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太多敘事幼稚,情感浮誇的影視作品,中國觀眾不得抑鬱症是非常了不起的,依然沒心沒肺地貢獻了500多億票房。「我就想看看你還能有多爛」這個強烈的意念,支撐著我們的國產片觀眾。中國電影觀眾真應該獲得「感動中國獎」,實至名歸。
最近看了《芳華》,又看了《妖貓傳》,特別高興,發現老同志一個回馬槍都殺回來了,強勢回歸!
從電影本體上說,《妖貓傳》不僅在敘事上、美學上達到了中國電影一個新的高峰,在工業化水平上,也是將中國電影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電影在2017歲末,沒有再給我們驚嚇,而是等來了驚喜。
極樂之宴,不是金玉其外的奢華,十足是一場精神的炫富。我們看到過《了不起的蓋茨比》紐約暴發戶的歡宴,也見識過《一步之遙》的春晚式的排場,而《妖貓傳》。
楊貴妃暮然回首,那一句「李白,大唐因為有你而了不起」,真道出了大唐輝煌的真諦。詩人才是帝國最耀眼的英雄,這一刻,怎不讓人心潮澎湃。
電影有《陰陽師》的氣韻,但遠遠超越搬神弄鬼的奇幻,空海是破案者,是解迷者,也是修煉者,「只要孩子睡了我就平靜了」,這種禪宗式的開悟,讓影片不僅僅從視覺上,更重要的是從精神實質上,傳達出了東方韻味,這是中國電影最缺乏的。中國電影電影最缺什麼?最缺中國味兒。
盛唐氣象我看到了,我相信了,我折服了。中國電影要有中國表達,這個中國表達蘊含著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只有運用好中國形式才會形成中國精神。極樂之宴煥發的精氣神,怎能不讓你想起《黃土地》裡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你會發現,這道血脈是貫通的。
我是反對一味買外國IP翻拍的。但我樂於見到荷蘭羅高佩寫《狄仁傑》,日本井上靖寫《孔子》寫《敦煌》,樂於看到日本司馬遼太郎寫《項羽與劉邦》,樂於看到美國賽珍珠寫《大地》,我們不僅要提倡中國人寫中國故事,也要欣然接受外國人寫中國故事。
白樂天與空海的組合,真是出人意表的好。自然,不造做。至情至性太難得了。
飾演空海這位日本演員,90後,染谷將太,像個壽司店的名字,演技驚豔,臉上永遠帶著百分之十五的蜜汁微笑,睿智、冷靜,通世俗又脫俗, 我國面癱小鮮肉看了將太的演技真該找個地縫鑽進去。
晁衡,這個上了中國歷史書的日本人,日本名叫阿倍仲麻呂,我在多部日本歷史小說中看到過他,日本作家寫中國歷史,尤其寫到大唐,一定要寫他,他作為遣唐使,一個外國人,最終在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做到了總理級別,確實也是日本的驕傲。日本男神阿部寬將其深沉、熾烈的感情演繹得如水中之刀,清晰見底而又靜謐含光。但從邏輯上講,晁衡去向皇帝的女人表白,既不可能有結果,也不可能有效果,且這種方式也過於現代。他面對的唐玄宗,是一個過於明白的男人,有人說,戀愛中的人是喪失理智的,看上去,唐玄宗沒有脫俗,他為了討愛人歡心,真是上天入地無所不用其極,但在馬嵬驛,他冷靜得如同一臺精密計算的機器。張魯一飾演的唐玄宗,有著一張歐化的混血的臉,蓄鬚的他與阿部寬站在一起,傻傻分不清。這段男人的較量,可惜展開的不夠,淺嘗輒止,這使得阿倍仲麻呂也只能是一個歷史的旁觀者。不展開阿倍仲麻呂的單相思,因為陳凱歌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表達。
馬嵬驛的公案,歷來有不同說法,《妖貓傳》的解釋有點繞,玄宗的心理展現是不夠的,當然,簡單解釋:貴妃是政治的犧牲品,玄宗只是一個政治家,他脫離不了政治人格。這個解釋是成立的。關於馬嵬驛的歷史真相,如何給出一個新的歷史解讀,不是藝術家最該關心的事,那是歷史發燒友的事,拿歷史拿玄幻這些酒,澆自己心中塊壘,這才是陳凱歌做的事。
我們知道陳凱歌有歷史情懷,看了《妖貓傳》,才知道他的情懷如大海中的孤舟,我們知道陳凱歌有文化抱負,看了《妖貓傳》,才知道他的抱負跨越千年。
昨天與朋友喝酒,他說2010年去上海世博會,看到一艘巨大的日本古船在展示,船上寫著:陳凱歌監製。他奇怪,陳凱歌為什麼造起船來了。據說,那就是《妖貓傳》中空海乘坐的那艘船,依照古法建造,工藝之精湛,足以進入世界博覽會,而這艘船,在電影中不過出現了區區幾秒鐘。是什麼樣的工匠精神,絕不放過影片中哪怕一瞬間。在這一刻,我想到了那隻追魂攝魄窮追不捨的妖貓,哦,原來妖貓就是陳凱歌!
一瞬間就是一輩子,對於丹龍、白龍來說,拾到貴妃遺落翠翹的那一瞬間,就是他們的一輩子,對於晁衡來說,見到貴妃的那一瞬間,就是他的一輩子,對於白樂天來說,《長恨歌》就是他的一輩子。
玄宗對老子異常推崇,親自批註《道德經》,下旨全國公務員人手一冊。影片中幻術的術士,弟子白龍、丹龍,從服飾和做派看,有明顯的道教特徵。
大唐也是佛教興盛的朝代,空海也是真有其人,當時佛教傳入日本不久,空海來中土學習,回日本後著書傳法,是讓日本佛教脫離中國範式實現日本民族化的關鍵人物。丹龍成為惠果大師,也是歷史上真有其人,他原來就是道士。
沙門空海要尋找正道,丹龍要尋找消滅痛苦的方法,他們殊途同歸,在青龍寺,探秘者與謎底交匯到一起,因與果相遇在一起,佛與道融合在一起,中、日,佛、道,因、果彼此碰撞交融形成故事皮相下面波瀾壯闊的歷史激流,這是超越故事敘述的更宏大的文化敘事。
《長恨歌》裡說貴妃死時「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洪昇寫《長生殿》說:昇平早奏,韶華好,行樂何妨。願此生終老溫柔,白雲不羨仙鄉。陳凱歌沒有空嘆美人香消玉殞,他更追思那人傑地靈、萬朝來賀的盛世圖景,回溯那個令人驕傲的時代,我們看得出,呼之欲出的召喚和躍躍欲試的壯士雄心,這才是影片最最令我感動的。
中國電影終於有不僅僅描寫委屈、抱怨,而是窮追不捨地寫光榮與夢想,寫責任與熱愛,我們應該歡呼與歡迎這樣的陳凱歌,這不正是《少年凱歌》中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嗎?
附:看完《妖貓傳》,我回到家,發現我家來了一隻黑貓,跟電影裡的一樣。我絕對沒有多想,這與電影沒有任何關係,沒有。
此圖為作者親手拍攝的上門黑貓
往期精彩內容
賈躍亭:還沒輸光
《摔跤吧!爸爸!》摔散了中國電影的五官
當「老人家」變成「老人渣」會比魔鬼更可怕
《岡仁波齊》:有目標的人生,真好
鹿晗的經紀人,我想跟你講道理
創業不相信眼淚
最時尚騙術——三裡屯攝影師!
世上無難事,就怕有錢人
五十萬的是中產,更是中慘
雜交沒未來!時尚媒體人為何混不好網際網路媒體?
時尚的出路在哪裡?
時尚雜誌,這個時代最風騷的背影
從「黃小廚」聊創意方案的防騙指南
克制是魔鬼,憑什麼我要忍?
北上廣再繁華,也裝不下所有人的人生
漂在北京,買房與不買房的兩樣人生
你為失業50%的時代做好準備了嗎?
中年危機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