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退示官吏》元結

2020-12-23 騰訊網

賊退示官吏

【唐】元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與?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徵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今彼徵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1

譯文

癸卯年,西原賊人攻入道州城,焚燒殺戮掠奪,幾乎掃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賊人又攻打永州並佔領邵州,卻不侵犯道州邊境而去。難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敵嗎?不過是蒙受賊人的哀憐而巳。催繳賦稅的官吏為什麼還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詩一篇給官吏們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隱居了二十年。

清泉水流經過我家門口,山澗洞谷對著我家門前。

田租賦稅有個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穩酣眠。

忽然間遭遇到世道突變,數年來親自從軍上前線。

如今我來治理這個郡縣,又遇到蠻夷來騷擾侵犯。

縣城太小蠻夷無意洗劫,百姓貧窮他們也覺可憐。

因此他們攻陷鄰縣境界,唯有這個道州獨自保全。

奉皇命來收租稅的使臣,難道還比不上盜賊慈善?

現在那橫徵暴斂的官吏,催賦逼稅恰如火燒油煎。

誰忍心斷絕人民的生路,換取時世所稱讚的忠賢?

我想辭去官職丟棄符節,拿起竹篙自己動手撐船。

帶領全家回到魚米之鄉,告老歸隱住在那江湖邊。

2

注釋

癸卯歲:即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

道縣:今湖南縣道縣。

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屬湖南省。

邊鄙:邊境。

與:通「歟」,嗎。

昔歲:從前。

庭戶:庭院。

洞壑(hè):山洞,溝壑。

井:即「井田」;井稅:這裡指賦稅。

晏:晚。

世變:指安史之亂所帶來的社會動蕩。

戎旃(zhān):戰旗,一說為軍帳。

典:治理、掌管。

見全:被保全。

將王命:奉皇上的旨意。

絕:斷絕。

委:棄。符節: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委符節:辭官。

引竿:拿釣竿,代指隱居。刺船:撐船。

將:帶著。就:靠近。

湖:一作「海」。

3

賞析

在詩中,元結把起義的少數民族稱之為「賊」,固然表現了他的偏見,但他把「諸使」和「賊」對比起來寫,通過對「賊」的有所肯定,來襯託官吏的殘暴,這對本身也是個「官吏」的作者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全詩共分四段。第一段由「昔年」句至「日晏」句,先寫「昔」。頭兩句是對「昔」的總的概括,交代他在作官以前長期的隱居生活,正逢「太平」盛世。三、四句寫山林的隱逸之樂,為後文寫官場的黑暗和準備歸老林下作鋪墊。這一段的核心是「井稅有常期」句,所謂「井稅」,原意是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賦稅,這裡借指唐代按戶口徵取定額賦稅的租庸調法;「有常期」,是說有一定的限度。作者把人民沒有額外負擔看作是年歲太平的主要標誌,是「日晏猶得眠」即人民能安居樂業的重要原因,對此進行了熱情歌頌,便為後面揭露「今」時統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設下了伏筆。

第二段從「忽然」句到「此州」句,寫「今」,寫「賊」。前四句先簡單敘述自己從出山到遭遇變亂的經過:安史之亂以來,元結親自參加了徵討亂軍的戰鬥,後來又任道州刺史,正碰上「西原蠻」發生變亂。由此引出後四句,強調城小沒有被屠,道州獨能促使的原因是:「人貧傷可憐」,也即「賊」對道州人民苦難的同情,這是對「賊」的褒揚。此詩題為「示官吏」,作詩的主要目的是揭露官吏,告戒官吏,所以寫「賊」是為了寫「官」,下文才是全詩的中心。

第三段從「使臣」句至「以作」句,寫「今」,寫「官」。一開始用反問句把「官」和「賊」對照起來寫:「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這是抨擊官吏,不顧喪亂地區人民死活依然橫徵暴斂的憤激之詞,是元結關心人民疾苦的點睛之筆。而下兩句指陳事實的直接描寫:「今彼徵斂者,迫之如火煎」,更活畫出一幅虎狼官吏陷民於水火的真實情景。和前面「井稅」兩句相照應,與「昔」形成鮮明對比,對徵斂官吏的揭露更加深刻有力。接下來的兩句:「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以反問的語氣作出了斷然否定的回答,揭示了「時世賢」的殘民本質。「絕人命」和「傷可憐」相照應,「時世賢」與「賊」作對比,這裡對「時世賢」的諷刺鞭撻之意十分強烈。更為可貴的是詩人在此公開表明自己不願「絕人命」,也不願作「時世賢」的決絕態度,並以此作為對其他官吏的一種告誡。

第四段由「思欲」句至「歸老」句,向官吏們坦露自己的心志。作者是個官吏,他是不能違「王命」的,可是作「徵斂者」吧,他又不願「絕人命」。詩人對待這一矛盾的處境的辦法是:寧願棄官,歸隱江湖,也絕不去做那種殘民邀功、取媚於上的所謂賢臣。這是對統治者徵斂無期的抗議,此處充分清楚地表明作者對民瘼的熱情關心。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時元結任道州刺史。此詩的小序交待了作詩的原委。詩人認為,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卻不能體恤人民,在道州百姓「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舂陵行》)的情況下,仍舊殘酷徵斂,有感於此,作者寫下了這首詩以警示徵斂租稅的官吏。

作者介紹: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後,歸隱商餘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翽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於長安。

● END ●

覺得還不錯要拉到文末點在看哦!

每一次【分享】,每一條【留言】,都是您對我的鼓勵!【星標】每日解讀詩詞,就不會再走丟啦!每一節課程都是精心挑選,每一天的努力都是,想讓你過得更好。

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元結 賊退示官吏 並序
    元結 賊退示官吏 並序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徵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 元結《賊退示官吏·並序》賞析
    賊退示官吏·並序癸卯歲①,西原②賊入道州③,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④而退。豈力能制敵與?蓋蒙其傷憐而已⑤。諸使何為忍苦徵斂⑥?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⑦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 《賊退示官吏並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這是唐代文學家元結寫的一首抒情詩,作者用盜賊和封建官吏作比較,表現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同時也是對封建官吏的譴責。文字內容質樸感人,直指事實,沒有刻意的修飾,深刻地表明自己對老百姓的同情和憐憫。第二年盜賊又來了,看到老百姓清苦的生活,盜賊都不願意再搶了,與下文官吏的強徵賦稅形成鮮明對比。詩人是這樣寫的: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接下來詩人形容當時的社會情形,鄰近的縣全都被敵人攻克,只有道州保全了下來。因為實在是太窮了,盜賊都不願意再搶劫了。
  • 白描——元結《舂陵行(有序)》
    有一天,他讀到流傳到這裡的元結作於四年前的《舂陵行》與《賊退示官吏》兩詩,十分感動和興奮,馬上寫成《同元使君舂陵行》一詩。這一有些奇異的詩題,就已經表現了杜甫對元結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之意,詩的序文更表露出他「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的喜悅。在詩的正文中,他對元結詩的內容和價值作了很高的評價:「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 去道州古城,你不經意就能與元結曾經的足跡重疊!
    ,元結曾進《舜祠表》,請求建一座舜祠以彰顯舜德:「舜葬於蒼梧九嶷之山,在我封內,是故申明前詔立祠於州西山南,已而刻為表」。 廣德二年,西原蠻再次侵犯永州,元結以「武略以制暴」「文才以求疲弊」,以「清廉」「身率下」,率領守軍和州民防護守衛道州一百多天,西原蠻攻下鄰近的永州、邵州,惟道州沒被進犯。元結深有所感,寫了一首《賊退示官吏》的長詩,「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表達了就是丟官也不能逼迫百姓「絕人命」的為官準則。
  • 唐代 元結《招孟武昌》賞析
    招孟武昌朝代: 唐代 | 作者: 元結風霜枯萬物,退谷如春時。窮冬涸江海,杯湖澄清漪。湖盡到谷口,單船近階墀。湖中湖何好,坐見大江水。退谷正可遊,杯湖任來泛。湖上有水鳥,見人不飛鳴。谷口有山獸,往往隨人行。莫將車馬來,令我鳥獸驚。注釋序:漫叟作〈退谷銘〉,指曰:「幹進之客,不能遊之。」作〈杯湖銘〉,指曰:「為人厭者,勿泛杯湖。」孟士源嘗黜官,無情幹進,在武昌不為人厭,可遊退谷,可泛杯湖,故作詩招之。
  • 元結:寄情山水 譜寫千古絕響
    天寶九載,和杜甫獻三大禮賦同期,元結也為次年正月即將舉行的「三大禮」獻《補樂歌》。杜甫雖然受到重視,但仍未真正被任用,元結的結果可能更不堪。再次失望之後,他入商餘山靜修、讀書。天寶十二載(753),元結赴京應進士試,「遂登高第」。未及釋褐任命,安史之亂爆發,元結與家人奔向南方躲避戰亂,先避難於湖北,又遷往江西。
  • 官吏造句和解釋_官吏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2、一副名揚中外的畫)官吏參考例句:1、古代官吏的冠服是因官階而異的。2、魏文帝時將官吏等第分為九個品級,是為我國品級之始。3、官吏若能盡忠職守,政治自然清明。4、荊襄流民也以竊礦聚,巡礦官吏莫敢誰何。5、官吏軟硬兼施,女婢才實言相告。6、瓦崗軍聲威大振,中原一帶義軍和隋朝地方官吏紛紛降附。7、眾人各按各分,將養馬與快馬的大麥和乾草送到官吏那裡。
  • 元結的浯溪
    如果元結很走運,仕途上一路通達,這個趴在湘江身邊的鄉村野嶺很可能永遠都會寂寞地靜坐在一江流水裡。 冥冥之中註定了元結跟浯溪的天緣,本來倒黴透頂的元結,在被貶的途中,一路鬱悶地行船湘江,走到祁陽河段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片亂石林立的小山野,便好奇地停下船隻,登上了這個也許根本無人問津的小石山。他這一登,就登上了後來的中國碑林文化的一個奇峰。
  • 爐石傳說:曾經的最強橙法即將退環境!外服快攻賊懷舊上線!
    在這個中速盛行的時代,祈求賊成為了潛行者這個職業的代名詞。曾經風靡一時的快攻打臉賊逐漸遭人遺忘,還有曾經的最強橙法——邁拉的不穩定元素。時過境遷,隨著超強過牌單卡「團隊劫掠」的削弱,快攻賊陷入了迷茫,加上後來新卡包的陸續上線,暴雪最愛的中速卡組如願成為了最終的環境之王,迦拉克隆祈求賊也成為了職業的名片。臨近新年退環境,暴雪給了快攻賊最後一次機會——「團隊劫掠」回調至3費。
  • 清朝官吏的必經之路「銓選」
    眾所周知,在古代,官吏的選拔有一個專用詞叫「銓選」,有唐以來直至清代,所有具有任職資格的人都必須經過吏部的銓選才能任官。那麼離我們相對比較近的清代是怎麼「銓選」官吏的呢?漢官於二十五日在天安門外吏部朝房由吏部尚書、侍郎會同河南道御史掣籤,「掣籤」就是抽籤,是明代萬曆年間吏部尚書孫丕揚所創,和明代初期的「抓鬮」一樣是明代銓選官吏的方法。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是會同「河南道御史」呢?因為在清代乾隆之前至唐代「河南道」為全國首道,而乾隆二十年之後才升「京畿道」為首道。所以這個「河南道御史」相當於一種對漢官的特殊待遇。
  • 慧示WITSEER J1 4K DLP投影儀 6999元
    【PConline 聚超值】 witseer 慧示J1採用全新一代美國Luminus LED燈組RGB+B四通道架構,能夠勝任客廳等光線較充足場景下的觀影需求。該機搭載旗艦級Mstar838四核64位處理器,讓在線觀影高清流暢,加上3GB運行存儲和32G大存儲空間讓運行極速如飛,各種應用和電影隨便裝。
  • 從察舉制,淺談兩漢時期選拔官吏制度的重大變化
    秦朝的世卿世祿制,也就是官吏世襲制,諸侯國君以及當時的貴族,世襲官職爵位,世代為官,並且有自己的封地和賦稅收入。但這裡的世代為官,並不意味著有具體的職務,也就是說某個世家大族,不會一直擔任某個具體的職務,是否任職要因人而異。顯而易見,世族是世卿世祿制的基礎,只要他們有實力,隨時都有可能到中央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