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優騰,誰「奶」大了出身卑微的網絡電影?

2020-12-28 騰訊網

編者按

幾大網際網路平臺看似分庭抗禮,實則暗潮湧動。

2月,頭條系異軍突起,風頭一時無兩,三足鼎立的平臺格局面臨挑戰。優酷看似低調卻背靠阿里,不疾不徐;騰訊穩紮穩打,大攬重磅獨播;「白手起家,不搞副業」的愛奇藝剛剛扛過「被做空」風波。面對來勢洶洶的「第四者」,納新各出奇招,版權怒砸真金,自製加速超車,蛋糕還能不能做得更大?哪家能吃到最多?2020「宅經濟」催生出的網絡內容會更新鮮,還是為了投餵的反芻?

在比新比奇、不得不迅速成長的大環境下,國內幾大視頻平臺在發展中也必然充斥著諸多有心無力的困境,從各家內部到整個行業,隱性和顯性的弊病仍需要不斷被「治癒」。

同時,國外視頻平臺巨頭,無論是早已打下江湖的YouTube,還是近些年以顛覆電影傳統播放方式之姿崛起的Netflix,以及傳統內容製造商不願退出歷史舞臺而成立的HULU等,都殊途同歸地為了行業分羹而拼盡全力。在這其中,它們的有益探索勢必會成為國內平臺的參照系,以及未來的嬗變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烹小鮮(pengxx01)認為有必要對各大視頻平臺進行一次完整的「透析」,所以深鮮企劃·「起底」視頻平臺專題,旨在使行業對整個網際網路影視加深了解,同時,國內視頻平臺互為鏡子,良性趕超,國外他山之石,促進國內平臺發展。

平臺發展了,中國影視內容的網際網路賽道才能更堅實、更寬廣。

作為專題首篇,今天我們將推出愛優騰網絡電影實力報告,分析對比三大視頻平臺在網絡電影領域的成績、能力、優劣勢與發展前景。

6年前,中國視頻行業曾發生三大戰役,反盜版戰、內容戰、移動戰。 當時,行業剛剛經歷洗牌——愛奇藝與百度收購的PPS合併;優酷土豆合併,由阿里持股16.5%;搜狐收購56網;加上騰訊旗下的騰訊視頻、中國A股唯一視頻公司樂視網,形成了五大視頻平臺相爭的格局。 2014年底,中國移動視頻用戶規模達到3.41億,較2013年底增長32.7%。第一梯隊的巨頭們為了籠絡用戶,不惜砸重金買內容,《中國好聲音》2014年的獨家網絡版權一度賣出了2.5億的天價。 慘烈的競爭環境,促使視頻平臺爭先發力內容自製。在搜狐搶奪海外綜藝市場、優酷土豆投入3億發展自製節目之時,愛奇藝另闢蹊徑提出「網絡大電影」概念,以網生長視頻填補內容缺口,自此開啟網絡電影時代。 誕生之初的網絡電影,像極了今時今日的地攤派。 從業者大多數出身草根,或是從底層做起,練就了一身「不一定懂技術、但一定懂銷售」的本事。彼時,院線電影賣「珍珠奶茶」,網絡電影就賣「奶茶珍珠」。因為粗製濫造、充滿低俗趣味,網大出現後的三年,只有愛奇藝一家獨佔市場,其他平臺隔空吃瓜。 直到2017年,有關部門出手整治網大亂象。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才緊隨愛奇藝之後,相繼發布分帳模式,全面發力網絡電影版塊。藉由行業變革,徹底打破了這場「戰爭」獨角戲。 小人物退場,大平臺入局,行業撥雲見日。 金主們圈地、組團、立規矩,網絡電影換裝、改名、升級。一番廝殺之下,網絡電影身價翻了100倍不止。 現在,更多人試圖擠進這片熱土,平臺方們也暴露出愈發清晰的「出圈」野心。 而誰,將會成為那個終極大贏家?

說到網絡電影,很有必要追溯一下它的前身「微電影」。 這種具有一定故事情節,能夠通過網際網路新媒體平臺傳播,時長在30分鐘之內的影片,曾是中國視頻網站早期的商業廣告。正因為一出生便與市場化走得很近,「娛樂至上」成為微電影的天性使然。

脫胎於影視劇創作又孕育於網際網路之中,微電影的「反傳統基因」與生俱來——打破專業化製作的高門檻、樂於選擇擦邊球題材、解構傳統的惡搞和戲謔,種種「叛逆」標籤也成為博取關注、爭取收視逆襲的重要手段。 正是在「逐利之心」、「娛樂至上」、「反傳統基因」的作用之下,微電影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視頻傳播「性情」,即審美的平民化、平面化,傳播的片段化、圈層化。 而這,也決定了網絡電影的底層出身。 2013年,被業內稱為微電影的鼎盛之年,整個網際網路播放平臺共上映微電影9000片次。平均每個視頻網站上映800部,每月上映67部,每天上映2部。那些年度經典案例中,《初見》靠口碑相傳輕鬆獲取過2億播放量;《媽咪》借營銷創造超3億播放量,試水付費播放收入超300萬。

當時的市場,院線電影、影視劇等版權費用虛高,成本低、內容多、產量大的微電影很快引起視頻網站的注意。平臺的介入,從本質上改編了微電影「小手工作坊」模式。 2014年3月,愛奇藝率先提出「網絡大電影」概念,它必須是在網際網路發行的電影,時長超過60分鐘,製作水準專業精良,符合電影規律,用付費點播模式進行分量,且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與此同時,建立網絡播放平臺、投融資平臺、青年導演成長平臺,意在打造「網絡院線」。 網絡大電影計劃啟動不到一年,愛奇藝就吸引了300多部網絡大電影入駐,創下年度網絡票房超5000萬元的成績,而僅通過網絡發行分帳收回成本的作品,就佔總量的25%以上。 搶佔先機的愛奇藝,在網絡大電影版塊持續發力,不僅填補了視頻網站的內容缺口,搭建了付費模式的雛形,更拉動了會員增量。2015年6月,愛奇藝公開數據顯示,因《二龍湖浩哥》《山炮進城》等爆款作品出現,獲得了15%-20%的會員收入。

2014年—2016年,網絡大電影市場,愛奇藝幾乎是一家獨大。 2014年,愛奇藝上線網絡大電影450部,基本等同於全網的量。 2015年,愛奇藝上線網絡大電影612部,全網產量在700部左右。 2016年,網絡大電影迎來產量巔峰,全年上線影片多達2463部,愛奇藝覆蓋80%市場份額。 與之相對的,是愛奇藝年年攀升的網絡大電影總票房。據公開數據,2014年全年分帳top20總票房601.6萬;2015年全年分帳Top20總票房5627.8萬;2016年,全年分帳top20總票房1.98億。 2014年,平臺能給一部影片分到幾萬塊錢,到了2015年,單片分帳比例已經超過百萬,50%的片方都能回本。2016年,隨著院線的宣發公司、傳統的影視公司和網生內容公司的進入,網絡大電影的市場規模達到6億左右。 想像一下,一年2463部的網絡大電影,80%在愛奇藝一個網站播放,相當於每天上線5.4部新片,這樣的產量如何消化?愛奇藝也意識到,只有通過全行業的力量來把市場做大,擁有更多的消化能力,網絡大電影才會有發展前景。

2017年之前,網絡電影的繁榮充其量為「虛假繁榮」。 得益於網際網路提供的相對寬鬆的審查環境和創作空間,建立在模糊地帶的網絡大電影呈現出與歐美B級片相似的發展邏輯。熱衷低成本,強調受眾的高粘性度,造成了網絡大電影對同一主題的反覆消費。 據不完全統計,愛奇藝在2015年上線的612部網絡大電影中,超過100部是類似於《道士出山》的殭屍類驚悚片,並且有著《道士降魔》《道姑下山》等高度相似的角色、劇情以及片名。而異能、奇幻、穿越、修仙類題材的影片扎堆出現,則是院線電影無法碰觸的灰色品種。

那時,觀看網絡電影的用戶主要男性為主,為了大幅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大量內容良莠不齊的項目都被平臺照單全收,以恐怖、暴力與色情博噱頭,抓眼球,也讓網絡電影離電影的本質越來越遠,並對院線電影、平臺品質造成傷害。 2016年11月,看到不良苗頭的愛奇藝加大了自審力度,「揮刀」砍掉376部網絡大電影,《超能太監之黃金右手》《大風水師》《催乳大師》《消滅大學生》《麻辣俏護士》等片因涉嫌低俗、暴力、色情、髒話等內容被下架。

事實上,網絡大電影的低成本製作一直無法吸引更高規格的廣告商加入,商業開發也不及頭部網劇和網綜具有可延續性。這也使得儘管網絡大電影已經成長三年,但三年之後,除卻愛奇藝之外的其餘玩家仍處於觀望狀態。 2017年,是網絡大電影的轉折年。 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宣告「未來網絡大電影與院線電影審查標準將統一」;6月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視頻在節目創作和生產上要弘揚正氣,緊緊圍繞價值觀、絕不能製造低俗噱頭,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堅決摒棄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和無節操的垃圾。7月25日,愛奇藝發布消息,網絡大電影如果不通過兩次備案(規劃備案、上線備案),將無法在視頻網站上線。 題材淨化,嚴格監管,徹底打破了這場「戰爭」範圍的局限性。 同年,騰訊影業牽頭網絡大電影產出計劃「比翼新電影計劃」,愛奇藝、二十世紀福斯、新片場等數家公司參與。在騰訊的計劃中,網大的實驗性色彩更濃,因此選用的故事IP也多為二三線IP。騰訊影業公開強調,不是簡單地進入到一個網大的市場,終極訴求是對內容和創作人員進行一個長遠的培育和孵化。 這一時期,愛奇藝已開始介入網絡大電影的製作層面,與慈文傳媒聯合出品的口碑網絡電影《哀樂女子天團》豆瓣最高時達到7.3分,也是網絡電影第一次獲得知名電影大號的盛讚推薦。

而2014年下半年已入局的騰訊視頻也有了新動作,開始採用「雙平臺運營推廣+網絡營銷」模式,即通過購買版權的方式,在騰訊視頻網頁端和手機客戶端兩個核心平臺進行推廣,並整合騰訊新聞等多渠道宣傳資源進行網絡營銷。

生產機制,永遠是博弈的核心。 視頻平臺在網絡大電影市場真正意義上的貼身肉搏,是從樹立行業規則開始的。2017年,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相繼發布分帳模式,全面發力網絡電影版塊。

在合作方式上,愛優騰三平臺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基本都分為獨家合作和非獨家合作兩大類,在此基礎上,按照片方遞交作品進行平臺內部評級後,採取相應的分帳政策。 愛奇藝的分帳標準最為複雜多樣,採用內容分成、營銷分成、廣告分成三類合作分成模式。當時,營銷分成和廣告分成是其他兩家平臺都沒有涉及的領域。儘管業內人士反饋,廣告分成的微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從日後來看,這種差異化的規則制定,也更利於不同需求、不同定位的內容方作出合作選擇。那些頭部公司生產的大體量項目,更青睞多元化的分帳模式,從而實現資源、內容、營銷等多個層面的共贏。 入局較晚的優酷視頻,從一開始就放出了非常優厚的分帳條件,即「有效時長×有效VV對應單價+運營獎勵」的分帳公式。其中,有效VV為用戶對授權作品的有效點擊數,運營獎勵則是對於表現優異的作品,優酷平臺進行的現金補貼。

這樣的分帳模式短期激勵作用明顯,但過於強調流量。「唯流量論」也導致網絡電影虎頭蛇尾的現象頻出,並形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前六分鐘定律」。直到2018年底,優酷對網絡電影分帳規則進行了優化升級,「VV播放量」才不再作為分帳指標。 相比之下,騰訊平臺是三個平臺中最為佛系的。早期階段,騰訊視頻更傾向於參與出品、一次性買斷或者保底分成等合作方式,內容分級單價、相關成本等細則也並未公示。到了2020年3月,騰訊視頻才首度公開月度分帳票房榜單,並首次發布了各個評定級別的分帳單價。至此,網絡電影分帳合作才終於實現了全面的公開透明。 分帳模式的建立,讓網絡電影加速狂奔,並引起更廣泛的關注。 2018年,優酷視頻上線的《大蛇》收穫5078萬的票房分帳,如果按照院線電影的製片方分帳來計算,相當於一部票房1.4億元的影片,這個成績足以擊敗超過85%的院線電影。

據統計,當年共有34部網大分帳票房突破1000萬。其中,愛奇藝佔據25部之多,優酷平臺獲得9個名額,而騰訊視頻則無一部上榜。在網絡電影領域,愛奇藝依然是絕對的霸主地位。

網絡電影的拐點出現在2019年,愛優騰與相關部門商議,正式將「網絡大電影」更名「網絡電影」。 去掉了一個「大」字,卻彰顯著平臺方和內容方更「大」的野心。愛優騰開始注重修煉「內功」,在逐步優化的分帳模式上,三大平臺都在發力構建服務更完善的合作平臺,進而提供更加多元、個性化的服務。 騰訊視頻變化最為明顯,正式將網絡電影「升級」為自製電影,單部投資成本擴充為1000萬到3000萬,營銷策略上加大騰訊系資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推動優質自製電影的院線發行,促進「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的共生。

2019年下半年,騰訊視頻的上線量佔比及累計正片播放佔比增長明顯。相應的,愛奇藝和優酷在2019年的上線量佔比均有所下降,尤其是一向領跑的愛奇藝已降至市場份額的53%。 從票房分帳情況看,騰訊視頻和優酷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全網共計近40部網絡電影票房分帳破千萬。其中,愛奇藝24部,優酷10部,騰訊約6部。 相當長一段時間,網絡電影被質疑是一場行業「自嗨」,到了2019年,市場開始用攢了好幾年的底氣去回擊這種「質疑」。片方營銷意願增強,部均營銷投入成本超過了100萬,平臺方則嘗試院網同步、先網後院、臺網同步等創新性發行策略,多種渠道接觸觀眾。 2020年的「宅經濟」紅利,讓處於U型轉彎的網絡電影迎來爆發期。 截至5月初,一共有25部電影分帳票房過千萬,除了一部聯合播出的《奇門遁甲》,其餘均為獨播,分別為愛奇藝15部,優酷5部,騰訊4部。在票房收入總大盤上,愛奇藝一個平臺TOP10影片累計票房,就達到了2.15億,相比去年的1億,飆升了97%。 細分來看,入局較早的優酷和愛奇藝平臺在題材創新方面已經有了一些突破。其中,優酷平臺反響最積極的是「怪獸系列」網絡電影作品。從《大蛇》《巨鱷》《水怪》《大雪怪》到《大蛇2》,幾部影片的分帳票房都輕鬆超過千萬。可見,在這一題材領域,優酷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愛奇藝的表現更為突出,《狙擊手》《滅狼行動》為代表的現代動作戰爭題材作品,《辛棄疾1162》《八百彪兵奔北坡》為代表的歷史題材作品,以及怪獸題材影片《巨鱷島》、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等,都是在從前的市場相對罕見的新題材類型。 相比之下,起步較晚的騰訊視頻題材創新之路走得算不上順利,分帳票房過千萬的幾部影片無一例外均為傳統氣質題材作品。但是,騰訊視頻推出的頭部作品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在《倩女幽魂:人間情》項目上,騰訊調動了從站內核心的推薦位、專題策劃、圖文短視頻創意徵稿,再到朋友圈的廣告、電視端的海報等多維度的推廣資源,極大程度發揮了騰訊的多平臺、大流量特性。《倩女幽魂:人間情》的營銷費用也達到了網絡電影有史以來的最高位——2000萬。

不可否認,在平臺的助力下,近兩年市場中頭部網絡電影項目的整體票房水平都在提升,《大蛇》《奇門遁甲》也先後打破分帳票房天花板。但與此同時,那些拔高項目市場地位、凸顯平臺自身優勢的所謂「爆款」,也基本都是老港片元素+玄幻的混搭套路 。而這種類型在主流院線市場早已沒有了受眾,是過時的產品。 一旦剝離了平臺對頭部項目的營銷包裝,市場上還沒有一部真正的破圈網絡電影。優質內容的缺失,決定了在現階段很難有哪一家平臺成為真正的領跑者。

網絡電影誕生六年,行業生態雖遠稱不上成熟,但頭部平臺對這塊蛋糕的垂涎卻是有目共睹的。隨著西瓜視頻、快手、搜狐、PPTV等新平臺的加入,這場混戰還將持續更久。 有業內人士樂觀預測,愛優騰大概有3億用戶,倘若大家逐漸形成像看院線電影一樣的觀影行為,那麼就算一部網絡電影的票價為5元,有30%的用戶即1億多人願意看,單片票房就會達到5億元~6億元。 預言會不會成真?尚且未知。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這場網絡電影的競速戰,真正的冠軍一定屬於擁有「破圈」作品的平臺,以觀眾層面認可的爆款贏得行業話語權。

相關焦點

  • 愛優騰,誰「奶」大了出身卑微的網絡電影?丨「起底」視頻平臺
    幾大網際網路平臺看似分庭抗禮,實則暗潮湧動。2月,頭條系異軍突起,風頭一時無兩,三足鼎立的平臺格局面臨挑戰。優酷看似低調卻背靠阿里,不疾不徐;騰訊穩紮穩打,大攬重磅獨播;「白手起家,不搞副業」的愛奇藝剛剛扛過「被做空」風波。面對來勢洶洶的「第四者」,納新各出奇招,版權怒砸真金,自製加速超車,蛋糕還能不能做得更大?哪家能吃到最多?
  • ​網絡電影加速迭代:愛優騰規則升級促進提質保量
    網絡電影這塊大蛋糕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除了深耕這塊的內容創作者,早前不關注這塊的人、傳統影視公司也都加速入局網絡電影市場,從製作班底到演員陣容,網絡電影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無論是創新類型賽道、內容精細打磨,還是平臺分帳規則的升級、營銷的全方位助力,這些都為網絡電影的向上發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並讓網絡電影往精品化方向延伸。
  • 《血鯊》燃炸大熒幕,高燃背後看北京愛優騰娛樂如何玩轉電影營銷
    電影營銷從大家的熱烈反饋上來看,此次北京愛優騰娛樂火熱的電影營銷有效撬動了用戶的觀影熱情。對於用戶觀影需求的準確洞察讓北京愛優騰娛樂與《血鯊》這波合作十分成功,而我們回顧以往發現,近幾年北京愛優騰娛樂可以說在電影行業頻頻發力,從《二龍湖瘋狂代駕》、《奇門遁甲》、《山海巨獸》,再到《血鯊》等等,一波波的觀影熱潮背後,都凝結了北京愛優騰娛樂特色的「IP+電影+營銷+傳播」的傳播模式和全場景品牌沉浸式營銷理念。
  • 愛優騰自製劇大pk:隱秘角落裡的慶餘年
    但在2019年,《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大宋少年志》的播出讓大眾開始對網劇有了改觀。這幾部劇在豆瓣評分分別為8.0,8.3,7.7和8.2。而同年播出的由劉惠寧、李少飛執導的電視劇《少年派》在豆瓣評分僅為6.6。2020年疫情突然來襲,影視行業大受打擊,影院無法開業,橫店超300個劇組停工,網劇卻像是沒有受到影響,依然在各大平臺火爆播出。
  • 迷霧出圈,愛優騰「在劫難逃」?
    而同屬迷霧劇場的《在劫難逃》目前豆瓣評分7.8,評分人數破2萬,上線第二天在愛奇藝的熱度值就達到了6900。為什麼《隱秘的角落》和《在劫難逃》會成為現象級爆款懸疑短劇?在這背後誰是最後的贏家,是劇中的朱朝陽、張東升和趙彬彬,還是局外的愛奇藝和迷霧劇場?平臺劇場化未來會成為「愛優騰」手中的王牌嗎?
  • 《九河龍蛇》《倩女仙緣》《青簪鎖三千》等網絡電影上線愛優騰
    進入11月以來,愛優騰上線了近20部網絡電影,涵蓋了奇幻、武俠、都市、愛情等題材。
  • 愛優騰同期對決,懸疑網絡劇站上「新風口」?
    愛優騰懸疑劇對打,誰更勝一籌?相比電視劇日趨式微的播出環境,網絡劇暑期檔又缺乏大爆的古裝劇,這讓相對小眾的懸疑劇類型出圈。從三部劇首日反饋來看,播出熱度直線上升。根據骨朵熱度指數,《摩天大樓》上線兩天就衝上了全網熱度前列,《非常目擊》和《白色月光》緊隨其後,同時上榜熱度前20。
  • 電影吸金,愛優騰「搶食」春節檔
    與此同時,今年開啟的首個「網絡電影春節檔」也推出了兩部大片——王寶強主演的功夫電影《少林寺之得寶傳奇》以及宋小寶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發財日記》也在當天以單片付費模式(PVOD:Premium Video on Demand)登陸愛優騰三大長視頻平臺,會員6元/部,非會員12元/部,霸佔優酷、愛奇藝電影熱榜前三,熱度值在6478-7229之間。
  • 《謎案追蹤》《億萬懦夫》《秘境古獸》等網絡電影上線愛優騰
    近兩周,在愛優騰上線網絡電影多達15部以上,涵蓋了都市、喜劇、青春、奇幻等題材。
  • 2020年第一季度,「愛優騰」超過18部網絡電影分帳破千萬!
    愛奇藝平臺共有《九指神丐》、《巨鱷島》、《辛棄疾1162》等8部影片分帳票房超過千萬,相較去年同期數量翻了兩番。《九指神丐》憑藉1979萬票房位列第一。優酷方面,《大蛇2》、《四平風雲》、《雲南蟲谷之獻王傳說》等6部網絡電影分帳超過千萬。
  • 1月「愛優騰」上新網絡電影一覽(附詳細片單)
    步入1月,《狂鼠列車》《衝鋒號》《我來自北京之福從天降》《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 等網絡電影持續在「愛優騰」上新。此外,《武動乾坤:九重符塔》《火鳳凰》也將在1月15日上映。
  • 【關注】《東北軸神》《一眉先生》等六部網絡電影定檔「愛優騰」
    近日,《東北軸神》《一眉先生》《幽靈毒梟》《村裡有情況》《長白靈蛇傳》《狂刀》六部網絡電影定檔「愛優騰」。今日(2月25日),由奇樹有魚、熹立方傳媒、精鷹傳媒出品,天津影娛、堅果文化、萬維文化、大行之道、南京思維角、唐韻影業聯合出品,奇樹有魚獨家宣發的搞笑、荒誕東北喜劇電影《東北軸神》宣布定檔3月6日於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播出。
  • 《東北軸神》《一眉先生》等六部網絡電影定檔「愛優騰」
    近日,《東北軸神》《一眉先生》《幽靈毒梟》《村裡有情況》《長白靈蛇傳》《狂刀》六部網絡電影定檔「愛優騰」。今日(2月25日),由奇樹有魚、熹立方傳媒、精鷹傳媒出品,天津影娛、堅果文化、萬維文化、大行之道、南京思維角、唐韻影業聯合出品,奇樹有魚獨家宣發的搞笑、荒誕東北喜劇電影《東北軸神》宣布定檔3月6日於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播出。
  • 愛優騰的更好目標或是Netflix和HBO
    況且谷歌擁有搜索和安卓系統兩大超級流量生態,加上豪氣的資金支持,才有了YouTube如今的龐大體量。種種原因之下,導致愛優騰對標YouTube只能流於形式,即使各自調整了未來策略。可俗話有雲「積重難返」,從PGC內容向下兼容UGC內容,遠不UGC內容向上兼容PGC內容容易的多。
  • 愛優騰很想靠近,卻離YouTube越來越遠
    持有PGC內容的版權方「待價而沽」,從2006年到2016年,10年的時間,隨著視頻網站的整體強勢崛起,網絡版權費也暴漲了7200倍。(也和網民整體規模增長有直接關係)無論如何,這種交易方式中版權方「旱澇保收」,風險和收益主要由平臺承擔,屬於高風險的重資本模式。愛優騰的會員制與有線電視運營商更為接近,而發展自製內容又頗似電視臺。
  • 網絡電影的平臺暗戰
    圖片來源@unsplash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小福,編輯丨樸芳網絡電影的成長史,其實也是三大視頻平臺的一部博弈史。2014年,在視頻平臺競爭最為火熱的時刻,愛奇藝提出了「網絡大電影」概念和「六分鐘有效點擊」分帳標準。網絡電影的故事,就此開始。
  • 從超前點播風波 看「愛優騰」視頻付費會員這十年
    此後,隨著版權糾紛的升級、版權成本的暴漲,各大視頻網站逐漸嘗試付費服務。2010年,樂視視頻開通在線點播、會員付費兩種業務。之後優酷、愛奇藝和搜狐視頻都相繼試水付費業務。這一時期,各家包月費用基本在20元左右,推出會員付費業務的視頻網站都以好萊塢電影為主。但彼時版權大環境、付費市場及技術障礙,讓付費業務沒掀起什麼波瀾。
  • 網絡電影 的平臺暗戰
    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網絡電影的成長史,其實也是三大視頻平臺的一部博弈史。  2014年,在視頻平臺競爭最為火熱的時刻,愛奇藝提出了「網絡大電影」概念和「六分鐘有效點擊」分帳標準。網絡電影的故事,就此開始。
  • 愛優騰搞套娃vip還虧成狗,芒果臺憑什麼掙到錢?
    至於優酷,我不知道它到底虧了多少,但是阿里大文娛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一共虧了111.16億,這到底是誰幹的,不用我多說吧?放眼望去,盈利這塊兒,芒果TV還真找不到對手。愛奇藝身後是百度,騰訊視頻身後是騰訊,優酷身後是阿里,芒果TV身後是湖南廣電,明明都是皇族出身,怎麼搞了這麼多年只有芒果TV賺錢了?到底是愛優騰鐵廢物,還是芒果TV掌握了不為人知的財富密碼?今天這一期我們就來一起探索鐵廢物愛優騰進化史,不是,是芒果TV的財富密碼。
  • 愛優騰聯合啟動首個網絡電影春節檔;TikTok尋求在都柏林建新總部;Blued 推出「語音聊天室」功能|Do早報
    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先來瀏覽新鮮的早報吧~【春節檔電影預售票房破4億】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檔電影預售總票房突破4億,大年初一單日票房超3億。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2.77億的成績持續強勢領跑,《你好,李煥英》和《刺殺小說家》分列第二、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