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決戰脫貧攻堅,2013年,貴州省提出發展民族特色服裝產業的思路,推出了「錦繡計劃」。
項目啟動以來,貴州省婦聯發起成立了貴州省婦女手工協會。貴州省婦聯、省科技廳出資300萬元設立「貴州省婦女創新創業合作基金」,共實施項目46項,支持蠟染防脫色技術、刺繡技法融合創新研究等,轉化推廣科技成果三十多項。實施婦女手工扶貧行動,在臺江、三都、冊亨、織金、松桃、鎮寧、榕江、丹寨建立8個省級「錦繡計劃巧手脫貧示範縣」,全省建成千餘個巧手脫貧基地,1354家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
「錦繡計劃」曾連續三年列入貴州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全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產值達60億元。全省從事特色手工產業及輔助行業的婦女近50萬人。
由全國婦聯牽線,貴州省婦聯和阿里巴巴合作,運用高德地圖來實施點亮貴州錦繡計劃行動,把「錦繡計劃」的文創企業體驗中心、合作社等免費接入高德地圖。今後,加V認證到達貴州的客人,通過高德輸入「錦繡計劃」這幾個字,就可以找到貴州全省的企業、合作社、體驗中心等。通過免費入駐高德地圖,展示企業的品牌形象。
另外,貴州省婦聯與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口碑平臺合作,把一些做得好的龍頭企業的體驗服務上線到口碑平臺,大家就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網際網路,很快找到企業、基地,享受錦繡計劃的服務,為企業找到更大的市場,擴大產品銷售。
擁抱數字經濟,用「網際網路+」來服務錦繡計劃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貴州省婦聯還會加大力度繼續推進,讓錦繡計劃發揮更好的作用。
直播現場
錦繡計劃在為婦女帶來就業和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提升了繡娘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蔡群、王菁、石麗平、宋水仙、楊昌芹、韋祖英等繡娘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顧蘭花獲全省脫貧攻堅優秀黨組織書記表彰,陸婷、楊勝嬌獲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表彰,她們身上集中展現了貴州繡娘新時代風採。
實踐證明,錦繡計劃已經成為政府牽頭跨部門聯動的民心工程、提高婦女經濟社會地位的發展工程、傳承民族民間技藝的文化工程、助推家庭脫貧的小康工程。
來源/動靜貴州
編輯/全國婦聯網信中心 牛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