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谷歌眼鏡橫空出世,不僅驚豔眼球,也讓「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概念走進了大眾視野。
從誕生初期的萬眾矚目,到此後的默默探索,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已跌宕起伏地走過了八年光陰,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改變。
目前,市場上形態各異的可穿戴設備產品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意念控制、健康穿戴、體感控制、物品追蹤等。其中,醫療衛生、信息娛樂、運動健康是市場熱點。
可穿戴設備家族「人丁興旺」,佩戴這類型產品成為年輕人的潮流。
儘管穿戴式科技業依然面對電池壽命的挑戰,而且消費者持續縮減開支,但在今年3月倫敦舉行的穿戴式科技展覽會上,仍可見業界翹楚雲集,對前景充滿信心。
赫特福德郡的K Wearables公司是率先推出隨身支付設備的公司之一,到場推介其非接觸式支付設備K Ring,將之標榜為「輕輕一拍即可付款的智能戒指」。
該公司的夥伴關係經理Nigel Palmer對K Ring讚不絕口:「基本上,K Ring是一款虛擬萬事達卡。這款戒指有兩種增值方法,可以手動增值,也可預設自動增值,例如當儲值額不足30英鎊時便自動增值50英鎊。我會按自己的預算,每逢星期一增值200英鎊,作為整個星期的開支。當我用完200英鎊便是時候回家了。」
圖丨智能戒指K Ring戒指備有14種顏色組合及多種大小可供選擇,全部配備防刮花的防水氧化鋯陶瓷外殼,底座以防過敏環氧樹脂製成,而且毋須充電或配對,並可通過行動應用程式開關,簡單方便。用戶付款時須輕握拳頭,放在非接觸式閱讀器4釐米以內的指定「傳輸位置」上,更加安全可靠。
Palmer提到產品剛推出市場時遇到的阻力:「當然,人們不喜歡改變。大家喜歡使用現金,信任信用卡,或者認為戒指容易脫掉。不過,這款戒指的設計可以防止欺詐。就可用性而言,全球有4,000萬個零售點接受以非接觸式的萬事達卡付款。目前,我們的用戶遍及果阿、裡約熱內盧、澳洲、加拿大及紐約等。」
穿戴式科技除了提供更佳的支付解決方案之外,在動作捕捉領域也有特定用途。荷蘭參展商Xsens專門研發3D動作追蹤系統,致力在業內領先同儕。
Xsens業務發展經理Desmond de Haan說明該公司研發活動的實際應用範疇:「本公司收集各種傳感器數據(如方向和速度)之後,便能夠建立三維圖像。之後,我們的客戶在製作遊戲、電影或其它各類作品時,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三維動態圖像。這些技術也可用於運動及生物力學等領域,利用數據來分析各種姿勢或動作。目前,許多小型公司和初創公司都積極了解這方面的技術,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使他們能夠在這個領域自由發展。」
此外,De Haan還特別指出電池續航力是穿戴式裝置領域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這個元素因使用者而異,也取決於他們把產品用於何種實際用途。目前,本公司產品的電池續航力一般為6小時左右。」
今年的倫敦穿戴式科技展十分成功,會場人流不絕,展出了林林總總的穿戴式產品,可見當時的業界發展仍十分穩健。
電池續航力對很多智能眼鏡開發商來說同樣是關注焦點。總部位于格拉茨的Fauna Audio是今年參展商之一,於場內推出旗下新一代智能眼鏡,特點之一便是以嶄新方式應對電量問題。
Fauna Audio的新款智能眼鏡目前正在預售階段,初期會先在歐洲及美國市場推出。營銷主管Isabel AngerAnger談到這個策略背後的想法:「雖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在全球售賣這些智能眼鏡,但理論上它們是按照典型歐洲人的頭部大小及形狀而設計,因此對某些地方的消費者來說便不太合身,例如亞洲市場。」
圖丨Fauna Audio最新一代智能眼鏡每邊配備兩個揚聲器及兩個麥克風,可以戴著它來聽電腦內的任何音訊文件,例如音樂、播客節目等,也可以用它來進行電話通話,或與谷歌助理、Siri或其它類似軟體互動。這些智能眼鏡附有特製的充電眼鏡盒,只要把眼鏡放進盒內便能充電。這個眼鏡盒基本上是個移動充電器,可以為眼鏡充電4至5次。
Thrive Wearables是一家以白禮頓為總部的穿戴式科技開發顧問公司,今年也在會上參展,深受注目。銷售顧問Steve Parr介紹公司發現的一些市場趨勢。
「目前,最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除了醫療保健這個核心市場外,很多不同領域的機構都對穿戴式科技表示興趣。不過,你會發現一種兩極化現象,一端是深得蘋果、Fitbit等歡迎的較成熟商業產品,另一端則是蘊含較多破格元素的全新產品。舉例說,我們可能會收到像聯合利華等公司的查詢。這類公司想要的並非現成解決方案,而是一些嶄新定製技術,例如電池方面要低壓、長壽及輕盈,且不會因損壞而引起不良效果。」
近幾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發展態勢蓬勃。
根據IDC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8450萬臺,同比增長94.6%。蘋果財報顯示,可穿戴設備(主要是 AirPods 和 Apple Watch)正在超越 iPad 和 Mac,成為僅次於 iPhone 的第二大硬體收入來源。
隨著消費升級及AI、VR、AR等技術的逐漸普及,特別是科技巨頭不斷增強可穿戴AI技術的應用,可穿戴智能設備將在生物識別、醫療監控、健康管理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生態的逐漸成熟將為可穿戴設備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健康、運動、保險等有望首當其衝地成為超預期的應用場景。
更多貿發局展覽或商貿資訊,
請關注新浪微博@香港貿發局 或登錄貿發局官網http://www.hktdc.com/sc/ 查看。