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30日,全國第八批MBA培養院校工作交流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仝允桓接受了南都記者採訪,介紹中國高質量MBA認證的情況。
11月30日,全國第八批MBA培養院校工作交流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仝允桓接受了南都記者採訪,介紹中國高質量MBA認證的情況。
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具體內容指標很快就會向社會公布,今年年底前有望成立專門的認證委員會,並選擇部分院校進行M BA認證試點。據悉,今年9月29日,在由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的中國M BA20周年論壇上,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宣布,中國高質量MBA認證正式啟動。
吸取了歐美認證長處
仝允桓教授說,中國M BA認證實際上多年前就提出了,「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通過AAC S B和E Q U IS兩大認證以後,我們已經意識到認證對教育水平提高是很好的槓桿」。實際上,中國的M BA認證從2005-2006年開始研究,2007年進行討論,2008年形成具體的認證體系。後來一度停止。現在是正式啟動了。「目前中國M B A認證的運作機構還沒有完全就緒,就緒之後就接受申請。」
仝允桓表示,在今年中國MB A 20周年論壇上,全國MB A教育指導委員會與A A C SB、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 F MD )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樣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學習國際認證的經驗,來完善中國高質量MB A認證系統。「我們想吸取A A C S B和E Q U IS兩大認證的長處,來設計在中國環境下,適應中國特定需求的項目,設計有中國特點的M B A認證邏輯框架。」
認證專家包括企業高管
記者獲悉,全國M 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負責籌備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工作。陸雄文介紹,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參評要求包括,經過國務院學位辦或其它教育主管部門批准試辦,合格性評估通過並已滿兩年以上,商學院針對M BA /E M BA教育有強烈的持續質量改進意願等。
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標準包括使命與戰略、項目培養質量、創新與特色、資源與配置和組織與行政能力等五個方面。認證專家除了國內的商學院院長和M BA教指委員,還有來自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對認證有經驗的海內外人士。
特別關注
1、中國M BA認證有戰略考慮
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實際上有好幾重的意義,仝允桓認為其中之一就是戰略的考慮,「A A C S B認證的商學院主要在美國,亞洲和歐洲也有一些商學院通過了這一認證。E Q U IS認證的商學院基本上都在歐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是北美著名的商學院,這家商學院通過了E Q U IS,是因為他們想進入歐洲的市場。接受這個認證是要這個市場承認。
現在世界各國教育都盯著中國的市場,如果中國的M B A有個認證系統,外國學校以後要進入中國市場的話,這個認證就起作用了。「
2、未做過國際認證的院校先行
陸雄文表示,希望今年年底之前把認證委員會建立起來,並和若干符合條件的學院討論,讓它們成為第一批「試點先鋒」,並以此檢驗認證體系。
在認證院校的選擇上,「第一步,我們傾向於那些沒有做過國際認證的院校,以檢驗整個流程設計是否順暢、有效,驗證這一體系是否適合中國的M BA項目。第二步,讓已經通過國際認證的院校走快速通道來獲得中國認證」。
3、認證不會強迫學校
仝允桓介紹,過去中國的M B A沒有認證,只有評估,「評估和認證的區別在於,評估是一種行政手段,M B A有教學合格評估,剛完成第七批教育合格評估,這是教育部要求的。評估對學校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有行政的要求,算是一種準入。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繼續辦下去,這是保證質量體系必不可少的東西。」
中國高質量M BA的認證不是強迫,實際上是規範M B A的發展,保障M BA的質量,引導商學院的發展方向,回歸教育的本質。
聲音
如果廣外MB A符合條件,我們一定會申請認證。在剛剛過去的第七批MB A培養院校的教學工作評估中,部分指標就參照了中國MB A認證的內容。中國的MB A認證應當引導中國商學院,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服務。
目前管理教育界的三大國際認證都已經進入中國,部分中國商學院正在申請其中的一個或者多個認證。客觀上說,申請國際認證對商學院有好處,可以站在國際的舞臺上,得到世界的認可。但同時,國際認證進入中國也出現了一些商業傾向。中國目前已經有230多家M B A院校,中國很有必要推出自己的認證,這樣更符合中國的實際,沒必要完全跟著國外認證走。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M B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孫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