報陽光助學行動走過兩年時光。希諾董事長黃偉軍與2007年陽光學子、上海尚影文化傳播公司、上海閒貓公寓的創始人梁曉芹相識於上海市女性人才培訓班,2019年,感動於梁曉芹的成長故事,黃偉軍欣然參加了陽光助學行動。
今年,希諾與揚子晚報不僅繼續公益之旅,還創新為往屆陽光學子提供暑期實踐崗位,今年7月初,第一批3名學子到希諾展開實習。王晗希說,希諾希望授人以魚的同時也授人以漁,通過暑期實踐,學子們獲取勞動報酬的同時,收穫了經驗、感悟與成長,希諾會一直陪伴揚子晚報陽光助學行動,幫助更多陽光學子收穫希望、成就夢想。
項國興:六年累計捐310萬,勉勵學子「三句話」
項國興
愛心人士代表、南京大學出版社第四編輯部主任項國興也早早來到了現場。從2015年至今,他連續六年參與揚子晚報陽光助學行動,今年又捐款40萬,累計捐款310萬,「夠買南京一套房。」
「很感謝能有和陽光學子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在現場,項國興用三句話勉勵2020年陽光學子:一是苦難是精神財富,要勇敢面對,相信總有雲開日出時;二是人貴有志,家國情懷是每個有志向的人永遠的精神底氣;三是讀書唯勤奮二字。今年他還為每位陽光學子準備了書包、「一考圓夢」中性筆。
白手起家的項國興,自2010年還清所有債務後,一直在公益路上。「疫情期間項主任做了很多善事,卻覺得不值一提,但是聽者卻心生敬意。」助學行動小組人員黃韻稱讚道。
花敖慶:帶動51人捐款,現場為學子上安全課
花敖慶
揚子晚報8月27日曾報導「186人聯手捐款,這是最有愛的朋友圈」,其中的捐款主力之一,金壇分局指前派出所教導員花敖慶,今天也來到了現場。他身穿警服,走上臺時滿臉笑意,還敬了一個很標準的軍禮。受同屆校友湯俊峰的影響,花教去年便參與了助學行動。今年他把倡議轉發到朋友圈,帶動了51個朋友獻愛心。
「我是一名基層警察,主要接觸的是農村百姓,遇到生活困難的,都會力所能及地幫助。」 花敖慶幹警察這一行,已有25年,在崗位上盡職盡責。陽光總在風雨後,他也希望陽光學子們能夠打磨心理素質,提升抗壓能力,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難關。
為了提升專業能力,花敖慶自學通過公安部高級執法資格考試,並被聘為金壇法律講師團講師,聽過他講座的師生、企業員工等有近萬人。今天身穿警服的他,現場給學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防通訊詐騙課,提出「三不一要」「六個一律」「八個凡事」。他希望學子能夠多學一些防騙知識,「被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防範的問題。」這次來南京,他還專門帶來了防詐騙宣傳手冊。
持續18年的公益行動,不僅要有意義,還得有新意
楊曉梅
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已經持續了18年,18年來,揚子晚報陽光助學行動集結社會力量助力和陪伴50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揚子晚報也見證了他們通過讀書改變自身命運,見證著一個個家庭從脫貧到小康的過程。
一項公益活動能夠持續18年,不僅要有意義,還得有新意。揚子晚報編委楊曉梅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揚子晚報專門派出拍攝團隊,前往大理、成都、上海、鹽城四地,歷時一個月,拍攝完成了四集陽光助學行動的紀錄片,「四位陽光學子的故事,正是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時代變遷,反映了年青一代抓住機遇、追逐夢想,通過奮鬥改變命運的昂揚姿態。」
綴夢花絮篇
讀者現場決定資助:有相同經歷,希望盡綿薄之力
劉獻峰
分享會現場,六位陽光學子的追夢故事和愛心人士的無私奉獻觸動了在場的很多人,觀看直播的網友也紛紛大拇指點讚。南京風歌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獻峰通過揚子晚報知曉該活動,特地趕來並當場決定資助兩名陽光學子,每人每年5000元,資助四年直到畢業。「看到有這麼多愛心人士,我忍不住要快速參與進來。」他激動地說。
「我很能體會寒門學子求學路的艱難,希望能盡一點點綿薄之力。」來自河北的他,在南京已奮鬥20多年,曾經也有過考上了大學,卻因為學費昂貴沒能完成學業的經歷。今年是劉獻峰第一次參加助學活動,他表示,會把活動講給朋友聽,讓他們也參與進來,獻出自己的愛心。
放飛希望,陽光學子紛紛點讚玄武湖
「第一次出門就來到了這麼美的玄武湖,太幸福了!」「我被南京林業大學錄取,離玄武湖很近,以後會經常來。」一走近玄武湖公園,陽光學子們便迫不及待拿手機拍起了照片。
2020年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將首次戶外舉辦地點放在了南京玄武湖公園櫻洲。作為玄武湖內的湖心島之一,櫻洲是南京踏青賞秋最佳打卡點之一。昔日櫻桃遍布洲上,曾為宮廷貢品,故而得名。近年又引種櫻花,名種繁多,每年春天,三四月份洲上一片燦爛,稍遇風雨便落英繽紛,迷人之極。此景名為「櫻洲花海」。
得知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要舉辦分享會,南京玄武湖公園立即主動場地,用別樣的方式支持助學行動。分享會最後,陽光學子和愛心人士一起放飛手中橙色的氣球,同時也放飛了他們的夢想。
喜茶傳遞「甜蜜」關懷
在陽光學子活動上,陽光學子都穿著帶有喜茶logo的T恤,一項行走在公益路上的喜茶再次給予活動有力支持。
自2019年開始,喜茶參與綠色環保、產業扶貧、抗疫賑災等公益項目,與微光中心合作幫助心智障礙者兒童,幫扶雲南紅河紅米產業、為抗擊新冠疫情捐贈物資款項等,前不久還與清華環境創新院籤訂綠色發展計劃。
在剛剛過去的9月1日,北京——喜茶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籤訂未來3年的產業扶貧計劃,捐贈300萬元用於全國不同地區的產業扶貧項目。喜茶今年將在貴州茶原產地開啟新一輪幫扶。首筆100萬元的捐款將用於貴州雷山縣茶產業支持,幫助茶農生產技術提升,最終實現茶業經營增長方式的轉變。
作為一個正在不斷發展的企業,喜茶也同步承擔起社會責任,為構建美好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喜茶相信,踐行公益事業的步伐一直前進,每一個有愛的小舉動,都將為世界增添一份美好。
公益活動英樹來添力
與此同時,英樹公司今年也為每位陽光學子準備了禮物——英樹植物補水噴霧,今天一大早,助學小組便開始忙碌,為2020年陽光學子裝滿了一書包的禮物。英樹公司代表認為青春與夢想就像吸鐵石,是互相吸引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你們走上大學校園,面對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好的皮膚狀態,在增加自己自信的同時,我相信,也是給自己加分的。衷心祝福每一位學子懷揣夢想,全力以赴,走出康莊大道。」
校對 徐珩
編輯 : 郭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