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自曝英國留學時遭欺凌#
《少年的你》之後,校園霸凌越來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6月18日,洛陽市又傳來一則新聞:13歲的女生在宿舍被6名同學輪流扇耳光,學校回應:定性為校園欺凌。
看到這樣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會問自己一句:
「如果是我(或我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將會如何面對?」
6月17日,陳奕迅在自己分享的一段視頻中,回憶了自己12歲時在英國留學,遭遇校園霸凌的一段經歷。
「他們把我整個人對摺,塞進膠桶(垃圾桶)裡,我爬不出來,要把膠桶整個弄倒,才能慢慢爬出來。」
他口中的膠桶,實際上就是腐國常見的大型塑膠垃圾桶,如下圖:
不過,陳奕迅說起這段往事時,臉帶笑意:
「雖然被同學欺凌,但我卻覺得其實蠻好玩的,這樣只會讓我更有幽默感」。
這跟他得到了家人滿滿的愛與支持有關。
他為何能笑著面對這段被霸凌的往事?
年紀還小,就在異鄉留學的經歷,又是如何塑造了他如今樂天派的性格?
眾所周知,陳奕迅家境頗好,父親陳裘大曾任香港政府房屋署屋宇裝備總工程師,他排行老二,還有個大五歲的哥哥陳澤迅。
原本陳奕迅的計劃,是讀完初中三年級,再出國留學,之所以改變計劃、提前好幾年被送出國留學的原因——
還是跟校園欺凌有關。
陳奕迅小升初時,考試發揮失常,只考到了第七志願:香港聖璐琦書院,學校裡經常有染了金毛的混混攔路,勒索錢來買煙。
周星馳的《逃學威龍》裡,高年級學長找低年級學弟要零花錢,美其名曰「保護費」,並非杜撰。
於是,初一男生陳奕迅,每天早上都會被學長們攔路要錢,他很機靈,把自己買零食的錢藏到襪子裡,只留下兩三塊錢在口袋。
陳奕迅自覺應對有餘,還將之當做趣事。
卻不料,某天早上陳媽媽送陳奕迅上學之後,發現他被攔路要錢,陳媽媽護子心切,開著車就衝上來:「快上車!」絕塵而去。
就這麼著,陳奕迅初中在香港讀了一個多月就回家了,陳媽媽決定提前送兒子去英國巴斯(bath)讀中學。
有了前車之鑑,陳媽媽不僅為陳奕迅選擇了大兒子陳澤迅就讀過的學校,而且為了照顧兒子,留下陪讀四個星期。
陳媽媽對兒子說:「你遇見任何事都不要慌,我就在你學校對面,隨時到!」
當時才12歲的陳奕迅,對留學是極度抗拒的,因為當時英國頻繁出現炸彈襲擊,他就杞人憂天了:「我一定會被炸死的!」
最終,是媽媽和哥哥的陪伴,給12歲的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家人陪伴,才12歲的陳奕迅會如何克服初到異鄉的恐懼感。
特別是陳奕迅的大哥,告訴他:我剛來留學時,也遭遇過校園霸凌,但是,現在你走出去說是我Jason chan的弟弟,他們欺負你之前就要想想後果!
作為新生被欺凌,陳奕迅一度想以暴力解決問題,但很快,就有人給他上了一課。
當時,整個學校裡,只有六七個中國人,陳奕迅的舍友是個黑人,上學第一天,Eason就差點跟人動手打架。
那天,他穿著新襯衫去吃早餐,鄰桌學長們用食物打鬧,結果他躺槍了,被薯條和番茄醬砸了一身……他怒火上頭、李小龍上身,跟對方說:「你,過來打一架!」
令他意外的是,姿勢都擺好了,對方卻用一個搞笑的動作,解決了這場幹戈。
就是這一場沒打起來的架,讓陳奕迅明白,與其相信暴力,不如用幽默來解決問題。
他從那一刻明白:暴力不是萬能的,憤怒是可以化解的,幽默是可以學習的。
不僅面對校園霸凌,他找到了一種不逃避、不害怕的心態去面對,也形成了他如今這種幽默、樂天派、萬事不愁的人生態度。
陳奕迅,是被家人滿滿的愛包裹,又遇到了頗具人生智慧的同學,才找到了應對校園霸凌的方法。
向華強和陳嵐的長子向佐則不然,他是靠自己強大起來去跟欺負他的人對抗。
去年在《女兒們的戀愛》節目中,向佐曾對郭碧婷講述了自己13歲時在英國留學的經歷:
「我小時候天天被罰,洗碗、撿垃圾,他們罰我們是沒有原因的,只因為我是中國人,他們就歧視我,跟我一起被欺負的還有一個黑人,說我是中國豬,他是黑奴。」
當時向佐宿舍裡住了16個人,每天晚上11點熄燈,其餘14個人就會對向佐和另外那個黑人學生拳打腳踢……
「我覺得,我有一天會反擊的,於是我去練了橄欖球,我真的反擊了!」
向佐也從200多斤的小胖子,搖身一變,練就了擁有八塊腹肌的健碩身材。
但是,另一位留學時,遭遇校園霸凌的男明星何潤東,就沒有陳奕迅和向佐的運氣了。
何潤東在加拿大讀書時,僅僅因為腿毛比其他男生少,從而被罵娘娘腔、像女孩子,從而導致他整個中學時代只敢穿著長褲,不敢去學校的公共浴室洗澡。
給他留下的陰影,導致他迄今始終沒辦法在泳池遊完泳去洗澡。
那麼,僅僅是中國留學生,在異鄉留學時,會遭遇霸凌嗎?
非也!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相關調查發現,最常被欺凌的人是那些「與眾不同」的人,不僅是你的膚色、種族、國籍,甚至長得漂亮、戴眼鏡、不愛踢球都能成為被欺凌的原因。
《神奇動物在哪裡》的主演埃茲拉·米勒,如今炙手可熱,他念中學時因為喜歡奇裝異服,並且說話略有口吃的毛病,而遭遇校園霸凌,被辱罵、被毆打。
還有山東天后蕾哈娜,高中時期,僅僅因為「膚色不夠黑」而遭遇霸凌。
但是,蕾哈娜當時選擇了以牙還牙,她開始打架,開始教訓那些欺負她的人。
天王賈斯汀·汀布萊克,中學時被霸凌的理由更是奇葩:因為他不愛踢足球,就被孤立、被罵怪胎。
是母親幫他走出了被霸凌的陰影,他說:「我要感謝我媽媽,她教導我與眾不同是件好事,與他人不一樣代表你真的可以對世界有影響。」
校園霸凌,不會因為你出眾、美貌、成績好、出身好,甚至星二代、富二代這樣的身份而繞開你。
吳鎮宇,去年曾在陳慧珊的節目裡透露,才11歲的兒子費曼在學校被霸凌,甚至被打到臉上出現淤青。
應該讓兒子逃走還是正面剛?吳鎮宇和妻子產生了分歧,吳鎮宇的妻子希望兒子下次能夠逃走,但吳鎮宇就說:男孩子就要勇敢面對,要懂得保護自己,「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如果孩子被欺負了,一定要打回去。因為,面對校園霸凌,培養孩子不好惹的能力,才不會縱容霸凌者。」
除了絕不成為懦弱的包子,也同樣,不應該姑息霸凌施暴者。
6月18日,韓國媒體報導:泡菜網民成立「李泰容退出支持聯盟」,要求被曝光曾經霸凌同學的NCT組合偶像李泰容,退出娛樂圈。
曾經被校園霸凌長達十年的王晶晶,2019年終於通過法律,親手把霸凌者送進監獄。
可是,誰能還她十年最好的青春?
王晶晶說:「事實上,絕大多數霸凌者都會從時間中逃脫,不受半點責罰,我們只能愛自己多一點,過得好,就是最好的復仇。」
結語
《Legal High》當中,有個關於校園霸凌的案子,編劇寫了這麼一段臺詞:
「人是種醜陋的生物,以制服看不順眼的人為樂的、殘酷的生物,所以不自覺地為了討人喜歡而偽裝自己,為了在這個集體中生存下去全副武裝,但我希望你們不要忘了,人也是為了正義的存在而努力的美麗生物。」
請記住,面對霸凌,「真正讓我們絕望的不是敵人的攻擊,而是朋友的沉默」。
沉默就等於姑息,無視就等於縱容。
陳奕迅的往事告訴我們:霸凌的傷痕並非無藥可醫,足夠的愛,足夠的善意,也許就足以抗衡一切莫須有的惡意。
今日主筆:某小刀。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