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思考即能致富,認識你的內心,活出你的人生

2020-12-24 新堂悅讀

《心靜的力量》(美)希爾著

不管是何種悔恨、苦難或事後反省,關上過往之門也許都是十分明智的決定。你所尋求的是財富成就和內心平靜。無論是通往財富還是內心平靜的道路,都無法經由過往的不快經驗堆成的墓地而到達。

當你達到內心的平靜後,你的心靈就會自動排除各種無益的想法與心理反應。同時也要幫助自己達到這種對內心收放自如的地步,善用它所能為你做到的一切。要避開所有負面的心理影響,尤其是要避開那種悲慘的悔恨陰影,因為它會擋住人生中所有的陽光,也會悲慘地把其他的珍寶擋在門外。

對於人生中的偉大計劃,你不可能全都看得出來。不過,假如你把每次的悲傷與挫敗都當成磨練,以換取未來更好與更豐富的經驗,那就能把人生變得充實而有收穫。

成功的人所談的則是未來式。他們的眼光不是擺在交雜不少錯誤的過去上,而是不斷放眼未來和自身的遠大目標。

對人生境遇的無窮變化保持警覺。即使身在被外界稱為「障礙」的處境中,你還是可以稱它為「福氣」,並且使福氣成真。打擊並非來自環境,而是來自過往遭遇打擊後所延續下來的既定態度。

在遭逢人生的逆境時,看起來或許既磨人又充滿失望。事後你會發現,每個所謂的不幸都埋著更大幸運的種子。為了有助於這股強大的動力為你的人生帶來奇蹟,一定要關上過往之門。只有愉快和有啟發性的東西才留下來。把鬱悶和痛苦拋到腦後,你就能看到未來,並把它緊緊握在手中。

工作似乎是累計怨恨的溫床。你當然有權生氣,再說,任由別人踐踏也無助於成功或內心平靜。不過,許多人際關係的小傷純粹就是小傷,不需要當成重創來大驚小怪。

你的格局有多大?格局大的人才會成功。格局大的人才看得出什麼是值得關注的大事,而不會把心緒浪費在芝麻小事上。當你看出心懷憤慨與怨恨對自己傷害多大時,每當惱人的小事一發生,就能把它送進過往。有時候不妨把事情講開,指出一個人是怎麼在傷害其他人,把陰霾一掃而空再重新開始。

心懷怨恨是胸中的毒蛇、深藏的負面能量。不僅會讓它奪走內心平靜,還會助長潰瘍和其他許多疾病的生成,使心靈連帶戕害到身體。把那扇門關上吧!在同樣的薪資下卻做得更多、更好。對自己的工作和上層的要求深究到超越必須知道的程度。做事的方法要讓工作成效超越僱主對你的期待。

正面的內心會從其他正面的內心接收信息,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你也會看到自己的信念深深影響到那些你或許會請來助力的人。要是懷疑自己,內心中的「否」字就會佔上風,並帶來挫敗而非勝利。偉人免不了也會恐懼,但並不會是那種縈繞不去、讓生活失能的恐懼。從卑微的小人物身上,就能看到終其一生都在恐懼與憤怒是何種境況,他們的內心充滿了這些負面影響力,以至於找不出力量來打造自己所渴望的境遇。

你的內心有無限的力量可讓夢想成真,但要讓心靈盡情發揮。很少有恐懼對內心的戕害會像對批評的恐懼那麼大,會在你開始前就阻止你。只不過是來自另一個內心或其他內心的影響,而且經常只是想像出來的負面影響力。滿腦子恐懼批評的人往往不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免遭到駁斥,所以會失去想像力和自己的偉大天賦。

我們或許會一窺在專業領域獲得重大突破者的生涯,或許會驚嘆他們能如何找到並有效運用自己的能力。同時,也會看到許多他們必須克服的阻礙。但我們很少知道的是,這些人幾乎都遇到過唱反調的批評。要是恐懼這種批評,並讓負評在內心生根,那他們構思和實踐的能力就會全部泡湯。確切來說,他們可能根本就對批評無感,否則他們的內心就沒有勇往直前的自由了。

適當的恐懼是自我保護的方式之一。不過,自找的恐懼則是另外一回事。人的內心顯然也需要懂得打理自找的恐懼,否則內心就發揮不出強大的創造力。心理學的研究和常識性的觀察在告訴我們,自找的恐懼既不健康又有害。完全擁有自己的內心後,就能讓自己免於這種恐懼。當你讓自己跟人生產生了適當的聯繫,就不需要這種恐懼,也無從受到它的折磨。

要做自己,就要練習自持。很少有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但他們可能從來沒有靜下心來體認到,行為始於內心。當人的內心對人生只抱著卑微、害怕的看法時,他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內心對人生只抱著卑微、害怕的看法。自持的人擁有其他許多人所沒有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他所擁有的力量可以讓他看清局面,研究判斷實際情況,並大幅提高機會,可以朝對自己對他人都好的人生局面邁進。

人生要是少了問題和衝突,就會很乏味,但內心深處的平靜與和諧有助於讓許多問題自行化解。改變一下常能利人利己。如果要避免煩惱,可從事體能活動讓內心專注在其他事情上,或是幫助別人解決他的問題。有些人往往會把問題彼此相乘,但智囊團有助於你把問題分開來逐一解決。

人生要成功,先成功做自己,人生中沒有一件事大過於做自己。有很多人因為被收買而放棄去做能實現自己的工作,結果發了財卻得不到內心平靜。你可以幫助他人而不幹涉到他們對自己的掌握;不要指望會有其他任何人符合你的「完美」定義。堅持自持,並以此為手段來做最好的自己,你就不會得到憤怒和憎恨的結果。你的內心是你唯一的主宰。一定要完全照你想過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每天都要有一些時間只做自己開心的事。要耐心尋找內心的平靜,這個偉大的特質要靠經年累月的進步來建立。回頭去讀一讀可以讓你堅持做自己的明確與有力的方式。

相關焦點

  • 不要遲疑,從現在開始思考,《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在日本,有一本引導人們思考人生意義、樹立人生觀的小說已經整整暢銷了八十年,也是這部書,讓已經宣布退休的宮崎駿爺爺重出江湖,用三年的時間把這本小說拍成了電影,要將這部動畫作為禮物留給孫子。這位就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所著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在日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和家長,宮崎駿爺爺在自傳《折返點》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講述這本書對他的影響。
  • 《思考致富》:你永遠無法賺到你想像之外的錢
    那麼,關於致富,《思考致富》中又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建議呢?1.做到「心想事成」我們要相信自己能夠致富,要相信心想事成。在《思考致富》一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觀點:如果我們把心中的理想和堅定不移的目標、強烈的信念和堅韌的毅力都結合起來,去實現財富或其他的目標,就肯定能成就大事。心想事成是可以實現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僅憑坐在家中空想,這樣錢也不會自己跑到你家。
  • 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2020年返鄉致富方向「冷思考」
    回到鄉下,看到布滿黑泥的農村「刷牆」: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可是,2019年經濟寒冬,打工者返鄉不得不再面對這兩件事兒:「致富如何了?」和「媳婦帶回來了嗎?」 的確外出打工能交友,但是娶媳婦,賺錢買房是個「老大難」問題!如此看來,賺錢致富才是頭等事,你是不是又得陷入「冷思考」呢?2020年打工者的致富方向在哪裡呢?
  • 小月書評|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願我們都不是「小哥白尼」
    當錄製人員拿起桌上一本名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書,問少年讀後感想時,少年雖一時沒想到如何回答,但轉發該微博的《奇葩說》辯手、武漢大學老師陳銘說:「我覺得的確不必用語言回答,整部片子都是答案。」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中,十四歲的少年小哥白尼在校園中遇到了許多不能理解的事情:家境不好的同學受到欺負;高年級學生制定下無理的規則,要求低年級服從;因為沒做到和朋友約定好的事,小哥白尼的內心久久無法釋懷……他的舅舅就這些困惑與他寫信交流,探討關於貧富、欺凌、勇氣的問題,引導小哥白尼樹立人生觀,開始思考「我要活出怎樣的人生
  • 成功最大的障礙來自於自我設限:《思考致富》讀書筆記
    《思考致富》譚小鴨讀書筆記一句話介紹《思考致富:獲取財富的13條白金法則》: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駕馭自己思想的書。#致富#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想致富。當然成功並不意味著必須富有,致富也不一定代表你就是成功的,但是在普世觀念裡,富有就象徵著成功。《思考致富》是美國成功學家、作家拿破崙·希爾創作的人格心理學著作,書中介紹了卡內基、愛迪生等人成功的秘密,並分析總結出了致富的13條法則(願望、信心、自我暗示、專業知識、想像力、組織計劃、決心、毅力、智囊團的力量、性轉換的神秘、潛意識頭腦、大腦、第六感)。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願你路過形形色色,不忘內心坦蕩
    「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也能決定以怎樣的姿態好好活著。」——題記「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呢?」這些年你是不是也無數次被人問過同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是什麼?那本書今天依舊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架上,這些年我讀過很多次,從初讀時的醍醐灌頂到如今的「老友相逢」般地熨帖,每每它總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如果你的人生也曾如我一般陷入自我懷疑和迷茫,甚至覺得找不到方向,我真誠地建議你讀一下這本書——《你想活出怎麼樣的人生》。
  • 感慨人生的句子,給糾結的你,除了自我內心的束縛,世間再無困境
    3、除了自我內心的束縛,這世間再無困境。4、心沒有安放,生命在哪裡,都不過是一種飄蕩。人生是因為自我內心的迷失,才最終導致了自我的放逐。5、沒有哪一棵開花的樹會在秋風中依然蒼翠如初,沒有哪一顆心會在歷經風雨後還在原地等候。
  • 做好這三點,讓你活出有態度的人生
    然而,為什麼有的人活成了餘歡水,生活一地雞毛,有的人卻活出了精彩,詩和遠方二者兼得?小編研究發現,想要擺脫餘歡水的命運,活出有態度的人生,那就做好以下三點: 不破不立,坦然面對自我才是正確的人生姿態餘歡水原本是一個有志向有夢想的年輕人,卻因闖紅燈遭遇車禍並導致好友大壯當場死亡,讓即將到手的投資化為泡影。
  • 《豐盛人生》 |如何活成理想的自己?
    3)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去創造的旅程,只為你活成你理想的模樣。第三階:實修(108天,《豐盛人生》)人須在事上磨,在心上下功夫。修心幹事兩不誤,人生將沒有難題。第三階支持參加者活出卓越狀態,並在現實生活中踐行、實修以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 《土撥鼠日》:打破虛假的自我,活出真實的人生
    影片開始,菲爾無意識地活在虛假的自我中;後來,重複活在同一天的絕望令菲爾終於打破虛假的自我,迎來心靈的覺醒,他開始真正地成長,開始與他人連接並付出愛,由此活出真實的人生。二、活在虛假的自我中菲爾活在虛假自我中的狀態經歷了麻木、苦惱、放縱、絕望四個階段,分別對應著生活中人們活在虛假自我中時的四種狀態。
  • 《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就在十分鐘以前,我再一次打開自己前段時間閱讀過的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看著上面的批註,我被自己此刻的虛無和麻木感到羞愧。再反思自己的行為,倍感書上所言真實,但是我卻只把書本上學來的東西當成了一個流影,讓它慢慢地就從腦海中消失了。
  • 《重返狼群》:活出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之前寫過一篇:《重返狼群》:任何生命都有權利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次又看了《重返狼群》的最新版,裡面有更多精彩的細節,實在太愛了。2020年我讀過的書裡邊,最喜歡的一本就是《重返狼群》,它賺足了我的淚水。
  • 你能想到的,並且相信的,最終會變成現實——拿破崙·希爾語錄
    ——拿破崙·希爾信心能戰勝人生道路上所有的障礙,也許連死亡它都不會放在眼裡!——拿破崙·希爾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不斷實現人生的目標,更在於不斷提升人生的目標。——拿破崙·希爾所有成功的人一開始都不順利,他們抵達成功前都歷經許多令人心痛的掙扎。
  • 真正的人生智慧:活出自己,你便無所畏懼
    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些人漸漸離我們遠去,也許是漸漸淡出你記憶的長輩,也許是有了自己家庭的子女。等真正有一天真的只剩下你自己了,你還有勇氣獨自面對這世間的紛紛擾擾嗎?我們一生當中扮演了太多的角色,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是自己的主角。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不過如此,活出自己才是最終的追求。
  • 沒事兒別隨便思考人生
    時隔兩年,終於要出一本新書----《沒事兒別隨便思考人生》。這篇文章就是這本書的《序》。沒事兒別隨便思考人生文/鬼腳七英國小說家毛姆說:製造神話是人類的天性。又對自己說:沒事兒別隨便思考人生。於是就有了這本書。收錄了我最近兩年寫過的五十五篇文章,都是我很喜歡的。裡面有故事,有心得,有採訪,有社評,還有一些典型問題的回答。別隨便思考人生,因為絕大多數時候思考的不是人生,而是自己頭腦編造的故事。看這本書,不能為你帶來多少激情。
  • 佛說:這三個字,能平靜你的內心,提升你的智慧!
    這三個字,能平靜你的內心,提升你的智慧一、修「戒」「戒」主要是說遵守佛教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規。最常見的是佛教的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歌舞及旁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戒學按內容又可分為止持戒和作持戒兩大類。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惡的各種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
  • 你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你自己而活,活出大愛,活出意義才懂得感恩
    很多人沒有清晰的目標,沒有人生的方向,偶爾有點小理想,很快又失去了動力,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人生,首先,大家要清楚一點,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每個人有他存在的意義,存在即是道理,只有我們活出大愛,活出意義,才懂得去感恩這個世界,感恩某些人,感恩某些事等。
  • 《只有我不在的城市》:勇敢的面對內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然而悟沒有意識到,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孤軍奮戰,無論是母親還是好友,從他開始不再逃避內心,選擇相信別人之時,他過去的人生軌跡已經開始改變。雖然悟的小團體沒能像「少年偵探團」(柯南)那樣「機智」地抓獲了犯人,但是他們在相互扶持的過程中一起收貨了成長。.一個好漢三個幫。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令宮崎駿復出創作的原著,其魅力何在?
    宮崎駿第一次讀到這本小說時才10歲,那時他正上小學,之後這本書幾乎陪伴了宮崎駿的一生,宮崎駿在自傳中寫道:「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初次翻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時的感受,心中毫無緣由地湧起一股懷念之情。」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同名電影正在製作中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講述的是一九三五年,日本初中二年級學生小哥白尼和他朋友之間的故事。懵懂的少年在生活和學習中碰到一些困惑,在舅舅的引導下開眼觀察人類、社會,友情、貧富、歧視、霸凌、勇氣等等,藉此理清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作者:吉野源三郎,這本書是日本小學教科書,在日本,這本書已經整整暢銷了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