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莎木3還有新櫻花大戰 世嘉雖退出一流開發商 但底蘊十足

2021-01-19 汙圖菌

作為世嘉旗下為數不多能夠留存下來的遊戲系列,《櫻花大戰》絕對是其中一個,而在去年發售的其系列新作《新櫻花大戰》更是一經上市就好評如潮。近日這款遊戲的動畫第四卷正式公開,那麼借著這個機會肯定是要回顧一下《新櫻花大戰》到底好在哪?

臨近2020年年終,回首過去的一年很多玩家發現令人欣慰的一點,那就是在今年有太多的老遊戲,無論是以莎木、鬼泣、無主之地這類正統續作的形式,還是以赤痕、天外世界這類精神續作的方式,重新登上舞臺回歸到廣大玩家的視野中,而櫻花大戰這個令多少老玩家魂牽夢繞的經典IP,也以全新的姿態再度登場。距離前作櫻花大戰5已經時隔13年,新櫻花大戰也理所應當有著非常明顯的技術力提升,說實話本作的畫面表現力,特別是市內場景的光影與材質方面的表現,真的打打超出了老玩家的預料。

新櫻花大戰的卡通渲染技術力出色,風格十分清晰淡雅且精緻,放在當今天的傳統日系遊戲中,絕對屬於第一梯隊。絕大部分玩家最關心的方面,肯定是本作的galgame部分,本作的galgame部分首先登場角色少而精,雖沒有隔壁風花雪月那三個班的體重,但單個角色的設計密度的確是要高不少,五名主要角色皆有著獨特的設定,並非是傳統的臉譜化設計,比如看上去不怎麼聰明的女主天宮櫻,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設計,在遊戲中女主發來的簡訊,每次都會有著幾個錯別字,在進行一段時間的遊玩之後,玩家們會發現女主不僅是簡訊打字不對,生活中就連劍柄上自己的名字也都刻不對。

這些非常有趣的細節設定,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新櫻花大戰的角色形象。系列傳統下來的LIPS選擇系統,在本作中也有著一定程度的進化,本作的對話選擇更加注重趣味性、多樣性,大量詼諧作死選項真的很能勾起玩家的好奇心,並且在本作的對話選擇系統中,還加入了比如調整說話音量,或是根據鏡頭來選擇不同對話內容的設計,可以說本作的對話選擇系統,相較於傳統日系遊戲的galgame部分,在遊戲性方面有著一定的提升。總體來看,本作適合那些喜歡傳統日系遊戲的玩家,而如果接受不了日系遊戲,那還是不要考慮了。

相關焦點

  • 世嘉重啟項目排名公布 櫻花大戰第一三四郎最受歡迎
    世嘉重啟項目排名公布 櫻花大戰第一三四郎最受歡迎。世嘉作為當年的霸主級別的開發商,一直有很多經典的遊戲。在馬上就要發售的《如龍6》之外,官方還舉行過一次線上投票活動。玩家投票選出最希望重啟的遊戲項目,看來只要有足夠的人氣支持,經典老遊戲復活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 《新櫻花大戰》宣布動畫化 2020年放送決定
    《新櫻花大戰》將改編成TV動畫,並在2020年正式放送。《新櫻花大戰》動畫版由「小野學」擔任監督、「田中公平」負責音樂,並邀請到遊戲版的聲音參與動畫配音。有關動畫的詳細情報將在之後公開。同時官方線上商店「太正浪漫堂」也將在北京時間9月14日明天上9:00正式開展,屆時將會販售諸多《櫻花大戰》系列的周邊商品,包括T恤、海報、亞克力雕像,以及萬代、海洋堂製作的機體模型。
  • 世嘉經典遊戲總選舉結果發表 第一名當仁不讓果然是它
    世嘉的人氣作品《櫻花大戰》獲得2個項目的第一!作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可謂當仁不讓!兩個項目排名前10中,均出現了《VF戰士》、《塗鴉小子》這一些世嘉名作,對於世嘉粉來說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期望復活的遊戲排名中,《光明力量》、《電腦戰機》等老名字都出現了,對世嘉老粉來說,有些經典真的不會成為時代的眼淚。不過我個人還是希望被稱為沙盒遊戲鼻祖的最新作《莎木3》能趕快與我們見面!
  • 世嘉正在考慮是否讓《櫻花大戰》登錄NS等其他平臺!
    世嘉旗下經典IP《櫻花大戰》最新作《新櫻花大戰(Shin Sakura Taisen)》於去年年底正式在PS4平臺發售,據外媒報導世嘉現在似乎正在研究粉絲們的需求,考慮將《新櫻花大戰》移植到Switch等平臺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櫻花大戰》二十周年:何日君再來
    儘管有真宮寺櫻的回歸,但是已經無力掩蓋遊戲下滑的趨勢。當世嘉退出家用遊戲機硬體產業領域,《櫻花大戰》也和自家的主機告別,「《櫻花大戰》系列」的前三部分別移植到索尼的掌機和主機,同時也積極地進行了中文化,希望打開新的市場,只可惜沒有了好的正統續作作為基礎,遊戲IP無以為繼。
  • 世嘉公布新遊戲項目「B.L.A.C.K.」或與櫻花大戰有關
    世嘉公布了全新遊戲項目「B.L.A.C.K.」,該作的具體內容將於9月2日通過直播的方式公布。這首歌由田中公平創作,後者曾是《櫻花大戰》系列作品的作曲家。Kurumi SaimeiPrana ToseiMeisa Akashi早在今年5月,世嘉曾註冊過「櫻花大戰B.L.A.C.K.」的商標。
  • 黃金時代和新的起點:《櫻花大戰》誕生史話(下)
    初代《櫻花大戰》計劃中的成本為10億日元,在1996年春季發售,最終遊戲延期至1996年秋季發售,成本突破20億日元,創下了世嘉遊戲的成本紀錄(這個紀錄後來被《莎木》打破),但銷量也超過了預期,續作計劃得到了批准。
  • DC遊戲經典系列下載推薦:莎木及櫻大戰回顧
    DC遊戲對於許多老玩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曾經與那個時代的PS等主機一起,共同創造了一個輝煌的遊戲時代,雖然生命力短暫,但其平臺上有許多經典的作品如莎木、斑鳩、櫻花大戰等等至今仍為許多世嘉粉絲記憶中的寶貴財富,而我們將DC遊戲的全部資源重新系統地整理並發布了出來,供玩家們使用,希望這幾百款DC遊戲能夠重新喚醒玩家們關於一個時代的那份記憶。
  • DC時代下的櫻花大戰
    那麼1998年是一定繞不過去的,世嘉最為傳奇的主機DreamCast 就是在這一年的5月發售的,此時的世嘉正陷入長達數年主機混戰後財務赤字,以及市場丟失的兩難局面,急需一股能夠力挽狂然,拯救世嘉於水火的新力量,DC就順利成章地成為了這份崛起重任的肩負者,索尼那邊《最終幻想7》的名利雙手讓世嘉意識到,想要讓DC成功,必須要有大批能夠聚集人氣的重量級作品
  • 《新櫻花大戰》:情懷之作,涅槃重生
    文丨是英梨梨噠@bigfun社區 距離上一作PS2平臺的《櫻花大戰5》,距今已經有14年之久,許多老玩家們都覺得這個世嘉經典IP不會復活之時,《櫻花大戰》系列重啟了,由於年代久遠,《櫻花大戰》而不是直接命名遊戲的第六作,而是PS4平臺的《新櫻花大戰》,遊戲的人設,玩法,建模,設定,故事都有所改變
  • 《新櫻花大戰》:情懷確實夠了!櫻花依舊浪漫但卻找不到從前的味道
    超過20年的跨度,浪漫的愛戀依舊存在,似乎是關於櫻花般的長情告白,世嘉也想讓玩家們能再次重溫多年前的感動。 在感動與情懷背後,世嘉其實也有些不安,時隔多年之後,玩家對《櫻花大戰》的熱情是否還依舊高漲,這點不光體現在製作成本不高,也體現在名稱上,以《新櫻花大戰》的名號起航,似乎有著一些探路的味道。
  • NS每日新聞 新櫻花大戰有望移植 3月直面會或已取消
    一張圖,一句話,帶你簡閱Switch每日新聞~櫻花大戰洩露法國零售商WTT洩露信息顯示世嘉的ARPG遊戲《櫻花大戰》將推出Switch版本,信息顯示發行時間為4月28日。該洩露信息稍有問題的地方是表單中PEGI年齡評級為7歲以上,但PS4版《櫻花大戰》的評級為16歲以上。當然這也不是太大問題,因為這家零售商在2018年率先洩露《刺客信條3》和《巫師3》時也出現過類似的明顯錯誤。
  • 其實世嘉也不希望給《新櫻花大戰》換人設
    在上個月的 30 號舉行的 SEGA Fes 上,世嘉公布了旗下超人氣遊戲《櫻花大戰》系列時隔多年之後的最新作 —— 《新櫻花大戰》,將於今年年底登陸 PS4 平臺。  經典 IP 復活,而且還不是什麼坑錢的手遊,這本應該是一件會令粉絲們高舉雙手歡呼不已的喜事,但玩家們的反應卻頗為一言難盡。
  • 2001年《櫻花大戰》是老玩家們的初戀
    也許正是這樣的市場反饋讓世嘉明白,從《櫻花大戰》初代一路走下來的 AVG+策略/戰棋路線已經徹底不再受歡迎,於是《新櫻花大戰》徹底拋棄了戰棋玩法,走起了 AVG+ACT 的路線。被拋棄的不單是遊戲核心玩法,還有經典人設和以前的故事。
  • 創造了FGO傳說的這家公司,把「櫻花大戰」做死了?(上)
    對於「櫻花大戰」到底有多厲害,在網際網路上已經有太多介紹與分析,在此我就不多贅述,除了對於「戀愛模擬」,這一遊戲類型作出的根本改變之外,更是開創了「2.5次元」舞臺劇,以及跨媒體偶像的先河(「偶像大師」與「LoveLive」系列企劃的活祖宗),影響力之深遠,讓其一度成為世嘉遊戲品牌的最大「臺柱」。
  • 漫談《人中之龍》—— 聊聊什麼是世嘉的硬派精神
    世嘉遊戲愛好者,《人中之龍》系列鐵桿玩家——Souki 朧世嘉的新遊戲每次都值得期待,但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家用遊戲大作只有中文版《女神異聞錄5》,所以博士格外期待《索尼克力量》和《人中之龍極2》這兩款新遊戲。
  • 《新櫻花大戰》8.6分:不負「櫻花大戰」之名|3DM評測
    儘管在劇情展開上,《新櫻花大戰》的故事走向偏向於日式RPG遊戲的傳統王道模式,諸多事件的設置也趨於套路和保守。但就是這種不偏不倚又較為嚴謹的設計,保證了遊戲整體劇情的流暢性與良好觀感。這一定會造成本作評價兩級分化。但熟悉《櫻花大戰》的玩家都知道,該系列的主打特色,就是出色的劇情加上有趣的AVG部分。而戰鬥,主要是為了調節氣氛和遊戲節奏。
  • 《新櫻花大戰》4月開播!來感受這份櫻花般浪漫​吧
    (《新櫻花大戰》動畫海報 網圖)上年 SEGA(世嘉)發售了《新櫻花大戰》勾起了粉絲們無數回憶!
  • 《莎木3》(近似)評測:拿起手柄,我還是 18 年前的那個青蔥少年
    而面對在 18 年前只公布了設定,在《莎木3》中初次登場的新人物鳥隼,我只能說「欸,厲害啊……你……竟然是這樣的人嗎!?」。我甚至覺得哪怕有這種想法,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反過來說,這不就意味著「還有後續!」嗎?這麼一想,還有點小興奮呢。哪怕本作有幾處引人注目的缺點,我自己也無法像「那裡做得不好,這裡做得不行」這樣對本作進行批判。我覺得和我一樣在 18 年前通關《莎木2》並且對本作期盼已久的玩家,應該會有不少人有相同的情感。
  • 言之遊理:明年我將繼續在《莎木3》中扮演芭月涼…
    或許網友的初衷只是為了讚美六小齡童對於孫悟空形象的還原,但事件演化到最後,曾經被捧上天的六小齡童已經成為網友茶餘飯後的消遣,已經沒人在乎他到底有什麼成就,一起復讀一起往死裡踩他就完事了,真不愧是一個娛樂至上的「黃金時代」。而在我看來,鈴木裕和他的《莎木3》已經開始有被捧殺的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