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散:勤勞致富有志氣

2020-12-27 瀟湘晨報

近日,在且末縣城邊一家餐廳的灶臺前,艾散·吾加卜拉手拿大勺翻炒著,一盤噴香的菜餚不一會兒就出了鍋。艾散這位曾經的貧困戶,如今靠著勤勞的雙手,開起了餐廳,還招收多名本地困難群眾當服務員。他說:「只要大家肯幹,我這裡收入穩定,能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

艾散今年31歲,做起事來乾脆利落,餐廳裡收拾得整潔有序。「我以前可不是這樣。」艾散說,高中畢業後,他整天無所事事。艾散的哥哥苦口婆心地勸說他,並鼓勵他先學一門手藝,為自己的將來作打算。

在哥哥的勸導下,艾散的思想得到轉變,他到縣城一家餐廳去當學徒。就這樣,艾散從學徒做起,靠著踏實肯幹,一步步幹到了餐廳主廚。

2018年,在這家餐廳老闆的鼓勵下,學成出師的艾散自己開起了一家餐廳。

在艾散開的餐廳已幹了近2年的服務員比亞木·霍加布拉說:「艾散是我的鄰居,他知道我在家沒事幹,餐廳一開業他就叫我過去。現在我一個月有3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很穩定。」

麥爾旦·馬木提是艾散最近才招來的學徒。他說,看到艾散通過努力自己創業致富,心裡充滿敬佩,也讓他明白只有踏踏實實幹,才能過上好日子。

艾散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帶動著身邊的人。他帶出學徒1名,招收本地村民5名,持續幫助身邊困難群眾增收。(記者 薛雲少 通訊員 馬江輝)

【來源:巴州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會覺得「勤勞致富」是個騙局?
    這就是我們勤勞努力換來的結果嗎?越努力我就越懷疑是不是陷入了一個圈套?這樣的勤勞真的有意義嗎?我們中國人都愛讚美別人,實在沒有什麼優點了,我們就說這個人真勤勞。當我們吃了蜜蜂的蜂蜜時,我們讚美蜜蜂釀蜜真勤勞;當我們想吃的動物的肉時,我們讚美動物長肉真勤勞;當老闆想榨取更多價值時,老闆讚美你上班工作真勤勞;但是,勤勞真的能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嗎?勤勞真的能讓我們更好的完成工作嗎?實際情況是能者多勞。
  • 靠雙手勤勞致富的平措多傑
    40歲的平措多傑靠著自己一技之長和勤勞的雙手,已經是鄉裡鄉親眼中的致富能手。他看準從那曲市批發進來的馬飾,在自己家鄉也很走俏的商機。在宅家抗疫期間,利用平時積攢下來的錢購買原材料,走上了縫製馬飾,並通過微信銷售的抗疫致富路。平措多傑縫製的馬飾,因物美價廉很受當地群眾的歡迎,也給他帶來了1萬餘元的收益。
  • 你知道勤勞致富其實是騙局嗎?普通人到底靠什麼增加財富?
    現在真正賺錢的行業只有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勤勞已經不能致富了,那普通人靠什麼增加個人財富? 第一 致富從敢於負債開始 很多人牴觸貸款買房買車,他們沒有考慮如何利用貨幣的槓桿效應 ,放大自己的財富。
  • 貧困戶胡雙貴:身殘志堅學技能,勤勞致富成「明星」
    靠著勤勞的雙手,胡雙貴於15年底順利脫貧。作為一名脫貧群眾,胡雙貴始終沒有忘記鄉親父老。每年雞鴨養殖最忙碌的階段,他會僱請村上的貧困戶來幫忙幹活,並總是儘量多給他們開一些工資。「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沒有去按摩店打工,專心和老婆一起養雞鴨。」胡雙貴說,雖然疫情來襲,但因為自己平時積累的口碑,生意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 天媽育兒太靠譜:王一博前一秒西裝革履,後一秒回村勤勞致富
    導語:天媽育兒有一套,勢必讓王一博體驗完三百六十行,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都說《天天向上》是一所現實的社會大學,王一博在天媽這裡,真是收穫滿滿,見證成長!最近天媽設計的主題越來越有深度,愛牙護齒主題,讓王一博西裝革履的跟著天天兄弟們體驗了一番高級精英的氣派!一身白大褂,使命感油然而生,嚴肅認真起來的王一博,在人群中格外顯眼!王一博西裝革履的樣子,真是自帶貴氣,有種驚豔時光的錯亂感!這個模樣在電影鏡頭中絕對出彩!真是慕了!
  • 陳義:脫貧先立志 致富靠自己
    今年種養殖的純收入大概有二十多萬吧。」 今年51歲的陳義打小就有殘疾,走路不利索,妻子有智力障礙,彼時一兒一女正是用錢的時候,一家四口人靠著幾畝地生活了半輩子,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這個蒙古族漢子身殘志不殘,為了改變生活困境,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但囿於身體原因無功而返。2016年,陳義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我家就一個土房,一個桌子四個腿,別的什麼都沒有。」
  • 朱廣宏:靠著勤勞摘掉「窮帽」
    朱廣宏說,收入穩定讓他有了底氣,這個月他準備再貸款10萬元,對大棚進行改造,然後種上新品種。「貸款一年就能還完,我有信心。」朱廣宏說。 A 付出總會有回報 2012年,53歲的朱廣宏從彭陽老家搬到和順新村,全家六口人只帶了最簡單的家當。「搬到銀川來,看到政府給蓋好的新房子,心裡當然高興。可老母親還生病躺在床上,一家老小都等著吃飯呢。」
  • 1個月後,桃花報喜,緣分將至,遇見甜蜜愛情,勤勞致富
    而且,在下個月,摩羯將很有可能會在生活中遇到他哦。白羊座白羊的人為人處事比較衝動,做事不計後果,只憑意念行事,即使工作做得不對,也不會後悔,只會總結工作的前因,再重新開始,直到把工作做好為止,同時白羊也是比較看重愛情的,但他們希望彼此都能在愛情生活中給對方一些空間。
  • 勤勞致富是個謊言?財富真正的秘密是什麼?你很難賺到你不信的錢
    但是並不是勤勞的結果。只有這樣才能說,有能力的人不如未來的人,有能力的人不如有能力的人。回首這五年,只有兩個行業真正能賺到錢: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勤勞的農民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年來,艱難的勞動似乎不能再致富了。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劉恩澤:勤勞實幹奔富路
    紅慶河鎮哈希拉嘎村二社村民劉恩澤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退縮,迎難而上,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甩掉了窮帽子,走上了致富路。這幾天,劉恩澤一直在自己的廢品收購站忙碌著,前幾天剛發走一車廢品,現在又用氧氣切割機切割著回收的廢舊金屬,為下一車做準備。
  • 網紅校長開學典禮開講:春節說「恭喜發財」 開學靠「勤勞致富」
    勤勞致富的第三步是付諸行動。在學習上,計算上幼兒園的經歷,在場每個孩子都是駕齡10年的老司機,每個人的天資就是不同品牌的發動機,每個人的學習熱情就是油門。求學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奔馳;收費站就是要上的理想學校。
  • 渝水區珠珊鎮曉康驛站用小積分兌出大志氣(圖)
    2018年底珠珊鎮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數為246人,就業人數219人,就業率為89%;到2019年10月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數為259人,就業人數251人,就業率達到了97%。通過設置心願牆,鼓勵貧困戶說出自己想要的物品,比如想要房屋翻新、想要電飯煲等,與貧困對象個性化需求精準對接,讓他們知道通過自身努力就可以用積分兌換自己想要的物品,實現自己的心願,讓他們樹立起勤勞致富、脫貧光榮、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價值取向,貧困戶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大家比學趕超的氛圍更濃厚了,努力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念也更堅定了。
  • 冉啟樹:勤勞致富 生活如蜜
    冉啟樹家的蜂蜜主要有蕎花蜜和五倍子花蜜。為了養蜂,他下了不少功夫,不知道被蜜蜂蟄了多少次。隨著養蜂技術逐步提高,規模不斷擴大,今年,冉啟樹的蜜蜂已經發展到了40多群。他還栽了18畝五倍子樹,五倍子花開時,他就將蜂桶搬到五倍子基地,讓蜜蜂採蜜。「我們這裡環境好,產出的蜂蜜品質高,根本不愁賣。」冉啟樹說。
  • 身殘志堅當「豬倌」 勤勞致富眾人贊
    因為身體有殘疾,只能在建築工地上打雜,做一些搬石頭、搬沙子等收入微薄的體力活。頭腦靈活的他找親友借了3000餘元買了一臺拖拉機,開始從事運輸行業,最好時曾與兄弟合買了15臺拖拉機在工地上攬活。後來,張現彬經人介紹認識了鄰鎮姑娘李遠惠,對方相中了他的人品,並沒有嫌棄他的殘疾,很快兩人便喜結連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幫助孩子樹立財富觀,家長要記住「勤勞未必能分得了財富」這句話
    文/爸媽快來看在孩子的成長裡,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期盼無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期盼的同時也希望孩子未來可以在金錢方面無所憂無所慮,於是關於孩子金錢的財富觀培養很多家長也比較上心,但是在很多金錢觀的培養裡家長教孩子的口訣就是「勤勞致富」,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勤勞的小蜜蜂才能釀出更多蜜餞,但生活的現實告訴我們勤勞可以致富
  • 高質量美食文,請看穿越女如何憑藉豆腐勤勞致富
    請看穿越女如何在架空朝代,憑藉小小的豆腐,勤勞致富,和美生活!《吃點兒好的》 作者:三水小草文案:沈小甜遇到了一個人,每天帶著她逛吃逛吃逛吃,陸辛其實有一個秘密。就藏在他帶著沈小甜去去品嘗的人間煙火裡。
  • 江西玉山:勤勞實幹有希望 不等不靠奔小康
    上有 80 來歲的母親,下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陡然增加的生活壓力,讓病痛中的何坤新夫婦一籌莫展,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就在何坤新夫妻倆對生活感到絕望的時候,駐村工作隊和塢口村「兩委」幹部找上門了,第一時間將何坤新一家識別為貧困戶,及時解決了這個家庭當前最急需的醫療和教育難題。
  • 2021有出息有志氣的男孩名字
    正所謂「天下父母心」,父母們對於孩子的願望大多都是相同的,對於男孩子而言,父母們都會希望他們能夠有所成就,有志氣又有出息,為了男孩子的未來著想,父母們在給男孩取名字的時候,也就會給他們取一個有出息,有志氣的名字。以下內容就給他們整理了有出息有志氣的男孩名字,取名可以參考一二。
  • 程鳳枝:搖響大山深處的致富鈴聲
    程鳳枝:搖響大山深處的致富鈴聲 2020-11-16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富女能手楊興玉:貼心陽光面成致富「黃金條」
    近年來,麻江縣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熱潮中,湧現出一批批致富女能手,她們憑藉勤勞的雙手和過硬的技術,走在全縣婦女創業致富的前列,成為巾幗創業的致富帶頭人。44歲的楊興玉就是其中一個敢於拼搏、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業者,如今她製作的大衝太陽面年銷售達一萬餘斤,年創收三萬餘元,成為谷硐鎮大衝村名副其實的巾幗致富領頭雁。 剛走進楊興玉的麵條加工廠,就被門前一排排木架上掛滿待晾乾的麵條麥香氣味所吸引,麵條在陽光照曬下映襯出柔黃色的光澤,甚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