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把瑟曦挑出來寫寫,她身上的古典主義悲劇人格特質實在太明顯了。
善妒如赫拉,狠毒如美狄亞,野心堪比麥克白夫人,最終的命運也似在呼應著希臘神話中所有子女均慘死的狂妄王后尼俄柏。
這樣強烈的女人,非常適合在政治鬥爭中施展手段,也非常適合死在權力的角逐裡。
瑟曦的首次出場,是在臨冬城的眾目睽睽下:
明明是氣場強大、身份尊貴的王后,傲慢的臉上卻寫滿不耐煩。敷衍地行禮,硬擠出點笑容,就像攢著一股子悶氣。
劇情繼續發展,她的性格和給人的第一印象並無多大出入。
她自私,任性,驕傲,易怒,順己則昌,逆己則亡,始終有種乾脆然而緊繃的危險氣質。
她若愛,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地愛,哪怕是和自己的親兄弟亂倫;她若恨,便拼盡全身氣力毀滅敵人,不計代價,不顧後果。
客觀來講,瑟曦不算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
身處君臨的政治權力中心,一舉一動影響著整個君臨的政治態勢,瑟曦的所作所為始終出於一個嫉妒、短視、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之手。
從擠兌小惡魔,到扶持大麻雀引火燒身,每一步棋都充滿了情緒的宣洩感。不見顧全大局,更談不上深謀遠慮。
《權力的遊戲》裡,每個角色,或多或少,都會背負點什麼。
許下的誓言,家族的榮譽,至親的血仇,隱秘的愛情,他人的認可,逐利的野心,返鄉的願景。
正是這些背負引起無數激蕩衝突,才串起了大大小小許多個動人的故事。
這一過程中,有人身處逆境,卻兜兜轉轉找回了真正的自我,比如山姆;
有人雖命不久矣,但仍然甘願為著心頭不熄的丁點星火一路奔波,比如大熊;
還有人將一腔悲憤化作怨毒之火,以蛇蠍心腸,向仇讎發出致命攻擊,將血海深仇一一盡數清算,果決、狠毒、有力,比如沙蛇的母親,紅毒蛇的情婦。
唯獨瑟曦,背負不可謂不長久,罪孽不可謂不深重,人生不可謂不悲慘,卻始終沒有找到救贖自己的那條道路。
她像是被關進了死胡同,陷在自己的邏輯中出不來。愈撞愈痛愈不知轉圜,直至頭破血流、失去一切也堅持撂狠話、硬碰硬。
人格的養成,多與童年成長、後天經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當年的七國第一美人、出身高貴的蘭尼斯特家族、君臨的實權掌控者,若要論起來,瑟曦擁有的不算少。
然而真相卻是,她的人生就像受過惡毒的詛咒:
無限的榮光,無上的地位,有朝一日會被更年輕貌美的女子奪走。她的三個孩子,也終將「以黃金為裹屍布」。
背負著女巫不詳的預言,母親早年難產而死,父親生性冷酷,自己的丈夫心心念念了一輩子的,卻是另一個已經死去多年的女人。
再後來,她的表弟、曾經共枕衾的藍塞爾出賣了她,而她一手扶持起來的大麻雀帶來的回報,卻是全裸遊街。
有過這樣的人生經歷,瑟曦的內心無疑是怨毒的,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
權遊裡處處慘劇,缺乏安全感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大抵可走上兩種路子:
一種是在後天的生命體驗裡,漸漸對弱者的艱難苦痛、瑟縮侷促有了更深刻的同理心,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時不忘向其他人表達善意。
性格不偏激,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豐富自我的同時,理性漸漸佔據上風,與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弱點達成和解。
另外一種,則通過被害妄想症的形式,強化了自己所受到的傷害。
在帶有草木皆兵色彩的人生格局裡,始終走不出小我,以最直接的情緒感受應對外部世界帶來的一切刺激,漸漸生成強勢而帶有攻擊性的應對機制。堅決逞強不示弱,往往能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這兩種人格裡,第一種典型的例子是小惡魔,而瑟曦,是第二種。
黑水河一戰,史坦尼斯的艦隊已經攻到了君臨城下,瑟曦在最絕望之時,抱著託曼,卻未曾想到要求助她的親生父親,泰溫·蘭尼斯特。或許是她與父親的關係並不親密,也可能是她的高傲不允許她向任何人低頭。
同時,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還在於,在親子關係中,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是扭曲的。
我自己在刷劇的時候,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瑟曦對喬佛裡的教育很成問題。
當然,瑟曦是個非常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剛遭受了全裸遊街之辱,一聽到載著彌賽拉的船回來便提著裙子充滿希望地跑出去的瑟曦讓人心疼到落淚。
那一刻我真心希望彌賽拉還活著。
但是,無底線寵溺、自我主義三觀教育、扭曲事實的自欺欺人,不管她的愛有多麼強烈,都不能掩飾她是個不明智的母親的事實。
第一季裡,二丫的冰原狼咬傷了喬佛裡。喬大帝自己都覺得讓一個小女孩繳械是件很慚愧的事,也很誠實地承認了自己無能:
瑟曦卻是這麼教育他的:
這樣顛倒黑白地護短……真讓人不知該說啥好。
喬大帝後來變成那樣一個狂妄自大、肆意妄為、令人髮指的變態,不管有沒有近親婚配的遺傳因素,應該與瑟曦的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
以至於到了後來,喬佛裡已經漸漸失去控制,膽敢公然出口威脅瑟曦:
一個三觀如此扭曲的媽,怎麼可能教出一個明事理的兒子?
但是往深處想想,不管客觀造成後果是什麼,瑟曦這樣做,太符合她一貫的性格特質了。畢竟,在那樣一個爾虞我詐的環境裡,稍微軟弱點就不知喪命何處。
跋扈凌厲的姿態,是不算聰明也不算高尚的瑟曦,對抗這個世界的唯一方式。
第六季結尾處,瑪格麗死了,藍塞爾死了,大麻雀死了,所有背叛瑟曦、被瑟曦痛恨的人或者事,都隨著貝勒大聖堂那場慘烈的野火,「砰」地炸了個乾乾淨淨。
她僅剩的兒子託曼,從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沒什麼存在感的生命,也剝離了瑟曦心頭最後一點母性的柔軟。
王朝末路,孑然一身,不再年輕的瑟曦一襲黑衣,自己登上了鐵王座。
處在權力中心的瑟曦,逐漸扶持起屬於她自己的政治力量。從名不見經傳卻有真才實學的大學士,到生化版魔山,從與攸倫結盟,到利用黃金軍團,雖然不是明線,但是可以看出,她的謀略在增長,對形勢的評估也不可謂不準確。
唯獨不變的,是她的高傲與獨斷。
她不與北境結盟,也不屈服於丹妮莉絲之下。
也許,浸淫權力已久的瑟曦,深知在這場你死我活的遊戲裡,並無中間地帶可言。那麼多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死在她手下,她知道最終登上鐵王座的,只有一人。倘若她投降,等待她的,也許是更被動更慘烈的命運。
不如一戰,至少有搏殺出一線生機的希望。
更何況,權遊八季,你幾時見過瑟曦低下她高傲的頭顱?她是那樣的女人——得不到,寧肯毀滅。
幹掉龍媽的龍,殺死彌桑黛,拒絕一切和解的可能。她用最極端的方式,把自己逼入絕境。龍媽屠城之日,瑟曦身邊昔日的支持者一個個倒下,大廈將傾,她苦心經營的一切,隨著龍媽的火焰,都化為廢墟。
唯獨詹姆,為瑟曦把布蘭推下塔的詹姆,明知瑟曦刺殺他還要來拯救她的詹姆,願意穿過火焰與灰燼,在最後關頭來到她身邊。
她不再是孤家寡人。
很難說他們亂倫的愛情不是被詛咒的,但是分明,在他們生命定格的時候,兩個人都在愛裡得到了救贖。最後的最後,至少,她還有他。
這樣的結局,是慘死者無數的《權力的遊戲》裡,對瑟曦最大的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