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以之為理,約定俗成,故為成語。它好比中華語言寶庫裡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開啟著人們的智慧,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
對於成語裡的大智慧,領悟但不蹈襲硬搬,是為奇異自強,獨闢蹊徑的智者。
狐假虎威的故事出自《戰國策.楚策》,故事情節可謂家喻戶曉,不在此贅述。
狡猾的狐狸,懂得借鑑老虎之威風,順利逃過一劫。這個成語不僅諷刺了那些借別人威勢招搖撞騙,逞一時之雄的人,又諷刺了被人利用而全然不知的昏庸、愚昧之徒。這是成語「狐假虎威」的固定解釋。
但有一朋友非常得意地告訴我:這條成語裡有生意經,你相信嗎?
他只是個開風味小吃的老闆,聽說他生意興隆,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我還未曾聽說過。
這位朋友說:「開店選址很重要,我之所以將店址選擇在名店旁,得益於和兒子一起看了一部動畫片——成語故事之《狐假虎威》。」
我很詫異,一條成語和開店選址有什麼關係呢?
這位朋友繼續說:「狐狸可以借老虎的威風,我也可以借名店之「名」呀。逛名店的人大多都是高收入的群體,而且周邊沒有特色小吃店,倘若我把小飯店的飯菜質量提高,價格也可以隨之長一些。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小飯店的效益了。」
他的這個大膽設想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他堅持己見,做一隻聰明的狐狸,借名店這隻「老虎」的威風,當一回百獸之王。
說幹就幹,他租下一個店面,並將小店裝的和周圍的名店風格統一,看起來比較高檔豪華。
正如他所料,小店開業沒多久,前來品嘗的客人絡繹不絕,營業額翻了三倍多呢。
他大獲全勝,自然心花怒放。沒有想到,一部動畫片、一條成語、一隻狐狸,竟成為小店生意興隆的制勝法寶。
學習要善於挖掘隱藏的知識,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所學到的知識都是輸入與輸出,反覆循環,快速迭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煥發出知識的永恆魅力。
據說《中華成語全典》共收集了31885條成語,每條成語當中都蘊含著智慧、哲理,還包含著心理學,經濟學、數學等。學無止境,只要我們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就有可能在廣袤的世界自由馳騁,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