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美國爆火,新發明「筷叉」解決美國人吃中餐男題,吃貨福音

2020-12-28 蝦扯廚房

中餐美國爆火,新發明「筷叉」解決美國人吃中餐男題,吃貨福音

中國美食一直受到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歡迎,而中國八大菜系各有風採,但在國外這些被稱為中華料理,或者中餐,而美國中餐也非常流行,還有誕生了符合美國特殊的美式中餐和全美連鎖的中式快餐店熊貓快餐。

而對於美國小孩子來說,有9%的孩子喜歡美國西餐,卻39%孩子喜歡中餐。可以看出中餐受歡迎程度。但吃中餐卻不是那麼容易,這美味的中餐是用筷子吃的,但這筷子對於美國人來說還是非常難駕馭的。

但這筷子卻是中餐美食的基石,如果沒有了筷子這中國菜吃起來感覺大不相同,但大部分美國人還是不會用筷子,這也不怪他們。但總有機智的小夥伴發明了新東西,那就是「筷叉」。

這美國的alessandro busano就設計出來一個「新興餐具」,那就是「chork」,這筷子和叉子英語合稱,因此我們直接翻譯成「筷叉」。是沒問題的,這可以當做筷子用月能分成兩個叉子,沒有什麼技術,但卻有效解決美國人不會用筷子問題,因此在美國本土非常受到歡迎,也有很廣闊的市場。

而目前美國本土有名的中餐品牌熊貓快餐已經在對這種新餐具進行推廣了,並把它視為「中西合璧」的完美結合,當然了價格也不低,售價達9.99美元一套,但給的宣傳語確實誘人「為了避免吃中餐的時候像個傻瓜」

相關焦點

  • 這是真的,美國人聖誕節都吃中餐
    說句公道話,這是他在實體店工作的第一年,對中餐館在聖誕節有多火這件事一無所知——他尤其不知道,猶太裔顧客早已有了在平安夜和聖誕節吃中餐的習慣。 (對於二人、四人或更多人的聚會,每個套餐都包括主菜、配菜和瓶裝天然葡萄酒或清酒。兩人套餐55美元起。)他也正在為聖誕節期間的訂單激增做好準備。 方先生認為聖誕節時點中餐外賣的原因很簡單,他說:「沒有什麼比中國家常菜更能代表『家』的了。中餐應該是和家人一起吃的,外賣中餐更好吃。」
  • 華人吃貨的福音:洛杉磯最正宗的中餐寶典
    此文章適合人群:從外州遠道而來,常年吃不到正宗中餐,置身美式中餐和漢堡薯條的廣大國人吃貨同胞。從國內來洛杉磯遊玩,只有中餐胃的吃貨(同學爸媽親友團)。不適合人群:在洛杉磯東區溷跡多年,腦子裡就是一張吃貨地圖的老饕;從外地旅遊,想嘗鮮吃非中華美食的吃貨。小分隊人力有限,儘量囊括所有靠譜推薦,若有遺漏,歡迎補充!此文針對中餐愛好者,在此推薦以下一日三餐選擇:早餐1.康康小美的生煎包(27 E.
  • 她用半個世紀,改變了美國中餐
    中國僑網10月31日電 題:她用半個世紀,改變了美國中餐  當地時間10月28日,被譽為美國「中餐女王」的江孫芸(Cecilia Chiang),在舊金山的家中離世,享年100歲。江孫芸(視頻截圖自NBC新聞)  一代傳奇,就此落幕。
  • 美國人吃中餐再也不用糾結啦
    大家注意了,現在又來了一位「新主」,它就是「筷叉」。這種怪異的混合餐具的一頭是叉子、一頭是筷子。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是他們學習用筷子用餐的完美方式,他們都曾半途而廢,繼續求救「叉子」。The chork is a three-way utensil.
  • 美劇裡的那些歪果仁吃的中餐到底是啥?
    愛看美劇的吃貨們會發現《生活大爆炸》裡的幾隻極客男經常點中餐外賣,但追了這麼多季,你琢磨過謝耳朵的那個白色紙盒裡裝的到底是什麼菜嗎?
  • 一代中餐女王離世, 謝謝她給舊金山帶來真正好吃的中餐
    (Her incredible life, from accidental restaurateur to culinary pioneer, goes beyond food, encapsulating 20th century Chinese-American diaspora, and the subsequent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 一代中餐女王離世,謝謝她給在美華人帶來真正好吃的中餐
    她講話慢慢的,卻可以聽出清晰的兒化音,雖然我是南方人,但從一位美國的中餐美食泰鬥口中聽到京片子,不由得有親切感。凡是在舊金山餐飲界浸淫了一定年數的中餐餐飲人,多少都和Cecilia有一定的交集,從我有限的交談裡,感受到大家都對她敬重有加。
  • 為什麼美國的猶太人在聖誕節時有吃中餐的傳統?
    據CNN稱,美國有3萬家中餐館提供這道菜。導演李安的電影《推手》《喜宴》曾出現此菜。對於在美國的猶太人來說,聖誕節的時候吃頓中餐似乎已變成了一個節日傳統。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中餐和猶太教飲食有相近之處,猶太人認為中餐是不會違背猶太習俗的比較安全的食品。現在中餐館在聖誕節的生意暴增,不僅猶太人,其他族裔或其他不慶祝聖誕節的族裔在這一天到中餐館享受大餐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石板雜誌》網站12月22日報導,吃中餐過聖誕如今已在美國取代了一些少數族裔的傳統習俗。在谷歌搜尋引擎上,對中餐的搜索量在聖誕節期間更是遠遠高於平時。
  • 第一位被畫上美國郵票的中國名廚 | 中餐出海記·貳
    這個阿姨名叫廖家艾,北京人。拍攝這集的那年,她同時在波士頓經營著一家中餐廳,專賣中國北方小吃,其中最火的就是這個「北京義大利餃」。那集播出後,美國的家庭主婦掀起了學習做中國餃子的風潮,來她餐廳吃餃子的人也排起長隊。
  • 100歲美國「中餐女王」去世,英文採訪視頻讓人肅然起敬!
    ps:【麥田新平臺上線啦】更多純英文影片,每日更新,文末登錄哦
  • 為什麼在美國日本料理是高級菜,中餐卻只能是屌絲外賣?這裡有一部中餐血淚史!
    然而1880年之後,義大利南部的窮苦移民大量湧入美國,義大利菜也跌落神壇,曾經比肩法餐的義大利菜被諷刺為「吃大蒜的人」才吃。一開始,美國人厭惡中餐,原因之一是他們反感突然出現在國土上的中國人。那時的美國人曾懷疑中國人吃老鼠肉。他們猜測,中國人即便不吃老鼠肉,也吃貓肉,即便不吃貓肉,也吃狗肉。在偏見之下,中國人的食材也令他們膽寒。在美國人眼中,中餐就是煮食各種來源神秘、質地怪異的肉類和蔬菜,並把它們切成極小的碎片,或者乾脆搗爛,再和以奇汁異醬。
  • 這個男人讓中餐火遍了全美國,但卻說絕不回中國開店
    它有著溫暖的色調、明亮乾淨的落地玻璃窗,傍晚燈光亮起的時候會給人一種家一樣溫馨的感覺。它已經完全碾壓了很多美國的本土品牌,這其中就包括漢堡王。In this respect, it has outperformed the American local brand – Burger King.而且,它至今還在以每3天1家新門店的速度在全球開店。
  • 美國中餐之母江孫芸,拿餐飲界奧斯卡獎,卻說:我沒有發明什麼
    正是中餐巧妙的烹飪技藝,豐富的食材口味,吸引了諸多國外飲食愛好者慕名前來中國,只為嘗嘗正宗的中國菜。說到「正宗」,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將正宗中餐帶到國外的「中餐女王」——江孫芸。原來,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中餐在美國意味著在髒亂差的地方吃炒雜碎,喝蛋花湯。
  • 因為中餐,英國歌星居然患上暴食症!這些奇葩英式中餐的坑,你踩過多少
    也許Gary的「 中餐 」,和我們心裡想的中餐不是一個念吧。在 1880 年代初期,中國餐廳出現在倫敦和利物浦。這貨是中餐???就看這英文名字 Crab Rangoon 也猜個差不多了。Rangoon 其實是緬甸前首都仰光的英文名,他還在美國特別流行呢。大概是英國華人餐廳老闆的靈感源泉?糖醋雞球( Chicken/ Pork balls with sauce )
  • 美國「中餐女王」江孫芸去世 是她讓教美國人認識了中華美食
    美國「中餐女王」江孫芸去世 是她讓教美國人認識了中華美食時間:2020-10-30 00:28   來源:中國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中餐女王江孫芸去世 是她讓教美國人認識了中華美食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28日,在美國餐飲界地位崇高的中餐女王江孫芸(Cecilia
  • 郭家的「夫妻肺片」成了「史密斯夫婦」,面對中餐,美國人這樣報菜名
    當然,以「Guo」為名肯定不如「史密斯夫婦」來得性感,何況如今大多數吃著夫妻肺片的中國人都不知道郭朝華夫婦是誰。而帶有SM劇情的、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史密斯夫婦》,影片風格性感麻辣,在美國人盡皆知。這翻譯,妥妥的。
  • 美國名廚diss美式中餐被罵慘,卻引來中國網友力挺
    美國人對中餐的痴迷程度,說出來可能會超出你的想像。
  • 港媒:中餐漸成美國富人美食選項 檔次升至新高度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8日報導,在美國各地,無論是中國籍還是華裔美國籍的大廚和餐廳老闆都紛紛推出新味道,他們對中餐的看法也在發生改變。  在美國的餐飲業,長期以來中餐與墨西哥菜和泰國菜等均被歸入所謂的「少數族裔」美食,它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便宜。
  • 舌尖一縷鄉愁 華僑華人把中餐的故事講給全世界聽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題:把中餐的故事講給全世界聽!  對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中國菜,永遠是舌尖心底的一縷鄉愁。  而對於許多「歪果仁」來說,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是一座神秘而令人驚嘆的寶藏。
  • 美高校周圍中餐火 留學生解饞最愛川菜
    美高校周圍中餐火 留學生解饞最愛川菜   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中餐夜宵外賣一向是人們的熱門選擇,因為你可以吃到蒸餃、炒飯、酸辣湯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