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日本大雪創紀錄!寒潮影響持續多日,氣候變化可怕?

2020-12-22 風雲I說

近日北半球的寒潮不斷,日本多地出現了罕見的大雪天氣,根據相關統計,差不多3天的降雪量,累計超過了2米。

有些地方24小時內的降雪量,累計超過70釐米。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群馬縣,一個小鎮上3天內降雪量超過2米,打破了有統計紀錄以來的最高記錄。

你感覺到了什麼?是不是這個冬天看起來有些不正常,氣候的變化,寒潮的頻繁,冷空氣帶來的低溫等,無疑讓你感覺到了冬天的寒冷。

在拉尼娜的影響下,亞洲包括北半球的很多地方,天氣發生了一些不好的變化。

這個冬天的氣候,確實和往年不一樣,也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異常的寒冷,雨雪天氣的多變等。

我想說的是,日本出現這次大雪天氣的原因,除了強烈的冷氣團和冷空氣以外,還和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有關係。

進入冬天后,亞洲大陸會形成一些高壓冷氣團,但別忘了太平洋海水的溫度,會高於亞洲大陸,使得氣壓變低。

當寒潮或者冷空氣入侵日本,由於日本海的地理位置,處於亞歐大陸和日本本土中間,這樣就給冷空氣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加上山脈眾多,島嶼參差不齊,含有大量水汽的冷空氣不斷抬升,最終形成了降雪天氣,大雪持續的時間也很長。在寒潮天氣面前,地球上的每個地方都一樣,大雪和降溫也不會看你的臉色,敬畏大自然,科學對待才行!

相關焦點

  • 全球氣候變化,未來會有哪些影響?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新的寒潮在1月4號,1月5號,即將抵達,上一次寒潮給我國多地帶來了大風,降溫雨雪天氣,濟南,江蘇,鄭州多地下了大雪。而這幾天的低溫情況也說明今年的氣候變化,和往常不一樣。放眼全球,美國的火山爆發,澳大利亞的山火爆發,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在大氣環流和海洋暖流的互相影響下,目前這個冬天寒潮頻發,異常大雪,以及颱風的出現,都告訴人類氣候變化越來越不正常了。
  • 寒潮暴風雪席捲北半球,日本一度電都賣到15塊4毛錢了
    日本暴風雪引發能源危機 同在上周末,日本中部西海岸則迎來了一個月中的第三場大雪。 據日本中央高速公路公司稱,由於持續大雪,上周日,福井縣北陸高速公路及富山縣東海北陸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滯留了1200多輛汽車。
  • 1969年日本雪災老照片:陽春三月大雪紛飛,城市處處是積雪
    一到冬季出境旅遊許多國人都會選擇前往日本看雪,日本的氣候四季分明,其冬季十分寒冷,雪景隨處可見,尤其是北部的北海道。不過日本不光冬季有雪,常常在初春還會有雪,尤其是寒潮時期。上世紀60年代末,日本就遭遇寒潮,早春三月都下這鵝毛大雪。
  • 大雪+大雨+颱風,北半球的天氣,有點不正常?
    近日,寒潮對於我國的影響,剛剛消停,不過從北極渦旋的變化來看,新的冷空氣又即將出發!放眼全球的天氣變化,特別是處於冬天的北半球,最近的氣候有些不正常?首先來看亞洲區域的天氣,東邊鄰居日本,連續3天經歷大雪的侵襲,特別是沿海小鎮,不到24小時降雪量累計超過同期記錄,2米以上的雪量,使得交通堵塞,房屋被埋,人們的出行也受到了影響。而南邊的菲律賓區域,23號颱風科羅旺真的是給你帶來了驚喜?最晚颱風在冬天登陸,吸收水汽,吸引冷空氣,你說是好還是壞呢?
  • 氣候變化對重汙染天氣產生哪些影響?
    &nbsp&nbsp&nbsp&nbsp《中國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指出,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60年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中國中東部冬半年平均重汙染天數顯著增加,尤其是華北地區因重汙染天氣導致能見度明顯下降。
  • 浙江發布強寒潮警報!29 日中午起強寒潮開始影響浙江
    浙江之聲訊 浙江省氣象臺今天上午九點發布強寒潮警報,預計強寒潮天氣將於明天(29日)中午起自北而南影響我省,我省將有劇烈降溫、大風、雨雪和冰凍天氣,此次過程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大部地區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
  • 寒潮持續影響臺灣 多地出現猝死案例
    :29 來源: 要點早知道 舉報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月9日電
  • 日本東京:三月飛雪,現罕見「雪櫻」美景!
    當地時間2020年3月29日,日本東京,受氣候影響,東京降下大雪,時值櫻花盛開之際,日本東京雖受雨雪和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但附近還有居民紛紛出門觀賞這呈現罕見的雪吹櫻景觀。日本東京,受氣候影響,東京降下大雪,時值櫻花盛開之際,日本東京雖受雨雪和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但附近還有居民紛紛出門觀賞這呈現罕見的雪吹櫻景觀。受氣候影響,東京降下大雪,時值櫻花盛開之際,日本東京雖受雨雪和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但附近還有居民紛紛出門觀賞這呈現罕見的雪吹櫻景觀。
  • 北宋滅亡前一年的大雪天,老百姓去皇家花園砍伐花木當柴燒
    最新天氣預報,這兩天將斷崖式降溫,中國多地會出現雨雪天氣。其中,陝西南部、山東中部、河南西部、江蘇北部等地會有大到暴雪天氣,不少地方已發布了今冬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在中國氣象史上,有很多極端的雪天。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一點號,來說說唐宋時期幾場載入歷史的大雪。
  • 全球氣候變暖真假仍莫辨? 「挺暖派」信心漸足
    然而,主流的意見還是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客觀事實,人類活動對此的影響是主要因素,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挺暖派」信心越來越足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已經經歷了歷史上少見的持續變暖的過程。過去1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北半球比南半球升溫更明顯,冬半年比夏半年上升得更明顯。
  • 霸王級寒潮來了
    武漢市發布寒潮黃色預警武漢市氣象臺2020年12月28日10時31分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28日夜間至30日,武漢將出現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過程降溫幅度8~12℃,局部可達14℃,平均風力為偏北風4~6級,陣風7~9級,江河湖面陣風可達10級,請注意防範!
  • 王炸級寒潮!氣象臺刷屏式警告!青島中到大雪、最低-15℃…沒凍哭先...
    12月28日上午8點40分青島市氣象臺發布寒潮黃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28日夜間~31日,青島將出現寒潮天氣,今天全國多地寒潮預警齊發那寒潮到底是個什麼嘞?一圖了解真相↓↓28日至29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等地將有明顯雨雪天氣,其中陝西南部、山東東部、河南西部、湖北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比預期更強烈、更迅速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陳溯)「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比我們預期的更為強烈、更為迅速。」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31日對外表示。在當天召開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巢清塵對氣候變化形勢進行介紹,分析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 柳葉刀倒計時首份中國報告出爐: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更嚴重
    《柳葉刀倒計時》項目應運而生,以考察全球氣候變化和人群健康關係。今年,該報告首次推出由中國科學家合作撰寫,更符合國情的《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解釋了國內氣候變化與人群健康的關係。本文闡述了兩份報告中與人們生活更為相關的領域,儘管這些議題在國內並未產生足夠多的關注,但研究表明我們正在面臨多重健康威脅。
  • 氣候變遷對中國封建王朝更迭的影響
    蘇東坡喜愛吃荔枝,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的詩句。他死在1101年,沒趕上這次極寒的變化。在他辭世後不到10年的1110年,福州的荔枝全部被凍死了。1111年延續寒冷天氣,太湖周邊洞庭山著名的柑橘也全部凍死掉。
  • 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
  • 氣候變化帶來哪些影響?
    近幾年關於氣候這個話題最熱的就是氣候變化很多小夥伴覺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改變離自己很遠殊不知,影響和改變就在身邊下面跟著小據一起看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離我們有多遠?影響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對全球糧食產量以不利影響為主。氣候變化導致小麥和玉米平均每10年分別減產1.9%和1.2%。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種植結構和耕種制度改變、糧食產量波動,以及農業災害加重等諸多方面。近30年,因熱量資源增加,我國南方雙季稻可種植北界北推近300千米,冬小麥種植北界北移西擴20~200千米,促進了作物的穩產高產。
  • 專家:寒潮加降溫造成,是否冷冬還不能定論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預警 丨跨年寒潮來了!哈爾濱寒冷指數五星
    此次天氣過程具有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氣溫低、大風持續時間長等特點。 超級計算機預判圖對比可見,雨雪的集中日--12月29日,南支槽有所加深,進入我國的水汽變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